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让我们来看他做的三件事

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让我们来看他做的三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2/3 22:51:34

“毅说人文与历史”认为雍正是清朝最务实反虚的皇帝,是一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实干家”。他革除弊端,务实肯干,惩治贪污,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皇帝。

下面我们跟随“毅说人文与历史”来看看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最伟大的“实干家”。

康熙帝作为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早年他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为后面的大一统清朝夯实了基础。但是康熙朝的中后期,“太平盛世”的景象麻痹了清朝的公大臣,臃肿的官僚队伍务虚浮夸、粉饰太平且腐败泛滥,种种弊端威胁着这个年轻的帝国。此时天降大任于雍正,他即位后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件事中,看出雍正是个务实的“实干家“。

清朝臣僚向皇帝禀告事情,有奏折和当面陈述两种。从揭秘的清宫档案来看,有些奏折纯粹是为了“上奏”而“上奏”,导致里面废话连篇。比如,有两广总督向皇帝送上几根香蕉的奏折,有浙江巡抚向皇帝送几个乌鸡蛋的奏折。这些确实会让人啼笑皆非,简直务虚到了极点。

雍正就非常痛恨这种形式主义,他再三重申让臣僚减少“务虚”的上奏,对面奏次数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贵州巡抚想面奏地方政务,聆听圣训,雍正回复:“道路甚远,不必无益之往来。便再来陛见,亦不过朕批来之旨教勉你耳。若能实力遵行,胜来陛见十次也。”还有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襄阳总兵请求面奏,雍正回复道:“你若能恪尽职守,遵朕训谕,实力奉行,凡所见所闻据实入奏,不欺不隐,比起千里迢迢来京见朕行套礼不知要强多少倍了。”从上面的事迹中,可以看出雍正就是这样一个直来直去的汉子,他看重的是臣僚的行动,看他们是否为天下苍生做了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听一些花言巧语和迷信被写得天花乱坠的奏折。正如雍正自己对臣僚的训话:“只务实行,不在章奏”,“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清朝臣僚上奏折,都是派遣专人去北京,然后送到紫禁城。有善于钻营的官员会上奏的非常频繁,他们意图和皇帝拉近关系,这就造成了很多“没事找事”的奏折。雍正觉得这种“没事找事”的奏折既耽误官员的时间,也耽误皇帝的时间,且那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信使可能要在路上走上个把月,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像当时的汉臣田文镜就喜欢整这一套,有事没事的就派遣信使送奏折。雍正觉察后勃然大怒,怒批田文境道:“你差人奏折特勤了,何必费此无益盘缠,况朕日理万机,亦觉烦索。”

雍正任用官员都是注重他们的才能与实际需要,而不是任用自己的亲信。他打破了康熙朝任免官员的出身和资质限定,任人唯贤而不唯亲,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旗人,只要能做出政绩,能对国家和黎民百姓有好处,就破格提拔,不循规蹈矩。用他自己的话说,“万不可拘泥一法一策也。”

“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能求虚名”,雍正的训话充分体现了他务实反虚的思想。雍正以务实精神,兴国安邦治天下,给后人以无穷的示。面对务虚成风的官员,贪腐的官场,雍正对症下猛药,推出一些实际的举措,革除了他父皇康熙遗留下官场积弊,为乾隆朝的国家发展夯实了基础。所以清朝“最实干”的皇帝的称号,雍正当之无愧。

更多文章

  • 他是康熙的亲哥哥,顺治更看好他,失去皇位原因令人无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是顺治和谁生的,顺治皇帝对康熙的看法,顺治是怎么得到皇位的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顺治帝不看好他,所以才传位给第三子康熙。可实际上顺治帝是非常看好福全的,因为长子早夭后,对于这个次子,顺治帝还是颇为心疼。于是便在他年幼时就问了他的志向,想要好好培养他一番。福全可不是一般人,他直接回答愿为贤王。这下子让顺治帝非常开心,自己的儿子志向的确很不错。因为顺治帝自己还在位,

  • 吴三桂原本可把满族赶出关外,却因一决定,成就了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三桂怎么被康熙灭掉的,假如吴三桂同意撤藩到关外,康熙时期吴三桂的势力

    可是不得不说,吴三桂此人的确是有着两下子,一开始,他仅有5万兵力,可是他懂得捉住人心,因为当时康熙上位,许多明朝旧势力都是不服从的,吴三桂正是捉住这些人想推翻清朝的心理,于是在1673年,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正式宣布起义反清,不出所料,兴明讨虏的旗号一打出,全国各地的支持明朝的人,都纷纷来投靠吴

  • 为什么有人说太平天国灭掉满清,中国才危险?原因让人头皮发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假如南王西王不死天国能灭满清吗,太平天国对满清的影响,太平天国可能灭清朝吗

    太平运动最终失败,可是他的过程却给很多人带来伤痛,对于中国来说,失败与成功都是对于中国不利的,这无异于是自相残杀,太平天国运动的本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农民起义,纵观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除了刘邦和朱元璋最后成功了,其他的都是失败的。如果说是太平天国打下了北京,那可以说是影响很恶略的一件事了,因为洪秀全

  • 他是乾隆之子,天生残疾无缘皇位,却是兄弟中最长寿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乾隆最长寿的皇子是谁,乾隆的长寿故事

    永璇之所以能够活这么长时间,和他自身的一个生理缺陷有着莫大关系。永璇天生跛脚缺陷。永璇自幼便知自己此生与皇位无缘,但却始终抱着乐观心态。京城之中曾传言八皇子终日沉湎酒色,乾隆皇帝得知后,亲自召见他进行训斥。然而永璇依旧是我行我素,丝毫不管外界争权夺利。永璇十六岁那年游历民间时,偶遇一位名为王箬筠的民

  • 为何清朝花了70多年才征服准噶尔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统一准噶尔,清朝和准噶尔的关系,清朝是怎么打败准噶尔的

    明朝后期蒙古部落分裂成了漠北、漠西和漠南三部分,漠北、漠南都归顺了清朝,唯有漠西的准噶尔部及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3个小部落没有归顺清朝。1636年大清和漠西四部确定了主权关系,准噶尔也在呈表上签字画押。1678年噶尔丹统一漠西蒙古,建立准噶尔汗国。当时沙俄对大清虎视眈眈,于是拉拢利诱噶尔丹,以

  • 他收养乾隆的公主,一养就是十几年,乾隆却不敢要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一生最宠爱的女人,乾隆与恒娖公主为什么恨乾隆,乾隆最宠的小女儿

    于敏中在乾隆二年的会试中,是当年的进士第一,那一年于敏中才23岁。他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文采冠绝。通晓汉、满、蒙、梵多种语言,这样的人绝对是顶尖的人才。乾隆很看重他,为了历练他将他放到地方上去做官。但是乾隆实在仰慕他的才华,就干脆让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任职。乾隆算是个文艺青年,一生作诗四万五千多首,每次

  • 吴三桂反清复明,为何得不到汉人支持?你看他杀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三桂为啥要反清,吴三桂起兵反清有可能成功吗,吴三桂反清复明的小视频

    按理来说,被满人统治汉人应该是很不满的。但为何吴三桂得不到汉人的支持?追溯根源,你看他杀了谁便可知。当年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已经自杀身亡了,而吴三桂正在回京勤王的路上,彼时他已经是平西伯。他们走到了山海关的时候,才得到了朝廷的消息。这一个噩耗的传来,让吴三桂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之后的一个月根本就

  • 他是康熙最小的儿子,被雍正当儿子养,被乾隆当弟弟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最大的儿子和最小的儿子,康熙的二儿子与乾隆关系,康熙的儿子中哪几个儿子最聪明

    在康熙六十三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儿子,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胤袐。他十分的幸运,因为他出生的很晚,所以有幸没有被卷入这场可怕的对于皇权的争夺中。所以他的兄长都对他没有仇恨,都把他当成一家人,当成弟弟爱护。就连雍正也是如此。可以说胤袐真的是很幸运了。胤袐从小就在众人的爱护中长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不学

  • 一顿臭骂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左宗棠是哪里人呀,左宗棠有没有说过说硬话办软事,如何训斥下属让下属心服口服

    这人是世家子弟,也非常有才华。一次,左宗棠打算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完成,但是有很多人反对,因为他们都发现这个人有一个怪毛病,就是对饮食特别挑剔。无论身处何处,他对饭菜的要求都非常苛刻,自称美食家,对餐具的使用也要非常的讲究,一旦有什么地方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对下属大发雷霆,弄得下属们人心惶惶。反

  • 此人是明朝人,却投靠清朝,一手策划明朝败局,成清朝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著名抗清将领,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一览表,与清朝对抗的明朝将领

    此人便是清朝第一功臣,范文程!范文程出自名臣之后,乃是宋朝文武双全之相范仲淹之后,自幼饱读诗书,深明义理。1618年,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和其兄主动面见清太祖努尔哈赤,太祖见其相貌不凡,便将其收归己用,负责书写文章。然而,一个小小的文员怎么能掩盖得了他的鸿鹄之志?随后,他曾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太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