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结局如何

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2/1 9:49:17

夺门之变的带头大哥有三个人,文臣代表徐有贞,武将代表石亨,太监代表曹吉祥。

这三人之所以策划夺门之变,为的还是俩字利益。

这三人在景泰帝一朝,混的不好不赖,曹吉祥是司设监大太监,这是个啥机构呢?

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设立了十二监,分别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悟空呆过的御马监就是吴承恩根据明朝宫廷制度设立的,孙悟空在天上放马时大约在东汉时期,这时候根本还没有御马监这个官职。

那么比御马监高一点的司设监是干嘛的呢?

就是管管皇帝家的账册,雨伞,仪仗等东西,曹吉祥这个司设监大太监,呆的可以说是个清水衙门,他想往上晋升一步大约也困难重重。

这时候徐有贞石亨找他商量,景泰帝病重,他们想拥立英宗复位,希望曹吉祥做他们的内应,曹吉祥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英宗复位,那么自己就有了拥立之功,至少可以离开司设监这个淡出鸟来的清水衙门。

文臣代表徐有贞之所以要拥立英宗复辟,因为他的官当得不太顺心。

徐有贞这人很有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是他这人有问题,怕死。

怕的要命。

当年英宗被俘,瓦剌也先大兵压境的时候,徐有贞向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上书说:我夜观天象,发现老天示警了,我们只有举国南迁,才能保住大明江山。

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多亏了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一句,谁说要南迁就杀谁的头。

这才稳住了朝堂的纷乱气氛。

战胜瓦剌后,对于徐有贞当年建议南迁的事儿,景泰帝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空缺,徐有贞拜托于谦向皇帝美言几句。

于谦递上折子,景泰帝一看这不就是动员我南迁的那哥们吗?

我没让他回家抱孩子去就便宜他了,让他在原位上呆着吧,升啥官啊。

徐有贞的如意算盘落空,从此就恨上于谦了,认为就是他从中作梗导致自己升官的愿望落空了。

他原名叫徐珵,有人建议他改名,这样皇帝就认不出他来了。

徐珵改名成徐有贞。

改名后,有人再次推荐改名后的徐有贞,他的官运才略微好点。

陈循等共荐有贞,上亦忘其为珵也,遂以谕德骤膺迁擢,于是复起用。

看来改个好名字还真的有用。

徐有贞参与策划夺门之变,有他的算计。

精通天文地理的徐有贞这次算的很好,只要能拥立英宗还朝,自己就是从龙之臣,虽然拥立未免有危险,但是福贵需要险中求,一旦拥立成功那么好处是翻倍的,与其在景泰帝手下做官做得半死不活,不如搏一把。

这三人中最不该参与夺门的就是石亨。

英宗北狩,也先大兵压境。

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共同守大同,阳和口一战,朱冕宋瑛战死,石亨见事不妙转身就逃。

当了逃兵。

于谦知道他有能力,没有追究他临阵逃脱的罪责,破格提升他为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

石亨倒也没让于谦失望,北京保卫战打的很出色,战后被封侯,后来又加封太子太师,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他参加夺门之变,大约只有一个目的,想要百尺竿头在进一步。

眼看着景泰帝要死了,自己需要找个新主人投靠,朝臣的意见是立前皇帝英宗的太子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帝一旦龙御归天,让太子即位朱祁镇监国。

如果事情照朝臣的建议办,石亨觉得捞不到什么便宜,不如直接拥立英宗复位,一步到位。

于是他和徐有贞曹吉祥三人一拍即合。

二,结局

开局全靠时间,这三人拥立英宗的时间掌握的很好,一举成功。

事后英宗对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也很器重,委以重任。

石亨等人拥立英宗本就是一次政治投机行为,这就像赌场上压大小,一把梭哈。

胜利者拥有所有,失败者一无所有。

石亨曹吉祥胜利了,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享受劳动果实了。

曹吉祥成了英宗身边最受宠的太监,权倾朝野。

他的几个干儿子也跟着曹吉祥鸡犬升天。

石亨更厉害,他被英宗封为忠国公。

七大姑八大姨四千多人来蹭他的热度,他也来者不拒,给这些亲戚们加官进爵。

而徐有贞夺门之变后,担任内阁首辅。

徐有贞是个有本事有眼光的人,只是为人比较功利而已。

英宗复位后,徐有贞开始有意疏远自己的两个盟友。

甚至建议英宗,和这俩人保持距离。

有贞既得志,则思自异于曹、石。窥帝于二人不能无厌色,乃稍稍裁之,且微言其贪横状,帝亦为之动。……亨、吉祥大怨恨,日夜谋构有贞。

三人的矛盾激化,曹吉祥石亨联手开始整徐有贞。

曹吉祥毕竟身在皇宫,耳目众多,徐有贞和皇帝说点啥,他立刻就知道了。

他让人把皇帝和徐有贞的密谈散布出去,造成了徐有贞这人狼子野心之像。

慢慢的英宗开始疏远徐有贞,后来把他一贬再贬,甚至把他关进昭狱。

后来徐有贞被贬为庶民,放回老家。

一生追求功名的徐有贞,落得一身白丁。

不过他却是三人中下场最好的一个。

挤走徐有贞,曹吉祥石亨更加飞扬跋扈。

石亨曹吉祥联手整徐有贞时,有一个人也跟着倒了霉,被关进昭狱,这人叫李贤

李贤是英宗后期著名的重臣,土木堡之变时,曾经跟随英宗御驾亲征,大军溃败,他侥幸逃脱性命。

英宗复位后,封李贤为翰林学士,入职文渊阁,和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

后来他更被升为吏部尚书、

石亨曹吉祥向英宗皇帝进谗言把徐有贞关进监狱,顺道把不听话的李贤也一起投入昭狱。

还没等英宗处理他们,忽然电闪雷鸣,冰雹加大雨大风,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被连根拔起。

英宗害怕了,觉得这是老天在示警,赶紧放了徐有贞李贤。

李贤被贬到福建,路上就被召回,官复原职了。

天顺三年,也就是英宗皇帝复位后的第三年,石亨越加的位高权重起来。

他侄子石彪和叔叔商议想着谋求大同总兵这个职位,这样京城内有石亨,京城最重要的咽喉位置有石彪,石家爷们就掌握了朱家父子的生命安全。

朱祁镇经历过生死,当然不会再把自己的命叫到别人手上。

于是派人审问,很快在石彪家翻出来了

绣蟒龙衣及违式寝床诸不法事。

不知道是石彪家真的有这些东西,还是英宗派人一审就有了,反正石彪很快就被英宗砍了头。

对石亨,英宗好言安慰,你侄子石彪犯的事儿和你没关系,你安心在家养病就好了。

但是石亨没病啊。

石亨养病的时候,朝廷正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曹吉祥石亨等人拥立英宗的夺门之变是否有必要。

曾经被石亨曹吉祥关进昭狱的李贤一语致死:

若郕王果不起,群臣表请陛下复位,安用扰攘为?此辈又安所得邀升赏,招权纳贿安自起?老成耆旧依然在职,何至有杀戮降黜之事致干天象?《易》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正谓此也。”帝曰:“然。”诏自今章奏勿用“夺门”字,并议革冒功者四千余人。

景泰帝一死,您自然会被群臣拥立,何必用石亨等人的拥立呢?他们又有啥功劳呢。

石亨曹吉祥的所作所为用五个字可以概括:脱裤子放屁。

他们却把这个屁捧成了自己的不世之功。

英宗一听,李贤说的有理啊,于是下旨今后不可再用夺门这两字,并且把依靠夺门起家的四千多人革职。

这就从法理上否定了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功劳。

既然夺门这件事不再是一件不世奇功,那么石亨曹吉祥的厄运也就降临了。

石彪被杀三个月后,在家奉旨养伤的石亨就被锦衣卫请去协助调查了,很快就被查出了谋反罪,按律法当斩首,不过没等到挨刀石亨就死了,《明史》中写他的死用了两个字:

瘐死。

这俩字的意思是冻饿而死。

数十年前一代聪明人解缙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埋在雪里冻死,石亨大约也属于那种不想冻饿而死都必须冻饿而死的人。

石亨一死,英宗不再认夺门这件功劳,曹吉祥慌了。

曹吉祥拿出大量金钱,结交朝臣,那些靠着曹吉祥起家的朝廷大员也怕他倒了,卖力的维护他,于是形成了一个曹家集团。

英宗大约也觉察到曹吉祥的威胁,开始有意的打压他。

曹吉祥有个干儿子叫曹钦,有一天他问一个叫冯益的门客:历史上有没有太监后代夺天下成功的?

冯益说:有啊,您老祖宗曹操就是。

曹钦一听,那还等什么,我必须成为第二个曹操。

英宗皇帝既然不听话那就废了他,大不了再立一个皇帝,反正夺门这事儿一回生两回熟三回他就是我朋友。

于是和曹吉祥联手里应外合预备造反。

但是事儿做的不机密,被人告发,英宗有了事先防范。

曹钦曹吉祥的叛乱也造成锦衣卫指挥佥事逯杲,左军都督府掌府事吴瑾,左都御史寇深被杀,李贤被砍伤的损失。

叛乱很快被平定,想做曹操的曹钦投井自杀,曹吉祥被捉住后,英宗下令将他凌迟处死。

夺门三杰拥立英宗复位,谋杀于谦,权倾一时,最后落得二死一贬的下场,也算老天有眼吧。

文:薛白袍

更多文章

  • 张献忠在四川“江口沉银3000万两”?故事很逼真,现实很骨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献忠江口沉银最新视频,张献忠江口沉银专案,张献忠江口沉银在哪发现的

    “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歌谣乍一听肯定是一头雾水,实际上,这是描述当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故事的。张献忠何许人也?张献忠,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记载,他身材魁梧,脸形稍长,面色微黄,留着及胸的长胡子,声若巨雷,人称“黄虎”。他自幼家境贫寒,当过小贩,也当过

  • 张献忠发现蓝玉人皮,感叹蓝玉罪有应得,朱元璋给了他两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蓝玉人皮到底去哪里了,朱元璋杀蓝玉怎么处理,蓝玉为什么叫蓝玉

    这具人像居然是真人皮质,内务府的太监告诉张献忠,这正是凉国公蓝玉的人皮。蓝玉肉身在此地被供奉已有两个多世纪了,朱元璋的大明朝已经延续了整整276年。张献忠除了震撼朱元璋的狠毒之外,更多的是感叹蓝玉罪有应得。朱元璋在杀蓝玉之前,已经给了他两次机会,但是蓝玉置若罔闻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传说中的

  • 建小学却挖出南宋高官墓,出土8件国宝,其中一梅瓶价值3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老农挖出国宝级文物,古墓出土宋代瓷器,古墓出土南宋器物欣赏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既是基于自身学科探索而获得的重要考古传承,又是将好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产和财富呈现出来,很多出土的文物都应该归功于考古学家,殊不知在真正考古过程中,其中的艰辛是无法想象的。01工人在学校施工意外挖出宝藏,专家发现古墓群,墓主身份显赫在六年前,浙江省庆元县的一所郊区职业高中需要扩建

  • 帝王权谋:殉葬制度废止千年后,朱元璋临终为什么要求责殉诸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埋到哪里了,朱元璋后宫殉葬,朱元璋有没有恢复殉葬制度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即南京故宫),终年71岁。这位大明王朝缔造者的溘然长逝,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朱元璋在位31年期间,下达过数不清的诏令,但若论历史影响力,他的遗诏尤其值得细

  • 床上躺着宋王朝半壁江山,北宋第一名伎李师师,其实是两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末年有两个李师师吗,北宋李师师野史,一代名妓李师师有多美

    北宋末年,汴梁城的一条幽暗小巷里,一位小染坊的老板正在为生计发愁,边关摩擦不断,朝廷征税日益加重,染布得缴税 ,卖布也得缴税,就连倒脏水还得缴税。染坊老板姓王名寅,妻子早早离世,留下自己与三岁的女儿勉强度日。一日,王寅带着女儿来到寺庙中,希望让她舍身佛寺,健康成长,女儿哇哇大哭,老僧为她摩顶时,小女

  • 府军前卫:是锦衣卫的“大哥”?它的存在令锦衣卫“无地自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锦衣卫指挥使是锦衣卫的老大吗,锦衣卫的克星,深度揭秘锦衣卫

    众所周知,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的一个机构,原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改成“亲军都尉府”,掌管着皇帝仪仗和侍卫的职责,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时被改成了锦衣卫!从此看来锦衣卫的存在至关重要,同时也抱有一定的危险性,锦衣卫的“策反”工作一旦开启,势必会掀起“大风大浪”!而府军前卫从部门和人数上显

  • 广东农民称霸印度洋,南洋诸国俯首称臣,朱棣出50万要其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陈祖义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广东人,家中世代以耕地为主,随着元末战乱不断陈祖义一家便迁到了南洋居住,在到南洋之后陈祖义做了一名海盗,凭借和自己的心狠手辣和常年的经营陈祖义成为了海盗的首领,之后的陈祖义率领的他的手下长期盘踞在马六甲海峡掠夺过往的船只。随着他不断的掠夺和扩张他先后吞并了南洋地区的其他海盗团伙

  • 差点生擒西夏太后!洪德堡战役,3万宋军如何打垮20万西夏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092年,西夏梁太后率举国兵力东侵,试图以压倒性优势打击宋军一路,开辟前往中原的通道。然而西夏军却遭遇了出乎意料的战斗,其中军御营甚至遭到击破,西夏军最终狼狈撤军退回夏境。这是宋军在西北地区向弹性战略防御完全转变的一个特殊战例。宋朝在收回地方军权之前,只能通过都部署—战区制度来协调中央禁军与地方藩

  • 张国维:明朝大势已去,以死殉国,清兵见其遗体为何会下跪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国维博士,李中莹和张国维,陈国山与张江张国维

    崇祯七年(1634年),张国维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按应天、安庆等十府,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修筑了吴江、江阴、苏州等地的桥、塘渠、漕渠。张国维不仅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实干家,而且还是一个很有心得的理论家,他“单舸巡汛,探溯河渠,各绘水图,括以说略”(《明史·张国维传》)研究数十年来的

  • 明明李善长无权,又不想造反,朱元璋为何还要杀这个70多的老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李善长是如何投奔朱元璋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处死李善长

    (朱元璋)其一、李善长已经退休了,完全没有掌握权力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这些功臣们或者掌控着朝廷的话语权,或者掌控着兵权。这些人的权力太大,朱元璋害怕他们会对他构成威胁。尤其是害怕他去世后,这些功臣们对他的孙子朱允炆产生威胁。所以朱元璋才会防患于未然,提早杀掉他们。但是李善长不同啊,当时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