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中,秦、楚、齐、燕、赵、魏、韩,你最喜欢哪一个国家?

战国七雄中,秦、楚、齐、燕、赵、魏、韩,你最喜欢哪一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88 更新时间:2024/1/18 21:51:29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大大减少,周王室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已经是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后,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正式形成。这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var1]

战国七雄

那么在战国七雄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同一问题时每个人的思维和态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类型之人会喜欢战国七雄之中不同的国家,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得出的最终结果是有十分巨大的差异的。下面观景就从统治者、诸侯、武将、学者、商人、侠士六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var1]

战国初期

①,如果我是统治者,我会选择秦国

为什么会选择秦国呢?因为在这里成为一个统治者,只要你不是瞎霍霍之人,基本上可以说是躺赢。其实道理非常简单,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他的整个国家自上而下发生彻底变革,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农耕和战争相结合为一体的国家,其国力得到实质性的突飞猛进。

[var1]

秦国军队

秦国的战力也发生了惊人变化,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一个国家是他的对手,合起来也很难匹敌。在这里当一个统治者,就会成为名流千古的君主。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就是最好的例子。

②,如果我是诸侯,我会选择楚国

虽然说楚国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国,但并非是一个强国。楚国保守的制度是他大而不强的关键因素,其他各国都在进行改革时,楚国还在原地踏步走。并不是楚国国君不想改革,而是楚国的各诸侯(士大夫阶层)非常强悍,就连君王也调动不了。

[var1]

楚国疆域图

如果对这些诸侯有诸多好处时,他们就会变得特别听话,而一旦由好处变为时,他们就能把君王撂到一边置之不理。当时楚国幅员辽阔,随便一个诸侯的封地都很大,加上君王还管不了,在这里做封疆之侯,无异于一国之君。

③,如果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将军,我会选择赵国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赵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后起之秀,是七雄之中的四战之国,因四面强敌环绕,而有能力的武将最容易在赵国脱颖而出。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迅速崛起的大国,其国力发展迅猛,甚至一度逼近强大的秦国。

[var1]

赵国都城

由于赵国的四面都有强大的对手,东面是彪悍的燕国、强大的齐国;南面是传统强国魏国;西面是世仇秦国;北面又是崛起中的匈奴!四面皆有强敌环绕,到处都是战场,因此赵国对武将是比较看重的,所以对于需要建功立业的将军来说在赵国的机会远远要高于其他六国。

④,如果我是一个搞学问的人,我会选择齐国

战国七雄中的齐国,国力一度与秦国并驾齐驱。由于这里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搞一言堂,因此这里成为了搞学问者的天堂。

《史论·亡国篇》:“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var1]

孟子画像插图

在齐国王室的大力支持之下,齐国首都临淄开办稷下学宫,广纳天下学术大家于其中,交流思想、探讨学术。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巅峰时容纳了各国贤达逾千人。就连孟子这样的大贤能之人也曾经多次来到齐国,这里堪称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

⑤,如果我是一个商人,我会选择魏国

三家分晋后,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他地处黄河中游,在地理位置上有诸多优越性,因此与多个国家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魏国不仅地理位置好,其国内土壤也是战国七雄中最肥沃的。

[var1]

魏国疆域图

黄河在战国时期是比较温和的,它滋润养育了一代代无数华夏先人,而魏国正好就处在黄河流域最肥沃地区。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魏国军力强大,其人口、经济、贸易都一度是天下之最,这就成为了商人的温床。

⑥,如果我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士,我会选择燕国

北燕大地,黑山恶水,这里的人们长期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锤炼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因此燕国虽然国力不强,但民风却非常彪悍。

《战国策》: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var1]

荆轲画像插图

就连荆轲这样的侠客也来到了燕国,才有了后来的荆轲刺秦这样慷慨之举。古代侠客立志行侠仗义,他们仗剑走天涯,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燕国绝对是最佳选择。

结束语:

战国时期的韩国由于国势最弱,也是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因此没有人喜欢选择韩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要是你在战国时期,你最喜欢那一个国家呢?

更多文章

  • 如果《山海经》的记载并不是神话,那人类的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海经算神话故事吗,山海经的历史记载,山海经有文字记载吗

    我们听说过很多古代神话故事,比如“女蜗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通过这些神话故事,给我们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但其实这些和中国真正的历史是无关的,只是古人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已。这些故事都出自于《山海经》这本书,它在千百年前甚至是禁书,因为里面的很多故事实在太迷惑人心了。在以圣贤书为主

  • 孟子许下一个旷世宏愿:每500年华夏必定复兴!2000年来已成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子资料简短,孟子经典欣赏,孟子有什么伟大的历史

    此时的华夏大地上,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彼此纷争不断,百姓生灵涂炭,后人称之为“战国”。那个时代,是纵横家、兵家主导的时代。那时的江湖,流传着公孙衍、张仪的传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var1]无尽的战争,无尽的杀伐,无尽的屠戮,使得所有人都在思考:华夏将何去何从,又将如何振兴?这场文明

  • 从魏将到秦国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纵家,公孙衍为何如此执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衍和苏秦合纵谁厉害,公孙衍合纵还是苏秦合纵,公孙衍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var1]公孙衍在魏国时大志难申,只能屈才在军营中担任副将,郁郁不得志让他萌生去意,此时秦惠文王处死商鞅,正四处招揽人才,公孙衍趁此机会离开魏国,向西来到秦国,在这里他见到惠文王,将自己的为秦国制定的东出计划和盘托出,深得惠文王的认同与赞许,并迅速提拔重用他,委任他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也不辱使命,

  • 安国君:上位三天的秦王,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却成就了大秦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国君是秦王么,安国君死后谁当秦王,大秦安国君是皇帝吗

    《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在前六代秦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始皇上位,才把这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车推向了统一之路。[var1]自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开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

  • 山东出土一竹简,解开庞涓残害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真实历史,庞涓砍掉孙膑双脚,孙膑为什么被挖膝盖骨

    [var1]话说根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魏惠王委任庞涓为大将以后,庞涓带着魏军到处拉仇恨,而各国由于忌惮魏军的战斗力,对于魏国表示敢怒不敢言。而这天,魏军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前往齐国请求救援。于是,中国战争史上有了围魏救赵的典故:齐国将领主张直接救援赵国,但是孙膑表示:如果抵达赵国和魏

  • 安吉发现一座越国贵族大墓,距今约2500年,专家:媲美越王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墓全景照片,考古楚国大墓图片,越王墓藏在哪里

    [var1]而如今江浙一带考古学家在继发掘越王陵之墓后,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在浙江省安吉县50多公里的龙山山间,考古学家用四年的时间发掘了一座沉睡了约2500年的高等级贵族墓园,这座墓园的名字很普通,世人可以称作它为八亩墩。可以说这是近20年来,在江浙一带考古界中有一个重大发现。自从越王陵被发掘以后

  • 战国之楚国分治:存楚由此,亡楚也由此,何其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国,因为地处“四战之地”,一直都是战国七雄之中垫底的角色,到了战国后期,韩国已经彻底臣服于秦国,到秦王政发动统一战争之时,韩国仅仅剩下十余座小城池,已经是名存实亡,秦国大军以来,韩国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秦军一来,只能乖乖投降。赵国,自赵孝成王时期邯郸保卫战后,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对

  • 秦赵长平之战长达三年之久,其余诸侯为何不起兵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秦赵长平之战主将,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战国后期,秦国伐韩,却被赵国得到韩国上党之地,秦国怒而伐赵,长平大战爆发。战前的东周列国格局,以强秦对峙众弱,为此山东六国曾多次发起合纵伐秦之战。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围困却为何不见其他诸侯率军解救呢?[var1]其实,战国后期秦国虽然占据强势地位,却并不能对六国形成绝对压力。因为与秦国同宗的

  •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气愤说了一句话,她被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和他弟子怎么相处,孔子和谁对话最多

    为何孔子的思想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喜欢游历四方、开办私学。他曾经与弟子一起周游列国14年,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因此在途中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从鲁国、齐国再到卫国和宋国、郑国,孔子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君主的盛情款待,他的思想也由此得以传播。每到一个地方,就有“金言金句”流传下

  • 外蒙古挖出一干尸,身高1.7米,穿着2000年的西汉服饰,韩专家:汉大将李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出土匈奴遗骸,西汉墓葬出土图片,匈奴墓出土全过程

    [var1]据相关报道可知,这具男性干尸身高在一米七左右,从衣着上看,应该是来自两千年前的汉朝。此外,在他的墓地旁边还有几座墓地,不过都是游牧民族。因此,有专家推断,那里可能是蒙古和俄罗斯阿尔泰山游牧民族的一个定居点。[var1]时间回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的统治者还是汉武帝,他带着大汉朝跟匈奴展开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