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贞观四年之后,唐朝太上皇李渊的待遇为什么越来越好了?

贞观四年之后,唐朝太上皇李渊的待遇为什么越来越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16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36

渊的待遇在贞观四年(630年)后却越来越好。唐太宗不仅让颉利可汗为李渊跳舞,还让父亲自己一起主持观看大阅兵并准备为父亲修建全新的宫殿(大明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李渊与唐太宗的权力斗争。虽然唐太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李渊依然拥有很大势力。当时唐太宗的核心班底还不能完全掌握朝政,唐太宗的皇位并不是非稳固。

另外,唐太宗刚登基时外有强大的东突厥虎视眈眈,内有李渊失政培养起来的一批危害社稷百姓的分利集团。唐太宗解决内忧外患必须要通过集权推行改革,而李渊的旧势力则是最大阻碍。

正因如此,皇位还不稳固的唐太宗必须要封印李渊的政治影响,杜绝反对势力李渊阻挠改革甚至拥护李渊复辟的可能。于是李渊在武德九年(626年)到贞观四年(630年)便受到了“刁难”。

经过励精图治,唐太宗推行的改革取得成功,李渊的旧势力和危害社稷的分利集团基本被消灭,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消灭了唐朝最大的外患。

灭亡东突厥后,唐太宗被推举为“天可汗”。随着内忧外患的解决和仁威遍及四海,唐太宗的皇位也彻底稳固了下来。面对已经成为“千古帝范”的儿子,太上皇李渊再也没有复辟的可能了。

在皇位彻底稳固后,唐太宗决定修复与李渊之间被严重伤害的父子关系。于是在贞观四年(630年)之后,太上皇李渊的待遇就越来越好了。

更多文章

  • 永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你知道在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永嘉枫林千年古城,永嘉寺院排名,中国四大千年古刹

    文&图 老邓您好在永嘉县城上塘的东北角龙山脚下,楠溪江五桥与S223公路(仙清线、望江北路)交汇处,原沿江路209号,有一观庙建筑群“孝佑宫”。据碑文记载,“孝佑宫”始建于唐朝,历经元、明、清扩建修缮,1997年先后又修建戏台、月台、前后两厢、山门、头门、厨房、宫殿,现面积达一千九百平方米。建筑座北

  • 除了乾隆皇帝,和珅害怕的汉臣不是刘罗锅,也不是纪晓岚,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罗锅跟和珅的关系,纪晓岚是汉臣吗,和珅和刘罗锅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说和珅害怕刘罗锅和纪晓岚,不过这两个人与和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和珅连搭理他们的时间都没有。刘罗锅比纪晓岚还是好一点的,因为他家世代为官,所以地位相对来说高那么一点,纪晓岚和刘罗锅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爱民,做好事,与和珅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和珅本来也是一名很正直的官员,但

  • 雍正只用了三招,朱元璋杀掉五万贪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永不敢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能干,雍正与朱元璋谁更勤勉,雍正用了哪三招就不敢贪

    这第一招就是要治贪官,更要治涉案的贪官的亲戚。雍正曾有个“抄家皇帝”的绰号,而这也是由此得来的。对于贪官,雍正不要办他,更要派人将其逃亡的亲戚追至天涯海角,使其永远做个穷人。第二招,就算死了也不放过。有些贪官会畏罪自杀,想用一死来保全自己的家产。但雍正显然不吃他们这一套,贪官死了,那就办他的家人,让

  • 永定门之战,皇太极歼灭四万明军,为何不乘胜攻打明朝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永定门之战简介,皇太极打明军,明朝北京保卫战战果

    明朝君臣根本就没有想到,后金军队竟敢冒险千里,突入北京城下,最初引起了朝野的一片恐慌。崇祯帝立即下诏“京师戒严”,并调遣全国各地的兵马入京勤王。最先抵达北京的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在得到消息后,急忙率军入关驰援,在广渠门前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并将其击退。然而崇祯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引发关宁

  • 慈禧不管八国联军无恶不作,割地赔款都忍了,唯独此事绝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时候想要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又不干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侵占了清朝许许多多的经济利益,本来想扶持光绪亲政,享受“超国民”待遇,不料被慈禧跳出来搞得一干二净,于是八国联军纷纷向慈禧提出抗议,让其交出权力还政于光绪,否则后果自负。不过令他们也没有想到的是,慈禧听到这件事情后大发雷霆,大骂八国联军:你们这帮

  • 曾是大清铁帽子王,后来落魄拉洋车,巨大人生落差究竟是谁之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拉洋车图片,落魄八旗子弟拉洋车,克勤郡王拉洋车

    从字面意思上看,铁帽子王代表了一种显赫的待遇,而且这种待遇是“铁”的:子孙后代承袭爵位,无需降低爵位,所以他们比一般的亲王待遇更加优厚。清代的铁帽子王有12位,其中8位是在清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皇室宗亲。这里面,有一位克勤郡王是在乾隆时期得到许可的,成为了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他们一共传了十三代,而到了末

  •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或许不是清朝林则徐,而是明朝徐光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光启个人资料,徐光启知乎,明朝徐阶徐光启的关系

    开个玩笑哈,昊童不否认,在晚晴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林则徐是第一个从所谓天朝上国的昏聩思想中醒过来的,也是第一个主动了解西方,并且呕心沥血的为我们探索西方文化,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一位伟人。对于这样一位崇高的民族英雄借昊童十万个胆我也不敢胡乱造谣,但我们加在这位民族英雄身上所有的光环

  • 巴黎和会前,北洋政府想要外国退还租界,段祺瑞冷笑说别做梦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祺瑞个人简介,谁把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国内的,段祺瑞天津旧居

    当时的中国在北洋政府的领导下参加了一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打仗,但用二十多万劳工的拼命付出换来了参与巴黎和会的机会,这是属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类型。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之前,开会商讨想要和列强索取的胜果,他们想既然是战胜国,那就理所应当享受战胜国的待遇,首先得把租界给归还了。在场的官员们对此表示同意,放

  • 北伐军打仗有多猛?1个团能打败6倍强敌,基层军官阵亡75%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伐军最强的是哪一支,北伐军打仗厉害吗,北伐军作战图

    据西方史学记载,北伐军在初期只有大概十万人,到了1927年的时候,才扩大成为一支70万的军队,而北洋军阀当时拥有的兵力已经是有70到100万了,而且他们的装备也非常精良。相比之下,北伐军明显是处于劣势的。比如说两湖战场初期之时,吴佩孚有10万精兵部署在湖南,而反观北伐军,只有3个军,大概五万人而已,

  • 如果雍正统治60年,乾隆只统治13年,清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多活20年清朝历史会改写吗,历史上真实的大清雍正,雍正和乾隆历史地位

    这个问题,我想没人能给出唯一准确的答案,毕竟,历史充满了太多未知性,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可以肯定的第一点是,如果雍正能在位60年,且所推行的政策方略没有改变,仍旧是历史上那样刚毅严格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清朝会有可能会提前灭亡,至少会在雍正十四年到雍正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