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牛的家族,三兄弟都成了魏蜀吴的权臣,结局却是一场空!

三国最牛的家族,三兄弟都成了魏蜀吴的权臣,结局却是一场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33 更新时间:2024/2/24 23:37:50

相信前五个大家耳熟能详,但诸葛家族的出现,却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一个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的诸葛亮,他的家族怎能如此“投机”,成员遍布魏蜀吴呢?

其实,更让人惊奇的是,诸葛家族还是三国最牛的家族,原因很简单,在魏蜀吴都分别下了重注,派出家族之中的优秀子弟,分别前往魏蜀吴三国,最终蜀国的丞相,魏国的征东大将军,吴国的大将军,都曾是诸葛家族的囊中之物!

在魏蜀吴三国,诸葛家族主要布置了三个人,即一国派一个,后世称之为“诸葛三兄弟”,又称之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中记载: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诸葛瑾、诸葛亮是一对亲兄弟,诸葛诞是其堂弟,这三个人并有盛名,于是就“各在一国”。东吴是诸葛瑾,蜀国是诸葛亮,魏国是诸葛诞。其中,所谓“魏得其狗”,并非讽刺,而是有战功的功狗,是褒义的赞扬。

他们“各在一国”,是不是有特殊原因造成的呢?比如,因为连年战乱,兄弟三人走失,于是各自效力一国,最终走向沙场,兄弟互相厮杀,上演一幕人间悲喜剧。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而应该是诸葛家族有意为之。注:诸葛圭有三个儿子,分别为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诸葛圭的弟弟诸葛玄,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诸葛诞。

公元200年时,诸葛瑾来到东吴,很快就名声鹊起,官路亨通:

《吴书》:

岁馀,骘(步骘

zhì)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三国志》: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只用了一年,诸葛瑾就成了当世英杰,而且还与鲁肃等人相提并论,且深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此后,“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说明诸葛瑾一路扶摇直上青天。孙权称帝之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按照常理度之,诸葛瑾混得如此之好,深得孙权信任,应该把诸葛亮、诸葛诞、诸葛均都带到东吴。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诸葛瑾的帮助下,弟弟们怎么也可以混得很好。

然而,事实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诸葛诞、诸葛均都还“躬耕于南阳”(诸葛圭早死,诸葛玄照顾了三个侄子,最终死于荆州,此后由诸葛亮照顾弟妹们,而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所以推测诸葛诞也与诸葛亮一道)。

总而言之,诸葛瑾发达之后,诸葛亮、诸葛诞这两个未来的风云人物,有足够的机会翻身,只要前往东吴即可,但这两人却不为所动。

显然,这里应该不是“靠自己活出真精彩”的意思,而是乱世分家,诸葛兄弟们在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进行分散下注,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诸葛亮投资了刘备,诸葛诞投资了曹魏。其中,诸葛亮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诞在魏国混得也很好,先后成为御史中丞、尚书、征东大将军,典型的位高权重。

三国鼎立之时,魏蜀吴三国的高层中,都有诸葛家族的子弟。因此,无论哪一个国家胜出,最终诸葛家族都能屹立不倒。然而世事难料,诸葛家族最终结局却出人意料!

司马家族隐忍多年,最终异军突起,窃取了胜利果实,让诸葛家族竹篮打水一场空。尤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8年后,诸葛诞起兵反对司马昭,兵败之后被斩,且夷三族。因此,在魏国的诸葛家族算是没了。

至于在东吴和蜀国的诸葛家族,虽然并未断绝,但作为一个失败者,自然就没了豪门的基础,最后慢慢变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族。

客观的说,并非诸葛家族谋划不够好,乱世分散投资下注,这是大家族存留的一个重要办法,只是司马懿政变出人意料。因此,诸葛家族也可能是史上最倒霉的家族了,有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这三张好牌,却遭遇了意外事件。

乱世分家好,还是抱团好?抱团更有力量,但分散却降低风险,孰好孰坏,还真难以确定,可能需要具体分析吧。或许,诸葛三兄弟都是人才,单打独斗能力强,所以才分散下注。

诸葛三兄弟分散魏蜀吴,为何这三国皇帝不怀疑?毕竟,这三人位高权重,一旦串通,泄露情报,会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其实,这种分散投资,最关键的就在于“忠诚”,各去一国就要忠于一国,否则根本无法站稳。据说,后世的犹太人往往也是如此,去了哪一国,就会效忠于此国。

更多文章

  • 刘邦称帝后,遇到了古代君王们没遇到过的困难,他如何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称帝之前的爵位,刘邦称帝到死多少年,刘邦在历代君王的评价

    (刘太公剧照)要讲这件事,咱们先来讲讲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是秦朝丰邑枌榆乡的一个农民,生逢群雄并起的战国,战火纷飞的乱世。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刘太公尝够了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好不容易盼到秦始皇一扫六合,建立了大秦王朝,刘太公也有了一块田地,这好日子总算熬到头了吧。但暴秦统治的苛捐

  • 听到宋江被毒死,武松只冷冷说了6个字,道出宋江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前期时的宋江是一个正面的角色。为人仗义,慷慨的宋江在逃亡的过程中凭借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号结识了不少的英雄好汉,其中便包括行者武松。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的热血男儿,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侠士。在景冈山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遭遇兄长的死亡和官府恶意放在真凶西门庆时,没有在官府门口哭天抢地的要正义,没有在街上拉

  • 第一个拒绝投降宋江的人,下场有多惨?难怪关胜、呼延灼慌忙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江最怕的5个人,关胜和呼延灼谁先上梁山,关胜和呼延灼谁厉害

    宋江的名声,在水浒书中是极好的,看看他的三个绰号就知道:“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江湖豪杰一听,哪个不是纳头便拜?众好汉聚义,仿佛是一拍即合的事。宋江为了众兄弟“前程”着想,强行带队接受了朝廷招安。说来也是,梁山聚义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宋江这样做也算是正确,让好汉们洗脱了贼寇骂名,还能为

  • 为何平定天下后心狠的朱元璋杀尽了所有的功臣,却唯独留下汤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汤和坐龙辇见朱元璋,朱元璋杀的功臣一览表,朱元璋杀过的功臣都有谁

    汤和和朱元璋一样,同样是出生在贫苦家庭,同时也是朱元璋的发小。小时候的汤和便表现出了领导才能。与其他小孩子一起玩闹时,总是做老大,带着他们骑马射箭。长大以后的汤和更是身高七尺,性格非常的沉稳,善于谋略。后来在乱世当中跟着郭子兴起义,朱元璋也是被他所拉下水从军的。但是朱元璋很快的因功升职,封为镇抚,职

  • 宋朝时期,保护皇帝的大内高手,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大内侍卫和武林高手谁厉害,大内侍卫第一高手,宋朝的文臣有多厉害

    而两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与其说是重文轻武,不如说是重文怕武,皇帝既然怕死,他身边的侍卫肯定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且必须是绝对的忠心。大内侍卫可以说是当时的战斗王者。其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保卫当时皇宫以及皇室成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是当时北宋皇家侍卫中的精锐中的精锐。而这些禁军本就是从

  • 明朝的正规军,为何在面对农民军时不堪一击?朱元璋早就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元璋的军事,明朝历史上真实兵力,明朝的军权有什么特点

    明朝初期的分封政策间接地导致了明朝末年军队战斗力弱小的可怜。明朝末年的时候,国家的军队数量并不少,但无奈的是军心不稳,导致军心不稳的原因就是军饷不足,士兵拿不到工资,自然不愿意卖命打仗,所以明朝的军队在面对李自成的义军和满族的铁骑时,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偌大的明朝,竟然难以开出士兵的军饷,这并不是一个

  • 宋朝一本巨著,记载内容颠覆认知:1700年前中国人远航罗马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分钟看懂宋朝,4分钟看完宋朝历史,宋朝优秀著作

    最接近罗马帝国的是东汉甘英,在公元97年奉66岁的班超之命出使罗马帝国。但可惜的是,甘英仅到底波斯湾,不希望汉朝与罗马直接联系的安息人,在波斯湾海边编了一个谎言称“运气好要三年才漂得过去,运气不好就直接喂鱼了”,最终甘英打道回府,使汉朝和罗马两大帝国的相会失之交臂,令后人扼腕叹息。此后数百年中,中国

  • 女真骁勇善战,号称满万不可敌,为啥打不过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日本vs女真,后金女真,女真长相图片

    1130年,宋金之间爆发建康之战(南京),岳家军就斩女真兵“无虑三千”,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对金兵的首次胜利。所谓“无虑”,就是没有头发烦恼,说明是货真价实的女真辫子军。1134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收复伪齐的襄阳府、郢、随等六郡。虽然是伪齐政权,但实际有金兵助阵,具体多少史书上没有说明,但伪齐

  • 戚继光能打过努尔哈赤吗?金庸:努尔哈赤是元明400年来最天才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评价戚继光,戚继光真实实力,戚继光能打过明朝吗

    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金庸认为努尔哈赤不仅是“成吉思汗之后全世界最天才的军事家”,相当于是元明时期全世界最天才的军事家,而且留下的清军200年内“在全世界所向无敌

  • 水浒传中,为什么说晁盖是宋江害死的?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江哭晁盖,水浒传中谁帮宋江害死晁盖,水浒传宋江与晁盖对话

    但是等晁盖死后,宋江却换了个说法,他对众兄弟说: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人家晁盖没说要捉住史文恭,只是说找到射死他的人,然后让此人当梁山首领。结果到了宋江这里,就变成了捉住史文恭,才能成为梁山首领。可以说,让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