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孟尝君的最后结局:脱离齐国自立为诸侯,却被齐魏两国联手攻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4/2/6 12:55:11

他们大都交游广阔,又善能养士敬贤,是当时所在诸侯国中的翘楚,而其中最具盛名的,无疑就是孟尝君了。

[var1]

电视剧剧照

孟尝君出身于贵族之家,其父靖廓君田婴是齐威王田因齐之子,齐宣王田辟疆的异母弟。他曾历任齐威王、齐宣王两朝国相,在齐国树大根深,是声名显赫的一代权臣。

田婴妻妾众多,一口气竟生了四十多个儿子。而田文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一个侍婢,因为身份低贱,她所生的儿子,自然也就不太受重视。

更要命的是,田文的生日是五月初五日,而田婴刚好是一个迷信的人。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固执地坚信,五月初五日出生的婴儿在长到和门户一样高时,会给父母带来厄运。

因此,在得知田文出生的消息时,田婴便一脸嫌弃地告诉田文的母亲,让她把这个小“扫帚星”扔掉,免得让自己沾染晦气。

[var1]

电视剧剧照

田文的母亲当然不会舍得就这样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她本来就不被田婴宠幸,如果再没有了儿子依靠,那可怎么活得下去。

于是,这个侍婢就瞒着田婴私自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人。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儿子长大后,田文之母便请求田文的一个哥哥将田文引荐给田婴。

与田婴相比,田文的这个哥哥还算不错,比较讲昆仲之情。他没有辜负田文之母,如期地将田文引见到田婴面前。

不过,相比之下田婴就显得不那么有人情味了。他得知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半点欣喜之意,反而有些恼羞成怒。

他召来田文之母,厉声斥责她为何不听自己的吩咐,擅作主张。

田文听到母亲被责骂,便对田婴说:“人的命运是取决于老天爷呢还是取决于门户?若取决于老天爷,您又何必担忧!若是取决于门户,只要把门户加高就行了,谁又能长那么高呢!”

[var1]

电视剧剧照

田婴一时语塞,尴尬之余也不由得开始对这个自己并不看重的儿子刮目相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田文的聪明颖悟和圆润通达很快便帮助他在众多的兄弟中崭露头角。有一次,田文找机会劝谏父亲“散财养士”,以收买人心。

田婴被田文说服,让田文替自己接待宾客,而田文也如鱼得水,正好发挥了自己善于交际的特长。他豪爽大气,挥金如土,很快就声名鹊起了。

宾客们的赞誉纷至沓来,田婴听得多了,便也在内心中认可了这个儿子的才能。没过多久,田婴就将田文立为自己的继承人。

田婴死后,田文正式接收了他的封邑薛地,被齐宣王封为孟尝君。

[var1]

电视剧剧照

孟尝君在自己的封邑用丰厚的待遇来接纳那些前来投奔他的士人和各国有罪的亡命之徒。最多的时候竟有数千人在薛邑接受其供养,被称为“食客”。

而焚券市义、狡免三窟、趾高气扬以及鸡鸣狗盗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孟尝君借此让自己仗义疏财的好名声传遍了天下。

不过,孟尝君供养食客的行为不过是为博得个好名声,有意为之罢了。

事实上,孟尝君为人心胸狭窄,心地阴暗狠毒,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豪爽大气之人。

有一次,赵国平原君邀请孟尝去做客。到了赵国后,路人闻孟尝君大名,纷纷围上来观看。他们见孟尝君身材矮小,面貌不扬,不免大失所望,有人还向他大声揶揄嘲笑。

[var1]

电视剧剧照

孟尝君丢了面子,恼羞成怒,当即令门客跳下车来持刀连续砍杀数百人后,施施然扬长而去。

还有一次,孟尝君与门客们一起吃饭,有人遮挡了灯光,使宾客们看不清孟尝君桌上的饮食。有位门客因此不满,认为孟尝君对自己区别对待,愤而离席。

孟尝君亲自拿起自己桌上的食物给门客看,以证明自己吃的和大家一样的食物。事后孟尝君对此大加宣扬,那位门客最终只能以自杀作为了结。

而孟尝君则心安理得地用门客的鲜血,为自己的好名声又加上了锦上添花的一笔。

因一句嘲笑的话而杀死数百条人命,一个小的误会竟不惜让人用性命来抵偿,孟尝君心理的阴暗狠毒于此可略见一斑。

[var1]

电视剧剧照

另外,还有两件事也可以看出孟尝君的为人。

孟尝君的美名传到秦国,秦昭襄王以泾阳君为质,向齐王求取孟尝君,想任命他为国相。

孟尝君被高官厚䘵吸引,不顾门客劝阻以及齐国朝野的挽留,执意前往秦国。谁知天不遂人愿,孟尝君刚到秦国,就有人就劝谏秦王说:“孟尝君是齐人,来到秦国后做事必然会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这样秦国就危险了!”

秦王深以为然,于是软禁了孟尝君,不让他离开。孟尝君以狐白裘贿赂了秦王宠姬,托她向秦王美言。宠姬如约向秦王进言后,孟尝君才得以被放归。

回国后,齐王不计前嫌任命他为国相。孟尝君大权在握后,并没有安心国政,令百姓休养生息。反而为了私怨,执意要向秦国寻仇。他悍然挑起战争,联合韩魏合纵攻秦。

[var1]

电视剧剧照

要说孟尝君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他率三国联军一战攻破函谷关,逼得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孟尝君一雪积怨,心满意足后,三国才罢兵退回。

此事虽说是秦王有错在先,不过孟尝君为自己一己之私而发动战争,坐令百姓生灵涂炭,说他心胸狭窄可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前面这件事只算是孟尝君心眼小的话,下面这件事的性质就更加严重。

孟尝君在齐国起家,以齐国的资源发展和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当上齐国国相后又专横跋扈,权倾朝野,齐湣王对其颇有忌惮之心。

有一个名叫田甲的人企图劫持齐湣王,事件败露后,齐王怀疑是孟尝君所指使。

[var1]

电视剧剧照

孟尝君为证清白,竟指使自己的门客魏子向齐王上书后又在王宫门前自杀。齐湣王震惊之余,令人详查此案,终于洗清了孟尝君的嫌疑。

经此一事后,孟尝君以养病为名,辞官回到封地。不过,孟尝君可不是个能忍气吞声的人,他因此对齐王怀恨在心,一直寻机想进行报复。

在得知魏国的魏昭王对其有招揽之意后,孟尝君偷偷逃到魏国,极力游说魏王攻齐。

魏昭王被说动,任命其为魏国国相。孟尝君借机联络燕、秦、赵、魏、韩,组成五国联军。以燕国的乐毅为大将,反戈相向,去攻打自己的祖国齐国。

[var1]

电视剧剧照

这一战齐国大败,差点被灭国,连齐湣王也死于战乱之中。联军长驱直入,齐国国土几乎全部沦陷。若非有田单力挽狂澜,齐国可能就要被灭国了。

田单复国后,五国联军各自退兵。经此一役,魏王也被孟尝君凉薄狠戾的气场给吓着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能下手这么狠,又怎么会唯独效忠于魏国……!

王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解除了孟尝君的相权!

孟尝君在魏国无法立足,只能又回到自己在齐国封地薛邑。不过,此时孟尝君已经有了打败强盛的秦国和齐国的经历,野心开始无限膨胀。

他不屑于再臣服齐王,开始自立为诸侯。

而此时的齐国,齐襄王刚刚继位,国力疲弱,也根本无暇再顾及薛邑,孟尝君借机好好过了一把当国君的瘾。

[var1]

电视剧剧照

不过人毕竟不能胜天,孟尝君虽然在薛邑无法无天,却不能抵抗生理上的自然规律。

人在都会衰老,孟尝君也不例外。

他一生都在为了一己私利四处奔走,落下了一身的疾病,而正是这些疾病最终要了他的命。

孟尝君死后,诸子争位,国中大乱。齐襄王得知后大喜,他马上联合魏国一起出兵攻打薛邑。薛邑虽然富庶,却哪里经得起两大强国同时出兵,没过多久就分崩离析了。

齐魏两国攻下薛邑后,损坏了孟尝君的宗庙,平分了土地。孟尝君绝祀,这一支脉彻底断了传承。

[var1]

电视剧剧照

平心而论,孟尝君内能养士纳谏,以人臣之位攫取国家大权;外能纵横捭阖,组织起数国联军攻破暴秦强齐,也算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

不过,孟尝君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悍然发动战争。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为人又阴挚狠毒,视人命如䓍芥。

尤其过分的是,他以齐国的资源收买人心,却替魏国去攻打齐国,搞得祖国差点灭国,还在后来搞起分裂,最终自取灭亡,堪称是神奸巨蠹,也是一个阴险小人。

司马光说:

(孟尝君)

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这个评价可算是恰如其分了!

[var1]

电视剧剧照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秦、楚、齐、燕、赵、魏、韩,你最喜欢哪一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楚齐燕现在哪里,秦楚齐燕图片,赵魏韩楚齐燕谁最强

    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大大减少,周王室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已经是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后,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正式形成。这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var1]战国七雄那么在战国七雄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每

  • 如果《山海经》的记载并不是神话,那人类的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山海经算神话故事吗,山海经的历史记载,山海经有文字记载吗

    我们听说过很多古代神话故事,比如“女蜗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通过这些神话故事,给我们展现出了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但其实这些和中国真正的历史是无关的,只是古人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已。这些故事都出自于《山海经》这本书,它在千百年前甚至是禁书,因为里面的很多故事实在太迷惑人心了。在以圣贤书为主

  • 孟子许下一个旷世宏愿:每500年华夏必定复兴!2000年来已成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子资料简短,孟子经典欣赏,孟子有什么伟大的历史

    此时的华夏大地上,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彼此纷争不断,百姓生灵涂炭,后人称之为“战国”。那个时代,是纵横家、兵家主导的时代。那时的江湖,流传着公孙衍、张仪的传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var1]无尽的战争,无尽的杀伐,无尽的屠戮,使得所有人都在思考:华夏将何去何从,又将如何振兴?这场文明

  • 从魏将到秦国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纵家,公孙衍为何如此执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公孙衍和苏秦合纵谁厉害,公孙衍合纵还是苏秦合纵,公孙衍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var1]公孙衍在魏国时大志难申,只能屈才在军营中担任副将,郁郁不得志让他萌生去意,此时秦惠文王处死商鞅,正四处招揽人才,公孙衍趁此机会离开魏国,向西来到秦国,在这里他见到惠文王,将自己的为秦国制定的东出计划和盘托出,深得惠文王的认同与赞许,并迅速提拔重用他,委任他为秦国大良造,公孙衍也不辱使命,

  • 安国君:上位三天的秦王,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却成就了大秦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国君是秦王么,安国君死后谁当秦王,大秦安国君是皇帝吗

    《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在前六代秦王的励精图治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始皇上位,才把这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车推向了统一之路。[var1]自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开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

  • 山东出土一竹简,解开庞涓残害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真实历史,庞涓砍掉孙膑双脚,孙膑为什么被挖膝盖骨

    [var1]话说根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魏惠王委任庞涓为大将以后,庞涓带着魏军到处拉仇恨,而各国由于忌惮魏军的战斗力,对于魏国表示敢怒不敢言。而这天,魏军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前往齐国请求救援。于是,中国战争史上有了围魏救赵的典故:齐国将领主张直接救援赵国,但是孙膑表示:如果抵达赵国和魏

  • 安吉发现一座越国贵族大墓,距今约2500年,专家:媲美越王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墓全景照片,考古楚国大墓图片,越王墓藏在哪里

    [var1]而如今江浙一带考古学家在继发掘越王陵之墓后,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在浙江省安吉县50多公里的龙山山间,考古学家用四年的时间发掘了一座沉睡了约2500年的高等级贵族墓园,这座墓园的名字很普通,世人可以称作它为八亩墩。可以说这是近20年来,在江浙一带考古界中有一个重大发现。自从越王陵被发掘以后

  • 战国之楚国分治:存楚由此,亡楚也由此,何其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韩国,因为地处“四战之地”,一直都是战国七雄之中垫底的角色,到了战国后期,韩国已经彻底臣服于秦国,到秦王政发动统一战争之时,韩国仅仅剩下十余座小城池,已经是名存实亡,秦国大军以来,韩国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秦军一来,只能乖乖投降。赵国,自赵孝成王时期邯郸保卫战后,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对

  • 秦赵长平之战长达三年之久,其余诸侯为何不起兵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长平之战有多惨烈,秦赵长平之战主将,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战国后期,秦国伐韩,却被赵国得到韩国上党之地,秦国怒而伐赵,长平大战爆发。战前的东周列国格局,以强秦对峙众弱,为此山东六国曾多次发起合纵伐秦之战。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被秦围困却为何不见其他诸侯率军解救呢?[var1]其实,战国后期秦国虽然占据强势地位,却并不能对六国形成绝对压力。因为与秦国同宗的

  • 女子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气愤说了一句话,她被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七十二弟子一览表,孔子和他弟子怎么相处,孔子和谁对话最多

    为何孔子的思想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喜欢游历四方、开办私学。他曾经与弟子一起周游列国14年,足迹遍布华夏大地,因此在途中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从鲁国、齐国再到卫国和宋国、郑国,孔子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君主的盛情款待,他的思想也由此得以传播。每到一个地方,就有“金言金句”流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