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唐朝时期派出遣唐使,到近代出兵中国,日本为何有这么大野心?

从唐朝时期派出遣唐使,到近代出兵中国,日本为何有这么大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66 更新时间:2024/2/9 12:58:39

一直以来,中国与日本的渊源颇深,早在公元645年时,日本人就到中国来学习我们的制度。当时中国正值隋唐盛世,化的大繁荣深深吸引了这个单一民族,于是日本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

很显然,日本人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不仅仅学到了中国的制度,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回了日本,同时带回去的还有当时世界先进的医学和技术。

日本派遣遣唐使大唐学习这一举措,间接促成了大化革新的成功,日本从原本的奴隶社会过渡到了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这不仅仅是制度的革新,更是文明的进步,彰显着他们从野蛮向文明的进化。

01

很显然,日本的遣唐使回国之后,将唐朝描述成了一个遍地黄金、极度繁荣的国度,大唐也成了他们心驰神往的盛世桃源。从公元七世纪往后约三百年里,日本向唐朝派遣了数十支遣唐使团,他们横跨日本海,怀着虔诚的敬意来学习,我们也是毫不吝啬地传授了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制作工艺。这些遣唐使团数目之大,交流时间之长,是中日交流史上的盛举。

而丝绸作为古中国繁华的象征,一直是各国贵族心向往而不得之的宝物。遣唐使带回日本的丝绸很快引起了日本国内贵族的哄抢。他们仿照唐朝的衣冠样式,将丝绸裁剪、封制,制作成了如今的和服。

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对日本的和服有种特殊的钟爱之情,殊不知,那便是我们国家、我们的盛唐赠与他们的。不过,客观来讲,日本在唐文化的继承方面确实做得比我们确实要好一些,这一点要承认。

盛唐无疑是带给了日本巨大的影响。纵使后世朝代更迭,在日本国内,他们依旧将中国的版图称为唐。

探寻日本对于唐朝的态度,不仅仅是喜欢和崇拜,更深层次的是畏惧。唐朝初年,我国的军事实力几乎远超世界上任意一个国家,火药的发明,更是将我国的国力推向巅峰。

此刻,日本国内正面临改革,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是远远落后于大唐。在日本人的血脉之中,永远有恃强凌弱的基因在作祟,他们敬畏唐朝,害怕唐朝,同时又崇拜唐朝的强权。

02

唐朝以后,日本断断续续地派遣过使者来到中国,直到明朝,日本人再一次频繁跑到我们的土地上,只是此刻他们早已不是当年温顺、谦和的学习者,而是强盗,是土匪、是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倭寇。

自明朝建国以来,一直困扰大明的一个问题便是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他们从今浙江、福建登上我国的领土,扰得东南沿海地区民怨沸腾。

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依靠着雷霆手段,曾让日本乖乖诚服了一段时间,日本人也是老老实实和我们做着生意。

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的精锐部队都被派遣去镇守辽东半岛,恰巧日本国内正处于战乱时期,大批倭寇又跑出来兴风作浪。此时,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败贼人,打出了大明的国威。

万历年间,日本人率军攻打朝鲜,一举打到平壤城下,企图通过朝鲜,打开中国的门户,然后挥军南下。明神宗派遣大将如松,抗日援朝,并获得胜利。

如此看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早在此时就已经暴露出来,他们露出獠牙,紧盯着中国这块肥肉。

03

自1840年,中国便进入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更是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旅顺屠杀,皆是我们永远的痛。

如此看来,唐朝曾尽心尽力扶持的小国,是彻头彻尾的白眼狼。

自古日本人就蜗居在资源匮乏的小岛上,他们艳羡别的国家的资源,艳羡别的国家的土地广袤无垠,这就为他们的内心种下了嫉妒的种子。于是一有机会,他们便想要掠夺他国的财富,想要侵占别人的土地。这不仅仅是地理和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更是一个民族的骨子里的劣根性。

现在日本受到和平宪法的制约,外加美国人的控制,一旦这个限定被打破,日本人的野心将会再次暴露,一个地域狭窄的国家,除了向外扩张,也没有别的办法。

时至今日,日本依旧打着我国诸岛的主意,不过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中国,在日本挑衅时,我们的国家会毫不犹豫展示出我们的武器,坚定地说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难改天意,司马父子死里逃生,统一三国建立西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北伐时,曾有一次用“诱敌深入”的计谋,将司马懿的军队引入葫芦谷,然后封死谷口,引燃谷草,烟雾弥漫,大火冲天。传说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就是这样被烧死的。时不待人,在冲天大火将要烧到司马懿父子,在司马懿父子即将被烧死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倾盆的雨水将大火熄灭,司马懿父

  • 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没有覆灭,反而维持了100多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的三个秘诀,安史之乱后唐朝失去了一半吗,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怎样恢复的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对于唐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安禄山打着铲除奸邪小人的旗帜打起了这场战争,使得唐朝的经济社会结构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这次事件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一个强盛无比的朝代在这次事件后开始走了下坡路,再也没能回到以前的登封状态。其实小编在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有好奇之处的,按

  • 隋朝第二位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搞得天下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两位皇帝,隋朝七个皇帝名单,隋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

    然而,隋朝皇帝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短短十几年的时候,他就搞得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都冒了出来。有人说他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杀兄灭父,荒淫无道……一个昏君能干的他都干了。那么隋炀帝杨广,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导致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建大运河,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隋炀帝建大运河之时,过度

  • 东晋十六国,剪不断,理还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16国,剪不断理还乱是谁写的,东晋十六国全过程

    东晋建立之初,这些统治者还能够内部团结,但是到了后期,西晋贵族的奢靡之风逐渐盛行,生活安逸的这些贵族,都渐渐乐不思蜀了。到了东晋后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的负担也很严重,为了对抗北方政权,不得不大肆征兵,同时也导致了农民起义,实际上东晋的统治名存实亡。到了公元420年,掌握东晋实权的大将刘裕废晋帝

  • 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到底怎样的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独孤伽罗与杨坚的爱情故事,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杨坚最爱的是伽罗还是曼陀

    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她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如果把历史上皇后们排成一列,独孤皇后还真是闪光的一个。她帮助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二人还一同被尊称为''二圣''。但又因为她偶做出一些残忍的行为,令人恐惧。比如她占有欲强烈,若那个女子被皇帝宠幸,她就直接将其诛杀。那么,正史的

  • 此人救过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进入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凌烟阁,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在后人的眼中,了解唐朝的书籍几乎都是隋唐演义,不可否认的是,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一样,对相应的历史时期都是有所描写的,只不过在少部分内容上,演义小说与正史不同。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开国功臣。比如说秦琼、程咬金等等,这些人在隋唐演义中也有所出现。可是在隋唐演义中,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写进去的。丘行

  • 李白和唐伯虎掉进奶油里,李白放弃了,唐伯虎活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与唐伯虎,李白的资料及其图片,李白早期的资料

    《汉武大帝》汉景帝剧照01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的一天,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登基三年之后,汉朝的首都长安。有一驾马车疾驰而来,经过长安东市时,突然停住,随行的士兵骤然散开,把守在各个路口。一个军官掀开帘子下了车,车里还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老人。这位老人白发须眉,但精神矍铄,语气严厉的问道:皇帝召见我商

  • 唐代一条特殊的出仕渠道—挽郎,名相姚崇、名臣韦皋都是这个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皋人物,韦皋活了多久,姚崇唐朝一代名相

    在皇帝、皇后、太子、亲王等国家重要人物去世后,要从官宦人家挑选一些少年参与送葬,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这些人被称为挽郎。这些挽郎如果表现好,平平安安的完成葬礼,除了当时有赏赐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了出仕资格,成为国家官员的候选人。【持续了1000年的挽郎制度,也出了一些名人】挽郎最早起源不可考,从晋朝开

  • 所谓的五代十国,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和十国是两个时期吗,五代十国是一个什么时代,五代十国指的是哪

    天祐四年(907),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了后梁政权。后梁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五代十国”的开始。那么,所谓的“五代十国”分别是哪“五代”和哪“十国”呢?“五代”这一称呼最早来源于北宋史学家薛居正监修的《五代史》。“五代”顾名思义,指的便是五个朝代。从《梁唐晋汉周书

  • 唐朝是如何管理留学生的?限名额、包食宿,差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留学生多吗,唐朝究竟有多少留学生,唐朝对留学生的态度

    唐朝经历了贞观之治,我国经济文化一度是处于世界巅峰地位,日本和韩国都大量派遣人员前来学习,虽然当时大国气派,对这些小国人也不藏私,不过当时我国对于这些留学名额是有限制的,在唐朝对于这群留学人员名额限制在5000人左右。而且对待这群留学人员待遇也是很好的,现在清华北大的待遇都比不了。在待遇方面,唐朝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