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88 更新时间:2024/1/22 19:31:18

“千古一帝”是谁?

秦的第一位皇帝是谁?

秦的第一位王是谁?

前两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可第三个问题呢,秦的第一位王是谁呢?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呢?

秦的第一位王是秦惠文王嬴驷,他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嫡子,是秦始皇的高祖父,也就是大家平日里说的“爷爷的爷爷”。

那么,作为秦国的“第一王”,秦惠文王对秦国有何功绩,或者说是怎样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呢?

[var1]

01车裂商鞅,清洗旧贵族

我们都知道,秦惠文王的父亲,也就是秦孝公与名臣商鞅曾携手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在这场变法之中,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守旧贵族利益严重受损,一直想给商鞅使绊子,让新法无法继续下去,但是在秦孝公坚定的支持下,守旧贵族一直没能给商鞅惹出什么大麻烦来。

可是,在公元前337年,秦孝公壮志未酬便撒手人寰,十九岁的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当时的秦国以甘龙、杜挚、公子虔等人为首的守旧贵族对新法的不满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一场内乱将会一触即发,而此时的商鞅无论是权力还是声望都在刚刚即位的秦惠文王之上,严重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王权,加上当年秦惠文王还是太子之时,曾触犯新法,受到了责罚。

在种种原因之下,秦惠文王下令缉拿商鞅,逼得商鞅起兵自卫,其后又将其车裂,暂时安抚住了守旧贵族。等到秦惠文王手中权力稳固之后,以为商君平反为由,将公子虔、甘龙等守旧贵族处死,明确表示,商君虽死,商君之法仍为秦国所沿用。

[var1]

02收复河西失地,积极东出争霸

在先后清洗了商鞅、守旧贵族之后,秦惠文王牢牢地抓住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在此基础上,秦惠文王秉承父辈的遗愿,拜犀首公孙衍(魏国人)为秦国大良造,命其率军攻打魏国控制下的河西之地。

公孙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合围了魏国河西驻军,将其全歼,又俘杀了魏国上将军龙贾,使得天下震动。魏惠文王在秦军的攻势之下,不得不主动抛出橄榄枝,以交割河西之地位条件,向秦国求和。

秦惠文王在得到了河西之地后,暂时与魏国交好,其后又撕毁和约,攻占了魏国河东的汾阳、曲沃等重镇,使得魏惠文王不得不再次割让土地求和,至此,秦国不仅彻底收复了失去近百年的河西之地,还在河东建立起了秦国东出争霸的桥头堡。

[var1]

03攻取巴蜀,欺楚绝齐

在上一段我们说到了,秦国大良造公孙衍攻取魏国河西,为秦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不久,公孙衍收受魏国贿赂,劝谏秦惠文王转攻韩国、楚国,被刚刚入秦的张仪揭穿了心迹,使得公孙衍被迫离开秦国,而张仪取而代之,成为了秦国相国(张仪是秦国的首任相国,此前大良造在秦国既是爵位,又是百官之首,有着相国的职能)。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驷效仿山东六国,在龙门相王,弃公称王,改元更元,秦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策划下,燕、楚、赵、魏、韩五国结成同盟,准备进攻秦国,而后因为楚怀王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燕国深陷内乱之中,最后出兵的只有三晋,秦惠文王派遣胞弟严君疾率军抵御,在修鱼重创三晋联军。就在秦惠文王准备乘胜追击之时,西边的义渠国对秦国发起了进攻,秦惠文王不得不撤军击退义渠的进犯,随后又在司马错的建议下,攻下了巴蜀之地。

而后,张仪出使楚国,以六里地“欺楚”,使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楚怀王得知自己被骗,怒而发兵攻秦,两国交战于丹阳、蓝田,史称“秦楚丹阳、蓝田之战”,楚国两战皆败,而且还是惨败,秦军攻取楚国汉中。从此之后,秦国解除了楚国对关中的威胁,使得巴蜀与关中连成一片,秦国对山东六国在地理上形成了压迫之势。

[var1]

04攻灭义渠,扫除后顾之忧

我们前面说到了,在秦国取得大捷,准备继续东出之时,西边的义渠国来恶心秦国了。义渠国与秦国本就是世仇,两国水火不相容。

秦国在攻取巴蜀之后,司马错率军回师关中,随即秦惠文王便派兵大举进攻义渠国,再度攻取义渠国二十余座城池,并且占领了大片水草丰茂的草场,使得义渠国元气大伤,再也不能对秦国形成大的威胁。在秦惠文王死后,芈八子又将义渠王诱骗到了咸阳,将其弑杀,使得义渠国灭亡,从此之后,秦国参与东出争霸,再无后顾之忧。

更多文章

  • 信陵君听从侯颖的计策,成功救援赵国,在赵国又发现了两位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信陵君和侯嬴的形象特点分析,信陵君救赵国,信陵君为何在赵国不敢回魏

    文|司马战国时期,秦国大肆进犯赵国,秦军的势头正盛,眼看就要打下赵国都城邯郸。危急关头,赵国的平原君(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夫)写信紧急求救信陵君,希望信陵君说服魏国国王(也就是信陵君的哥哥)出兵救援赵国。但魏王举棋不定,迟迟不肯派大军参战。而信陵君此时左右为难,没办法只好自己组织了一百多辆战车,硬着头皮

  • 原创作为战国首强的魏国为何早早衰落?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的兴起和衰落,战国魏国怎么衰落的,战国初期魏国为何衰落

    很可惜,同时也很可笑,周威烈王竟然分封篡国的三大卿族为新的诸侯,曾经在春秋时期匡扶周王室的晋国落此下场,令天下人寒心,周王室仅有的一点权威荡然无存,礼乐制度彻底崩溃,战国七雄开始逐鹿天下……[var1]魏国的首任君主是魏文侯魏斯,他一手促成三家分晋,而后对外联合韩国,打压三大卿族中实力最强的赵氏,使

  • 历史的黑色幽默:魏人张仪曾出卖了魏国,魏国却成他最后庇护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仪魏国,张仪为啥能在魏国当丞相,历史上魏王打了张仪了吗

    [var1]一次,张仪参加楚国国相举办的宴席,不想期间人多混杂,楚相的一块璧玉不小心弄丢了。这时,楚相侍从都怀疑是张仪所为:“张仪贫困又无德行,必定是他偷了您的璧玉!”楚相不加细查,马上派人将张仪抓了起来,并严刑拷打。可鞭笞了数百下后,张仪却始终不承认有偷盗行径。搜不到任何证据,又无法让张仪屈打成招

  • 三国十大统帅排名,司马懿仅第三,第一名实至名归你也许猜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国服,三国历史讲解司马懿,中国十大武将统帅排名

    三国十大统帅排名,咱们从三个维度给三国时期的十大统帅进行一个排名,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统兵人数、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以及统兵能力上。注意我排的是统帅并非是武将。 第十位,马超 马超曾为一方诸侯骁勇善战,曾经聚集关中10万之众,对抗曹操,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的经验是相当之足,在潼关杀了曹操险些丧命,后又协助

  • 他是诸葛亮指定的三军统帅,却被刘禅一撸到底,流放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禅为什么害怕诸葛亮,刘禅诸葛亮对话原文,真实的诸葛亮和刘禅

    当天下纷乱,便是各方人士鱼跃之时。此时的天下间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各色人物都有,其中不乏枭雄,也有不少小人。纵观中国历史,最具有中华文化,又携带着许多故事的时代那便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个战乱时代,尽管三国时期并非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但是人们为三国时期撰写的书籍一直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 他是秦朝第三代帝王,虽年少却胸有谋略,若不被杀害必定成大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十大谋略名人,秦朝历史人物一览表,秦朝最猛大将是谁

    秦始皇死后,按理来说,原本应该是由他的长子扶苏继位的,但是当时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发动了沙丘政变,逼迫扶苏自杀,辅助次子胡亥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胡亥却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里没有任何的实权,国家所有政权都掌握在赵高的手里。 但胡亥此人生性残暴,他继位以后,便杀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而在政治上也毫

  • 山东一座82米小山,连下15天大雨,考古队赶到:下面埋着曹植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山东一带的百姓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扒了曹子建坟,要淹方圆百里”。这句话是说:如果扒了曹植的坟墓,将会天将雨灾,在山东一座82米处的小山庄处似乎应验了这个预言!考古队发现了曹植墓,在进行发掘时,天降大雨,联想到当地人的传言,便停止挖掘,这雨一下就是15天。难道传言真的存在吗?曹植墓室是如何被发现的?在

  • 周瑜出一上联,讽刺诸葛亮丑妻,被诸葛亮反怼,顿时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丑妻,诸葛亮周瑜对联,诸葛亮和周瑜经典语录

    熟悉《三国演义》的伙伴对周瑜不会陌生,三国中,周瑜发出了那句千古之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气量狭小,妒贤嫉能,对能力强于自己的诸葛亮是百般刁难和想方设法谋害,欲将诸葛亮除之而后快,但是均被聪明睿智的诸葛亮一一识破,最后气得是吐血身亡,令人唏嘘不已。而说到诸葛亮,大家就能熟悉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 将军妻子久病不愈,华佗命人伸手进病患裤内,取出一物,病情痊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秘方降血糖,华佗治梅毒偏方,华佗临终遗言

    关于华佗的两件大事,似乎一提就是为关羽和曹操刮骨治疗的美谈,至此以后华佗的名声又上升了一个档次。三国时期,曹操手底下有一个李将军,一直为家中妻子的病情日日忧愁,她的妻子总是说腹痛难忍。期间可谓是请遍当地的郎中,但是依旧没有什么效果,有人就向这位李将军推荐了华佗,说他医术高明,或许可请来为夫人一看。当

  • 山东挖出曹植墓,陪葬品却少得可怜,村民:这绝对不是曹植真身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植墓,曹操墓发现了什么宝贝,曹植死后葬在哪里

    曹植,我们应该还是蛮熟悉的,那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才华非常的横溢,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曹操和曹丕合起来被称为是“三曹”。公元232年12月27日,曹植病逝,后来被葬在了东阿鱼山,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中。确实考古专家也知道曹植墓被葬在这里,但是却一直都没有寻到真正的墓地位置,而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