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蜀最弱魏最强,为何是蜀汉主动攻击曹魏,而且经济还不崩溃

三国蜀最弱魏最强,为何是蜀汉主动攻击曹魏,而且经济还不崩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09 更新时间:2024/1/20 6:51:05

但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北伐却表现得完全相反,至少在表面上如此,以263年蜀汉灭亡的实力来看,蜀汉是94万人口,近10万军队,一个州的地盘,曹魏是443万人口,50万军队,九个州的地盘,曹魏的人口是蜀汉的4.7倍,军队是蜀汉的4倍,地盘是蜀汉的9倍。

三国地图

如此之大的实力差距,在蜀汉前后经历16次,历时35年的北伐中,几乎全部是蜀汉主动挑起战争发动北伐的,这算是战争史上的一种奇怪现象,如何理解这种实力弱的反而主动进攻呢?

一、北伐的信心

首先,实力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原因,否则历史上也不可能存在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了,别的不说,三国三大战役之二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且强的战役,就连诸葛亮自己也在隆中对中说了:

曹操比起袁绍来,名声少实力弱,但曹操能击败袁绍,以弱胜强,靠的不是天时,而是人为的谋略。

所以当若干年后诸葛亮北伐时,他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强大曹魏,想要取胜,就必须靠人的谋略,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信心所在。

诸葛亮与隆中对

二、北伐的谋略

光有信心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旗号,以显示诸葛亮所率领的蜀汉军队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样才显得出师有名,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打出了北伐的旗号: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恢复前朝永远是后朝可以拿来做旗号的武器,这是一种永远正确的政治旗号,蜀汉的国号原本就是汉,与刘邦的西汉和刘秀的东汉是一样的“汉”,从国号也代表了蜀汉的政治口号。别说当时,就算是今天,我们能被称为汉人、汉族,用的语言是汉语,就代表了汉朝的无比辉煌和人心所向。

诸葛亮与出师表

三、北伐的时势与双方战争力量的对比

诸葛亮是从公元228年开始北伐,到公元234年去世,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的敌人并非只有蜀汉一家,曹魏的南边和东南是孙权的东吴政权,曹魏与东吴有着上千公里的国界线,东吴孙权才是曹魏最大的敌人,曹魏也将最多的军队放在与东吴交界的国界线上,这条防线消耗了曹魏超过50%的实力。

曹魏的北边是公孙氏盘踞的辽东,当时的领导人是公孙康,公孙康强大时,一度攻破了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高句丽的国都,虽然公孙康在曹操时代就斩杀了袁绍儿子袁尚袁熙向曹操请降,但公孙氏对于曹魏是时降时叛,一度是曹魏北方一股不稳定的势力,谁也不知道,公孙氏会不会在诸葛亮北伐时,骚扰曹魏的北部边境,因此曹魏需要将15%的实力放在北方,以防备辽东公孙氏。

曹魏的西边及西北边是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尤其是鲜卑和乌桓,表面上臣服曹魏,实际上同样是时叛时降,比如曹操在世时,乌桓无臣氐就起兵反对曹魏,而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鲜卑兵就在边上看热闹,如果不是被曹操的儿子曹彰平定,那么指不定乌桓与鲜卑会联手攻入中原,所以曹魏还要将15%的实力放在西北防备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

三国实力对比

曹魏的西南边就是蜀汉,经过上面的分析,你会发现曹魏实际上用来对付蜀汉的实力只有20%,而蜀汉用来北伐攻击曹魏的力量基本上占到了蜀汉总体实力的70%,换句话说,蜀汉用于北伐的军队总人数差不多是7万人,而曹魏用来防备蜀汉的军队总人数是10万人,所以双方在秦岭到陇右及关中一带的对战,其实实力是差不多的。

四、北伐的策略

诸葛亮有了北伐的信心、北伐的旗号、北伐的时势,那么还应该有北伐的策略,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诸葛亮北伐的策略是:先攻陇右、蚕食雍凉、威逼关中、东出函谷,继而统一天下。

虽然双方的对比兵力是差不多的,蜀汉的7万人对战曹魏的10万人,其实上蜀汉的人员相对集中,而曹魏的10万人分散到整个关中、雍凉、陇右一带,人员分散,因此在某一个蜀汉预设的战场上,蜀汉对阵曹魏是有局部优势的。

北伐路线图

有句话叫: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因为蜀汉选择的是进攻,所以蜀汉可以预设战场,可以声东击西,各个击破,这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蜀汉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策略,所以蜀汉想要北伐,就要出其不意的进攻,就不断地主动挑起战争,包括后来的姜维前后进行的11次北伐,直到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姜维都在率军北伐。

五、蜀汉的战争经济

打仗是要花钱的,是要消耗粮食的,蜀汉的钱和粮食从哪里来?为何蜀汉的经济没有崩溃?

先说钱,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大力发展了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就是蜀锦,这是一种用蚕丝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一种身份象征的奢侈品,不仅远销西域,而且还大量销往敌对国家,比如曹魏,诸葛亮自己也说过:要想打赢北伐之战,只有大力发展蜀锦才行。

于是蜀汉大量的百姓参与到制作蜀锦上来,基本上蜀汉百姓除了种地就是制作蜀锦,蜀锦又非常值钱,这为蜀汉换来了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又支撑了诸葛亮的北伐战争,这就解决了钱的问题。

蜀锦

再说粮食,蜀汉的地盘上有一个成都平原,这是整个益州的鱼米之乡和产粮区,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秦国的后方粮仓,并在李冰父子手中修建了都江堰水利枢纽,成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秦国能统一天下,益州的成都平原功不可没,到了三国时期,这里就成为蜀汉的粮仓。

除了成都平原,汉中平原也是一块粮仓,适合种地,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大力发展屯田,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时,蜀军还曾经就地屯田,作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即使是蜀汉灭亡的前夕,大将军姜维不也是在沓中屯田吗?军队的大量屯田也解决了粮食问题。

钱和粮的问题都解决了,就解决了战争经济问题,蜀汉就能维持进行战争的资源,经济也就绝对不可能崩溃,即使到了灭亡的前夕,也没见蜀汉经济崩溃啊。

更多文章

  • 关羽一生传奇,能够从一个人活成武圣,两点因素容易被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武圣照片,关羽的一生事迹及评价,武圣关羽真实历史

    话说关羽在遇到刘备之前,是一个逃犯。因他嫉恶如仇,看不惯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一气之下就错手杀死了家乡的一个顽劣地主,从此流落天涯,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刘备。刘备当时感其性情豪迈洒脱而且武艺超强,并不在意他的逃犯身份,反而处处照顾于他,将他待为亲兄弟一般,在后来的起兵途中也是将关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比

  • 诸葛亮临终前选择继承人,为何要选蒋琬,而不选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继承人蒋琬,诸葛亮死后蒋琬继承王位,姜维蒋琬

    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起兵北伐,事事要亲躬,最后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少主刘禅知道后,立即派李福来探望诸葛亮,并让其询问之后国家的相关事宜,也可以说是让诸葛亮临终前选择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诸葛亮选了蒋琬操持相关事宜,而并没有选择跟自己一样,拥有兴汉统一大业志愿的姜维,这是为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关

  • 关羽为什么不和孙权联姻?并非是他不想,而是1个人让他很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与关羽的恩怨,关羽与孙权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关羽和孙权是什么关系

    刘备入主西川,让关羽镇守荆州。他在荆州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一件事情,这就是孙权要给自己的儿子找一个媳妇,于是便看上了关羽的女儿,因此他派出使者向关羽提亲。这次联姻是一个政治阴谋,目的是非常的明确,孙权就是为荆州而来的。当初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如今又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这种和亲联姻的手段,他玩的是非常的

  • 关于历史,为何如今多数人讨厌刘邦和刘备,反而钦佩项羽和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项羽与刘备曹操哪个时期早,真实的刘邦和刘备是一个人吗,刘邦和刘备的历史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一种现象的发生呢,其实这样的一种观念很正常,随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逐渐的明白,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和后人写的,胜利者大多数写的历史很多都是丑化被人美化自己,而后人撰写的历史,则是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的个人感情带入到历史当中,从而很容易就会出现扭曲历史的事情发生。用一句

  • 为什么徐庶之前不举荐诸葛亮,非要在离别之际,才向刘备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时怎么自嘲,徐庶为什么要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对诸葛亮的赞美

    首先我们从孔明草船借箭开始说,孔明草船借箭,曹操明知是孔明的计策,依然下令放箭,他为什么不放火箭呢?如果放的是火箭,可能也就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精彩的演绎了。此外诸葛亮在使用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仅仅是看了一眼就立刻退兵,用正常的逻辑来说,司马懿应该是先围城,然后派细作打探城中情况,然后再做决定。还有一个

  • 诸葛亮和司马懿不相伯仲,却只有诸葛亮千古流芳,何处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正史中谁厉害,司马懿穿女装戏弄诸葛亮,诸葛亮为何比司马懿有名声

    三国末期,一心辅佐幼主的诸葛亮兵出蜀中,北伐五丈原,可惜曹魏避战,两军陷入长期僵持之中。根据杜佑《通典》载,公元前234年7月,东吴陆逊、诸葛瑾在荆州打了小胜仗,斩敌千余人,但几乎没伤到曹魏筋骨,孙权为让蜀汉为自己分担压力,在蜀魏对峙近百日后单方面撤兵。 在关中的司马懿听说孙吴撤兵,大喜过望,又一

  • 薄姬究竟做了什么?不仅躲过吕雉残害,还培养了千古圣君汉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薄姬身上有预言吕雉为何放过薄姬,薄姬惊艳的照片,薄姬最后当了太皇太后

    在对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的故事进行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非常狠辣的女人。在管理后宫的过程中,她时常会对其他的嫔妃进行残害,以帮助自己的儿子获得更好的前程。在那个年代当中,凡是得到过刘邦宠爱的妃子,也都会成为被吕雉针对的对象。然而,在刘邦的后宫当中,却有这样一位妃子成功躲过了吕雉的

  •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着长久的中央集权的历史,皇帝掌握对任何人生命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在朝的官员,还是在野的百姓,都磨出了一套保命的本事,其中数在朝的官员尤其深谙其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伴君如伴虎,没有一套是活不下去的,不过很多人都是消极保命法,无非就是不出头,不反驳皇上而已,但历史上有一个大臣,康熙

  • 明知杨秀清“天父下凡”是假,为何洪秀全不敢揭穿?结果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洪秀全对杨秀清痛下杀手,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怎么样了,杨秀清洪秀全为何反目

    最初杨秀清就是洪秀全的小弟,事实确如此,杨秀清比洪小9岁,无论从年龄和资历来看,杨秀清当之无愧是洪的小弟。然而,杨小弟到后来要夺洪大哥的权,杨用的招数恰好是洪教的那一套,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左右洪秀全,甚至当众打洪秀全的屁股,直至威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要抢班夺权,可是洪秀全明知“

  • 功莫大于救主,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曾国藩拥兵12万,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围南京的兵力,曾国藩能打败英法联军吗,曾国藩为什么不救英法联军

    这样的一个人,似乎应该是非常迂腐,皇命重于泰山的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来是功莫大于救主,皇帝的命大如天,1860年当大清王朝的首都即将沦陷的时刻,咸丰帝下令各地派军勤王,要求曾国藩派3000精兵前往北京勤王,可曾国藩手握12万精锐的湘军,却连这3000名士兵都不愿意派。反而跟咸丰帝进行了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