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骨文隐藏的秘密:商代之前莫非真的是神鬼世界?

甲骨文隐藏的秘密:商代之前莫非真的是神鬼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4/1/22 8:42:34

甲骨中是是否会隐藏了史前的另一个世界呢?

神鬼崇拜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

不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当我们攀上科学的尽头,也许会发现没准神学早已经等在了那里。

这句话曾一度让许多人迷惑不解。

而随着考古进程的继续,有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越来越相信在那个史前时期,或许真的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存在。

就以商代来举例。

有去过殷墟的朋友们或许会知道,在殷墟遗址有一个专门介绍关于商代人于现代人对于灵魂的一种完全不同的认知的展厅。

在安阳殷墟旧址,商代城的旧址,考古人员在每一个房屋的角落位置的地基之下,都惊讶的发现了一具周岁左右的孩童的骸骨。

考古学家发现在房屋四周均埋有一个婴儿

起初,考古人员们以为是被用于人殉的可怜的奴隶小孩。

但是随着越来越得的殷墟旧址上均发现了这一现象,一些考古学家推翻了这一猜测。

如果说只是殉葬的话,这么整齐划一的在所有的房屋的地基之下均发现同样的婴孩骸骨并且位置与情况都完全相同的话那就有些太过于巧合了。

随着一些甲骨文的内容被破解,人们惊讶的发现了一个令人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事实:这些婴儿之所以会被埋在房屋的四角根基之下竟然是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目的—

辟邪

没错,您没有听错,确实是辟邪。

与现代人的一些认知不同,商代人认为将这种婴儿埋葬在房屋的角落并且通过祭祀以及一些巫术的手段将他们的灵魂献祭给主管房屋的神灵可以使得住宅安宁,不受灾祸以及其他的一些外部因素的侵扰。

而之所以商代人会这么做与商代以及在此之前一直都信奉巫教,认为万物有灵万物有性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是大家都熟知得一段历史:舜禹伐三苗为例。

伐三苗之战实际上就是晋陕豫文明集团与三苗集团的一次碰撞。

在《尚书·吕刑》的记载,其中提到:

“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

意思就是说,“三苗之君”的罪状是不敬神灵而作五刑残害百姓,道德沦丧,背信弃义,反复诅盟。无辜受戮的百姓求告上帝,上帝因闻不到祭祀的馨香,只有滥用刑罚的一片血腥而震怒,所以尧哀怜人民的苦难,用武力遏绝“三苗之君”的暴虐,并使他永无后嗣。

这场战争虽然在本质上是三苗所占据的区域刚好扼守了发源于晋陕豫之地的炎黄部落的南下之路,而导致的两个不同部落之间地盘之争。

可是既然不管是尧、舜还是禹均是采用的不敬神灵的借口作为发动这场战争的借口,就足以证明对于神灵崇拜这件事情对于当时的人们的是一件非严肃神圣的事情。

对于古人来说,非常讲究战争的师出有名。

换句话来说,如果不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即便是君主,也不会得到当时的奴隶主与平民们的支持的。

在奴隶社会,虽然君主是最大的奴隶主,可是在政治权利以及军事权利上更多的是依仗其他奴隶主的支持。

在当时,虽然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政权形式,也具有了国家的初级形态。但是战争的发动以及军队的组建方式是由各个奴隶主自行带领自己的奴隶,并集合成军队参战。

就像是在《礼记·檀弓下》中记载的一样:“师必有名。”

作为尧舜禹的出兵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必然也要是所有民众都能全然接受的。

话句话来说,这必然是公众的一种普遍常识,并且还要在公众的心目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对于违背这一常规认知的行为愤慨异常,并且积极响应军事行动号召。

除了以上说的两个示例之外,在现阶段所发现的所有殷商甲骨文之中,类似于这一类的神灵崇拜比比皆是!

在殷墟发掘的甲骨文之中,发现了大量的神灵崇拜,以及祭祀神灵的祭文。

甲骨文,虽然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后来文字的起源雏形。不过与全世界上所有的远古文字相同,甲骨文的最初诞生实际上并非是为了现代代表的文化文明意义。

在现代,文字学家以及历史学家有一种推测,在最初的时代,当时部落之中的权力最大的人——巫,由于所管理的事务较多,并且较为繁杂,不得不想办法用一些手段来帮助自己进行记忆。

在最初,他们采取的是结绳记事,但这种方法在时间长了之后难免就会因为记忆模糊导致记忆混乱。

而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和方便,他们便逐渐开始用画图的方式来辅助记忆。而这也就成为了甲骨文等远古文字的前身。

甲骨文等远古文字实质上就是一种图画的简化。

作为部落里的巫,其实在日常之中的事情需要特别记忆的并不多,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关注有关于祭祀的事情。

而甲骨文的内容也证实了这一推测。

在现有的已发掘的甲骨文之中,古文字专家们发现,内容上面基本上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祭祀场景的记载

敬献给各种神明的祭文

而在综合考证了其中的记载之后,专家总结发现商代所祭祀以及崇拜的神灵非常多。

在这个以自然神明为主体的信仰体系之中,天神、地祗、祖先神、东、西、南、北四方神、巫、日、风、山、雨、云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而这一现象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中也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发现。

这种情况就好像当时的人们与自然签订了某种契约,所有人都在这种约束下规范着自己的生活。

按照正常的宗教信仰的发展流程来看,祭祀讨好 “神灵”并非是统治阶级的发明而是由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即由远古时代的各种崇拜演变而来。最大社会功能就是区别“ 本我”和“非我”。

而这种信仰的演变一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与文明之后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革和改变。

可是,作为有可靠史料记载的最古老朝代,在商朝的历史记载之中却存了着有悖于常理的情况发生。

从甲骨卜辞记录来看,在殷商末期,对自然神举行祭祀的记录已经几乎没有了,而对祖先神灵举行祭祀的记录却突然变得很多。

而等到了周朝取代商代之后,整个的神明祭祀文化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周代,我们的国家整个精神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原本作为国家地位极其重要的巫被取缔。

曾经的部落与国家的精神首领:巫,在周代完全是失去了当初的地位。

周武王灭商之后,重新建立了新的精神文化体系。在这个新的体系之中,原本代表了神明与人类沟通桥梁的巫被定性为了“淫祀”,并且在律法之中大肆打击。

这样起来也导致了先前的各类神明体系被严重破坏,并且重新建立了新的神明体系。

可是,这样的转变太过突然与突兀。

与其说是文化的升级,倒不如说是一种割裂。

就像是由于发生了某一些突发性的事故而导致当时的人在认知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样子说可能大家有一些不太理解,在这里可以做一个更简单的解释。

假如说有一个人A需要完成一件工作,可是仅凭他个人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件事情。于是他便求助于另外一个人B。

在这B的帮助之下A完成了这件工作,这样一来在A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对于B的情感。

如果说这件事情对于A来说非常的重要,那么在A的心中对B产生的情感就会类似于一种信仰。

而如果说在后期,B对于A的帮助越来越多,那么A的这种情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可是,假如说在日后的一天,B不再能够帮助A,甚至在某一些程度上对于A所需要做的事情还起到了反作用的话就会使A原本的那种崇拜感消失,甚至还会转化为一种仇视心理。

这一种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

“升米恩斗米仇”。

有一句老话叫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如果说我们看周代的这一种变化就会发现这与上面的情况极其类似!

抛开有关于唯心层面的东西,神明与人类的关系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状态。这种状态有些类似于自然界之中的犀牛与犀鸟这种互利寄生关系。

假如说真的有生灵的存在,那么按照传说中那些神灵的传说来看,神灵的生存需要人类的供养,而神灵则回馈给人类的东西就是回应人类的请求。

可是假如说人类长期供养的神灵如果突然不再回复人类的请求,那么作为供养者的人类必然会在心中积聚对于神灵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到达一个顶峰的时候就会爆发,这种爆发在一定情况之下将会极具破坏力,足以摧毁先前的信仰状态。

这一情况实际上不仅仅在我国存在,在玛雅文明以及苏美尔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之中都曾经出现过,并且在时间节点上也非常接近。

这种情况就好像是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在整个地球所有的文明,所有信仰的神明集体商量好了,同时放弃了这些信仰者一样。

几乎在相近的时间节点之上,地球之上的其他古老文明的信仰体系都发生了一次巨变。

而周朝的种种做法就是针对这一情况的一种报复。

当然,如果说甲骨文可以被完全破译的话,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记载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

更加诡异的是,周朝不仅更改了神灵体系与祭祀,还篡改了部分历史。

就如我们现在熟悉的尧舜禹禅让制来说。这一记载最早是由孔子所修订的《春秋》之中所记载。但是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来说,实际上的情况应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政治斗争而并非是所谓的禅让。

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为了掩盖周代商的非传统性,为自己的通知稳固建立舆论基础。

这样一来,就不禁让人怀疑,如果说在史实上面都存在造假,那么周代这样子大肆的破坏和改革最初的宗教信仰以及神灵崇拜是否也是为了掩盖某一些事实呢?

就以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部奇书《山海经》来说。

《山海经》之中的记载基本上都是一些奇怪的生物以及大量的神灵外加一些地形地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这本书都被当作是一本奇幻小说来看待。

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日益发达,一些记载于《山海经》之中原本被人们认为是仅存于幻想之中的生物却不断地被证实。

在《山海经·南山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狌狌其实就是现在我们在动物园中见到的猩猩

有一部分人也因此猜测,或许在那个时代,真的就如同甲骨文当中记载的一样,除了我们人类的存在之外还另有一个同时一同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神鬼世界。并且真的有神灵的存在,这才导致了当时的人才会有这样多的祭祀神灵。

当然,如果想要找出真相,只需要能够完全破译甲骨文就可以还原当初的情况。

可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甲骨文的甲片都被带到了台湾,再加上以前这些甲片被当做了药材“龙骨”毁坏了一部分,就使得甲骨文的破译工作很难完成。

而这也导致了这一猜想就只能暂时保持猜想的状态了。

); }

赛威 精装山海经绘本

¥46

购买

ps:本文由《杂看世界》作者原创,并首发今日头条,版权独有,谢谢。

参考资料:《尚书》、《中国通史》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更多文章

  • 甘肃农民进山洞躲雨时,发现3000年前的西周水壶,里头装有美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甘肃春秋时期考古现场,甘肃农民发现的宝物,甘肃武都历史古墓

    虽然就目前考古发现中国的青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但是中国的青铜器从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以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青铜器可以与中国的青铜器相比拟的。而中国境内最奇特神秘的青铜器的发现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据说是放羊人误打误撞进山洞躲雨才发现洞中埋藏的“宝藏”,而且这其中

  • 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的时候,西周的诸侯国为什么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犬戎攻破镐京是哪一年,犬戎攻破镐京视频,西周首都镐京

    这两个版本的故事虽然过程不一样,起因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周幽王死于犬戎之手,这个是可以确定的。这也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华夏族政权因为夷狄的功绩而灭亡的。当时的犬戎活跃在关中陕北一带,和周天子的宗周没有多远的距离。在周王朝建立之后,制定了内华夏外四夷的制度,这个攻杀周幽王的犬戎就是被划为西戎的

  • 商朝灭亡时有多惨?17万人被杀33万人沦为奴隶,国王自焚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存在了六百多年,到了纣王时期,被武王姬发所推翻。牧野之战,以武王的胜利告终,自此,商朝也宣告着灭亡。灭商之战,一直被定义为一场正义的战争,是武王为了黎民百姓不得不发动的战争。事实真的这样,其实不然,事情的真相远比我们想的复杂。我们对于纣王的认识很简单,无非就是暴君,昏君之类的名词。几千年过去了,

  • 商纣王为何被灭,和妲己有关吗?专家:3000年前的甲骨文揭开了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纣王与妲己图片,商朝亡于苏妲己吗,妲己和纣王是被烧死的吗

    但是其实历史上真正商纣王被灭的原因和妲己的关系可以说几乎没有,毕竟《封神榜》其实就是杜撰出来的神话故事,大家可以当做娱乐看看,真正的历史情况绝非如此哦!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率领的诸侯共同所灭,后来商纣王心如死灰,就穿着自己的宝玉衣逃到了鹿台跳到火里自焚而死,确实这样的结果还是很凄惨的,可

  • 商纣王麾下有一位猛将,连杀姜子牙麾下9位大将,死后仍被封了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纣王的大臣有哪些,商朝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商纣王手下文臣武将

    在姜子牙的率领下,西岐大军先后攻占金鸡岭,收降孔宣,破汜水关、佳梦关、青龙关、界牌关、穿云关、潼关关、临潼关等,并大破截教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万仙”,吕岳的“瘟痘阵”等。虽然有不少损失,但对姜子牙而言,都不算是真正的大损失,因为截教一方始终念及同门之谊,没有赶尽杀绝。但阐教一方可不会顾忌那么

  • 商朝甲骨文不记载夏朝,周朝却知道夏朝,夏朝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为啥叫夏朝,甲骨文在夏朝出现过吗,夏朝皇帝以及夏朝资料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距离夏朝更近的商朝甲骨文中没有夏朝的记载,反而在更为遥远的周朝却有具体详细的内容记载呢?甚至还有人凭此大放厥词,认为夏朝压根不存在,夏朝只不过是周朝时期虚构出来的王朝。关于甲骨文没有记载夏朝这个问题,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较为公认的学说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关于它的讨论可一点也不少。

  • 后羿射日并非神话,真相就是夏启九子被杀,夏朝失去东方的统治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羿是东夷人,为有穷国的国君,这里盛产穷桑,相传是少昊氏的后人所建,当时的君主都称为后氏,如夏启称为夏后氏,羿也称为后羿,有穷国的历代国君都是以羿为号,就如同后世的姓氏一般,所以在天帝时代就有后羿杀死食人猛兽的传说,实际上就是东夷有穷国征伐四方不臣服自己的各大部族,各种猛兽就是各部族的图腾,东夷族善于

  • 商朝灭亡之后,一支后代流落广西,如今成为少数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的后代去哪里了,商朝的真实社会风貌,商朝后代现状图片

    由于是“小邦周”吞并“大邑商”,无法彻底吞并下去,于是周人只能采取分封制,就将纣王之子武庚封在朝歌,国名为“邶”(有君王退位居所之意),统领商朝遗民。之后,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东征平乱。武庚复国叛乱失败之后,周人将商族遗民迁移到商丘,由商族微子启统领,并建立了诸侯国宋国,后来的孔子、墨子都是商族后代

  • 商朝灭亡时画面有多惨烈?600多个邦国、数十个族群持续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朝灭亡的惨烈程度,商朝兴衰全过程,商朝的最大版图

    殷墟玉人猎杀殷商是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阳谋,其惨烈则广为人知,但究竟惨烈到什么程度,知道的人又不多了。可以说,商朝灭亡是一个被遮蔽的大事件,它首先是地缘政治改变的结果,其次才是纣王的各种政策。其灭亡的惨烈又轻轻被面纱遮盖了。一、殷商灭亡的地缘政治背景考古学界关于“轻便马车”起源的研究,指向中亚哈萨克北

  • 商纣王暗藏大杀器:西岐叛乱却坚决不用,专家:他犯下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岐在哪里,西伯侯回西岐完整视频,纣王讨伐西岐

    对于商朝的发展和记载,除了剧中讲述的很少一部分外,其他资料基本来源于历史记载,经过史学界专家的相关整理,它再一次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封神榜中商朝灭亡是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世人认为最大的罪魁祸首当属商纣王帝辛。其实商王帝辛完全看不起西岐的造反。因为帝辛对于商朝的军事实力十分自信。据相关资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