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第一次惨败原因,或被湖北一批秦简揭开:隐藏太深,司马迁都没发现

秦始皇第一次惨败原因,或被湖北一批秦简揭开:隐藏太深,司马迁都没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83 更新时间:2023/12/9 15:31:41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李信攻楚失败,楚军“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收复了以楚国前首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反秦势力大涨。获得前线大败消息之后,秦始皇大为惊恐,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

那么,秦始皇攻灭楚国失败,到底是李信军事能力不足,还是另有客观原因?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北发现一批秦简,里面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或许揭开了秦始皇第一次惨败原因,学者感慨此人隐藏太深,连司马迁都没有发现他的作用。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之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尽快完成统一霸业。

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李信攻楚之初,“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但很快“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结果遭遇一场空前惨败,让秦始皇迎来人生第一次惨败。

然而,对于李信为何惨败,司马迁在《史记》中语焉不详,只留下“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的记载。更为重要的是,李信与王翦对兵力的不同要求,勾勒出李信年轻气盛、不自量力、轻敌妄为的形象,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笑柄。那么,李信之败,真的全是指挥问题吗?其实不然!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考古专家出土一批秦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在这一批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两段记载非常重要,或许揭开了李信之败的真相。

1,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韩王安死,昌平君被贬罢相居住在韩王的所在,有死士属。公元前230,秦始皇灭了韩国之后,将韩王安转移到为秦国攻占的前楚国首都郢陈,而韩国旧地新郑反秦,是韩国灭亡的余波。秦王派昌平君前往郢陈,是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稳定当地局势。

2,11号与6号简牍是二封秦军家书,二弟黑夫和三弟惊写给大哥衷,希望家里救助一些衣物和钱财,11号木牍记“直佐淮阳,攻反城”、6号木牍记“以惊反城故”等。这里的“淮阳”,是河南的淮阳,如今是周口市淮阳区,战国时期这里曾是楚国首都郢陈,所谓“直佐淮阳,攻反城”之类,其实就是楚国旧都郢陈反叛,黑夫与弟弟惊参与进攻叛乱城市,这是史书没有直接记载的内容。

新郑反秦之后,秦始皇高度重视,为了防止楚地叛乱,甚至派昌平君坐镇郢陈,为何郢陈等地还会发生叛乱?叛乱之后,昌平君又有什么结局?

所谓昌平君,司马迁对他记载极少,只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约有百余字记载。

九年,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嫪毐)。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昌平君是楚考烈王之子,母亲是秦昭襄王之女,与秦始皇爷爷是老表关系。或许因为这一层关系,昌平君成为秦国相国,公元前238年昌平君平定嫪毐之乱。公元前226年,新郑韩地反叛,昌平君受命来到郢陈,以稳定当地局势。公元前225年,李信攻楚,昌平君态度未知,司马迁没有记载。公元前224年,王翦俘虏楚王之后,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继续在淮南反秦。公元前223年,王翦平定楚地,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从司马迁记载来看,王翦俘虏楚王之后,昌平君成为新一代楚王,反秦的旗帜,但昌平君是主动反秦,还是被项燕逼迫反秦,司马迁均未记载。同时,昌平君与李信之败到底有没有关系,司马迁还是没有记载。

然而,尽管司马迁没有记载昌平君在李信攻楚时的举动,但结合云梦睡虎地秦简与《史记》记载,却可以推断出昌平君必然反了。

1,睡虎地秦简与《史记》,都提到昌平君于公元前226年来到郢陈,但第二年以郢陈为中心的楚国旧地就发生反叛。睡虎地秦简中还提到,昌平君来到郢陈时,有死士属,有一定的武力。因此,说昌平君与楚地叛乱无关,可能不太现实。

2,郢陈是楚国旧都,大小贵族众多,能鼓动楚国旧都贵族叛变,可见这个楚人的身份必定非同一般。而昌平君是楚考烈王之子,身份极为尊贵,他站出来举旗反秦,的确能够一呼百应。反叛之初,楚王还未被俘,等到楚王被俘之后,昌平君立即成为新的楚王。因此,无论是为了楚国,还是为了个人,或者为了解救楚地百姓于暴秦,昌平君都有理由叛秦。

3,按理说,即便楚地突然反叛,但以秦国虎狼之师,应该也很难被一群“乌合之众”击败。因此,楚军大破秦军,想必昌平君居功至伟,原因很简单,昌平君曾是秦国相国,对秦国、秦军自然非常了解,了解秦军布局和弱点所在,因此项燕突袭才能一举大破李信。

历史学家田余庆结合史料与考古发现分析指出:李信与蒙恬大败楚军,准备一举攻克楚都寿春、灭亡楚国之时,身在郢陈的昌平君突然联合楚国残余力量起兵反秦,切断李信大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反攻郢陈等地,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总而言之,李信攻楚之战的失败,项燕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末代楚王昌平君应该才是一个关键先生,可惜司马迁并没有重视他,只在《史记》中一笔带过。

与此同时,因为昌平君突然反叛,李信猝不及防而兵败,其中李信固然难辞其咎,但秦始皇也并非没有责任,毕竟对昌平君的任用是秦始皇决定的,或许正因如此,所以秦始皇没有彻底废掉李信,此后又重用李信攻灭齐燕。

参考资料:《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

更多文章

  • 马谡自恃熟识军法,不跟从诸葛亮的计策,最后导致蜀军在街亭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为啥让马谡守街亭,马谡之死与三国的军法,马谡街亭之败原因分析

    曹丕逝世后,把明帝交给了他,司马懿为了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曹丕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他就位于明帝之下,和朝中其他曹氏族人一起辅佐明帝,明帝因为父亲的交代,对司马懿也很恭敬,像老师一般对待,所以曹丕父子和司马懿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司马懿也衷心地呆在这两人之下。曹家人除了曹丕父子能够镇住司马懿,也只有曹

  • 马超临终前上表请求刘备照顾马岱,刘备刘禅和诸葛亮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与马岱,诸葛亮评价马超,马超是被诸葛亮说服加入蜀国的吗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马超临死之前,对刘备说了一番肺腑之言,言辞之中满是感伤、痛惜、哀叹。马超一家老少两百多人,被曹操屠杀殆尽,只剩下堂弟马岱一人了,万望陛下好好照顾马岱。其实,马超家人的惨死,马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马超亲手将家人推入了阿鼻地狱。马超的父亲马腾,不得

  •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刘备为关羽复仇

    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其实关羽的死,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是关羽自身的膨胀和目中无人,在发动樊襄之战前夕,他拒绝孙权的和亲并羞辱了一番吴使,才导致了最终孙曹合谋。其二,关羽由于刚愎自用看不起糜芳和傅士仁进而导致了他们俩人的叛变。其三,刘备的养子刘封明明有机会出兵救助关羽,可是受到孟达的谗言,

  • 关羽马超对吕布心存畏惧,三国时期不怕吕布的,是哪三位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超吕布小乔,吕布死前vs吕布死后的关羽,马超和关羽生死相搏的话谁会赢

    第一位:张飞张飞和吕布在《三国演义》中一共交手四次,张飞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勇猛,第一次是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公孙攒挥塑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攒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

  • 秦朝统一六国的两大功臣,结局却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哪一年统一六国,秦朝最强三大战将,曾仕强谈秦朝统一六国

    让我们先说说白起。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著名将领,善于用兵,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曾经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杀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但真正使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白起领兵进攻赵国,赵国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军成为俘虏。

  • 大连13岁男孩犯法,在秦朝会如何判决?答案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少年犯罪要判多少年,未成年判刑四年在哪服刑,国内少年犯最严重的是判什么刑

    一边是175厘米身高的强壮初中男孩,一边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该如何为逝者讨回公道,又该如何维护法律尊严,这成了最近网络热议的话题。将如何判决“恶魔男孩”,我们不清楚,但如果将这个“恶魔男孩”放到中国第一个法治时代——秦朝,他将会是什么命运?秦朝法律给出的答案引人深思!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

  • 世人皆知锦马超,却不知燕人张飞!二人到底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与魏军谁厉害,张飞为啥叫燕人,历史上的马超有多厉害

    后张飞立下军令状,声称要战胜马超,二人大概对战了数百回合,不见胜负,此时的刘备心理上也有变化,他担心张飞有闪失,还感叹马超真乃虎将也,随后下令收兵。我们都知道两句话''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铌马超''。这两句话,已经充分证明了马超在演义中的二号武将地位。再说了,曹操一生只有三次被武将打得大败

  • 一出祁山,诸葛亮重用马谡却失守,可见刘备的识人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谡简介,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与刘备能取得北伐的成功么

    对刘备的最终考验也即将到来,诸葛亮先是感激刘备屡次拜访。之后,稍稍显露自己的本事,将自己绘制的时局图展示给刘备。并且声情并茂地向刘备提议,若想要光复汉室,必定趁刘表年迈,取得荆州。然后以荆州为根据地,休养生息,举兵向西攻取益州、汉中等地。以此为基础与曹操、孙权抗衡,再南下使者联合孙权,起兵伐魏。分别

  • 初次相见少帝,董卓为何就动了废帝之心,您看他的理由多么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谈谈你对董卓废帝的看法,董卓为何权倾朝野,董卓为啥西去长安

    【经典名著解读之“三国”系列文章:008】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等宦官的明争暗斗,最终以两败俱伤而告终。十常侍中的张让、段珪等人,临死前还不忘拉几个垫背的。何太后与汉少帝刘辩,以及陈留王刘协等人,一同在被挟持之中。宦官逃跑中,卢植救回了窗中跳出的太后。“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此前,在洛阳城内

  • 韩信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为何有人怀疑他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临死一句经典的话,韩信教学打法,战神韩信

    司马迁和韩信的时代相聚不远,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距离汉朝建立不过百年,很多汉朝勋贵的后代还在世,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历史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但是《史记》中写韩信是怎么开篇的呢: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也就是这个人不知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