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风雨之三王互谋:《战国策》里的王之阴谋

魏国风雨之三王互谋:《战国策》里的王之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1/17 19:27:53

在大型历史连续剧《大秦帝国》中,有这样有趣的一幕,那就是魏王和齐王曾经手牵手地一起参加相王仪式。

看起来,好像两位大王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一样。事实上,参与相王的几位大王之间,关系才没有那么好。

在《战国策》中,面对着各自的利益,齐王、魏王和楚王将什么叫各有所图演绎地十分生动形象。

在我们的印象里,齐威王齐宣王一向是十分重视人才、心胸宽广的,然而《战国策》却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非常惧怕其他国家强大起来的齐王。

有一次,公孙衍将要带着三十个战车去燕国和赵国访问。了解公孙衍口才的齐王,担心魏国将会取得天下,立刻将公孙衍征召到面前,给了公孙衍一个很高的职位。

魏王听说自家的人才被齐王盯上了,连忙阻止公孙衍前往燕赵两国。可惜形势比人强,楚王听说齐王如此重视公孙衍,害怕公孙衍帮着齐国对付自己,竟然也许给了公孙衍官职。

[var1]

从公孙衍出使燕赵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齐王、魏王和楚王各有各的打算。齐王担心魏国得到天下,楚王担心自家被齐国征伐,而魏王则担心人才流失。三个国君为了自家真的是煞费苦心。

为了各自的利益,楚国、齐国和魏国有时会选择握手言和。徐州之役之后,魏王心中颇为不快,深感自己与齐国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大,想要短时间内就超过齐国实在是困难。

就在这时,公孙衍向魏王出了一条计谋。公孙衍认为,魏王可以暗地里结交楚国。为了和魏国结交,齐楚两王必有一战。如果齐国战败了,那么当年太子申的大仇就可能得报了。

听取了公孙衍的意见,后来魏国果然一度和楚国交好。为了和楚国一起讨伐齐国,楚王还曾经许给魏国六座城池。为了破坏魏国和楚国的外交关系,张仪决定从中挑拨。

张仪对魏王说,齐国为了破坏魏楚合纵,一定会把得到的燕国的土地给楚国。这样的话,楚国一定会和齐国合作,魏国就不可能得到楚国给的六个城池了。

[var1]

与其被齐楚制约,不如早作打算,进而得到新观。这样的话,就能成功地让宋国和卫国做自己的郡县了。为了谋取齐国,魏王并没有听从张仪的意见。

不过,智谋颇多的张仪并不是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了破坏魏国讨伐齐国的计划,张仪真的是出尽百宝。一次,听说韩王想要扩张自己的地盘到河外之地,张仪觉得机会来了,立刻主动找到韩国的公仲,告诉他可以拿韩国饥荒当借口,将韩王的土地扩张到接近河外的地方。

看到韩国竟然把土地扩张到了接近河外的地方,魏王担心韩国要趁机攻打自己,连忙让张仪出个主意。张仪一本正经地说,秦国要救援齐国,韩国要进攻南阳,这和秦韩两国一起进攻南阳的状况没什么区别,不如赶快向秦王表示友好,这样韩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魏王听了之后,立刻扩大了自己的土地,与韩国会盟,斥责了魏国的楚人,并援助赵国。魏王的伐齐计划就此搁置了。

其实,魏王远离楚人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魏国的楚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依仗楚王干扰了自己的一些决定。张仪为了自己能够一直被重用,曾经多次在魏王面前诋毁陈轸

为了自保,陈轸听从了左华的意见,给楚王写了信,让楚王告诫魏王不可以疏远自己。

[var1]

这样的举动看起来机智,其实确是外交大忌。这让魏王怎么想?好家伙,你现在在我的国家做官,受气了就给自己母国的国君写信。我听了楚王的话重用你,那我的国家还是不是我这个魏王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本来各国之间就是笑里藏刀的关系,这下子魏王更讨厌楚国了。

不久之后,魏王就和齐王合作,打算一起讨伐楚王,魏王还董庆放到了齐国做人质。按道理讲,能够做他国人质的,不是国君自己的孩子就是相邦,可是这位董庆既不是王子,也不是相邦。

魏王这是要干什么?原来,魏王才没有那么好心和齐王合作,他一直没忘了自己儿子的死。齐国和楚国作战的时候,遭受了大败,赶快向魏国求援,但是魏王并没有派出援兵,他就是想看到齐国的惨败。

为此,齐国的靖郭君田婴大怒,想要杀了董庆。其实,魏王派没有血缘关系,地位又不太重要的董庆来齐国做人质,想必早就做好了反悔的打算,董庆被齐国撕票恐怕也在魏王的计划范围内。

看到董庆即将被杀,齐国的旰夷心生不忍,劝说靖郭君放过董庆。他认为与其杀了董庆,还不如重用董庆,这样就能让楚王怀疑魏国对他是否另有所图。在旰夷的劝说下,董庆最终逃过了死劫。

为了各自的利益,齐王、魏王和楚王往往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这些决定的背后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尽管这些决定看起来有些愚蠢,甚至冷血无情,但是作为国君的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有趣的是,他们的心机并不是只有自己能懂,公孙衍、张仪甚至并不出名的旰夷都能察觉一二。

看透了这些君王的他们,也会为了各自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计策,干扰这些齐魏楚三个国家的决定,这才让《战国策》多出了无穷的魅力。

更多文章

  • 秦出兵60万伐楚,齐燕为何不去偷袭秦国?其中原因太现实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灭韩之战真实战况,秦国伐楚失败原因,秦国灭掉齐国的原因

    长平一战以后,秦国就基本奠定了统一的基础,而嬴政在统一的道路上也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击,攻灭6国之时也就在楚身上吃了瘪。相比较而言,伐楚是秦最困难的统一之战了。要知道,就连老战神王翦也要申请带60万人才敢去攻楚,不然就不去了。当时秦伐楚时几乎动用了全部兵力,而秦本土则非常空虚,可幸存的齐、燕2国却

  • 长平之战,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赵括,“战神”白起却这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没死的话能打赢嘛

    [var1]首先来说一下秦国,当时秦国经过一系列的变法,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发展国力。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农业强大,君臣一心,是当时国力最强盛的国家。赵国也有一位很厉害的领导人,就是赵武灵王,当时他进行了胡服骑射,对赵国的军事进行了改革,从现在来看,还是很先进的,毕竟骑兵的战斗力、行进力都是很

  • 作为战国中期霸主的齐国,为何后来却在七雄中“隐身”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多强,齐国是不是春秋时代的霸主,战国全面战争齐国

    五国联军与齐军交战于济西,因齐闵王的威逼,齐军主将触子被迫出战,招致惨败,触子逃走,副将达子组织残部继续抵抗,不久战死沙场。随后,乐毅独领燕军进攻齐国国都临淄,齐闵王仓皇出逃,导致临淄失守,三十年前发生在燕国国都蓟城的那一幕,在齐国身上重演了……[var1]齐闵王几经周折来到了齐国五都之一的莒城,此

  • 做人莫学墙头草,春秋战国屠岸夷头脑简单被人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屠岸夷简介,处世十八招,屠岸无疆和赵武谁厉害

    现实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喜欢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有的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人虽然一时蒙蔽了别人吃点香,但日久见人心,最终也会自食苦果给自己带来一些损失。春秋战国晋国就有这样一位墙头草两边倒的人,他今天跟这个打打杀杀,明天跟那个追追赶赶,一直到死还没明白在为谁卖命。晋国屠岸

  • 原创作为秦国客卿的卫国人商鞅为什么有胆子削掉秦国宗室公子虔的鼻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的历史资料,商鞅为何非要割掉嬴虔鼻子,嬴虔和商鞅的视频

    [var1]商鞅在秦孝公的绝对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变法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可以说在秦国绝无仅有。严苛的秦法下,不但平民百姓无法适应,就是权贵宗室们的利益也深受损坏。他们团结在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嬴驷身边,反对新法。商鞅则表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直接对太子动手。因为嬴驷是太子身份尊贵且当时还

  • 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晋国内乱,竟先后为周王室、晋国敲响灭亡丧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与此同时,作为周幽王余党的虢石父等人对太子宜臼等人不满,遂拥立王子余臣为王,是为周携王。就这样,周王朝在翻开全新一页的同时,却也陷入了“两王并立”的尴尬局面之中。[var1]不久,周平王见关中不稳,再加上镐京残破,准备将国都从宗周之地的镐京东迁到成周之地的洛邑,但此时周王室赖以控制天下的西六师早已在

  • 历史全是不经意间的偶然!盘点10个改变春秋战国走向的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十大经典,春秋战国最重要的三次变化,浅谈春秋战国历史现象

    [var1]春秋五霸之中的齐桓公晋文公都曾因为内乱流亡外国,都多次遭遇刺杀,但是都躲过了,又都借助内乱回国。可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春秋时期赵氏、楚国、越国、战国齐国都曾在亡国的边缘蹦跶一次,最后有人扶大厦与将倾。如果稍有不慎,历史将会改写。四夷之中,隶属北狄的白狄两次建立中山国,号称千乘之国。一次

  •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统一后被谁灭国,秦国统一往事完整版,秦惠文王与秦始皇啥关系

    “千古一帝”是谁?秦的第一位皇帝是谁?秦的第一位王是谁?前两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可第三个问题呢,秦的第一位王是谁呢?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呢?秦的第一位王是秦惠文王嬴驷,他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嫡子,是秦始皇的高祖父,也就是大家平日里说的“爷爷的爷爷”。那么,作为秦国的“第一王”,秦

  • 信陵君听从侯颖的计策,成功救援赵国,在赵国又发现了两位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信陵君和侯嬴的形象特点分析,信陵君救赵国,信陵君为何在赵国不敢回魏

    文|司马战国时期,秦国大肆进犯赵国,秦军的势头正盛,眼看就要打下赵国都城邯郸。危急关头,赵国的平原君(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夫)写信紧急求救信陵君,希望信陵君说服魏国国王(也就是信陵君的哥哥)出兵救援赵国。但魏王举棋不定,迟迟不肯派大军参战。而信陵君此时左右为难,没办法只好自己组织了一百多辆战车,硬着头皮

  • 原创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为何早早衰落?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的兴起和衰落,战国魏国怎么衰落的,战国初期魏国为何衰落

    很可惜,同时也很可笑,周威烈王竟然分封篡国的三大卿族为新的诸侯,曾经在春秋时期匡扶周王室的晋国落此下场,令天下人寒心,周王室仅有的一点权威荡然无存,礼乐制度彻底崩溃,战国七雄开始逐鹿天下……[var1]魏国的首任君主是魏文侯魏斯,他一手促成三家分晋,而后对外联合韩国,打压三大卿族中实力最强的赵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