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括:背了千年“黑锅”,纸上谈兵也救不了必败的长平之战

赵括:背了千年“黑锅”,纸上谈兵也救不了必败的长平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85 更新时间:2023/12/21 5:56:35

[var1]

一、国君不察,引火烧身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在拜范雎为相后,秦昭襄王便积极推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制定了先对较自己最近的赵魏韩动手,暂时不管较远的齐楚。然而与之同时期的赵武灵王也在积极改革备战,“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但赵武灵王孙子赵孝成王却并没有继承这番理想,因为贪恋土地,赵孝成王笑纳了不愿投降秦国的上党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竟然会带来日后差点亡国的大麻烦。

[var1]

上党郡原属于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国左庶长王龁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不愿意投降秦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心一横,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平阳君赵豹的极力劝阻也没能让赵孝成王改变主意,但赵孝成王就算再愚蠢也是知道白起和秦军的强大,又问赵豹何人能够与白起为敌。眼见王意难改,但赵豹还是尽了臣子的本分,推荐了老将廉颇,“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

[var1]

二、名将连败,坚壁自守

赵孝成王和赵豹料对了一半,秦昭襄王果然派来了大军,但另一个好消息是率领大军的并不是白起,而是刚刚打胜韩国的王龁。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赵交锋,双方互有胜负,但很显然,廉颇并非野战强将而王龁也不是吃素的。在王龁的指挥下,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连下两个重要军事据点,斩杀赵军都尉四人,廉颇败退。同年,王龁又击破廉颇的防御,斩杀赵军两名都尉,廉颇不得已退至丹河东岸,“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var1]

当时,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已死,蔺相如也是病入膏肓,堪称赵国“双壁”的李牧和廉颇,一个还在北方抗击匈奴,另一个则因为作战失利越发不受赵孝成王待见。廉颇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作战不利,但在廉颇的坚守下,王龁也难以将战线推进,双方就这么陷入僵持阶段。此时,其余五国实力尚存,战事拖得越久对秦国越不利,于是秦昭襄王积极召集群臣商议如何逼迫赵国主动出击。而赵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在国力、土地只是秦国三分之一的情况下,赵孝成王也不想再拖下去了,于是他下了数道命令让廉颇主动进攻,但都被廉颇拒绝了。

[var1]

三、战略失误,赵括“背锅”

就在赵孝成王担心廉颇拥兵自重,又考虑到临阵换将对战局的不利而犹豫不决时,一道“消息”传入了他的耳朵,说廉颇老了,不敢与秦军作战,而秦国上下只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一寻思也是,赵奢是能够打败秦军的名将,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又熟读兵法,且“纸上谈兵”的本事比他父亲还厉害,可以重用,于是用赵括替换了廉颇。赵括也顺应赵孝成王的心思,一改之前廉颇被动防守的策略,摆出主动进攻的架势,打算和秦军决一死战。

[var1]

不仅是赵孝成王在沾沾自喜,认为大胜的消息就要到来的时候,秦昭襄王也是喜笑颜开。原来流传赵国的谣言都是秦相范雎传播的,目的就是赵国换上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赵括。为了保险起见,秦昭襄王还暗中换下了历仕三朝,大败廉颇的宿将王龁,以白起为主帅。秦赵再度交锋,白起命令先锋部队示敌以弱,而赵括还被蒙在鼓里,认为王龁也不过如此,于是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然而四十多万大军陈列在秦军营垒之前却不得而入,反倒是被白起阻断了后路,“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终于,在被围困四十余天后,赵括因为突围失败战死,赵国降卒尽数被下令活埋。

[var1]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上党之争,如果赵国不争夺上党,就是放任秦国在自家脑门上“跳舞”,接不接受上党只不过是选择慢性死亡还是在殊死一搏后继续慢性死亡。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是必败的结局,悲剧从赵孝成王接受上党开始就已经注定,廉颇的作战失利让这位年轻的王不甘坐以待毙,他以赵国的国运做豪赌,将筹码压在了同样年轻的赵括身上,若说谁是造成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和四十余万大军冤死的罪魁祸首,赵孝成王首当其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赢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嬴政多少岁后灭六国,嬴政统一六国了多少年,秦始皇统六国都是哪六国

    [var1] 笔者便按照秦灭亡六国的顺序,讲述六国末代国王们的结局。首先是最弱小,也最先被灭掉的韩国。据太史公司马迁所著的权威史书《史记》记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也就是说,秦王十七年时,韩国国君韩王安被秦军俘虏。 韩王安成为俘虏后,被送到位于今河南省淮

  • 芈月传:芈月告知秦王 当日大殿上的女子并不是真正的芈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芈月传秦王芈月承明殿第一次见面,芈姝和芈月关系,秦王一见钟情的是芈月还是芈姝

    [var1][var1]芈月告知秦王,当日大殿之上的女子并不是真正的芈姝公主,秦王心领神会,并让芈月代为送还当日芈姝为自己包扎伤口所用的手帕。芈月、黄歇二人走后,张仪在秦王面前侃侃而谈,为秦王分析秦、楚两国的现状,并告诉秦王若娶得芈姝,则定能攻破五国联盟,而自己则愿意做那个为此事疏通阻塞、铺路搭桥之

  • 自墨子死后,墨家四分五裂,分而为三,你更中意哪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墨家墨子的主要观点,墨子称墨家的领袖为,墨子十大经典言论

    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争鸣的华夏大地上,一片广袤的山野之间,有一位牧童正在优哉游哉的骑在牛背上,脑袋里闪现着这世界的点点滴滴。他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墨家创始人“墨子”,也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一经其所创立,便以其所阐述的独特思想而受到当时有志之士的喜爱,引得众人纷纷加入其中,很快便成

  • 能安邦定国,能富甲天下,西施相伴,生有三子,可是范蠡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蠡跟西施,范蠡急流勇退,范蠡卖马的典故

    [var1]陶朱公范蠡越王在回国途中,扔掉了陪伴他多年的生活用具。看到这一幕,范蠡认定,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他当机立断,带着美女西施,匆匆离开越国,辗转到了齐国。改了姓名,开始经商,没几年,就富甲天下。齐王听说国内有这种人才,就找来任命他做丞相。范蠡长叹一声,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 谁敢称“千古第一将”?我们走近这位慷慨赴死的“春秋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神,春秋时期的战神是谁,春秋十大名将故事

    我国的春秋时期是个很讲规矩的时代。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周礼”,人又讲信用又仗义,豪放起来连自个儿命都可以不要,却不能坏规矩。要不后世很多人都崇拜“周礼”,梦想回到那个年月。但春秋也是一个乱世,国家特别多,大大小小100多个。中原就那么大地方,这么多国家实力肯定不均衡,胳膊粗力气大的就说了算,话语权都掌

  • 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什么还失败?荆轲临死前一句话道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史料记载,荆轲是卫国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有两个爱好,一是读书,二是击剑。受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影响,荆轲学成后对政治抱有很大的热情。为此,他专门跑到卫国君主那里投了一份简历。不过,由于秦国东进的影响,卫国此时的处境极其不佳。加上卫元君是魏安釐王的女婿,于是卫国和魏国一样,也遭到了秦军的重点照

  • 马超刚投降刘备的时候,做了这件事,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张飞马超,马超对刘备的态度,三国马超死于哪一年

    话说马超,来头可不算小,马超是西凉卫尉马腾的儿子,少年英雄,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多次拒绝曹操的征召,后来率领十万西凉军与曹操大战,奈何智谋不够,被曹操用计打败,后来投奔张鲁,但是没想到张鲁暗弱,马超在此又被猜疑排挤,恰逢刘备攻打西川,就引兵来降,与刘备兵合一处,围攻成都,自此,马超成为刘备的部下。刘

  • 魏延为何被刘备重用?镇守两大重镇!有些方面他比诸葛亮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为什么信任魏延,诸葛亮和魏延真实关系天涯论坛,魏延与诸葛亮谁大

    而除了他们之外,五虎上将中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魏延。根据史料记载,魏延是蜀国后期非常重要的一名人物,他武艺非常高强,而且性情比较彪悍,更为不易的是魏延智勇双全,文韬武略都非常的厉害,所以他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军事家了。而在三国后期因为很多将领都去世了,所以魏延也成为了独挡一方的大

  • 泰山封禅,究竟是源于上古,还是始于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皇帝封禅泰山,泰山封禅玉册,泰山封禅大典目前开放吗

    在这一篇《封禅书》中,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即《管子·封禅篇》,谈到了“七十二帝王泰山封禅”,最初源于“无怀氏封泰山”。当然,司马迁明确列出的是十二个,从无怀氏、伏羲、神农、黄帝.......到周成王。其实,《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史料文献都记载了“七十二王封泰山”之事

  • 秦长城绵延万里,根本防不住匈奴,为何秦始皇还会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修长城都是囚徒吗,秦始皇修长城哪一年修的,秦始皇和秦长城

    客观的说,长城绵延万里,修建成本极高,但想要处处防住敌人渗透,根本就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防住匈奴入侵,为何秦始皇还要修建长城?总不至于秦始皇“钱多、人傻”吧!其实,不是秦始皇眼光不行,而是后世大谈“长城无用论”之人眼高手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于北方的战略安排,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