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长城绵延万里,根本防不住匈奴,为何秦始皇还会修长城?

秦长城绵延万里,根本防不住匈奴,为何秦始皇还会修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58 更新时间:2023/12/21 6:40:40

客观的说,长城绵延万里,修建成本极高,但想要处处防住敌人渗透,根本就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防住匈奴入侵,为何秦始皇还要修建长城?总不至于秦始皇“钱多、人傻”吧!其实,不是秦始皇眼光不行,而是后世大谈“长城无用论”之人眼高手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于北方的战略安排,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命令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二是修长城。

根据《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西起甘肃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尽管秦长城是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但最终形成的秦长城依然工程量浩大,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修长城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然而,拥有了长城的中国,却并不能防住匈奴入侵,这一点在汉朝文献资料上得到充分体现。汉朝建立之后,除了少量的大规模入侵之外,匈奴还日常性的穿过长城“打草谷”,几乎每天都有这一类劫掠事件,飞将军李广就是对付这种小规模入侵的专家(李广难封与不善于大规模作战有关)。

因此,从匈奴突破长城入侵汉朝来看,长城好像的确用处不大,随随便便就被突破了,秦始皇真是在做一件无用功?

其实,我们误解了长城的作用,更误解了秦始皇穿越千年的战略眼光。

一,长城不是追求100%的防御匈奴,而是减少入侵的几率。当一条有着完备工事和防御力量的长城,横亘在匈奴铁骑面前,肯定要比没有更好。而且,适合大规模骑兵的通道,就那么几个,却又往往会驻扎重兵,自然减少了被“蹂躏”的次数。当然,位于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岭长城,肯定能轻易被匈奴渗透,但规模却往往比较小,对秦朝伤害不会太大。

二,长城具有强大的战略阻击能力。除了利用长城工事的阻敌之外,即便匈奴大军穿过长城也不怕。试想一下,一支匈奴大军穿过长城入侵,但只能速战速决,难以对秦朝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因为一旦让秦朝有了准备时间,那么因为长城存在,匈奴就会面临“关门打狗”的局面,这对匈奴非常不利。

三,长城不是只能呆板的防御,而是一个前线作战基地。长城处于最前线,又有完备工事,自然可以作为进攻基地。历史上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卫青霍去病等人就以秦长城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著名的漠北之战,大量作战物资、兵员集中就在长城据点。因此,长城不是单纯防御性工事,更是一个进攻型基地。

长城到底有没有用,还可以从汉朝和明朝遭遇来说明。

程不识是驻守长城的名将,治军严厉,为何只要他戍边,匈奴就不敢来犯?可见,只要利用好长城,匈奴也畏而远之。历史上长城之所以被突破,不是长城不行,而是有着很复杂的原因,既与长城守将有关,也与王朝兴衰有关。

清军一共有六次入关,为何前五次入关劫掠后很快就退回去,为何只在1644年控制了山海关之后,才真正待在关内不走了?原因很简单,长城让清军畏惧。如果清军真的无敌,那么前五次完全可以不退兵,说到底没有掌握长城通道,最终怕被长城“关门打狗”。

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朱元璋等都修长城,总不至于这些皇帝都是“钱多、人傻”吧。实际上,秦皇汉武等都清楚的知道游牧民族特性,才做了修长城这一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

与任何一个文明相比,自古以来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最为严峻,受到的威胁最大,北方大草原上的匈奴、突厥、沙陀、柔然、蒙古等,任何一个这么出现在欧洲,可能就没有欧洲文明了。然而,面对这么多强大敌人,拥有数万里漫长边境线的中国(边境线越长,防御难度越大),却成为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这其中长城功勋卓著。

可以说,长城就犹如父亲的膀臂一般,护佑着中华文明,尽管不能完全护佑,却减少了中华文明受到伤害的次数。这里有一个反面典型印度,向北的边境线远不如中国长,而且几乎只有一个喀布尔河谷入口,外敌却屡次从这一山口入侵,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印度不修长城。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第一次惨败原因,或被湖北一批秦简揭开:隐藏太深,司马迁都没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的史料,湖北秦简,秦始皇和秦简的关系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李信攻楚失败,楚军“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收复了以楚国前首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反秦势力大涨。获得前线大败消息之后,秦始皇大为惊恐,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那么,秦始皇攻灭楚国失败,到底是李信军事能力不足,还是

  • 马谡自恃熟识军法,不跟从诸葛亮的计策,最后导致蜀军在街亭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为啥让马谡守街亭,马谡之死与三国的军法,马谡街亭之败原因分析

    曹丕逝世后,把明帝交给了他,司马懿为了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曹丕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他就位于明帝之下,和朝中其他曹氏族人一起辅佐明帝,明帝因为父亲的交代,对司马懿也很恭敬,像老师一般对待,所以曹丕父子和司马懿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司马懿也衷心地呆在这两人之下。曹家人除了曹丕父子能够镇住司马懿,也只有曹

  • 马超临终前上表请求刘备照顾马岱,刘备刘禅和诸葛亮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与马岱,诸葛亮评价马超,马超是被诸葛亮说服加入蜀国的吗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马超临死之前,对刘备说了一番肺腑之言,言辞之中满是感伤、痛惜、哀叹。马超一家老少两百多人,被曹操屠杀殆尽,只剩下堂弟马岱一人了,万望陛下好好照顾马岱。其实,马超家人的惨死,马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马超亲手将家人推入了阿鼻地狱。马超的父亲马腾,不得

  •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刘备为关羽复仇

    诸葛亮为啥逼着刘备杀子?其实关羽的死,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是关羽自身的膨胀和目中无人,在发动樊襄之战前夕,他拒绝孙权的和亲并羞辱了一番吴使,才导致了最终孙曹合谋。其二,关羽由于刚愎自用看不起糜芳和傅士仁进而导致了他们俩人的叛变。其三,刘备的养子刘封明明有机会出兵救助关羽,可是受到孟达的谗言,

  • 关羽马超对吕布心存畏惧,三国时期不怕吕布的,是哪三位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超吕布小乔,吕布死前vs吕布死后的关羽,马超和关羽生死相搏的话谁会赢

    第一位:张飞张飞和吕布在《三国演义》中一共交手四次,张飞的表现一次比一次勇猛,第一次是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公孙攒挥塑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攒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

  • 秦朝统一六国的两大功臣,结局却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哪一年统一六国,秦朝最强三大战将,曾仕强谈秦朝统一六国

    让我们先说说白起。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著名将领,善于用兵,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曾经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杀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但真正使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派白起领兵进攻赵国,赵国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军成为俘虏。

  • 大连13岁男孩犯法,在秦朝会如何判决?答案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少年犯罪要判多少年,未成年判刑四年在哪服刑,国内少年犯最严重的是判什么刑

    一边是175厘米身高的强壮初中男孩,一边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该如何为逝者讨回公道,又该如何维护法律尊严,这成了最近网络热议的话题。将如何判决“恶魔男孩”,我们不清楚,但如果将这个“恶魔男孩”放到中国第一个法治时代——秦朝,他将会是什么命运?秦朝法律给出的答案引人深思!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被发

  • 世人皆知锦马超,却不知燕人张飞!二人到底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飞与魏军谁厉害,张飞为啥叫燕人,历史上的马超有多厉害

    后张飞立下军令状,声称要战胜马超,二人大概对战了数百回合,不见胜负,此时的刘备心理上也有变化,他担心张飞有闪失,还感叹马超真乃虎将也,随后下令收兵。我们都知道两句话''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铌马超''。这两句话,已经充分证明了马超在演义中的二号武将地位。再说了,曹操一生只有三次被武将打得大败

  • 一出祁山,诸葛亮重用马谡却失守,可见刘备的识人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谡简介,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与刘备能取得北伐的成功么

    对刘备的最终考验也即将到来,诸葛亮先是感激刘备屡次拜访。之后,稍稍显露自己的本事,将自己绘制的时局图展示给刘备。并且声情并茂地向刘备提议,若想要光复汉室,必定趁刘表年迈,取得荆州。然后以荆州为根据地,休养生息,举兵向西攻取益州、汉中等地。以此为基础与曹操、孙权抗衡,再南下使者联合孙权,起兵伐魏。分别

  • 初次相见少帝,董卓为何就动了废帝之心,您看他的理由多么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谈谈你对董卓废帝的看法,董卓为何权倾朝野,董卓为啥西去长安

    【经典名著解读之“三国”系列文章:008】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等宦官的明争暗斗,最终以两败俱伤而告终。十常侍中的张让、段珪等人,临死前还不忘拉几个垫背的。何太后与汉少帝刘辩,以及陈留王刘协等人,一同在被挟持之中。宦官逃跑中,卢植救回了窗中跳出的太后。“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此前,在洛阳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