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朱瞻基,仅仅在位10年时间,为何38岁英年早逝?

明宣宗朱瞻基,仅仅在位10年时间,为何38岁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3 更新时间:2024/1/22 6:10:41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突然去世,当时引发了很大的混乱。因为明朝上下对朱瞻基寄予厚望,更何况皇帝菜38岁,正值壮年。朱瞻基去世以后,留下了2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孙皇后所生的皇皇长子朱祁镇继位。由于小皇帝只有8岁,由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孙氏和内阁三杨辅政。那么,作为大明帝国的第5位皇帝,年仅38岁的朱瞻基,为何仅仅在位10年而英年早逝呢?

公元1424年8月,明朝永乐皇帝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去世。随后,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年号为洪熙。洪熙皇帝上台以后,计划励精图治,结束北方和南方的战争,并且准备把首都重新迁回南京。但洪熙皇帝朱高炽仅仅在位10个月,公元1425年,朱高炽去世,庙号为明仁宗。随后,其子朱瞻基登基,年号为宣德。朱瞻基深得爷爷朱棣的疼爱,当年,朱棣曾经犹豫过究竟立谁为太子。一句“好圣孙,”为父亲朱高炽加分不少。朱瞻基上台以后,鉴于民间已经无力承受的实际情况,决定结束连续不断的北伐,与蒙古草原各部议和。

与此同时,朱瞻基逐步从战事糜烂的安南撤军。鉴于大航海行动耗资巨大,国库已经无力负担,朱瞻基停止了郑和下西洋的活动。朱瞻基总计在位10年,10年之内,尽可能不发动战争,整顿吏治,休养生息。由于朱瞻基的年号为明宣宗,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统治的10余年,被称为“仁宣之治。”历史文献记载:“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清朝入关以后,在修撰史书的过程中,也不得不承认:“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由此可见,朱瞻基在位的10年,堪称是明帝国鼎盛时期。朱瞻基在文化和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例如宣德炉,成为了后世收藏界的首选之一。当然,朱瞻基并不是完人,朱瞻基喜欢玩蛐蛐,明朝历史文献中记载:“帝酷好促织(蛐蛐)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

此外,朱瞻基上台以后,设立了内书堂,教导年轻宦官们读书,无意之间留下了宦官乱政的隐患。公元1435年,宣德皇帝朱瞻基突然去世,《明史》中记载:“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也就是说,38岁的皇帝朱瞻基从生病到去世,前后仅仅3天时间。按照道理来说,38岁正值壮年,肯定不会自然死亡。由于明朝各种历史文献中,对朱瞻基的死因都含糊其辞,因此对于宣德皇帝的死因,我们只能进行推测。

关于朱瞻基的死因,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宣德皇帝朱瞻基有遗传病,从目前遗留下来的画像来看,朱瞻基与父亲朱高炽长得非常像,仅仅是比父亲瘦了一点而已。至于朱高炽的死因,明朝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明朝翰林院编修陆釴在《病逸漫记》中记载,自己曾经悄悄询问过皇宫的太监,太监表示洪熙皇帝死于阴症,类似于气血湿热一类的疾病。既然朱高炽有这样的毛病,儿子朱瞻基可能遗传了父亲的疾病。

按照记载,朱高炽、朱瞻基父子都是突然发病,然后迅速去世。对于这一说法,出现了很多争议。因此,出现了第二个说法,宣德皇帝朱瞻基死于重金属中毒。古代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渴望长生不老,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明朝皇帝们也丝毫不例外,后来的明世宗朱厚熜、明光宗朱常洛,都属于重金属中毒。宣德皇帝朱瞻基很有可能也死于重金属中毒,因此,明朝官方文献中出现了含糊其辞的情况。

清朝的雍正皇帝死于重金属,乾隆皇帝对父亲的死因一直遮遮掩掩。无论朱瞻基死于什么死因,朱瞻基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而富足的帝国。在弥留之际,朱瞻基在遗诏中透露出对皇太子朱祁镇的担心:“长子皇太子祁镇,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知子莫若父,朱祁镇有多少水平,朱瞻基非常清楚。但自己已经无力支撑,朱瞻基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担忧去世,年仅38岁。朱瞻基去世以后,8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年号为正统。由于皇帝年幼,有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孙氏和内阁辅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共同辅佐。在朱祁镇的青少年时代,依靠老一代人的支撑,明帝国的各方面都井然有序。但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的先后去世,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大太监王振走上了历史舞台。朱祁镇称王振为“先生,”大明江山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后来,清朝重臣张廷玉在修撰《明史》的过程中,对明英宗朱祁镇有这样的评价:“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由此可见,朱祁镇是一个守成之君,但也不是传说中的昏君。

更多文章

  • 准备10年,端平更化,"昏君"宋理宗,如何为南宋续命近半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端平入洛在历史上是个什么事件,端平入洛为什么不先拿下关中,端平入洛深度解析

    理宗作为一位并不愚笨且颇有政治头脑的皇帝,决不会在史弥远专权的十年间完全无所事事。我们从史弥远死后,理宗随即进行“端平更化”来看,理宗对史弥远的黑暗、腐朽统治也有所不满。他即位之后,相当“勤政”。我们不可忘记,他兴于侧微,从宗室远族入继大统,从一介平民跃上天子宝座,四、五年的短时间内达到权力顶峰的,

  • 宋朝: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和完备,特别是宋朝,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也让后人,能在宋朝的画里,感受千年前的生活闲趣。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这一时期出现了山水画、花鸟画、士大夫文人画等各种形式异彩纷呈,构成宋代绘画繁荣的面貌。甚至北宋的一些皇帝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宋徽

  • 明末第一“爱国贼”:义正言辞反对南迁,抢着投降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末投降李自成的皇族有哪些,明末李自成实际战例,明末崇祯帝杀李自成

    一、反对南迁的“忠臣”此人名叫光时亨,“南直桐城籍,祁门人”,于崇祯七年(1634年)考中进士,后官至兵科给事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兵部接到了李自成的“战书”,他扬言要在三月十日抵达北京。崇祯帝非常焦虑,心中也有了南迁的想法,于是让群臣进行讨论。崇祯帝表示,“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

  • 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宋高宗母亲被迫做小妾,生下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康之耻发生在哪一年,靖康之耻真实原因,靖康之耻后发生了什么

    之后,金人掳走了徽、钦两位皇帝,还将城中大臣的妻妾、皇宫中的妃子和宫女都当成战利品掳回大本营,史称“靖康之耻”。那么,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呢?宋高宗母亲被迫做小妾,生下2个孩子。韦太后,就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那些被押往北方的妃子、公主等女眷,在靖康之耻中,都免不了遭到金人的奸污。这其中,就包括当时还只

  • 锦衣卫,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锦衣卫多厉害,锦衣卫是不是最强的,锦衣卫有战斗力吗

    提起古代特务组织,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令官员们闻风丧胆的大明锦衣卫。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一直延续至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正式灭亡,时年290岁。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

  • 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刘禅洗白,认为刘禅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保全家族以及蜀国人民,所以才不得不让人误以为他懦弱至极。 只是了解蜀汉灭亡的时候究竟有多惨烈才会知道,懦弱便是懦弱,古人的评价并没有多少过错。 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最终都没什么好下场,这便足以证明刘禅的选择是

  • 刘备如果统一天下,势必会杀这3个功臣,诸葛亮早就看透不说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如果一统天下诸葛亮会怎么做,刘备不伐吴诸葛亮能统一天下吗,诸葛亮为什么能帮刘备统一天下

    虽然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帝也认了这个皇叔,但是那个时候,中山靖王的后代,少说也有三五百个,这个血统实在是算不上有多少含金量。所以他的身份,一直都被一些人怀疑着,而刘备要是得了天下,估计也会为了杀掉几个功臣,诸葛亮知道,但看破却没有说破。刘备不像袁绍,四世三公,起点够高,计谋也比不上诸葛亮,武功比不

  • 三国第一隐忍之士,曹魏篡汉后,他也学着同样的方法代替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时的曹魏,三国时期曹魏有多厉害,三国时期曹魏重要人物

    这一切要送黄初七年曹丕病逝前说起,他托孤于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等人,让他们共同辅佐其子曹睿,这么做是让士家和皇族辅臣互相制衡。不久后曹叡继位,为魏明帝。他在位仅13年,期间他的三个儿子都早夭了,除司马懿以外的三位辅臣也先后离世,偏偏司马懿在对蜀、灭燕作战中,都立有殊勋,手握大权。隧到景初三年正月

  • “东吴广场舞”天团:原来他们不仅会打仗,跳舞也不在话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吴天团广场舞,荆州广场舞全部视频,中国最强广场舞天团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虽然被称之为乱世,但乱世出英雄,也出能人。有趣的是,有许多战场上的猛将,同样也精通其他花样技能。比如说,周公瑾周瑜才情卓越,气质出众,对音乐很是痴迷,擅长弹琴甚至会作曲。江东一带曾经流传的“曲有误,周郎顾”这句话,就是在赞扬他的音乐天赋。三国时期蜀汉武将之一马超也很喜爱音乐,据说当

  •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事后才知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回顾刘备的一生,会发现一共有2个重要的转折点,一是三顾茅庐,最终让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从那之后,刘备的事业,便走上了上坡路;二是夷陵之战,陆逊一把火,就把他几十年的积累给烧光了。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带着残存的势力,逃回蜀地,只是他当时年事已高,又接连遭受各种打击,刚刚到白帝城的时候,身体便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