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为何早早衰落?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原创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为何早早衰落?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4/1/19 9:01:08

很可惜,同时也很可笑,周威烈王竟然分封篡国的三大卿族为新的诸侯,曾经在春秋时期匡扶周王室的晋国落此下场,令天下人寒心,周王室仅有的一点权威荡然无存,礼乐制度彻底崩溃,战国七雄开始逐鹿天下……

[var1]

魏国的首任君主是魏文侯魏斯,他一手促成三家分晋,而后对外联合韩国,打压三大卿族中实力最强的赵氏,使得赵氏不能一家独大,对内任用李悝吴起等人变法图强。在魏文侯的治理之下,这个刚刚诞生的魏国迸发出非凡的活力,成为了战国首强,北吞中山,东逼齐鲁,南败楚国于桑丘,西击秦国于河西,一时之间,天下列国不敢与魏国一战。

可就是强悍如斯的战国首强,为何又早早衰落,没能完成统一呢?梁超先生曾如是评论魏国的衰败有四大“失计”。

[var1]

失计之一:逼走吴起,河西之地得而复失

在魏文侯时期,吴起被拜为上将军,在魏国的西河郡编练出了一支天下闻名的强军——魏武卒,并以此在阴晋大战中,击溃秦惠公统率的秦军主力,占据秦国河西之地,使得秦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魏武侯即位之后,对战功赫赫的吴起十分忌惮,不久在魏相公叔痤的陷害下,将吴起逼离魏国。

听闻吴起离开魏国,秦国立即率军再度打响持续了百年的河西之战,失去吴起坐镇的河西魏军,一败于洛阴,二败于石门,三败于少梁,丧师丢地,十几年的时间里,秦国丢掉的河西之地全境收复,不久,连魏国的西河郡都没能保住……

[var1]

失计之二:三晋一家的国策被废止

魏文侯执政时期,魏国奉行三晋一家的国策,联合赵国、韩国组成三晋联盟,赵国和韩国之间的争斗停止了,赵国实际上被削弱,魏国成为了三晋联盟的主导。魏国可以借着三晋联盟,西锁秦国于崤函以西,南止楚国北进之路。

可是,魏武侯即位之后,便废止了这一项国策,先是接纳了叛乱的赵国公子朝,接着又是进攻赵国、韩国,使得无法抑制楚之北进,也给了秦国喘气的机会。

[var1]

失计之三:本国人才流失于秦,撑起了秦国从崛起到完成统一的全过程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魏国丞相公叔痤在死前曾向魏惠文王举荐重用卫鞅,可是魏惠文王却认为公叔痤病入膏肓,尽说些胡话,结果,卫鞅跑到了秦国,和秦孝公携手进行变法,使得秦国崛起于西陲。而且卫鞅在魏国任职多年,对于魏国的内政军事了解颇多,并以此对付魏国,使得魏国在河西一败再败。

这还不止,如果说商鞅是在毁掉魏国霸业之时尽了一份力,而接下来要说的这几位那就是使得魏国亡国的魏人了。

张仪,魏国人,游说魏王不得重用,在楚国险些被令尹昭阳活活打死,到了秦国成为了秦惠文王的心腹重臣,在他的连横策略之下,魏国损兵折将数十万。

范雎,魏国人,因为出身贫寒在魏国受尽羞辱,未被重用,跑到了秦国,成为了秦昭襄王的左膀右臂,在他的协助之下,秦昭襄王逼的魏国一次又一次的低头。

尉缭,魏国人,因为在魏国没能得到重用,到了秦国,被雄心勃勃的秦王政拜为国尉,辅政秦王政完成统一。

从卫鞅到张仪,再到范雎,最后到尉缭,这一批魏国流失的人才,却撑起了秦国统一大业!

[var1]

失计之四:地处四战之地,却四面出击,终致四邻轮番打击

魏国地处天下之中,西有秦国,北有燕赵,东有齐国,南有韩楚,且腹心被韩国隔断,七雄之中,唯独魏韩四面接敌,不可四面出击。

韩国有着自知之明,所以与邻国修好,绝不轻启战端,而魏国却不以为然,特别是到了魏惠文王之时,穷兵黩武,西侵秦国于崤函,北围赵都邯郸,东攻齐国,南战韩国于新郑、楚国于淮泗,导致四邻皆自危,纷纷开始变法。随后四邻相继向魏国发难,秦败魏国于河西,齐败魏国于桂陵、马陵,楚败魏国于淮泗、魏东,最终衰败,沦为鱼肉。

更多文章

  • 历史的黑色幽默:魏人张仪曾出卖了魏国,魏国却成他最后庇护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仪魏国,张仪为啥能在魏国当丞相,历史上魏王打了张仪了吗

    [var1]一次,张仪参加楚国国相举办的宴席,不想期间人多混杂,楚相的一块璧玉不小心弄丢了。这时,楚相侍从都怀疑是张仪所为:“张仪贫困又无德行,必定是他偷了您的璧玉!”楚相不加细查,马上派人将张仪抓了起来,并严刑拷打。可鞭笞了数百下后,张仪却始终不承认有偷盗行径。搜不到任何证据,又无法让张仪屈打成招

  • 三国十大统帅排名,司马懿仅第三,第一名实至名归你也许猜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国服,三国历史讲解司马懿,中国十大武将统帅排名

    三国十大统帅排名,咱们从三个维度给三国时期的十大统帅进行一个排名,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统兵人数、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以及统兵能力上。注意我排的是统帅并非是武将。 第十位,马超 马超曾为一方诸侯骁勇善战,曾经聚集关中10万之众,对抗曹操,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的经验是相当之足,在潼关杀了曹操险些丧命,后又协助

  • 他是诸葛亮指定的三军统帅,却被刘禅一撸到底,流放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禅为什么害怕诸葛亮,刘禅诸葛亮对话原文,真实的诸葛亮和刘禅

    当天下纷乱,便是各方人士鱼跃之时。此时的天下间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各色人物都有,其中不乏枭雄,也有不少小人。纵观中国历史,最具有中华文化,又携带着许多故事的时代那便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战乱时代,尽管三国时期并非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但是人们为三国时期撰写的书籍一直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 他是秦朝第三代帝王,虽年少却胸有谋略,若不被杀害必定成大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十大谋略名人,秦朝历史人物一览表,秦朝最猛大将是谁

    秦始皇死后,按理来说,原本应该是由他的长子扶苏继位的,但是当时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发动了沙丘政变,逼迫扶苏自杀,辅助次子胡亥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胡亥却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没有任何的实权,国家所有政权都掌握在赵高的手里。 但胡亥此人生性残暴,他继位以后,便杀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而在政治上也毫

  • 山东一座82米小山,连下15天大雨,考古队赶到:下面埋着曹植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山东一带的百姓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扒了曹子建坟,要淹方圆百里”。这句话是说:如果扒了曹植的坟墓,将会天将雨灾,在山东一座82米处的小山庄处似乎应验了这个预言!考古队发现了曹植墓,在进行发掘时,天降大雨,联想到当地人的传言,便停止挖掘,这雨一下就是15天。难道传言真的存在吗?曹植墓室是如何被发现的?在

  • 周瑜出一上联,讽刺诸葛亮丑妻,被诸葛亮反怼,顿时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丑妻,诸葛亮周瑜对联,诸葛亮和周瑜经典语录

    熟悉《三国演义》的伙伴对周瑜不会陌生,三国中,周瑜发出了那句千古之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气量狭小,妒贤嫉能,对能力强于自己的诸葛亮是百般刁难和想方设法谋害,欲将诸葛亮除之而后快,但是均被聪明睿智的诸葛亮一一识破,最后气得是吐血身亡,令人唏嘘不已。而说到诸葛亮,大家就能熟悉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 将军妻子久病不愈,华佗命人伸手进病患裤内,取出一物,病情痊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秘方降血糖,华佗治梅毒偏方,华佗临终遗言

    关于华佗的两件大事,似乎一提就是为关羽和曹操刮骨治疗的美谈,至此以后华佗的名声又上升了一个档次。三国时期,曹操手底下有一个李将军,一直为家中妻子的病情日日忧愁,她的妻子总是说腹痛难忍。期间可谓是请遍当地的郎中,但是依旧没有什么效果,有人就向这位李将军推荐了华佗,说他医术高明,或许可请来为夫人一看。当

  • 山东挖出曹植墓,陪葬品却少得可怜,村民:这绝对不是曹植真身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植墓,曹操墓发现了什么宝贝,曹植死后葬在哪里

    曹植,我们应该还是蛮熟悉的,那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才华非常的横溢,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曹操和曹丕合起来被称为是“三曹”。公元232年12月27日,曹植病逝,后来被葬在了东阿鱼山,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中。确实考古专家也知道曹植墓被葬在这里,但是却一直都没有寻到真正的墓地位置,而当地

  • 安徽发现一座三国古墓,出土的文物却让日本忐忑不已,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徽含山县古墓,三国十大最惨古墓,日本不敢挖的古墓

    考古工作者发现这个古墓的时候,该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盗洞,应该遭到过不少盗墓贼的偷窃。即便如此,考古专家还是在墓地中,找到了140多件文物,还有6000多枚铜钱,这对国家来说都是值得研究的历史遗物,也是应该重视的东西。考古专家为了弄清楚墓墓主的真实身份,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这个墓的主人,应该是

  • 山东挖出曹植墓,却突发诡异一幕,专家:立即停止挖掘,封锁现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植墓发掘完整视频,山东最可怕的墓,曹植墓的照片

    那么曹植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其实还得感谢一个小娃娃,要不是这个小娃娃,考古专家们对曹植墓的位置还真的得无法确定呢?那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一个文物专家来到了鱼山附近的小村中进行文物普查,结果却在一个小村的外围看到几个小孩在玩耍,其中有一个小孩的手上居然拿着一把剑,从远处看不出什么名堂,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