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为何有人怀疑他是穿越者

韩信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为何有人怀疑他是穿越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04 更新时间:2024/1/17 19:37:53

司马迁和韩信的时代相聚不远,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期,距离汉朝建立不过百年,很多汉朝勋贵的后代还在世,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历史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但是《史记》中写韩信是怎么开篇的呢: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也就是这个人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无父无母也没有师承门派的记载,他一出现好像就已经身怀绝技了,张良还得给黄石公捡三回鞋才能学到本事呢,韩信连这个学习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好像无师自通一出手就是高手。

史记中和淮阴侯列传相邻的传记有,黥布,魏豹,张耳蒙恬等人的记载,我们看看这些的出场:

黥布: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

英布和韩信一样有原籍有出身,还有少年时候的故事,证明他真的是那个地方的人。

魏豹: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

魏豹是魏国的公子,出身来历很清楚。

张耳: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

张耳出身经历都很清楚,少年时候的故事也记录在案。

蒙恬: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蒙恬更牛,人家是世家。

但是韩信没有少年时,他出现时就是成年人,很穷,喜欢装x,成天挎着把剑,冒充贵族,导致几个地痞无赖看不过去了,侮辱了他,有了胯下之辱这个成语。

韩信好像天生知道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所以他不和地痞无赖一般见识,让从胯下钻就钻,要知道汉朝人外面穿的是长衫里面穿的却是开裆裤,里面啥都没有,所以荆轲当年对着秦始皇箕踞,就是敞开腿坐着,是一种很侮辱的行为,荆轲方正也要死了,有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服。

所以从少年胯下钻过过的那一瞬间,韩信如果忍不住抬头,看到的风景一定很尴尬。

此时秦朝已经是天下大乱的局面,胯下之辱没多久,韩信就投到了项梁的手下。

项梁死后,韩信又归入项羽帐下做了郎中,有人说这个官职是项羽的侍卫。

韩信这个侍卫有点不一样,他经常向项羽提一些军事建议,但是项羽没听过。

其实也不能怪项羽不听。

见项羽不听他的意见,韩信就跑了,投奔刘邦。

最初在刘邦手下,韩信依然没被重用,他被封为连敖。

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类似于典客或者司马之类的官职,算是中下级官员,离刘邦的核心朋友圈有点远。

有一次有人犯罪,韩信被连坐,要杀头,主持行刑的是夏侯婴。

韩信和夏侯婴说了一句话,就被释放了,他说: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一听,这话说的很有气魄,再看他长得仪表堂堂,觉得这个人也是被别人连累的,就放了他。

夏侯婴和韩信一交谈,发现这是人才啊,赶紧向刘邦推荐。

刘邦封韩信为治粟都尉,大约是个管粮草的官。

当治粟都尉的时候,韩信得以和萧何接触,萧何当时管着整个汉军的后勤,算是韩信的直属领导。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也就是韩信像骚扰项羽一样开始骚扰萧何,他一次次的和萧何说自己的主张,对时局的看法,萧何不是项羽,他原来在沛县管的就是人事,比较会和人打交道,他听了韩信的话后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但是没有着急向刘邦推荐。

他不急韩信先急了,他以为萧何已经把自己推荐给了刘邦,大约汉王不想用自己,于是连夜逃走了。

这时候,刘邦的军中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逃走,诸将亡者以十数,带兵的将领逃走了很多。韩信觉得自己呆在这儿,大约也没啥前途了,于是也溜了。

其实还有一种原因大约是韩信把自己的才能展现给萧何后,看萧何对自己越来越仰慕,但是迟迟不向汉王推荐,于是将了萧何一军,欲擒故纵自己先走了。

后来韩信治军经常用这种方法,置之死地而后生。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韩信这招挺有效果,萧何听说韩信当了逃兵,来不及向刘邦汇报,赶忙去追,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当然不是穿越者,但是他是个有着强烈的成功意愿的人。

韩信是个平民布衣,自学成才,赶上风云变幻的时代,想要有一番作为,他四处推销自己的本事,他有着强烈的自信想要成功。

司马迁曾经造访过韩信的老家淮阴,他村里的人说,韩信自小就很另类,说好听点叫与众不同,他妈死了,家里穷的锅都揭不开了,韩信依旧倾其所有为他母亲建了高大的坟茔。

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大约他自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自己的后代一定会公侯万代的,这个梦想他差一点就实现了。

一个布衣出身,没有学历,没有来历的韩信是怎么让萧何认为他是人才的呢?

靠说。

不停的推销自己的主张,这种行为韩信一以贯之,一直在做。在项羽手下,一个小小的执戟郎,就敢向霸王出谋献策。到了汉营,虽然刘邦和项羽一样不待见他,但是他不在乎,他和夏侯婴谈,和萧何谈,努力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数与何语,就是说了不止一次,而是一次次的找萧何谈心,把自己的思想装到萧何脑子里,直到萧何认为他是个人才。

量变引发质变,萧何在他不停洗脑攻势下,终于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了。

互联网时代有句话叫,只要你敢卖,就有人会买。

两千多年前,韩信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他不停向人推销自己,向项羽推销向夏侯婴推销向萧何推销,最后终于把自己卖出了高价。

我一直觉得,偏执狂会更容易成功些,他们偏执于自己的偏执,不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和看法,努力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后来他们中真的有人成功了。

比如,韩信。

更多文章

  • 曹操最痛恨的几个人:刘备、张绣在列,还有一位是他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张绣与曹操结局,张绣二次投降曹操,曹操和张绣夫人视频

    第五位:刘备刘备是曹操的大敌,早年不得志之时,曾经委身于曹操。刘备这个人向来仁善,无论走到哪里老百姓都十分欢迎他,但曹操却不这样认为,曹操觉得刘备表面上是君子,但干的都是小人的事情,也就是说刘备假仁假义,以此收买人心。刘备的一些做法,很让曹操鄙视,曹操因此十分痛恨刘备,且一直提防刘备,曹操一直觉得刘

  • 刘备一生的三大遗憾:刚愎自用终惨败、一语泄漏真面目、未能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的真面目,刘备一生投奔过几个人,刘备实际贡献

    东吴之主孙权求和无果后,只得赶忙点将,派陆逊前去迎战。陆逊接受如此重任后,一开始采取坚守不攻的策略,虽是引起了军中不少将军的反对跟冷嘲热讽,但却决意如此,更是下令再有言出战者力斩。刘备千里奔袭而来,本是一路过关斩将企求速战速决,可却被陆逊的“消极”防守给耽误。当时正值酷暑时节,他只能下令将军营设于密

  • 关羽败走麦城时其他大将都在做什么 为什么没人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败走麦城是哪年,关羽败走麦城感悟30字,关羽败走麦城手下的军队

    219年是蜀汉政权非常重要的一年,上半年,刘备连胜,战场上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先后夺取汉中、上庸,形势一片大好,挟此连胜之势,七月,刘备称汉中王。这时候,关羽有些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发动秋季攻势,准备向大哥献上一份厚礼,一份份好消息不断向成都传来。七月,关羽北上取襄樊;八月,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斩庞德

  • 一代雄主孙权晚年时的太子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称帝是哪一年,孙登死后孙权立谁为太子,天下第一雄主孙权

    关于孙权的成就,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他登位之初,就显出雄主作风,和刘备联合,共同击败曹操;事后一直致力于吴国经济的发展和领土的扩张;在刘备占领汉中达到鼎盛后,孙权袭击荆州,擒杀关羽,实现了之前东吴君臣几十年的梦想,解决了长江中游对江东的威胁。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晚年时,也陷入了昏聩,以至于

  • 他首倡灭吴之策,死后不仅晋武帝流涕成冰,孙吴将士也纷纷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策的死因,孙权斩韩当,孙权重用孙策

    游戏中的羊祜形象一、出身名门,洞察时局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新泰)人。他出身于名门之家。自九世祖起,羊家历代都有担任二千石以上官职的人,且都以清廉有德著称于世。他的母亲是东汉末名儒蔡邕的女儿。姐姐成年后,嫁给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羊家在魏晋之际,可谓地位显赫。司马师剧照羊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 真的如演义中所说,昏庸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正史刘禅真的很无能吗,刘禅是最无能的皇帝吗,刘禅真正死因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即位之后遵守父亲遗诏,无论政事大小,都由交给亚父诸葛亮定夺,而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了避免将来有人独裁,决定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政事交给蒋琬,军事交给费祎,军政事务分开,臣子权力相互遏制,蜀国的权力又重回刘禅的手中,试问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能有如此政治

  • 司马懿熬死曹操、曹丕和曹叡魏氏三祖上位,竟然是靠一桩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丕为何能压制司马懿,曹丕司马懿谁更厉害,司马懿后来被谁推翻

    曹操、曹丕和曹叡被并称为“魏氏三祖”。但无论是史书还是影视小说,对曹叡都是褒贬不一。大兴土木,纵情声色是他后期最大的败笔。也因为纵情声色这些原因,曹叡三十多岁已病入膏肓。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刚平定辽东的太尉司马懿率师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原来魏明帝曹

  • 东汉的历史原来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和东汉之间的历史,邓海洋讲东汉历史,东汉以后的中国史

    东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到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一共经历了14位皇帝。一般来说,东汉的名气远不如西汉,大概是因为人们对刘邦比较熟悉,而对刘秀比较陌生的缘故吧。其实东汉的历史也是非常精彩的,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这段历史的大致进程。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一些刘姓汉朝宗

  • 蜀汉灭亡根本原因和益州士族阶级对刘备政权的敌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夺益州知乎,蜀汉政权内部矛盾,刘备的益州有多大

    从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开始~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一共经历两朝帝王四十年基业。这是我开的第二篇帖子。第一篇是解析东吴夺取荆州,有意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正题分割线——————————————————————汉中平元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作为宗室的刘焉向皇帝求得了入蜀的机会,在成功

  • 秦始皇为了做这个工程,失去了民心,而他做的事情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七大工程,秦始皇为后人做的贡献,秦始皇兴建的水利工程

    在今天看来,长城有吞没这条长河的潜力,但背后却是千百万人民辛勤工作的结果。根据历史记录,建造中国长城花了70万人力气。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为了捍卫敌人的再犯,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事实并非如此。长城的建设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和财务密集型项目。刚刚经历过战争的人们自然承受不起,所以他让人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