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
最后康有为得出结论:欲徙宅居之。接着他便豪掷150万两白银,直接买下其中一座岛屿,然后还花了一大笔钱,对这里进行修缮,一切完成后,便带着他的如花美眷们,在这里尽享美好生活,当地人被这位中国男人的“气魄”惊住,并称呼这座岛为“康有为岛”。
转眼,116年过去了,这座“康有为岛”如今状况如何?说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康有为这个人,以及他为何会有那么多钱买岛。
康有为,1858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一官僚地主家庭,其祖父康赞修,官至连州训导;其父康达初,官任江西补用知县;他的叔祖,更是官至广西巡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康有为自幼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康有为对传统文化学术产生了怀疑,这些东西真的能拯救危亡之中的国家吗?21岁那年,康有为正式接触西方文化,并跑去中国香港进行了游历,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这一切,让康有为明白,此时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才有可能挽救水火之中的祖国。
后来,康有为不断吸收西方的先进观点,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也逐渐形成,为推广自己的主张,康有为四处讲学,截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康有为已拥有100余位学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梁启超,在他们的努力下,戊戌变法成功进行。
但事情的结局我们都很清楚,戊戌变法失败了,而发起者康有为,也遭到了“后党”镇压,无奈之下开始了逃亡之路。不过与其说“逃亡”,不如说是“环球旅行”,因为康有为这一路上,是吃香的、喝辣的,那叫一个自在。
根据康有为的自述,在“流亡”的16年里,他先后游历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等42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一路住酒店、吃大餐,那么这钱到底哪儿来的呢?答案是:做演讲。
上文中提到,康有为早年就在国内四处讲学,拥有一大批学生,他的口才自然毋庸置疑,来到国外后,他也延续了这件事,走到哪里,演讲到哪里,早已仰慕他大名的华人们,纷纷前来聆听,后来,康有为更是组建了“保皇会”。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保皇会”成员数以千计,而这些阔绰的华人们,自发给了康有为大量资金,聪慧如康有为,并没有死守这笔钱,而是拿去搞投资,他甚至看出了房地产业的商机,在游历之处,买下大量房产,赚得盆满钵满,后来竟是成立了10多家公司。康有为成为实实在在的富豪。
这便是为何康有为来到瑞典后,说买小岛,就买小岛的主要原因,毕竟他是真的有钱!在“北海草堂”(康有为给小岛取的名字)上,康有为度过了幸福的3年,直到1907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转眼,100多年过去,昔日风光无限的“康有为岛”,如今又是何等模样呢?很可惜,由于康有为走后无人打理,小岛上的建筑早已破败,最终难觅踪迹,后来瑞典也回收了这座岛,它再也不是康有为的私人财产了,如今的小岛,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