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儿子众多,立朱标为太子后却没人敢跟他争,即便朱棣都不敢

朱元璋儿子众多,立朱标为太子后却没人敢跟他争,即便朱棣都不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76 更新时间:2024/1/19 3:59:17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拥有着一个国家内部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对于那些生长于皇家的孩子们而言,对于皇位的争夺就是他们终身的奋斗目标了。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就会发现,在皇家中,有无数的亲兄弟为了能够争得皇位,不惜手足相残,而这也就体现了皇权对于一个人的诱惑之大。

明朝时期的朱元璋皇帝可谓是非常出名的,而在他登基之后,他也选择了将自己的长子朱标立为太子。虽然说在他众多的儿子中,朱标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是,为什么在朱标被立为太子之后,却无人敢出头反对呢?

说到朱元璋的时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残暴与多疑,但实际上,朱元璋对待自己的骨肉亲人们却是非常体贴的,可以说,这样一个表面残暴的统治者在内心中也是十分重视亲情的存在的。而在朱元璋的二十多个儿子当中,他为什么却会选择立朱标为太子呢?

实际上,这也是与朱元璋内心中的宗族制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标出生于1355年,当朱标在出生后,他就被封为了世子,而在朱元璋称帝后,他也立刻就将朱标立为了太子。可以说,在朱元璋看来,既然汉族自古以来就实行着嫡长子继承制,那么作为自己长子的朱标,就一定要成为皇位的接班人。不仅如此,由于朱标是出生于乱世之中的,因此,在朱标出生之后,朱元璋的生活也变得有了希望,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朱标的生就是自己成功的一种象征,因此我们会发现,在朱元璋的一生中,他是非常宠爱这个长子的。

在朱元璋上位之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他也对很多开国功臣进行了绞杀,虽然说在一般人看来,那些辅佐着自己登上皇位的开国功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存在,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凡是有可能推翻他统治的人,都将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的铁血政权也让多人闻风丧胆。虽然说朱元璋对待自己的亲人是非常体贴的,但他的儿子们也意识到了,如果说自己有任何忤逆父亲的行为,他们都将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他们对太子的人选心有不满,也并不敢公然地表现出来。

对明朝历史有着一定的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有能力者是非常多的,其中,朱棣的出现就是太子朱标的一大威胁,那么,为什么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朱棣并不敢公然造反呢?

首先,朱元璋的统治手段的强势是众所周知的,作为,朱元璋钦点的太子,朱标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许多名臣智士的辅佐,可以说,不仅是明朝中的大臣们不敢对朱元璋的决策有任何的反驳,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不敢对太子之位有任何觊觎之心。毕竟对于朱标来说,他的背后拥有着强大的政治实力作为依托,如果说有任何的皇子想要造反的话,那么,那些辅佐朱标的臣子也会主动将这些造反之人进行了结。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其他皇子有着怎样强大的实力支撑,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争夺太子之位并不是什么正确的事情,如果他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去行动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除此之外,通过了解朱标和朱元璋之间的故事,就会发现,朱元璋对于这个儿子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说,朱元璋在朱标的身上也是倾注了很多心血。

朱标出生于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此时朱元璋还算不上大人物。朱标降生,给予了正在攻打南京的朱元璋极大鼓舞。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抱有极大的厚望。所以自小,朱元璋就安排名士教导朱标。在应天府自称吴王后,朱元璋更是立朱标为世子。

朱元璋更是有意无意的培养朱标,希求朱标将来做一个好皇帝。对于这个儿子,朱元璋没有半分猜忌。因此朱元璋称帝后,朱标周边即便集结了大批能人士子,朱元璋也毫无芥蒂。而朱元璋外出征战时,由朱标监国。朱标对人宽厚,和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不相同。但朱元璋深知朱标这才是治世手段,因此往往听从朱标意见。

君臣有别,即便朱标深受朱元璋喜爱,但是朱标毕竟而臣,因此这般是否会引来朱元璋的反感?显然并没有,朱元璋称帝之后,对贪官污吏大肆整治,甚至采用强压手段。历来谈及朱元璋,皆说他手段残忍。而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大明的太子,面对这一现象,自然是看在眼中。因此朱标多次劝谏朱元璋少动肝火,劝说朱元璋杀人太多,会伤了和气。这番行为,若是放在一般皇帝身上,恐怕早生不耐。唯独朱元璋,并没有丝毫不高兴。甚至因为朱标和马皇后的求情,将必死的宋濂放了。

在朱标生前,没有任何一位皇子敢公然造反,但非常不幸的是,作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却走在了朱元璋之前,可以说,这样的打击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非常沉重。本来朱标被派遣陕西考察新都选址,但是次年朱标就病死。这番打击,让朱元璋迁都的心都不在了。由此可见,朱标的确是不可撼动的皇位第一继承人。

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很多儿子都认为皇位应该落到他们的身上,朱元璋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孙朱允炆。这点让朱元璋的很多皇子们也对这一决策有所不满,毕竟朱标是他们公认的大哥,但朱允炆并不是他们心中所承认的君王。

朱元璋此举,目的是为了树立一个正确的继承原则。再者,朱允炆和朱标相似,温文尔雅,孝顺、谦虚,因此深得朱元璋喜爱。正是基于此,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继位,更是替他荡平了一切异姓势力。其中蓝玉案,便是其代表。但是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最终起兵造反的却是自己的儿子——朱棣。

燕王朱棣决定起身造反,从朱允炆的手中将皇位夺回来。然而,对于朱棣来说,他也绝不敢在朱元璋在世期间有任何的谋反行为。因此我们会发现,之所以在朱标被立为太子之后,并没有人产生任何的反对意见,也是基于朱元璋之前的强硬手段给大家带来的威慑、以及朱标本身的才能。

结语

其实,通过观察朱元璋传位太子的方式就能够发现,其实,在古代社会中,祖宗留下来的宗法观念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即使朱元璋是一个出身于底层社会中的起义人士,但是,在他上位之后,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就这样,朱标也成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太子人选。

但实际上,通过我们对历史进行一定的分析与了解就会发现,其实,立嫡立长的这种做法是并不正确的,如果说想要一个国家得以安稳、繁荣地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一个贤明君主的出现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皇子之中,那些真正适合成为君主的人却并不一定是嫡长子,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子们关于皇位的斗争也就变得更加激烈了。

参考资料

《明史》

《劝孝歌》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从小给地主刘德放牛,在朱元璋当皇帝后,刘德的结局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安徽凤阳是在全国都有着重大名气的一座文化名城,有很多重大事件在那里发生,比如说1978年的“包产到户”率先吹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号角,对于广大农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当时他们之所以这么干,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过于贫穷!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凤阳尚且还处于贫穷之中,那么600多年前的凤阳是何等景

  •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大明灭亡崇祯应负多大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亡国皇帝崇祯,崇祯哪一年亡国了,崇祯为何沦为亡国之君

    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皇帝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一个皇帝是十分强大,且政治能力突出的话,那么,人民也将过上更好的生活。虽然说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这种权力进行很好的利用。提到明朝的亡国皇帝崇祯,或许大家都不陌生。虽然说很多人都认为崇祯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

  • 徐达生病时,朱元璋送只烧鹅给他吃,徐达看后立马安排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啥要赏赐徐达烧鹅,徐达爱吃的烧鹅,山河月明徐达偷吃烧鹅被女儿发现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份十分低微,而且还受到两极化的历史评价。一些人认为他一心为民,整治贪官,是一个真正的明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朱元璋太过狠辣,大肆屠杀忠臣,没有君王的气度。民间有传闻徐达生病的时候朱元璋专门给他送了一只烧鹅,徐达看到之后马上给自己安排后事。 朱元璋

  • 最后一位守墓人离世,守护名将袁崇焕390年,了不起的佘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袁崇焕 守墓,袁崇焕墓守墓人视频

    古代看重孝廉,自古就有父母去,守孝三年的传统。孝廉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践行孝廉的人世代都会被人尊敬。古人也很注重义气,无愧于祖先,无愧于君主。一个拥有侠肝义胆的人,即使自己落难了,也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好的君主或将军,更会拥有众多心服口服的追随者,受到万人敬仰。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

  • 最后一个守墓人去世!守护名将袁崇焕390年,了不起的佘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袁崇焕 守墓,袁崇焕最后的守墓人

    袁崇焕是明朝最后一个大将,他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英雄,他在打击清朝军队的时候把努尔哈赤给炸伤,后又惨遭崇祯的处死。在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袁崇焕死后他的墓地是在北京城,从袁崇焕被处死到现在,已经有390年,数年间,有一个家族世代守护着袁崇焕的墓,最后直到最后一个守墓人的离世,这个秘密才被天下人熟知。 袁

  • 皇宫的御林军为什么不反叛?赵匡胤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当年赵匡胤到底有没有反叛,赵匡胤为什么不收复河套,赵匡胤为何没有兵变

    古代朝代的军事体制各有不同,就算御林军能干掉皇帝,挟持所有大臣,自己登基称帝,但是能搞定四方勤王的军队吗?如果搞不定各地的反抗势力,御林军只是过把瘾,那就完全没必要,也没有人会附和。所以,御林军做这件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御林军在整个军事体系占有绝对优势,一旦四方勤王,可以迅速控制局面。

  • 明朝败家子朱祁镇,在位21年送敌军50万人头,葬送国家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遍观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历代帝王,后人总是凭借功绩对帝王冠以或褒或贬的评价,也就有了暴君,昏君和明君之分。昏君,他们本身不是什么凶恶残暴之人,也没有想要做一些坏事,但是也承担不起负责一个国家的重任,只是一个本本分分的普通人,只能感叹“奈何生在帝王家”。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昏君——明英宗朱祁镇。在明

  • 岳飞一生清廉,实际上年俸禄高达7.2万贯,在现在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在现实有多厉害,岳飞都有什么样的事迹和功绩,岳飞最鼎盛有多少兵马

    岳飞所带领的军队不仅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纪律严明。实际上这和他本人有很大关系,作为后来的南宋四大名将之首,他向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才带出了传奇般的岳家军。众所周知,岳飞一生清廉节俭,可实际上他一年的俸禄竟然高达7.2万贯钱,那么这些钱放在现在来看是什么收入水平呢? 岳飞及部下的节俭 正是因为岳飞

  • 明朝的国姓是“朱”,老百姓杀猪吃肉怎么办?朱元璋改了一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元璋改什么字百姓才能杀猪,朱元璋为何改回原姓,明朝除了皇族还能姓朱吗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对于名号的要求很严格,一朝的皇帝的姓名之中不管出现了哪些字,百姓们的名字都得避免有这个字,皇帝是九五至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生活待遇,百姓只能遵守,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那么,明朝的国姓是“朱”,老百姓杀猪吃肉怎么办?朱元璋改了一字。 君王一直都是地位最高的人,而且在儒家文化之中

  • 明朝王爷墓:遭水淹花12天才抽干,没被盗过却出现了现代毛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王爷墓葬,明朝王爷墓里发现一块毛巾,民国时明朝帝墓为什么没有被盗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基于一些古墓的出现,我们也能够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着更加深入地了解。一般来说,当专家们发现珍贵古墓的时候,都会对其进行非常谨慎的发掘,毕竟在古墓中,很有可能会埋藏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而这些文物对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建设来说,也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