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既是清朝翰林,又是民国大佬,在觉醒年代还有不为人知的史料

他既是清朝翰林,又是民国大佬,在觉醒年代还有不为人知的史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05 更新时间:2024/1/15 20:10:07

说起蔡元培这个人,你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他,你说他是教育家也行,你说他是政治家也行,说他是革命家也行。读了很多小说,关于蔡元培的学作品很少。不过在《觉醒时代》里,蔡元培是北大校长,他接受陈独秀等新文化代表人物,那篇演讲令人深刻。蔡元培的故事很多,影视剧并没有全部演绎。史料记载这位民国大佬有更多更精彩的事情。

1、清朝翰林

蔡元培于1868年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山阴县,17岁就考中秀才,18岁就开馆教书。别小看秀才,那既是清朝文化的象征,也是通往清朝官员阶层一个重要身份。秀才是有身份的人,可以免除各杂役,见到县官可以不用下跪,官府不能轻易对秀才用刑。

蔡元培并没有在秀才止步,22岁时,又考取了举人。科举制度就如金字塔,越往上考,人数越少,举人实际就是官员了,就是一只脚迈进官场,等到官场缺官时,举人就可以直接被任命为官员。举人也被免除赋税。

范进中举后为何疯了?就是因为考到七十多岁才考中举人,总算实现了当官目标,能不疯吗?

到了举人这一阶层,还有一个台阶,那就是考取进士。25岁时,蔡元培考中进士,并被点了翰林,他进入翰林院当大学士。实际上就是进入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工作。从这些简历来看,蔡元培不是一般人物。

本来蔡元培决定为清朝好好工作,但没想到他赶上清末时期的乱世。特别是他目睹了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屈辱,他也认识到清朝必须变革,要按照西方的新文化改革。1898年,蔡元培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在中西学堂任学监,开始宣传新文化。要论新文化的元老,蔡元培也算其中一个。

2、女权先锋

蔡元培认为还需要新的教育方式培养人,他倡导男女平等,认为应该给女人地位,是清末时期女权主义者。一个清朝的官员当女权先锋,的确让人不理解。但蔡元培就是这样的人。

蔡元培的妻子昭是经人介绍而娶的,是封建年代的女人。据说蔡元培娶妻后,最初要求妻子要三从四德,还要三纳五常。认为妻子必须服从自己。但妻子与蔡元培差距很大,两人经常吵架,蔡元培一度都想休掉妻子。

但蔡元培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后,对女权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于是他与妻子关系进一步改善,还写了夫妻公约。让妻子不必尊称自己“老爷”,也不必缠足,夫妻两人地位平等。但不久妻子去世。

在续弦上,蔡元培公开征婚,并把夫妻公约写上,其中有一条写着“夫死,妻子可改嫁”。夫妻任何一方可以提出离婚,他会再要偏房。这种新思想在当时很少见,因为当时有头有脸的人,即使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也都是三房四妾。外界对蔡元培这种做法感到很奇怪,认为这个人脑子有病。找几房老婆没人会在意。

不过以蔡元培的大名,即使不用公开征婚,也能找到老婆。1902年,他的学生黄仲玉嫁给蔡元培。

1902年,蔡元培等人创造了中国教育会。清末时期,还不像民国初年那样开放,但很多学生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后,就站出来反对学校不公的待遇,甚至还闹罢课。蔡元培创办了爱国女学等团体,并让当时的革命党人来上课。这就引起当时清政府的注意,当调查此事时,蔡元培就跑了,到各地进行宣传教育,他还积极学习德语,准备到德国留学。

3、革命先行

蔡元培真正走上革命道路,主要还是在1903年,他看到领土被俄国占领,于是就与上海反清革命人士,创办对俄同志会,还创办了《俄式警问》。

蔡元培虽然是一个大学问家,也是中国早期新式教育的推行人,但作为革命家的一面,虽有记载,但知道的人并不多。

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据说当时几个推崇新文化的人,在一间屋里放上皇帝像,然后念了誓词,就算宣布成立了光复会。而光复会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但这种“革命”还带有封建色彩。哪朝的皇帝像?是明朝的皇帝像?是不是还将继续推行君主立宪?

虽然光复会带有封建色彩,但却用新思想指导,而且涌现很多有名的革命人士。像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等都是光复会成员。

当时光复会在南方四省市很活跃,而且经常用暗杀手段打击清朝官僚。据说蔡元培也参与指挥暗杀行动。直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光复会并入同盟会。此后经过几次起义失败后,蔡元培认为起义耗时费力。古代讲擒贼先擒王,而暗杀就必须要有过人而巧妙的技术。

于是蔡元培一头扎进如何制造下毒药物中,他还找来化学书进行研究,并研制出毒药,用猫进行了试验。但如何给清朝官员下手,于是蔡元培认为还得研究炸药。据说他和陈独秀两人关在屋里研究炸药,两人兴趣很大,还真就研究并自制了炸药,据说还用蔡元培研究的炸药炸死了清朝大官。

4、新旧调和

清朝灭亡后,我国进入北清时期,蔡元培支持北洋军阀。作为前清的翰林和民国大佬,北洋政府也对蔡元培高看一眼。后来蔡元培凭着学历和威望,担任了北大校长。

在北大校长期间,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正处于高潮时期,蔡元培也感觉到这股新文化运动,也必然带来新思想。陈独秀也向其介绍过苏俄形势。

作为教育家,他明白教育是第一位的。但大学需要兼容,既要有新思想,传统也不能丢。于是蔡元培请来了陈独秀当教授,又请来辜鸿铭。这个辜鸿铭是当时顽固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但学识渊博,此人瞧不起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曾建议蔡元培辞退辜鸿铭,但蔡元培没同意。

后人不理解,为什么蔡元培既接受新文化运动,又接受保守的辜鸿铭呢?

其实无论新文化,还是新思想,谁能救中国,谁能让中国强大?还没有“良药偏方”。不能因为找“偏方”而丢掉传统的东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辜鸿铭等人完全能胜任。

5.支持老蒋

蔡元培一生随着时代变迁,他也在变迁。他背弃了清朝,支持北洋,后来感觉北洋没希望,又去欧洲学习,回来后自己却成国民政府的监委成员。

作为民国大佬,老蒋对蔡元培很尊敬。因此蔡元培支持蒋介石,也正是这一点,后人对蔡元培评价不高。蔡元培最初没看清蒋介石是什么样的人。

1927年,蒋介石决定清党,发动“四一二事件”,屠杀共产党人时,据说主持会议的是蔡元培。但后来有人证实,蔡元培并没有参会,蔡元培虽然支持老蒋清党,但他并不支持老蒋杀人。

蔡元培后来对老蒋的做法不满,开始远离他。抗战时,他与宋庆龄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组织抗日,营救一些被老蒋抓捕的政治人物。

1940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病逝。

作为一个觉醒年代的代表人物,蔡元培也在摸索前行。那时谁也看不到明天会是什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一位农民的乾隆真迹,被专家以17万骗去,一年后反手卖了8000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真迹100万以上,17万买走乾隆真迹的是谁,乾隆真迹开出8000万

    回家一段时间,刘岩专家突然就热心地给老农打电话说你那副画,虽然是赝品但我有一位朋友他想收藏他愿意出7万,老农说不舍得卖,然后刘专家说他这位朋友很想要不在乎真品还是赝品就是喜欢,又加到了17万,老农一想一副赝品17万不少了就卖了,还非常感谢这位刘岩专家觉得他是自己的恩人。没想到一年后,朱某在电视节目中

  • 清朝唯一没有安葬在清东陵的皇帝是谁,他病逝后葬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东陵十大皇帝,清东陵里埋了哪些皇帝,清东陵一共葬了多少个清朝皇帝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人生也遭遇很多挫折。溥仪字浩然,他还有一个英文名字“享利”,这与其向往西方生活有关。1906年2月7日溥仪出生,1967年10月17日病逝,享年61岁。溥仪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子,3岁时被慈禧立为皇帝,承继同治与光绪。1909年改元为宣统元年,宣统三年时,爆发辛亥革命,

  • 清朝不得汉人民心,为何还能够统治三百年而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的统治有多可怕,清朝为什么会从繁荣昌盛衰落,清朝为啥在历史上不受待见

    没有哪个民族喜欢被外族压迫,尤其中国一向不乏有血性骨气之人,为此元人在中原的政权不过89年。但相较之下,清朝政权却延续了将近300年的时间,这是为何?且自雍正之后,乾隆开始败家,后期的满清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清朝的统治时间,竟可以和中国史上大量朝代相媲美。实际上,清朝统治了将近三百年,“反清复明”

  • 清朝第一座后陵之谜: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代古墓的葬制看,每个朝代的陵墓样式虽然有所区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夫妻合葬。也就是无论夫妻二人谁先死,后死者一般都与前者合葬在一起。但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有一位皇后陵墓并未与皇帝合葬在一起?难道是清朝入关后未按中原古制?还是皇后犯了错误,无法与皇帝合葬?我们可以通过史料找出其中的缘

  • 清朝官员孙嘉淦:告老还乡装10余箱石头充脸面,乾隆:全换成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孙嘉淦,清雍正孙家淦,孙嘉淦回乡带木箱装石头换成金子

    官场是权力的战场,功成名就有实权以后,有人回馈百姓,有人以权谋私。是做一个好官还是恶官,皆在一念之间。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是百姓的福气。清朝有一位官员在位期间尽职尽责,为民谋利。告老还乡之际,因为太穷,他只能装10余箱石头充脸面,让自己看起来像是“衣锦还

  • 她一生无子却稳居皇后之位,历经3代皇帝,成为大清第一位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最宠皇后的皇帝,清朝最睿智的皇太后是谁,大清皇帝皇后排名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女人有着延续香火的责任,若是不能为丈夫生个儿子,极有可能被夫家唾弃甚至休掉,这在皇室家族中更是明显,后宫中有多少女子是母凭子贵的!特别是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她的这一位置被多少后妃所觊觎,只有生下嫡长子,才能有更稳固的地位!不过今天笔者给大家说的这位皇后却是个例外,她只生了三个女

  • 乾隆最长寿的妃子,13岁进府,一生不受宠爱,却是人生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一生最漂亮的妃子,乾隆皇帝最长寿的受宠的女人是谁,乾隆活得最长的妃子

    在记载中陈氏的家庭背景并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说他的父亲叫做陈延璋,在乾隆还没有登基时,陈氏进入了府邸,成为了乾隆的侍妾。后来弘历登基,成为了乾隆皇帝,陈氏也顺利入宫册封为常在,第二年被晋升为了贵人。陈氏在宫中并不是很受宠爱,因此在贵人位分停留了很久,直到乾隆十三年时,她才再次晋升,主掌一宫成为婉嫔。说

  •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个时代,都历经了一套与之匹配的官场制度,如今现代的官场制度如果说,与哪个朝代可能会比较相像的话,应该是和清朝的官职制度比较相似。清朝的官职制度逐渐发展下来之后,就形成了近代,乃至一直沿用到现代的官场制度。只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官场制度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进入新时期之后,官场风气也在日渐向好,尤

  •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976字尽显封建愚昧,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写给英国的信原文,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亲笔信,乾隆写给英国的信放在博物馆

    这是一位典型的败家子,不仅败尽帝国最后的一点积蓄,也断送帝国再次崛起的希望。而这个希望就是当时中西文明的第一次碰撞,但乾隆并没有把握好,生孩子选择回避。其交给英国使节团的信,全文仅有976字,但却是最为荒唐愚昧之举。至今被点藏在大英博物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耻辱事件。乾隆究竟为何在见到洋人的先进武器与

  • 和珅的宝藏深埋于四川的大山?从一枚印章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在四川的宝藏,和珅的宝藏藏在什么地方,2008和珅发现宝藏视频

    要知道,乾隆年间,朝廷每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辆,这相当于朝廷15年的财政收入。和绅可谓是富可敌国,但随着和的入狱,这些财产都被充公了。民间还流传出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艳遇。一条三尺白绫将和珅的生命定格在了49岁。本以为和绅和他的财富故事就此画上句号,令人没想到的是,事隔多年,又有猛料爆出,当年和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