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名声,在水浒书中是极好的,看看他的三个绰号就知道:“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江湖豪杰一听,哪个不是纳头便拜?众好汉聚义,仿佛是一拍即合的事。
宋江为了众兄弟“前程”着想,强行带队接受了朝廷招安。说来也是,梁山聚义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宋江这样做也算是正确,让好汉们洗脱了贼寇骂名,还能为国效力,用军功混个一官半职,从这一点来看,宋江是有功劳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宋江做了太多阴狠酷烈之事,牺牲了太多无辜之人的性命。
如第五十一回:美髯公误失小衙内。“美髯公”朱仝本是宋江老乡,是郓城县马兵都头,红面长须,凛凛威风,武艺超群,疏财仗义。朱仝对梁山、对宋江都很好,晁盖劫生辰纲事发,他义释晁盖;宋江杀阎婆惜事发,他义释宋江。后来雷横杀白秀英,他又偷偷放了雷横,并为此丢了官职,被刺配沧州。
宋江得知后,想赚朱仝上山,便定下了一条毒计。当时沧州知府十分看重朱仝,不嫌弃他罪犯的身份,对他十分信任,让他带着自己四岁的爱子去看花灯。花灯会上,雷横和吴用突然出现,劝朱仝上梁山落草,朱仝婉拒。一回头却大惊失色,只有四岁的小衙内不见了!
等朱仝在林子里寻到小衙内,这个只有四岁,粉雕玉琢、就喜欢猴在他身上的孩子,已被劈作两半,扔在树旁。朱仝大怒,险些跟杀人者李逵拼命。很多读者往往把这个罪名安在李逵头上,其实不然,李逵当时一句话就道出了真凶:“教你咬我鸟!晁、宋两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
他说自己只是奉命行事,是“晁、宋”两人指使他干的,但是李逵是谁的走狗?宋江!他能听晁盖的话?朱仝被绝了后路,只得上了梁山。对“救命恩人”做下如此残忍冷血之事,宋江却毫不在意,嘻嘻哈哈坐等朱仝上山,简直毫无人性!
说起来,朱仝不是第一个被宋江“逼”上梁山的人,霹雳火秦明才是第一个明确拒绝宋江,然后被宋江陷害得最惨,从而被“逼”上梁山的人。
阎婆惜联手张文远,送给宋江一顶翠色帽子,随后又用招文袋威胁宋江,让本来就一肚子气、一脑袋绿的“呼保义”宋江气疯了,挥刀杀了阎婆惜,逃亡江湖,伙着花荣、燕顺一伙强人在清风山作乱。时任青州兵马统制的秦明,带了一拨人马前去攻打清风山。结果宋江一眼就看上了这个“猛男”,无论如何要搞到手!
秦明莽汉一个,有勇无谋,哪像宋江这样诡计多端。一仗下来,秦明竟着了道儿,连人带马落进坑里,成了俘虏。然后宋江就花言巧语怂恿秦明入伙,花荣、王英、燕顺等也假装以礼相待,又是作揖下拜,又是设宴大请。但是人家秦明是朝廷大官,好好地干嘛要改行当贼寇?于是秦明十分抗拒,死活不肯。
宋江一看来秦明软硬不吃,心中暗暗发狠,早已定下毒计!便说让秦明在寨中休息一夜,是明日一早就送他走,然后五个人轮番把盏,秦明被灌得大醉,鼾声如雷。宋江找来一个身材相貌酷似秦明的人,披挂了秦明衣甲头盔,骑了秦明战马,拿了秦明那条大狼牙棒,带一伙人连夜去打青州城。
这伙人在青州城下十里路头一路杀戮百姓,烧毁房屋。这还得了,青州知府认为秦明已经叛变,把秦明一家老小全杀了,人头都被挑在竹竿上示众。此时,被宋江灌醉的秦明,毫不知情。
第二天,他还真以为宋公明放他回去是完全出于一番好意,兴冲冲赶回青州,不料看到的却是妻子的首级,以及城头官兵“弩箭如兩点般射将下来”。秦明睚眦欲裂,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走投无路。而此时,“及时雨”宋江“及时出现”了,还装得一脸无辜:“咦?秦将军不是回家了吗?一个人在这溜达啥呢?”
秦明竟把宋江当成了倾诉之人,把自己家破人亡的遭遇说给宋江听。宋江微微一笑,既然如此,去我那山寨坐坐吧!秦明无处可去,只得跟着上了清风山。到了山上,宋江才承认“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
秦明大怒不已,要和宋江拼命,但独自一个又怎敌得过众人之手,一声长叹:“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我妻子一家人口。”其实何止秦明一家,宋江派出假冒秦明的那队人马,也是一路烧杀:“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而“孝义黑三郎”宋江却如没事人一般,轻描淡写笑道:“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看看宋江这副嘴脸,只想着要别人死心塌地效忠于他,哪里想过别人心里的痛楚和难受。为达目的,屠杀无辜稚子和杀百姓如切瓜砍菜,这便是宋江“替天行道”的真相!
梁山之上不只秦明一个朝廷军官,急先锋索超、大刀关胜、圣水将军单廷贵、神火将军魏定国、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等等,都曾是朝廷命官,一方统制。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只要被捉,往往三言两语就慌忙投降了,其实不是他们没骨气,是宋江太狠毒,是秦明“家破人亡”的例子太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