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演义:李渊韬光养晦,深水藏大鱼,浑水才能摸大鱼

隋唐演义:李渊韬光养晦,深水藏大鱼,浑水才能摸大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4/1/20 7:44:03

民间沸腾如此,稍稍有点民本思想的帝王(例如后来的唐太宗),都会有所忌惮有所警醒,从而调整方略休养生息,可自视甚高、一心只想早日成就其圣王伟业的大业天子穷兵黩武。和秦皇汉武一样,在他眼中庸庸碌碌的黔首百姓根本算不得有血有肉的人,而只是会说话走路的服劳役时的工具和服兵役时的兵器而已。就这样,民间已是乱麻沸汤,大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却只简单地派兵弹压,依旧沉迷于自己高瞻远瞩高山大河的宏图大业,同时一如既往地对朝廷里所有可能和潜在的敌人倍加警惕严密防范。

尽管在此之前,大业天子已经本着千古不易的兔死狗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帝王法则,将所有能收拾的政敌都诛除尽净,但随着东征高丽的一败再败,先有老宰相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虽不及三月即轰然大败,杨玄感本人也被砍了首级。

留守弘化郡的少监元弘嗣是曾在大业天子身边任兵部侍郎的斛斯政的亲戚,杨玄感起兵前,斛斯政暗中放走了他的两个兄弟,因害怕追查,斛斯政叛投高丽,导致隋炀帝东征无功而返。无处泄愤的大业天子先是派时任卫尉少卿的李渊驰往弘化将元弘嗣逮捕,然后令李渊代为留守,关右之天水、陇西、临洮等一十三郡皆受李渊节制。斛斯政后来的下场也极其可怜,大业天子三征高丽,平壤城朝夕难保时,被作为求和的礼物送还隋军。大业天子下令以杀杨积善之法,将其缚于柱上,让文武百官操弓击射,然后又脔割其肉烹煮,令百官啖之,肉吃完后又将余骨焚而扬之,真是比千刀万剐还要解恨。因祸得福的似乎只有一个李渊。

那边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这里意态扬扬新官上任。李渊刚想好好喘几口气,大业天子又因为猜忌,下令将其征还行在。君臣双方心知肚明却也都不说破,李渊心惊肉跳不敢奉诏,一边以有病拖延不行,一边开始纵酒纳贿以自污。刚好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时在宫中,大业天子大有深意地问她:“李渊病了?那死得了死不了呢?”

消息传回李渊那里,李渊更加惶惶不可终日。好在不久后又有了大业十一年(615),大业天子再巡突厥,结果被几十万突厥骑兵包围于雁门郡城(今山西代县)的事件。由于其时李渊正在山西、河东,以抚慰大使的名义,在那一带对郡县文武官员进行考核任免,得以就近及时率兵勤王,在各路勤王大军中表现突出,算是暂时打消了皇帝的猜疑,得以转任太原留守。对于早就心怀异志的李渊来讲,此次任命绝对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传说中的上古圣君曾在古称为唐的太原之地住过,早就袭爵唐国公、现在又当上太原留守的李渊兴致勃勃地告诉儿子李世民:唐固吾国,太原即固地。今我来斯,是为天与。还有一句更加慷慨激昂:“吾当一举千里,以符冥谶!”

这是《大唐创业起居注》里的说法。太原好像真是李渊父子的大吉之地,不仅使其逢凶化吉消灾解难,而且还能龙腾虎跃助其一飞冲天。

但很快又有了“李氏当王”、“李氏当为天子”的箴言谶语。加之谶语流传,朝廷中姓李的皇亲国戚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手握兵权执掌一方的李渊自然不能不受到皇帝的格外关注,也就是在太原任上,借口与突厥作战失利,大业天子曾三次派来使者要将李渊押送江都治罪。要不是大业天子自己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日后的历史说不定也要改写呢。

替李渊为“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掉了脑袋的,是朝中另一显贵李浑、李敏、李善衡及其宗族共三十二人,其中甚至还有李敏的妻子、大业天子的外甥女宇文娥英

更多文章

  • 作为一个吃货,苏东坡实在是太合格了:把致敬王维的诗写成了菜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可我们没学到的,苏东坡还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可以说苏东坡的文学技能,已经是满级了。但是他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文学造诣,而是他这个人,真的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干饭人”。例如其他文人被贬,写的诗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情

  • 侯君集叛变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诺:我赐你儿子俩美人,别担心无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侯君集和李世民最后的对话,侯君集比李世民大吗,李世民凌烟阁审问侯君集

    侯君集,是唐朝开国大将,同时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无论在玄武门之变,还是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侯君集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时糊涂,侯君集却误入歧途,走上反叛的不归之路。阴谋败露后,侯君集被判处死刑,而李世民为了保住他的后人,可谓是煞费苦心。对待这个罪臣,李世民为何对他的身后之事如此上

  • 你知道唐太祖是谁吗?相比于李渊,其实他才是唐朝真正他的开创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关于唐朝和李渊,很多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其他朝代的开国君主,庙号大多为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何在唐代,身为开国君主的李渊,庙号却只是高祖,而非太祖呢?唐朝的皇帝里,有没有被称为唐太祖的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唐太祖这个人!这个人,名叫李虎,是李渊的爷爷。李虎出

  • 何承天:5岁丧父的南北朝大才子,你不知道他一生发明有多超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何承天主要成就,何承天自画像,魏朝南与何承天

    文才:出版个人专著五十余卷。信仰:以无神论单挑佛门泰斗。算数:推演圆周率近似3.1429。天文:制定新历法《元嘉历》。音乐:全球首创出十二平均律。官场:步步高升南朝太子老师。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从东晋到南北朝,逐鹿天下的大人物千古留名。其余统称为芸芸众生

  • 作为唐初三大宗教之一的景教,最后为何会被唐朝驱逐出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最兴盛和尊崇的宗教,唐朝时传入中国的宗教,唐朝推崇哪些宗教

    唐朝初期,其实是三教并行,这三教就是道教、佛教、景教。道教和佛教,自不必多数,大家都知道来源,而景教可能就很少有人了解了。景教,其创始人是聂斯脱里,因为主张基督有神、人“二性二位”,所以被基督教视为异端,遭到了驱逐。后来几经波折,于唐初正式传入中国,也就是后来的东方亚述教会。但是,随着传播时间的不断

  • 作弊始祖——唐代温庭筠:仕途艰难,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温庭筠个人简历,温庭筠的故事,世人对温庭筠评价

    考试结束后,温庭筠满脸嘚瑟地看着面对自己始终没挪过位置的主考官沈询说道:“你这监考技术不怎样啊,这场考试我可是给八个人都传了答案呢。”说完后他看着沈询逐渐黑下去的脸大笑着扬长而去。一.自小就放荡不羁的温庭筠要说哪个朝代的“诗”最有名,那必须得被称为“盛世”的大唐了。细数大唐朝中有名的文人墨客,个个写

  • 同样是叔叔造侄子的反,为什么朱棣成功朱高煦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为何不立朱高煦,朱棣五次出征有朱高煦吗,朱高煦监国时朱棣多少岁

    首先第一点,就是自身能力和威望不是一个量级。比如说,朱棣能以十万兵力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取胜,还能得李景隆开城献降,而朱高煦想策反张辅却失败了,张辅向朱瞻基告密了。按说,朱高煦原本因为靖难的功劳,和张辅父子这边应该也曾是同袍,当初永乐初期,丘福、王宁等靖难功臣可是站在朱高煦这边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的,然

  • 三位青史留名的明代太监:怀恩、李芳、陈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矩坟墓,太监陈矩为什么被杀,陈矩和冯保的关系

    说起明朝宦官,大多数人想到的大多是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他们专擅弄权,党同伐异,为害朝廷,简直罪无可恕。但其实明朝历史上还出现过不少颇有建树的宦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郑和的功绩自不必多说。而《明史·宦官传》中也列举了三个评价比较好的宦官:怀恩、李芳、陈矩。那么我们就来看看

  • 万历年间,俄罗斯派往明朝的使团,为何会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万历年间大移民,明朝对俄罗斯的态度,外国使节出使明朝

    中国现今与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历史上两国并不接壤,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之后的岁月里,俄罗斯渐渐由一个闭塞的小国变成世界范围内的强国之一。罗曼诺夫王朝建立的初期,俄罗斯就谋求与中国接触,进而派出了外交使团前往大明。 万历四十六年(1618)5月9日,沙皇派西伯利亚的哥萨克

  • 千古帝王,我只服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的帝王智慧,赵匡胤胸怀满志,赵匡胤开启帝王风范

    所以,真正的伟大,不应该是武力值的强大,而应该是文明的程度。就文明程度来说,千古一帝,唯有赵匡胤。他开创的大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独一无二的文明朝代。可以说,其余的朝代和宋朝相比,是天上地下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一,大宋拒绝暴力几千年历史中,拒绝暴力的朝代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最可贵的,是大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