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与日本的渊源颇深,早在公元645年时,日本人就到中国来学习我们的制度。当时中国正值隋唐盛世,文化的大繁荣深深吸引了这个单一民族,于是日本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
很显然,日本人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不仅仅学到了中国的制度,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回了日本,同时带回去的还有当时世界先进的医学和技术。
日本派遣遣唐使向大唐学习这一举措,间接促成了大化革新的成功,日本从原本的奴隶社会过渡到了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革新,更是文明的进步,彰显着他们从野蛮向文明的进化。
01
很显然,日本的遣唐使回国之后,将唐朝描述成了一个遍地黄金、极度繁荣的国度,大唐也成了他们心驰神往的盛世桃源。从公元七世纪往后约三百年里,日本向唐朝派遣了数十支遣唐使团,他们横跨日本海,怀着虔诚的敬意来学习,我们也是毫不吝啬地传授了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制作工艺。这些遣唐使团数目之大,交流时间之长,是中日交流史上的盛举。
而丝绸作为古中国繁华的象征,一直是各国贵族心向往而不得之的宝物。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丝绸很快引起了日本国内贵族的哄抢。他们仿照唐朝的衣冠样式,将丝绸裁剪、封制,制作成了如今的和服。
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对日本的和服有种特殊的钟爱之情,殊不知,那便是我们国家、我们的盛唐赠与他们的。不过,客观来讲,日本在唐文化的继承方面确实做得比我们确实要好一些,这一点要承认。
盛唐无疑是带给了日本巨大的影响。纵使后世朝代更迭,在日本国内,他们依旧将中国的版图称为唐。
探寻日本对于唐朝的态度,不仅仅是喜欢和崇拜,更深层次的是畏惧。唐朝初年,我国的军事实力几乎远超世界上任意一个国家,火药的发明,更是将我国的国力推向巅峰。
此刻,日本国内正面临改革,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是远远落后于大唐。在日本人的血脉之中,永远有恃强凌弱的基因在作祟,他们敬畏唐朝,害怕唐朝,同时又崇拜唐朝的强权。
02
唐朝以后,日本断断续续地派遣过使者来到中国,直到明朝,日本人再一次频繁跑到我们的土地上,只是此刻他们早已不是当年温顺、谦和的学习者,而是强盗,是土匪、是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倭寇。
自明朝建国以来,一直困扰大明的一个问题便是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他们从今浙江、福建登上我国的领土,扰得东南沿海地区民怨沸腾。
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依靠着雷霆手段,曾让日本乖乖诚服了一段时间,日本人也是老老实实和我们做着生意。
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的精锐部队都被派遣去镇守辽东半岛,恰巧日本国内正处于战乱时期,大批倭寇又跑出来兴风作浪。此时,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败贼人,打出了大明的国威。
万历年间,日本人率军攻打朝鲜,一举打到平壤城下,企图通过朝鲜,打开中国的门户,然后挥军南下。明神宗派遣大将李如松,抗日援朝,并获得胜利。
如此看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早在此时就已经暴露出来,他们露出獠牙,紧盯着中国这块肥肉。
03
自1840年,中国便进入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更是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旅顺屠杀,皆是我们永远的痛。
如此看来,唐朝曾尽心尽力扶持的小国,是彻头彻尾的白眼狼。
自古日本人就蜗居在资源匮乏的小岛上,他们艳羡别的国家的资源,艳羡别的国家的土地广袤无垠,这就为他们的内心种下了嫉妒的种子。于是一有机会,他们便想要掠夺他国的财富,想要侵占别人的土地。这不仅仅是地理和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更是一个民族的骨子里的劣根性。
现在日本受到和平宪法的制约,外加美国人的控制,一旦这个限定被打破,日本人的野心将会再次暴露,一个地域狭窄的国家,除了向外扩张,也没有别的办法。
时至今日,日本依旧打着我国诸岛的主意,不过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在日本挑衅时,我们的国家会毫不犹豫展示出我们的武器,坚定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