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屠川,两个外国传教士亲身经历了这一切,还历史一个真相

张献忠屠川,两个外国传教士亲身经历了这一切,还历史一个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1/19 10:30:08

文:鼓浪隐士

#01.

利玛窦来华后,不少来自西方的耶稣会士涌入中国,形成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浪潮。而在明清交际的大变革时代里,耶稣会士因其掌握科学技能,成为了各方势力吸纳的人才。像效力清廷的汤若望,南明政权的毕方济、卜弥格等等。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同样出现了耶稣会士的身影。

他们是意大利人利类思与葡萄牙人安文思。利类思在1606年,生于西西里岛一个贵族家庭,1635年来到澳门,并在三年后进入中国内地。而安文思则是麦哲伦的后裔,1609年出生,31岁那年来到中国。

1640年,利类思进入四川传教,为天主教进入巴蜀的滥觞。当时东阁大学士刘宇亮热心天主教,给利类思以极大支持,“为利君将中堂装饰一新,堂中悬救世主及圣母像,设祭台,上置黄蜡烛台及各花草,宛如圣堂然。利司锋常在此处,不独向各绅宦讲论圣教道理,而各等人民来游玩者亦为之讲道(成都人士从未见经堂,闻风来观者殊不乏人)。听者皆乐而忘倦。于是进教者实繁有徒。”

因着教务的发展,利类思难以应付,于是安文思于次年来到成都,协助他工作。他们在成都、重庆、阆中等地拓展教务,1644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在此称帝,年号大顺,建立大西政权。

当时两位传教士在绵竹的刘宇亮处避难。而他们的好友吴继善(文学家吴伟业的族兄)已经从成都县令摇身变成了大西国的礼部尚书。于是吴出于对张献忠“表忠心”的原因,就向他推荐了两位传教士,告诉他两人颇有才能,是国家的栋梁。张献忠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利玛窦、汤若望的事迹还是知道的,他也对西洋科技充满了好奇,于是召见了两位传教士。

#02.

张献忠被两位西洋人流利的中文所惊叹,一时“龙心大悦”。甚至出现了少有的“礼贤下士”。史载:“问泰西各国政事,二位司铎应对如流。献忠大悦,待以上宾之礼,请二位司铎驻成都,以便顾问。并令遵己命,同享国福。且许将来辅助教会,国家太平之后,由库给赀,建修华丽大堂,崇祀天地大主,使中国人民敬神者有所遵循云云。二司铎唯唯而退。”

不久,张献忠赠送了大量礼物给两位传教士,并让他们入朝为官,担任“天学国师”。尽管此前从信徒那里听过张献忠残暴杀人的事,但通过接触,尤其是得到封赏后,利类思的不安心情有所缓解,甚至发现张献忠具有“天姿英敏,知足多谋,其才足以治国”、“有智谋”等等品质。

当然张献忠优待两位西洋人,是别有目的的。他没啥文化,可好奇心人人皆有。于是他很快就下令利类思、安文思为他制造天象仪、地球仪了。两位神父接旨后,不敢怠慢,立刻绘制设计图,并指挥十几名工匠赶紧制造,于八个月后完成了两座铜制的科学仪器。

当两名神父公开展示科学仪器时,“见者莫不称奇,献忠尤为称羡,视若异宝。饬令将天、地球仪排列宫中大殿上,以壮观瞻。又令厚赏司铎。”而且“大西朝廷”还为此引发了地球是圆还是平的争论,但两名神父以深厚的科学知识驳斥了某些文人的“天圆地方”说,得到了张献忠的认可。他说到“地球浑圆之说,吾亦信之。然据中国天文家之理想,地系方形,中国在中央,四方为外国,故名中国,其坚稳可知。当有八百年之久长。”看来老张还是懂点科学知识,比晚清某些顽固文人还强。

张献忠为了与清军、南明等势力作战,也想拥有威力巨大的火炮。但两位传教士虽然来自西方,可没学过火炮技术。于是他们通过成都留存的明军大炮,依样画葫芦,居然造出火炮,这让张献忠非常满意。此外,张献忠为了“立言”,将自己平时说的一些话,编成了语录,并希望两位神父能够将其翻译成西语,让西方读者阅读。

#03.

可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而与张献忠这样的魔王相处更是恐怖。原来还优待传教士的大西皇帝,忽然有一天性情大变,居然认为他们是清廷、南明的奸细。于是他们失去了信任。当时清廷的肃亲王豪格经陕西进入四川,讨伐大西政权。于是张献忠就将两位神父收押军中,随军北上抗清。

而张献忠在离开成都前,大开杀戒,屠杀当地居民。利类思记载:“献忠出川,深虑各营中妇女众多,有碍行进,敕令次日将妇女引至大营外一律杀之。献忠除有正后四名外尚有嫔妃三百人,除留后妃二十人服役诸事外,余二百八十尽皆杀绝。至于各营妇女,齐集一处,号令一下,乱砍乱杀,叫冤哭喊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而这仅是张献忠屠川的一个缩影,利类思与安文思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为后人留下了更多四川大屠杀的证据。

两位神父随着大西军北上,途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过着“饱受惊惶,坐卧不安”日子。于是两人向张献忠请求离开军中,返回澳门。此番请求无疑是作死之举,大西皇帝于是决定将他们处死。不过由于清军压境,张献忠准备打败了豪格再来行刑。可是他一出战,就被清军的利箭射中身亡,利类思、安文思就此逃过了一劫。

清军攻入大营后,将两名传教士俘虏。他们先是成为八旗的奴隶,不久后得到了释放。利类思与安文思于是在北京拓展教务,并于1655年在顺治皇帝特批下,在紫禁城东华门外一带建立了东堂,成为现在王府井商业街的地标建筑。

策划:鱼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文章

  • 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祁镇复位后杀了石亨,曹吉祥石亨,朱祁镇与曹吉祥

    夺门之变的带头大哥有三个人,文臣代表徐有贞,武将代表石亨,太监代表曹吉祥。这三人之所以策划夺门之变,为的还是俩字利益。这三人在景泰帝一朝,混的不好不赖,曹吉祥是司设监大太监,这是个啥机构呢?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设立了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

  • 张献忠在四川“江口沉银3000万两”?故事很逼真,现实很骨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献忠江口沉银最新视频,张献忠江口沉银专案,张献忠江口沉银在哪发现的

    “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歌谣乍一听肯定是一头雾水,实际上,这是描述当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故事的。张献忠何许人也?张献忠,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记载,他身材魁梧,脸形稍长,面色微黄,留着及胸的长胡子,声若巨雷,人称“黄虎”。他自幼家境贫寒,当过小贩,也当过

  • 张献忠发现蓝玉人皮,感叹蓝玉罪有应得,朱元璋给了他两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蓝玉人皮到底去哪里了,朱元璋杀蓝玉怎么处理,蓝玉为什么叫蓝玉

    这具人像居然是真人皮质,内务府的太监告诉张献忠,这正是凉国公蓝玉的人皮。蓝玉肉身在此地被供奉已有两个多世纪了,朱元璋的大明朝已经延续了整整276年。张献忠除了震撼朱元璋的狠毒之外,更多的是感叹蓝玉罪有应得。朱元璋在杀蓝玉之前,已经给了他两次机会,但是蓝玉置若罔闻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传说中的

  • 建小学却挖出南宋高官墓,出土8件国宝,其中一梅瓶价值3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老农挖出国宝级文物,古墓出土宋代瓷器,古墓出土南宋器物欣赏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既是基于自身学科探索而获得的重要考古传承,又是将好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产和财富呈现出来,很多出土的文物都应该归功于考古学家,殊不知在真正考古过程中,其中的艰辛是无法想象的。01工人在学校施工意外挖出宝藏,专家发现古墓群,墓主身份显赫在六年前,浙江省庆元县的一所郊区职业高中需要扩建

  • 帝王权谋:殉葬制度废止千年后,朱元璋临终为什么要求责殉诸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埋到哪里了,朱元璋后宫殉葬,朱元璋有没有恢复殉葬制度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即南京故宫),终年71岁。这位大明王朝缔造者的溘然长逝,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朱元璋在位31年期间,下达过数不清的诏令,但若论历史影响力,他的遗诏尤其值得细

  • 床上躺着宋王朝半壁江山,北宋第一名伎李师师,其实是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末年有两个李师师吗,北宋李师师野史,一代名妓李师师有多美

    北宋末年,汴梁城的一条幽暗小巷里,一位小染坊的老板正在为生计发愁,边关摩擦不断,朝廷征税日益加重,染布得缴税 ,卖布也得缴税,就连倒脏水还得缴税。染坊老板姓王名寅,妻子早早离世,留下自己与三岁的女儿勉强度日。一日,王寅带着女儿来到寺庙中,希望让她舍身佛寺,健康成长,女儿哇哇大哭,老僧为她摩顶时,小女

  • 府军前卫:是锦衣卫的“大哥”?它的存在令锦衣卫“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锦衣卫指挥使是锦衣卫的老大吗,锦衣卫的克星,深度揭秘锦衣卫

    众所周知,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的一个机构,原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改成“亲军都尉府”,掌管着皇帝仪仗和侍卫的职责,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时被改成了锦衣卫!从此看来锦衣卫的存在至关重要,同时也抱有一定的危险性,锦衣卫的“策反”工作一旦开启,势必会掀起“大风大浪”!而府军前卫从部门和人数上显

  • 广东农民称霸印度洋,南洋诸国俯首称臣,朱棣出50万要其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陈祖义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广东人,家中世代以耕地为主,随着元末战乱不断陈祖义一家便迁到了南洋居住,在到南洋之后陈祖义做了一名海盗,凭借和自己的心狠手辣和常年的经营陈祖义成为了海盗的首领,之后的陈祖义率领的他的手下长期盘踞在马六甲海峡掠夺过往的船只。随着他不断的掠夺和扩张他先后吞并了南洋地区的其他海盗团伙

  • 差点生擒西夏太后!洪德堡战役,3万宋军如何打垮20万西夏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092年,西夏梁太后率举国兵力东侵,试图以压倒性优势打击宋军一路,开辟前往中原的通道。然而西夏军却遭遇了出乎意料的战斗,其中军御营甚至遭到击破,西夏军最终狼狈撤军退回夏境。这是宋军在西北地区向弹性战略防御完全转变的一个特殊战例。宋朝在收回地方军权之前,只能通过都部署—战区制度来协调中央禁军与地方藩

  • 张国维:明朝大势已去,以死殉国,清兵见其遗体为何会下跪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国维博士,李中莹和张国维,陈国山与张江张国维

    崇祯七年(1634年),张国维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按应天、安庆等十府,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地的桥、塘渠、漕渠。张国维不仅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实干家,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心得的理论家,他“单舸巡汛,探溯河渠,各绘水图,括以说略”(《明史·张国维传》)研究数十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