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在相知,绝不可以用任何的东西来衡量的。世界上所有的相遇,绝对不可以只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而这一份相遇,会在你的人生路上面给你起到很大的作用。
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抛弃,日后很难再遇见。
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的交情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两个人曾经是最要好的朋友,但是在朱元璋成功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不惜背弃了自己与刘伯温的友谊,而刘伯温在离开朱元璋之前,送给了朱元璋一筐鱼。
正是这一筐鱼,让朱元璋这位千古一帝的君王留下了懊悔的眼泪,只可惜,这17年后的懊悔早已为时已晚。
一、兔死狗烹,两个男人之间的战友情破碎
要是说朱元璋可以成功,那么谋士里面最大的功臣肯定就是刘伯温。刘伯温多次献计,帮助朱元璋渡过了难关,两个人一起对付陈友谅,对付张世诚,最后推翻了大元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也在最初建国之后一直没有亏待过刘伯温。
可任何一个人成为皇帝之后,他所要考虑的事情一定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简单。当儿子朱标突然去世,只能立十几岁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发现他必须要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段,为自己的孙子登基打好基础。
古往今来,兔死狗烹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而刘伯温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上演到自己的身上。
作为帝王手下第一谋士的刘伯温,是朱元璋计划里面必须要铲除掉的一环。而真正引发两个人直接友情破碎的原因,是因为刘伯温在一次生病的时候去看了皇榜,被朱元璋认为刘伯温另有心思,从此时开始,朱元璋便开始不断的刁难刘伯温。
而刘伯温也意识到了,总有一天,自己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带来祸端。
伴君如伴虎,此时这两个人之间曾经的战友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朱元璋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开始着手准备抛弃刘伯温了。
二、远离是非,刘伯温无奈回家养老,两人从此再无瓜葛
起初,刘伯温只是感觉自己可能会招来祸端,但是,他从来不认为朱元璋真的会抛弃掉曾经一起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那一段战友情。 一直到朱元璋不断的将曾经的大将手上的兵权逐一收回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他跟朱元璋那一段友情在利益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不堪。
伴君如同伴虎一般,跟庄如同跟狼一样,怎么可能不会让人感觉到危险呢?
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刘伯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官回家养老。当时,在所有人看来,朱元璋的一切做法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并没有想对他们出手的意思,而刘伯温早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代表,以后不管朝堂上发生什么事情,无论是封侯拜相,还是荣华富贵都和他刘伯温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至于他和朱元璋曾经的战友情,也只是后人饭后闲谈的往事罢了。二人曾经在一起相处的时候,谈笑风生,不知何为忧愁,而如今形同陌路,最终在利益面前,二人的友谊看上去无比脆弱。
三、一筐鱼最后的劝告,朱元璋懊悔不已
刘伯温在远离朝廷的是是非非之后,没隔多久就感染重病。在他临终之际时,嘱咐自己的儿子将自己所写成的天文书以及自己所钓到的鱼全部送给朱元璋。而朱元璋对于收到的天文书是十分的感激,却对于那送来的一筐鱼疑惑不已。
时过境迁,在17年之后,朱元璋终于理解了这一筐鱼所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在刘伯温去世这17年里面,朱元璋为了保证大明王朝的利益,将曾经的所有功臣几乎都赶尽杀绝。
但他始终没有对自己的儿子们下手,他把所有夺来的兵权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而自己确定立孙子朱允炆为太子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肯定不会对自家人下手的。
而这一筐鱼的意思,他到此时明白。鱼筐就只有这么大,而里面的大鱼很多,相互之间的生存空间很小,避免不了自相残杀。这个鱼筐代指的就是大明王朝的江山,鱼代表了朱元璋的儿子们一个个手握重兵,日后肯定会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而打起来。
可惜,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些事情了,他只能一个人在皇宫里面暗自懊悔。他懊悔,如果自己没有逼走刘伯温的话,也许刘伯温早就会告诉他这个事情,而不是他一个人苦苦想了十七年。
而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没多久,手上有重兵的朱棣就发动的兵变。朱允炆在这一场皇权争夺战中不知所踪,至今他的去向依旧是一个巨大的谜题。
结语
友情,本来就像在深夜中滑过流星一样,相互陪伴着一起让所有人羡慕。但是当遇到利益的时候,他们也会跟随流星一样有各自的轨道,开始分道扬镳,而在最后化为灰烬。
如果朱元璋没有因为自己的利益,去逼走刘伯温的话,那么刘伯温还会继续给他提供建议,也不会爆发后面皇子相杀的悲剧。
所以说,在面对名望和利益面前,我们一定不能抛弃友谊,茫茫人海中,当两个人建立起友谊的时候,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相互照耀着,这不光是黑夜中最美丽的风景,还是面对疾风骤雨时彼此最可靠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