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会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会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69 更新时间:2024/1/19 1:06:13

唐玄宗剧照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正在长安沉湎于莺歌燕舞之中的唐玄宗,听闻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命令前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等人,先后率领大军前去平叛。可以说封常清、高仙芝等当时唐朝边镇名将,在与远比自己的强大的多安禄山叛军交锋时,打的还是不错的,虽然东都洛阳丟了,但退守潼关、坚守不出这个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当时唐朝另外两位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此时为安禄山部将),他们二人也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二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直捣叛军老巢,这样叛军必不战自溃。然而昏庸的唐玄宗听信馋言不仅杀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有勇有谋的大将,还强令哥舒翰率唐军主力出潼关主动进攻强大叛军,导致潼关失守、长安失陷,自己则慌不择路逃到四川。

安禄山剧照

不过安禄山同样是个目光短浅的家伙,在攻下长安、洛阳,几乎拿下李唐王朝半个江山的大好形势下,没有马上派大军对李唐王朝西逃的残余力量进行追击歼灭,给了李唐王朝以喘息之机。此后缓过神来的李唐王朝,重用郭子仪、李光弼二将,以朔方军为平叛主力(唐肃宗李亨就是在朔方军的军部所在地灵武即的位,并且李光弼、郭子仪二人,与朔方军也渊源颇深,可见这支军队的重要),历经八年,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李唐王朝,也因此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

今天我们做个假设: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会对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一、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那南方的李唐残余力量可能会在金陵建立一个“南唐”。(我假设的这个“南唐”,非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建立的那个“南唐”。)这个“南唐”将与北方安禄山建立的胡人政权“大燕”对峙,中国可能又将进入南北朝时代。

安禄山叛军

二、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之后还有个可能就是效仿前秦苻坚南征东晋之举。若安禄山南征“南唐”成功了,那华夏文明第一次被异族彻底征服的时间将会提前500年。当然若安禄山“南征”失败了,北方可能又会陷入大乱。

1279年蒙元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这是华夏文明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全部征服。

“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而756年这年长安、洛阳就已失陷,并且唐军主力部队大部分在与安禄山叛军的交战中被消灭,如果安禄山部队此时继续进军,一路向西南拿下成都,一路向西北攻下灵武,那整个唐王朝的主力部队就全军覆没了。之后,安禄山再休整个两三年,一方面巩固胜利果实,一方面厉兵秣马为南征做准备。那推算下来安禄山南征时间最多不超过760年。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就算安禄山“南征”也未必会成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次南征都失败了,比如曹操南征败于“赤壁之战”、苻坚南征败于“淝水之战”、另外还有北魏的拓跋焘、金主完颜亮都止步于长江天险。但也别忘了,蒙元还有满清可是南征成功了。尤其是入关的满清在1645年彻底消灭了北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后,同年便灭亡了建都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满清的南征可谓是神速。灭亡了“弘光政权”这个南方最大的汉人政权后,满清的南征战略目标基本达成,之后南方的隆武、永历政权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所以,这样看下来,安禄山并非没有南征灭亡“南唐”、像满清那样一统天下的实力。

并且安禄山叛乱集团的和入关的满清八旗集团有许多共同点:1.都是胡汉混杂的军队。2.都是崛起于东北(安禄山一部分势力范围在河北,剩下的就在东北,并且安禄山本人虽是粟特人但出生于辽宁朝阳,当时叫“营州”)3.满清八旗入关时兵力不过14万,而安禄山起兵叛乱时,军队是15万。两者在兵力上旗鼓相当,满清可以南渡长江、统一天下,安禄山为什么就不能?

以上就是我对“安史之乱”,安禄山假如消灭了全部唐军主力,由此产生的历史影响所作的一些推测。

更多文章

  • 唐王朝十大节度使中哪位节度使拥兵最多,战斗力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的藩镇节度使,唐朝后期最强节度使,剑南道节度使和黔中道节度使

    这十大节度使,各自承担战略任务,又因任务不同而各具鲜明的特点。十节度使1、河西节度使。711年,唐睿宗以贺河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统赤水、新泉、玉门等8军及张掖、交城、白亭3守捉。这也是大唐设立的第一个节度使。因此,凉州也有“天下第一节度”之称。之所以在此设立第一个节度使,是因河西特殊的战略

  • 李世民死因谜团被揭开,死的太蠢难怪没记载,如今咱爸妈也得当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隋唐英雄李世民死因,李世民吻玳姬原版

    李世民算是史上难得的能文能武,且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到了顶尖的帝王。李唐的江山说实话,大部分功劳都得算在李世民头上;除开打天下的功劳,在治理朝政,安定天下方面,李世民也是个中好手。最重要的是,他难得很清醒,一般帝王都追求长生不老,像是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去海外寻访仙山、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将女儿嫁给道士

  • 大唐名相狄仁杰举贤不避亲,却惨遭姨娘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武周时期,狄仁杰任职宰相,为人正直耿介,常常犯颜直谏,而女皇武则天非但不怒,反而对这位喜欢挑刺儿的老臣非常敬重和信任,多次采纳了他的谏言,从不直呼其名,而称呼他为“国老”。狄仁杰晚年时期,多次请求辞去官职,武则天始终不同意,特许其上朝不必行跪拜之礼,并亲切地对他说过:“朕看了你跪拜在地,朕的身体都有

  • 他是隋唐中隋朝名将,因为手里有四件宝贝名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十大顶级高手,真正的隋朝名将,隋唐有名的名人

    尚师徒是《说唐全传》中虚拟人物,隋唐第十条好汉,他武艺高强,是临潼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尚师徒为虎牢关总兵,出场时为伍云召因父亲伍建章被杀而据南阳关造反,韩擒虎挂帅攻打南阳关不利,调尚师徒和新文礼前来助战。新文礼与尚师徒到后,与韩擒虎、宇文成都合围南阳关。伍云召败逃后,尚师徒就回虎牢关镇守。

  • 唐朝一丑小伙,因为一个包裹找回信心,成为大唐著名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宰相崔琬个人资料,唐朝宰相朱敬则,唐朝时期有名人物

    史料记载,裴度年轻的时候,长得瘦弱矮小,其貌不扬(朝天鼻),古代人迷信,非常注重面相,有人就认为裴度是天生穷酸相,一辈子也不会发达。一开始裴度并不相信这些,他坚信只要刻苦读书,总能考中进士,飞黄腾达。可惜天意弄人,裴度考了几次进士,都以失败告终。一连串的打击,让裴度也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裴度真的注定

  • 李治性格仁弱,竟敢与父亲的才人武媚私通,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媚简历,李治的照片,李治晚年的生活视频

    武则天剧照然而,李治这个乖孩子,也有惊世骇俗之举,竟在父亲生病侍疾期间,与父亲的才人武媚私通!不过,这段不伦之恋的结果比较美好,李治发现了自己的挚爱。李世民驾崩后,武媚被迫在感业寺出家,李治并没有忘记这段旧情。于是,武媚从感业寺回到皇宫,一步步从宫女、昭仪到皇后,没有辜负自己在感业寺青灯古佛之下对李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其他的藩王为什么不出兵支援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封赏靖难功臣,朱允炆能打赢朱棣吗,朱棣如何处理靖难遗孤

    朱元璋的很多儿子在朱允炆继位时成为了藩王,朱棣名义上是不满侄子削藩而发动的“靖难之役”,本质上就是为了篡夺皇位,这一点其他藩王不可能看不出来。朱允炆即便再过懦弱,也不可能一位藩王的支持都得不到,可为何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时,明明是皇权正统的朱允炆却得不到任何藩王的出兵支援呢?政治在任何时刻都是残

  • 李自成提出了3个不过分的退兵要求,被崇祯拒绝,难怪大清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的经历总结感悟,李自成当时实行什么政策,李自成真实地位

    想要和崇祯进行和谈,当时的李自成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跟崇祯要一百万的军饷,来犒劳这些手下的农民军。第二,让崇祯皇帝把西北地区交出,由他来统治,做一个土皇帝。第三,很简单,就是不用去朝见皇帝。提出这三个条件之后,李自成还提出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些条件达成之后,他可以同意皇帝的调派,率领大军和满清的大

  • 金国骑兵里让宋朝军队闻风丧胆的兵器,大宋也有但是派不上用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与强大的经济、文化实力不相称的是宋朝薄弱的军事力量。宋朝几百年,屡屡遭受临近部落国家的骚扰,苦不堪言。南宋之后,更是苦苦支撑半壁江山。宋朝军队力量弱与它开国以来实行的政策息息相关,赵匡胤武将出身,通过“陈桥兵变”当上了皇帝。为了防止以后的人用同样的手段取代后代的地位,宋朝对军队实行严格的限制,

  • 水浒传中,杀害晁盖的真凶,究竟是宋江还是史文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晁盖与史文恭,晁盖是被谁所杀,晁盖和史文恭谁更厉害

    按理说,晁盖临死前,应该将首领位置传给宋江,因为整个梁山宋江最有号召力,也是最合适的梁山首领。但晁盖偏偏不这样做,他反而说,谁抓住了史文恭,谁就是梁山首领。这对于宋江来说,是一个 大难题,以宋江的身手,是做不到的。所以大家才会推测,晁盖怀疑是宋江安排人杀死自己的。对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