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次子入狱,长子携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你会害死弟弟

范蠡次子入狱,长子携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你会害死弟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78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5:23

春秋时期是我国著名的诸侯争霸时代,其中吴越两国绵延数十年的争斗旷日持久,最终越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国,成就春秋五霸之一。彼时在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重要大臣,仲与范蠡,正是在这两人尽心尽力地辅佐下,勾践才能在战败被俘的情况下活命。

其中,尤以范蠡之才惊艳,他提出的“灭吴九术”不仅促使越国经济、军事实力快速恢复和发展,也帮助勾践骗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如此一来勾践才能东山再起,十年后,一举灭掉吴国。但是,灭吴后,面对越王勾践曾经提出的“共富贵”,被封为上将军的范蠡却选择挂印而去,隐居齐国,这又是为

[var1]

急流勇退,成就巨富的陶朱公

范蠡不仅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更对人性与人心有着超高的认知。勾践灭吴后,威望、权力达到顶峰,礼贤下士的姿态一去不返,君王多疑寡恩的性格显露,范蠡清晰地认识到越王勾践此人只可共患难,难以共富贵。因此,当勾践封他为上将军时,深知捧得越高、踩得越狠的范蠡坚决挂印而去。

同时,范蠡给同僚文仲留信,言明“鸟尽弓藏”之理,劝其隐退。已被封为丞相的文仲犹豫不决,不久,被勾践赐死。

此事反映出了范蠡的清醒与果决,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var1]

急流勇退的范蠡隐居于齐国,改名换姓,以耕种、捕鱼和晒盐发家致富,积累了万贯家产,声名渐显,因此被齐国权贵看重,欲要征召为官。厌倦官场的他只得再次隐居,去了国陶邑,而当时的宋国商业发达,范蠡凭借自己出色的经商天赋,仅用几年就变成巨富,号称陶朱公,堪称商业史上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范蠡生有三子,长子老实,是范蠡在商业上的助手,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爱财如命;次子顽劣,到处惹是生非,却也有“凶名在外”,碰上无赖地痞滋扰自家商业,他能很好的打发这群人;幼子最为聪明,且因为是范蠡巨富之后才出生,从小富贵,重义不重利,因此混得很开,最擅与人打交道。

可以说,范蠡这三个儿子虽然是三种不同的性格,然而却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在范蠡因势利导之下各得所用,但让人遗憾的是,他的次子最终被长子“害”死了,这是怎么回事?

[var1]

明辨是非,看透人性的一代商圣

原来,范蠡的次子在一次经商途中和人斗殴,参与之下不小心失手犯了命案,被楚国抓捕关押。深知次子虽然顽劣,然而却并不是草菅人命之人,其中必有缘由,于是为了救下次子,范蠡让幼子带上千两黄金,前往楚国找一位名为庄生的人疏通关系,能救下次子最好,若不能,不要让次子死在街市之上遭人围观。

本来此事安排妥当,然而爱财如命的长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长兄为大,弟弟有难,应该是自己去救,而非三弟,父亲此举是不信任自己的表现,气怒之下竟想挥剑自杀。

[var1]

范蠡无奈,只好改由长子去楚国。但是,在长子临行前,范蠡语重心长地说:“父亲并非不相信你,而是我认为楚国之行,若你三弟去,你二弟可能得救;若是你去,你二弟必死无疑。但是你既然执意要去,就要听我的安排。”

长子听完,不服气,但表示愿意听父亲的话。

范蠡于是写了一封信,交代长子,让他到了楚国将信和千两黄金交给庄生,然后什么都不要说、不要做,一切听庄生安排。果然,长子来到楚国,将信与黄金交给庄生,庄生告诉他:“你二弟的事情交给我了,你赶紧回去。”

没想到,爱财如命的长子口头答应,心里却害怕庄生收钱不办事,于是留在楚国,打算留意庄生接下来的一举一动。

[var1]

而这个庄生其人,掌握钦天司命之事,在楚国权贵中位低而权重,也本不是贪钱之人,他和范蠡有旧情,本打算把事情办好,再亲自送范蠡次子回宋国,并把钱还给范蠡,如此一来两全其美。于是,他入宫面见楚王,言说最近某某星象不利,需要大赦天下才能化解。楚王对其信任非常,当即下令准备大赦天下,而范蠡次子自然也在这次大赦名单中。结果,范蠡长子认为大赦并非庄生促成,爱财的他马上去找庄生,不仅要拿回千两黄金,言语还多有不敬,指责其拿钱不办事,让庄生气愤不已。

庄生由此入宫,对楚王说:“大王本想大赦,但外面都在说大王只是为了赦免巨富陶朱公的儿子才做出这般选择,这对大王的名声、对楚国的名声十分不利。”

[var1]

楚王为了堵众人之口,挽回声誉,因此直接杀掉范蠡的次子,方才大赦天下。于是,范蠡的次子就这样被杀了。

次子去世后,范蠡的妻子和长子都很伤心,范蠡慨然长叹,时也命也,也为解开长子心结,对他说:我早料到你去楚国,你二弟必死。我不怪你,你并非不爱你二弟,只是你生在我白手起家时期,知道钱财难得,因此爱财惜财。而你三弟生在我家富贵时期,不贪恋金钱。我派你三弟去就是因为他重义不重利,对钱财并不看重,而你却做不到。正因如此,你最终间接害死了你弟弟。不过,杀人偿命,不必强求,你也不必伤心。”

[var1]

从此事不难看出范蠡作为一代“商圣巨贾”,拥有非凡的心性与见解,不仅看人识人本领高绝,能预见勾践本性,必定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对事情也有常人难以做到的豁达,见次子杀人,不可救也就顺应天命。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被困于沙丘3个月,为何名将廉颇却不去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赵武灵的下场,赵武灵王的三个启示,沙丘赵武灵

    [var1]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是赵武灵王却十分可怜,他被困于沙丘三个月的时光里,竟然没有人前来援助,很多人就很好奇,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也是一位忠臣,为何却没有带兵前去营救呢?赵武灵王先后有两个王后,一个是韩王后,此人生下了太子赵章后不久便病逝了,而另一个是王

  • 荆轲刺秦王,秦始皇的剑为何两次都没拔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是怎么处置荆轲的,假如秦始皇躲过了荆轲的刺杀,荆轲刺秦王用的是什么兵器

    [var1]先来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王翦灭掉了赵国,并且俘虏了赵王,眼看着秦国下一个目标就是燕国,兼并六国的脚步势不可当,燕太子丹十分恐惧,找到荆轲谈话,荆轲提出将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礼物进献给秦始皇,认为这样秦始皇必然会愿意见他,到时候他就可以趁机行刺。燕太子丹却很犹豫,樊

  • 赵括:背了千年“黑锅”,纸上谈兵也救不了必败的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国君不察,引火烧身“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在拜范雎为相后,秦昭襄王便积极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制定了先对较自己最近的赵魏韩动手,暂时不管较远的齐楚。然而与之同时期的赵武灵王也在积极改革备战,“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但赵武灵王的孙子赵

  • 秦始皇赢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嬴政多少岁后灭六国,嬴政统一六国了多少年,秦始皇统六国都是哪六国

    [var1] 笔者便按照秦灭亡六国的顺序,讲述六国末代国王们的结局。首先是最弱小,也最先被灭掉的韩国。据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权威史书《史记》记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也就是说,秦王十七年时,韩国国君韩王安被秦军俘虏。 韩王安成为俘虏后,被送到位于今河南省淮

  • 芈月传:芈月告知秦王 当日大殿上的女子并不是真正的芈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芈月传秦王芈月承明殿第一次见面,芈姝和芈月关系,秦王一见钟情的是芈月还是芈姝

    [var1][var1]芈月告知秦王,当日大殿之上的女子并不是真正的芈姝公主,秦王心领神会,并让芈月代为送还当日芈姝为自己包扎伤口所用的手帕。芈月、黄歇二人走后,张仪在秦王面前侃侃而谈,为秦王分析秦、楚两国的现状,并告诉秦王若娶得芈姝,则定能攻破五国联盟,而自己则愿意做那个为此事疏通阻塞、铺路搭桥之

  • 自墨子死后,墨家四分五裂,分而为三,你更中意哪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墨家墨子的主要观点,墨子称墨家的领袖为,墨子十大经典言论

    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争鸣的华夏大地上,一片广袤的山野之间,有一位牧童正在优哉游哉的骑在牛背上,脑袋里闪现着这世界的点点滴滴。他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墨家创始人“墨子”,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一经其所创立,便以其所阐述的独特思想而受到当时有志之士的喜爱,引得众人纷纷加入其中,很快便成

  • 能安邦定国,能富甲天下,西施相伴,生有三子,可是范蠡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蠡跟西施,范蠡急流勇退,范蠡卖马的典故

    [var1]陶朱公范蠡越王在回国途中,扔掉了陪伴他多年的生活用具。看到这一幕,范蠡认定,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他当机立断,带着美女西施,匆匆离开越国,辗转到了齐国。改了姓名,开始经商,没几年,就富甲天下。齐王听说国内有这种人才,就找来任命他做丞相。范蠡长叹一声,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 谁敢称“千古第一将”?我们走近这位慷慨赴死的“春秋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神,春秋时期的战神是谁,春秋十大名将故事

    我国的春秋时期是个很讲规矩的时代。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周礼”,人又讲信用又仗义,豪放起来连自个儿命都可以不要,却不能坏规矩。要不后世很多人都崇拜“周礼”,梦想回到那个年月。但春秋也是一个乱世,国家特别多,大大小小100多个。中原就那么大地方,这么多国家实力肯定不均衡,胳膊粗力气大的就说了算,话语权都掌

  • 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什么还失败?荆轲临死前一句话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史料记载,荆轲是卫国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有两个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击剑。受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影响,荆轲学成后对政治抱有很大的热情。为此,他专门跑到卫国君主那里投了一份简历。不过,由于秦国东进的影响,卫国此时的处境极其不佳。加上卫元君是魏安釐王的女婿,于是卫国和魏国一样,也遭到了秦军的重点照

  • 马超刚投降刘备的时候,做了这件事,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张飞马超,马超对刘备的态度,三国马超死于哪一年

    话说马超,来头可不算小,马超是西凉卫尉马腾的儿子,少年英雄,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多次拒绝曹操的征召,后来率领十万西凉军与曹操大战,奈何智谋不够,被曹操用计打败,后来投奔张鲁,但是没想到张鲁暗弱,马超在此又被猜疑排挤,恰逢刘备攻打西川,就引兵来降,与刘备兵合一处,围攻成都,自此,马超成为刘备的部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