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康熙要斩杀重臣,他听后对妻子说:快告发我谋反,这样就能救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26 更新时间:2024/2/4 23:57:21

中国有着长久的中央集权的历史,皇帝掌握对任何人生命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在朝的官员,还是在野的百姓,都磨出了一套保命的本事,其中数在朝的官员尤其深谙其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伴君如伴虎,没有一套是活不下去的,不过很多人都是消极保命法,无非就是不出头,不反驳皇上而已,但历史上有一个大臣,康熙都要杀他了,他却还要让妻子告他谋反,最终化险为夷,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他叫纳兰明珠

清朝的贵族就是八旗,平常人只要一听到是八旗中人,都会高看一眼,但其实在八旗之中,还有高下之分,那就是上三旗和下五旗,听这称呼就知道,上三旗就是贵族中的贵族。

我们的主人公纳兰明珠就是出身于正黄旗,属于上三旗中的人,说起他的尊贵,只有明白了他与皇族的关系之后才会明白。他的姑奶奶是努尔哈赤的老婆,并且还恰好是皇太极的母亲。

在这种关系下,纳兰一族自然是风光无限,不过具体的纳兰明珠身上 这种风光还要加上一层,因为他娶了努尔哈赤孙女为妻,这样一来,纳兰明珠在皇家里面就和顺治是一辈的人,也就是说,他成了康熙的堂姑父。

因为了这层关系,纳兰明珠得以在朝中做官,并在康熙登基后得到重用,仕途可谓是顺风顺水,不过,真正让康熙把纳兰明珠引为心腹的事情还是因为他练兵的功劳,这件事情让康熙看到了纳兰明珠的能力,从此以后,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和他商量。

做臣子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是极限了,因为这就相当于参与了国家级的决策,但是,纳兰明珠的高光时刻还不止于此,因为有一件事情不仅会让康熙更加信任他,而且也会让一部分大臣衷心的拥戴他。

吴三桂给的机会

清军入关的时候,数三个汉人的功劳最大,他们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清朝念其贡献,也就分他们在云南两广的边陲之地为王,由于当地有很多叛军,所以这三个王也一直拥有兵权,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就有了土皇帝的架势。

矛盾由尚可喜爆发,他由于年老,就申请退休,却又让自己的儿子留在广东,大有让朝廷封他儿子做王的意图,清朝如果这个时候答应他,就是承认了他们王位的世袭制,如果不答应,就只有撤藩,自然就会冒着和这三个土皇帝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

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朝廷分成两派,以纳兰明珠为首的激进派主张撤藩 以索额图为首的主张不要撤藩,而是慢慢削弱他们的势力,然后再控制他们。

最终,康熙采纳了纳兰明珠这一派的主张,可是,这次纳兰明珠的胜利却埋下了隐患,因为不久,吴三桂就反了,激进行为所担心的后果终归还是应验了。

这次叛乱的后果很严重,不仅吴三桂的势头很猛,一口气占领了好几个省,而且还有不少内地的官员遥相呼应,大有颠覆清朝江山的架势。

这下索额图有话说了,这次他很激进,要求杀主张撤藩之人,以平吴三桂的愤怒,须臾之间,纳兰明珠就有了性命之忧。

纳兰明珠此时不可能沉默,他向康熙举了西汉七国之乱的例子,借此告诉康熙,杀主张撤藩之人,不但不会让吴三桂撤兵,而且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同时又在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只能发兵和吴三桂硬抗,才是正理。

接连胜利之后的牢狱之灾

所幸,康熙依然采纳了纳兰明珠的建议,派出大军剿灭吴三桂,所幸,经过八年的战斗,朝廷终归还是胜利了,康熙很高兴,在朝廷之上大肆表扬纳兰明珠,并且很庆幸自己当初听从了纳兰性德的建议,才取得了现在的胜利。

这些话,纳兰明珠听了自然是高兴,但听在索额图耳中,滋味就两样了,对纳兰明珠的怀恨之心就此种下。他开始大肆搜集纳兰明珠不可告人的罪证,企图一下子扳倒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可不是一个干净的人,这些证据一收一大把,索额图把这些证据在康熙面前一摆,不仅证据确凿,而且罪状极大,康熙大怒,革去纳兰明珠所有职务,把他关了起来。

纳兰明珠这个时候本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因为不仅皇上对他欣赏有加,就是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也非常感激纳兰明珠,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纳兰明珠对皇上的影响,自己可能真的就被杀了。

可惜,突然之间,他就被抓进大牢,连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而且,他也知道,有机会自己也没有办法,因为那些都是事实,不过在他看见来探监的妻子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地求生之法。

他指点妻子,向外散布消息,说自己准备伙同什么什么人造反,并且让妻子一定要把这些名字记好,这个消息一定要让索额图知道。

妻子很是意外,不过还是照做了,奇怪的是,没有多久,纳兰明珠就被释放了,虽然还是没有恢复官职,但不久又被用,虽然和康熙无法和以前一样亲密无间,不过终归是得到了善终的。

为什么纳兰明珠说自己造反,反而得到了释放呢,这一切都是基于纳兰明珠对人心的揣度,他知道,以索额图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心态,知道自己的谋反消息是一定会上告康熙的。

而以康熙的智慧会很快发现这是一个诬告,而且还会发现,除掉了纳兰明珠,索额图将会一人独大,无人制衡,出于这种考虑,康熙一定会让自己活着,从而让索额图有所忌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知杨秀清“天父下凡”是假,为何洪秀全不敢揭穿?结果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洪秀全对杨秀清痛下杀手,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怎么样了,杨秀清洪秀全为何反目

    最初杨秀清就是洪秀全的小弟,事实确如此,杨秀清比洪小9岁,无论从年龄和资历来看,杨秀清当之无愧是洪的小弟。然而,杨小弟到后来要夺洪大哥的权,杨用的招数恰好是洪教的那一套,假借“天父下凡”的名义左右洪秀全,甚至当众打洪秀全的屁股,直至威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要抢班夺权,可是洪秀全明知“

  • 功莫大于救主,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曾国藩拥兵12万,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围南京的兵力,曾国藩能打败英法联军吗,曾国藩为什么不救英法联军

    这样的一个人,似乎应该是非常迂腐,皇命重于泰山的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来是功莫大于救主,皇帝的命大如天,1860年当大清王朝的首都即将沦陷的时刻,咸丰帝下令各地派军勤王,要求曾国藩派3000精兵前往北京勤王,可曾国藩手握12万精锐的湘军,却连这3000名士兵都不愿意派。反而跟咸丰帝进行了讨价还价,

  • 民国著名女星,为国效命打入汪伪政府,却在狱中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汪伪国民政府4号人物,晚年很惨的民国女明星,民国时被流言害死的女明星

    徐来,原本叫徐洁凤,1909年出生在上海,家里属于小康,只不过在她13岁的时候,父亲的生意情况不好,家里一度贫困潦倒,不得已她只能去蛋厂做女工以补家用,商海也是浮浮沉沉,父亲生意好了后,徐来接着上学,1927年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贵人,黎锦晖。黎锦晖在民国电影节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周璇的名字

  • 民国女性独具韵致,其淡雅之美从何体现?从一件随身物品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女性旗袍内衣,民国女性气质优雅,民国女性用的手帕

    民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充满了非常传奇的色彩,而这种传奇色彩就在于新旧交替之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与颇具开放意味的个人行为。民国处于封建社会余音尚未散去的关键时期,虽然从存续时间角度来看相对较短,但是却留下了很多非常值得人们回味的往事。“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

  • 民国大佬杜月笙:一生短暂,子女成器,联合国任职,麻省理工求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民国人物杜月笙,杜月笙后代的历史,民国时期的杜月笙有多厉害

    1993年,亚视电视剧《上海皇帝》讲述了杜月笙传奇的一生,剧中的主题曲很现象得描绘了杜月笙的一生。滔滔江水 滚滚东去壮烈如歌 凌历似风 声势像雷愿共他一起 未想分醒与醉情重情痴怎么分功与罪负了情深 赢得义气两字从没怪他 从没怨他 从没有泪命运早驱使 未想轻轻放弃荣辱名声早已经不顾虑 问有谁知明天是否

  • 民国最苦才女,母亲从小讨厌她,婚后半年丈夫去世,36岁死于难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四才女最惨的下场,民国死得最惨的女人,民国才女最伤心的是谁

    1898年,庐隐出生在福建一个官宦家庭内,她出生当天,外祖母去世,因而母亲将气撒到她身上,认为她是一颗灾星,因而从小就对她十分的讨厌,不愿意抚养她,为此,父亲特地请了一位奶妈带她,三岁时,庐隐得了极重的热病,被奶妈带到乡下后休养了一段时间才好了起来。父亲当了长沙知县,庐隐被接回了家里,6岁时,父亲去

  • 民国才女:科学成就,教育成就,作品最优秀,最富盛名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才女排名第一,林书华民国才女,民国十大才女福建人

    陈衡哲,胡适最爱的女人,她被誉为“才女之母”。她出身于典型的书香门第,她母亲庄曜孚一位知名的画家,和齐白石、吴昌硕齐名。她考取了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研究生硕士学位。陈衡哲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西洋史教授。她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她开创了中国

  • 民国紫禁城阅兵现场,对比明朝朱元璋阅兵,秦始皇阅兵气势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和秦始皇哪个强,明朝阅兵图,秦始皇阅兵场面

    因此北洋政府开大会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并且在北京紫禁城里进行大阅兵。这是民国历史上仅有的几次阅兵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仅有的在紫禁城阅兵,从此以后阅兵就没有在紫禁城,没有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皇宫了。这次阅兵是在紫禁城里太和殿举行,这里是清朝和明朝皇帝早朝接见大臣的地方。北洋大总统徐世昌在各路将军的簇拥

  • 命运多舛的清史:大清已经亡了100多年,它的历史怎么还没修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的真实的大清,鼎盛时期的大清,大清的历史有多久远

    而且从唐朝开始,均是由官方设立专门史馆,拨付专门经费,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前代史书的编纂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官修史书,这些史书也被称为是“正史”。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已经亡了100多年的清朝,却仍然没有一部定稿的史书,现在存世的清史仍然被叫作“清史稿”。元朝修《宋史》用了2年半,明朝修《元史》仅用了几个

  •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何舍近求远从黑龙江发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出兵尼泊尔,清军与尼泊尔的战争,清朝出兵尼泊尔有什么影响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这场“尼泊尔入侵清朝”的战争,就是乾隆“十全武功”里货真价实的一场大功:廓尔喀之役。当时的尼泊尔,可不是现代人印象里的“南亚小国”,十八世纪统治尼泊尔的是“廓尔喀王国”。几百年来,廓尔喀部族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其彪悍的战斗力,连近代的英法列强军队都曾看得心惊。乾隆年间的“廓尔喀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