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爵位非常很多登基,早在周朝的时候就确定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级,历朝历代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取舍。关羽是“汉寿亭侯”,就是个侯爵,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封侯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当然了按照古代的规定,关羽的侯爵还不同于“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汉寿亭侯属于“列侯”,等级一般低于五等爵。在中国古代封爵一般有三个层次:王爵、五等爵和列侯,其中列侯是最低层次的,而列侯又封为三个等级:县侯、乡侯、亭侯。因为列侯的登基实在是太低,一般只能世袭三代,由此可见关羽的汉寿亭侯属于最低等级的列侯,按照品级来说也仅能算作是五品。如此卑微的一个爵位,为啥关羽会格外珍视,碰见人就打出汉寿亭侯的旗号呢?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给关羽封爵的既不是曹操也不是刘备,而是汉献帝,这可是正统的汉室皇帝给他封的,这也难怪关羽以此为荣呢!公元200年的时候,曹操派兵攻打刘备,经此一战刘备遭遇了大败,只能去投奔了袁绍,在战斗中关羽被俘虏。关羽可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但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迫不得已而投降了曹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武功和性格,于是便重用了他,还封他为偏将军。其实此时关羽“挟天子以令不臣”,关羽投降了曹操和投降汉献帝没啥区别。
不久之后袁绍便和曹操进行了争霸战争,袁绍大军围攻白马,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声东击西,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解围。袁绍大军的统帅是名将颜良,他看到曹操大军大为吃惊。曹操派遣关羽为前锋,关羽也不负众望,杀掉了颜良。大将一死,袁绍大军群龙无首,不战而退,白马之围也就解了。曹操对于关羽的表现非常满意,于是上表给汉献帝,请求给关羽封赏。汉献帝于是就给关羽封了一个列侯:汉寿亭侯。归根到底这其实是曹操请求汉献帝封的爵位,但是在关羽看来这就是汉朝皇帝给自己的封爵,在那样一个乱世中,关羽一直跟着所谓汉室正统的刘备,自然对于汉献帝的封号非常重视。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之前,把曹操的封赏全都退还给了他,唯独留下了这个汉寿亭侯的称号,因为在关羽看来,汉寿亭侯的封号是汉献帝给的,而不是曹操给的,他当然有理由不归还。刘备的蜀汉一直号称正统,而关羽身上这个正儿八经汉朝皇帝给的封号,也给他自己的加分不少。
小说演义中的关羽武功了得,真实历史中的关羽其实也是如此。现在的关公像的关羽都有长长的胡须,实际上关羽非常喜欢留着长长的胡须,诸葛亮看到他留长须的样子非常帅气,于是便给他取了一个“美髯公”的外号。当关羽看到诸葛亮给他取的这个外号之后非常得意,把书信给手下看,这样看来关羽还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在历史上也真的有这件事。当时关羽在战场上被流箭射中,箭头射穿了他的胳膊,虽然后来他把箭头取出来了,但是身体里礽贪有些残留,一碰上阴天下雨之时,胳膊便巨疼无比。大夫看后认为:箭头上有毒,需要开刀刮去已经渗透到骨头上的毒素。在大夫刮骨疗伤的时候,关羽镇定自若,和众将士喝酒聊天,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实在是令人佩服!
关羽去世后因为其忠义的性格被历代君王所推崇,从宋朝到清朝,而毁掉诺皇帝都给了他各种各样的封号。中国的本土宗教更是把关羽奉为“关圣帝君”,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民间对于关羽也很崇拜,混社会的拜关羽彰显自己的忠义,而做生意也拜关羽,以求能够招财进宝。集武圣和财神爷于一身,关羽生前恐怕也想不到自己会这么受欢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