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力大损仍能击败三大帝国,依旧亚洲最强!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国力大损仍能击败三大帝国,依旧亚洲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1/16 9:48:29

然而,之后经历百年苦战,唐朝仍能灭回纥、破吐蕃、败南诏,将三大劲敌尽数从东亚大陆的争霸战争中淘汰出局,收复河西、陇右大片疆土,最终版图竟仍然能超过宋朝最鼎盛时期。虽然肯定不及唐朝中前期称霸亚洲、所向无敌的赫赫武功,依旧是无可争议的亚洲第一强国。

公元866年,唐朝版图,维持到黄巢起义为止:

公元1123年,北宋最鼎盛时版图:

安禄山本是深得唐玄宗宠信的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他起兵反叛后,其麾下多达18万人,占帝国野战精锐三分之一份额的叛军,在防御空虚的中原地区长驱直入,犹如破竹,长安洛阳两京失守。

在这个时候,明知是饮鸩止渴,唐朝也不得不将河西、陇右、安西各镇精兵尽数调往中原平叛,先解燃眉之急。等唐军数年苦战,平息安史之乱后,大将仆固怀恩又联合吐蕃、回纥,举兵谋叛。

虽然唐朝名将郭子仪,恩威并施,平定此乱,并于奉天之战说服回纥军倒戈,大破吐蕃军,斩首五万,生擒万人。更有唐军猛将浑瑊,仅率二百骑冲击吐蕃十万大军营阵,生擒蕃将,又引兵夜袭其营,累战斩首五千,勇冠诸军。

唐朝汾阳郡王:郭子仪

然而,吐蕃却趁机夺取兵力空虚的河西、陇右地区,将西域唐军和中原隔绝数十年,并最终侵吞之,更常年寇掠关中和巴蜀,兵锋还一度杀入长安,又占据居高临下地利,俯瞰中原大地,也成了唐朝生死攸关的头号大敌。

唐朝名臣李泌则提出【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则吐蕃自困】的“平蕃策”,为此后百年历代唐朝皇帝所坚持,并最终在回鹘汗国、阿拉伯帝国、南诏王国的合计绞杀下,打垮了这个雪域高原数千年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强大政权。

唐朝、吐蕃、回纥、南诏的鼎立局势:

公元777年,吐蕃和南诏组成联军十万,兵分三路进犯西川,唐朝名将李晟率四千禁军千里驰援,一路进兵所向无当,追击至大渡河畔,斩首七千级,俘获和杀伤敌军不可胜计,吐蕃、南诏联军光是被困山谷,饥寒交迫,甚至坠崖而死者,就有八九万人。

唐朝西平郡王: 李晟

公元786年,吐蕃国相尚结赞率军攻唐,在汧城之战又被李晟大败。

公元788年,吐蕃南诏联军10万,再攻成都。唐朝名将韦皋以书信离间,令南诏退兵。韦皋趁机进兵,大破吐蕃军于州台登谷,斩首二千级,擒其大将乞藏遮遮,吐蕃军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

唐朝南康郡王:韦皋

公元792年, 韦皋出兵攻维州, 擒吐蕃大将论赞热,次年遣兵出西山,攻拔吐蕃堡栅五十座。剑南周边的诸羌首领十余人,纷纷弃绝吐蕃, 归附唐朝。唐朝趁机收复盐州、夏州。

同年,在唐朝强大的军事、政治、外交多重压力下,南诏王异牟寻遣使归唐,愿为臣属。

南诏国王:异牟寻

公元794年,异牟寻以助吐蕃共抗回纥为名,以五千士卒为先导,三万大军紧随其后,诈取吐蕃的神川铁桥要塞,夺其城池十六座,俘虏十余万部众,斩杀溺毙吐蕃军万余人。 韦皋率唐军策应出兵,斩杀俘获吐蕃军三万人。

神川之战后,吐蕃从百年前的赞普赤德祖赞时代,就开始的”扶植南诏、侧攻唐朝”的云南攻略,也彻底宣告破灭。

公元801年, 韦皋大破吐蕃军于雅州,兵困维州及昆明。次年,吐蕃大相论莽热率军十万,意图解围, 韦皋于维州城外据险设伏,吐蕃军大败,被斩杀六万余人,论莽热也被生擒。

吐蕃在西南战场屡战屡败,大量丧失有生力量, 其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此后, 唐朝更动辄会同南诏、回纥、以及唐蕃边境的各大边镇,对吐蕃发动遍布半个中国境内的全面进攻,所谓【回鹘、太原、邠宁、泾原军猎其北,剑南东川、山南兵震其东, 振武、灵武、凤翔军当其西, 剑南西川、南诏深入其腹心。】

在唐朝联合其周边强敌的战略剿杀下,在唐朝军队的持续打击下,在占领区汉人百姓的不断反抗下,吐蕃帝国终于因为夺取关中与巴蜀、进占中原的野心,历经百年犹自不得实现,因此内部矛盾滋生,逐渐衰亡。

在唐朝联合回鹘,共抗吐蕃的百年光阴里,回鹘可汗名义接受唐朝皇帝册封,其实亦常有倨傲无礼之举。回鹘人以摩尼教国教,便强求唐朝在中原各州府都建立摩尼寺,允许摩尼教法师自由传教。两国长期进行的绢马贸易,回鹘人也常以劣马充当良驹,换取上好的唐绢。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其北方黠戛斯人击败,十万精锐军队战死,回鹘乌介可汗请求南下内附中原,取阴山南麓的河套天德军为其部众栖省之所,被唐朝果断回绝。乌介可汗遂率三十万部众分路南侵,而唐朝面对威风不再的回鹘人,正是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公元842年,大唐名相李德裕调集北方的幽州、振武、河东各藩镇兵马,以及趁机叛离了回鹘的契丹、奚人等部族,组成联军迎战回鹘。

唐朝宰相,卫国公:李德裕

渔阳之战,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派其弟张仲至率精兵三万,全歼回鹘将领勒那颉啜部,斩杀、俘虏回鹘军九万人,受降三万人,俘虏回鹘王侯贵族一千余人,缴获的牛马、骆驼不计其数;

杀胡山之战,河东镇麟州刺史石雄引兵夜出,攻破乌介可汗牙帐,击溃其可汗亲军二十万,斩首万级,降其部落二万余人。

两战之后,回鹘部众尽皆丧胆,其公主密羯可敦等七支回鹘部族三万余人,向幽州镇投降,另有回鹘宰相、尚书等五支回鹘部族,向振武镇投降。

此时乌介可汗所剩十万残兵,已成惊弓之鸟,闻唐军马蹄而胆落,当河东节度使刘沔派军奔袭时,他们竟不敢应战,向东北方奔逃,飘零饿冻了整整一年多,部众不断离散,最后乌介可汗穷途末路,因内讧被杀,传首长安, 其余众向幽州镇乞降时,仅剩下三千余人。 统治漠北草原百年的回鹘汗国,至此灭亡。

大唐王朝报了回鹘人多年的侵掠欺压之仇后,接下来便轮到了吐蕃人。

公元848年,传奇英雄张义潮率领河西汉人大起义,推翻吐蕃人在当地的统治, 并遣使长安,献其版籍,受封归义军节度使。

唐朝司徒、归义军节度使: 张义潮

公元851年,唐宣宗出兵收复河湟三关七州(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七关)。

此后,大唐归义军经年鏖战,陆续收复沙、瓜、甘、肃、河、渭、凉诸州, 累积歼灭吐蕃军十余万。 归义军部将, 归降回鹘人仆固俊, 奉命率部西征,收复吐蕃占领的轮台、西州、庭州等西域地区。

公元866年,吐蕃帝国最后一任国相论恐热,被归附唐朝的蕃将拓跋怀光斩杀,其首级传首长安,宣告了这个雪域高原空前绝后强大帝国的彻底终结。

南诏同样是个穷兵黩武,无岁不战的强大奴隶制国家,连缅甸的骠国也被他们击败并收为臣属。当回鹘、吐蕃相继衰亡后, 南诏野心滋生,再次起兵叛唐,多次出兵侵扰四川、广西地区,一度杀入成都,更大量掠夺汉人为奴,两次攻陷交趾地区,杀伤当地军民甚重。

晚唐名将高骈,先镇静海军,克复交趾,俘斩南诏军4万余人;又移镇西川,连连大胜,俘斩南诏军6万余人。

唐朝渤海郡王: 高骈

南诏夺取交趾,获得出海口的梦想破灭,更因多次战争中,被唐朝覆军杀将,军力和物力折损惨重,其国力空虚,最后窘迫到了15岁以下的幼童被迫从军,国内完全依靠妇女耕种的地步,不得不向唐朝屈词请和,再难为患。

这也导致南诏贵族严重不满,王室大权旁落,终于由汉人大臣郑买嗣夺取其政权,并将南诏王族八百余人,尽数斩杀,毁其王陵,剖棺戳尸,是为天道好还!

——————————————————————————

诚然,如果对比大唐前期一战破国直若等闲的赫赫武功,

如卫国公李靖,三千骑破东突厥十万;英国公李勣,六千骑下马步战,破薛延陀十万骑兵,斩俘五万余人;刑国公苏定方,一万骑破西突厥军十万人,一千骑破吐蕃军八万人;

甚至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十万唐军大破二十五万敌军,俘斩十四万人,只因为没有一战灭国,居然成了所谓“失败”;

按这样的高标准,必须承认安史之乱后,中唐晚唐的对外战绩确实有限,但在国力大损过半之后,还能基本保证中原汉地的基本盘,并最终收复河西陇右,对后世华夏正可谓功绩卓著。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杨宰相建议:烧掉国库粮食,没想到唐玄宗却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复位,安史之乱唐玄宗的逃亡路线,唐玄宗前期如何防止安史之乱

    可是玄宗却没有这样一直坚持下去,这也造成了历史上对他有了一些诟病。唐玄宗其实是一个施仁政的好皇帝,但是真的是世事难料,年轻时李隆基勤政爱民,但是到了他晚年之后却整天沉迷于色之中,宠幸了奸臣,最后造成了大唐衰弱。唐玄宗晚年时候不仅昏庸无道,而且还抢占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这真的是有点不顾伦理道德了。他把

  • 安史之乱到底是如何发生,爆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从哪儿爆发的,安史之乱为什么爆发,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怎么爆发的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他纵情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李林甫对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却利用职权,专横独断。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继任宰相,更是排斥异己,贪污受贿,使政治日益败坏。加上当时土地兼并剧烈

  • 从唐朝时期派出遣唐使,到近代出兵中国,日本为何有这么大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攻打日本,唐在日本宋在韩,日本野心为什么那么大

    一直以来,中国与日本的渊源颇深,早在公元645年时,日本人就到中国来学习我们的制度。当时中国正值隋唐盛世,文化的大繁荣深深吸引了这个单一民族,于是日本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很显然,日本人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不仅仅学到了中国的制度,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带回了日本,同时带回去的还有当时世界先

  • 诸葛亮难改天意,司马父子死里逃生,统一三国建立西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北伐时,曾有一次用“诱敌深入”的计谋,将司马懿的军队引入葫芦谷,然后封死谷口,引燃谷草,烟雾弥漫,大火冲天。传说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就是这样被烧死的。时不待人,在冲天大火将要烧到司马懿父子,在司马懿父子即将被烧死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倾盆的雨水将大火熄灭,司马懿父

  • 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仍然没有覆灭,反而维持了100多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的三个秘诀,安史之乱后唐朝失去了一半吗,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怎样恢复的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对于唐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安禄山打着铲除奸邪小人的旗帜打起了这场战争,使得唐朝的经济社会结构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这次事件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一个强盛无比的朝代在这次事件后开始走了下坡路,再也没能回到以前的登封状态。其实小编在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有好奇之处的,按

  • 隋朝第二位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事搞得天下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两位皇帝,隋朝七个皇帝名单,隋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

    然而,隋朝皇帝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短短十几年的时候,他就搞得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都冒了出来。有人说他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杀兄灭父,荒淫无道……一个昏君能干的他都干了。那么隋炀帝杨广,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导致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建大运河,这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隋炀帝建大运河之时,过度

  • 东晋十六国,剪不断,理还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晋16国,剪不断理还乱是谁写的,东晋十六国全过程

    东晋建立之初,这些统治者还能够内部团结,但是到了后期,西晋贵族的奢靡之风逐渐盛行,生活安逸的这些贵族,都渐渐乐不思蜀了。到了东晋后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的负担也很严重,为了对抗北方政权,不得不大肆征兵,同时也导致了农民起义,实际上东晋的统治名存实亡。到了公元420年,掌握东晋实权的大将刘裕废晋帝

  • 隋炀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到底怎样的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独孤伽罗与杨坚的爱情故事,独孤伽罗与杨坚感情线,杨坚最爱的是伽罗还是曼陀

    而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她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如果把历史上皇后们排成一列,独孤皇后还真是闪光的一个。她帮助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二人还一同被尊称为''二圣''。但又因为她偶做出一些残忍的行为,令人恐惧。比如她占有欲强烈,若那个女子被皇帝宠幸,她就直接将其诛杀。那么,正史的

  • 此人救过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进入凌烟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凌烟阁,经典传奇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在后人的眼中,了解唐朝的书籍几乎都是隋唐演义,不可否认的是,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一样,对相应的历史时期都是有所描写的,只不过在少部分内容上,演义小说与正史不同。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开国功臣。比如说秦琼、程咬金等等,这些人在隋唐演义中也有所出现。可是在隋唐演义中,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写进去的。丘行

  • 李白和唐伯虎掉进奶油里,李白放弃了,唐伯虎活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与唐伯虎,李白的资料及其图片,李白早期的资料

    《汉武大帝》汉景帝剧照01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的一天,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登基三年之后,汉朝的首都长安。有一驾马车疾驰而来,经过长安东市时,突然停住,随行的士兵骤然散开,把守在各个路口。一个军官掀开帘子下了车,车里还坐着一个穿着官服的老人。这位老人白发须眉,但精神矍铄,语气严厉的问道:皇帝召见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