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奇葩叛将:天子落难他帅兵勤王,天子赐免死铁券他却起兵造反

唐朝奇葩叛将:天子落难他帅兵勤王,天子赐免死铁券他却起兵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22 更新时间:2024/1/19 16:33:13

免死铁券(免死金牌)

所谓“免死铁券”,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

由于其有“免死功能”,而且通常可免三次死罪,有的还可“世袭”,所以史上不少功臣和重臣,做梦都希望皇帝老儿能给一块。

然而,唐朝却有一个节度使,因为平叛立了大功,皇帝赐给他一块免死铁券,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勃然大怒,把铁券摔到地下,然后大吼:“这不是逼老子造反吗?”

吼完,果然反了!

唐德宗李适(唐国强饰)

01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节度使拥兵自重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是黄河下游一带的节度使。

他们手握重兵,割据一方搞独立王国,而且擅自搞世袭制,老子死了儿子接着当节度使,中央居然管不了。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kuò)继位,这是一位很有理想的皇帝,他的理想之一,就是结束这种不正常局面。

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挂了,其子李惟岳高兴坏了,以为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子承父业”,没想到报告打到最高领导那里,遭到唐德宗拒绝。

在这之前,发生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死后,其侄田悦擅自接班而中央无法过问之事,所以李惟岳有点懵圈:别人可以,为毛我不可以,难道我是小娘养的?

他倒不是小娘养的,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皇帝,再也不是从前的皇帝了。

既然大老板不给,那就自己去抢!

李惟岳干脆联络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谋反,史称“四镇之乱”。

平叛的任务,首先落到幽州留守朱滔,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头上。

起兵后不久,李正己就病死了,其子李纳接过父亲的“伟大事业”,带领淄青军接着干革命,但被官军围困;

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败于李希烈,拔剑自杀;

李惟岳那里也出了问题,部下王武俊杀了李惟岳,然后向中央请降;

唯一没出问题的,就剩下一个田悦了。

唐代将军俑

02

虽然叛贼没有最终搞定,但唐德宗开始了“论功行赏”:

李惟岳原部下王武俊弃暗投明,被授为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

左领军郎将张孝忠被任命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

坚守赵州、不与叛军同流合污的赵州刺史康日知,则被任命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

奉命回镇幽州的朱滔,自恃功劳不小,要求朝廷把深州给他,遭到拒绝,对朝廷怀恨在心。

第一个获得封赏的王武俊则贪心不足,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却连节度使都没当上,更没有得到他梦寐以求的赵、定二州,也对朝廷极其不满。

两人的心思被田悦得知,他派人与他们联络:哥儿们心里不痛快,说明朝廷待你们不厚道,这样混下去,实在没意思,要不也反了吧?

王武俊、朱滔果真反了,率兵去救田悦和李纳。

而那时的田悦,快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干死了,得到王武俊、朱滔的帮助,又活了过来。

平叛大任,再一次落到了李希烈肩上。

李希烈塑像

没想到,之前很听话平叛也很卖力的李希烈,见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四个叛贼都称了王,心里也痒得难受,干脆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朝廷任命的平叛将领不但不去平叛,反而背叛了朝廷,唐德宗实在受不了这种刺激,决定暂时放下其他叛贼,先拿下李希烈。

这一次,唐德宗派的是淮西节度使李勉,以及淮西副招讨使哥舒曜(名将哥舒翰之子)。

多次交战,官军都未能占到上风。

783年八月,李希烈还把哥舒曜驻守的襄城(位于河南许昌)围了,日夜攻打,李勉急令唐汉臣与刘德信率兵救援,这两人却像两个脓包,李希烈拿根针一挑就破了。

九月,唐德宗命荆襄、江西、沔鄂等道兵马解襄城之围,同时令泾原(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地区)诸道兵马前去解围。

03

据《旧唐书》,泾原的五万军队是783年十月抵达长安的,率队的是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据记载,泾原士卒离开原驻地时,基本上都带上了家中子弟,他们大老远拖家带口来替朝廷平叛,希望到长安后能得到朝廷的赏赐,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直到离开长安的那一天,也一根毛都没得到。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唐德宗当然不会这么吝啬,也曾下诏命京兆尹王翃犒赏泾原军队,王翃却仅仅请他们吃了一顿饭,而且吃的是猪狗食差不多的“粝食菜啖”!

士兵们的愤怒,无法用文字形容,他们把饭菜倒在地上,扬言:

吾辈弃父母妻子,将死于难,而食不得饱,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国家琼林、大盈,宝货堆积,不取此以自活,何往耶?

士兵们要去抢国家仓库以“自活”,把姚令言急得跳脚:咱们到了东都洛阳就有赏赐了,大家再忍忍再忍忍,千万不要鲁莽行事,抢劫国家仓库不是活路,是死路!

愤怒至极的士兵哪里听得进去,姚令言还想再劝,他们干脆用长矛把他架了出去。

姚令言只好急忙向朝廷报告,唐德宗大吃一惊,急忙命人采取补救措施——赏赐布帛二十车。

对五万人来说,区区二十车布帛不是赏赐,而是侮辱!

他们的怒火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烧得更旺,。

唐德宗派去安抚的普王和学士姜公辅刚走出宫门,哗变的士兵就冲开了城门,涌到了丹凤楼下。

唐德宗仓皇出逃后,士兵们开始大肆抢劫,京师的府库,成了他们的提款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姚令言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破罐子破摔。

他出了一个注定遗臭万年的主意,对叛军说:军中要有主帅才行,朱太尉闲居在家,咱们奉他为主帅吧。

姚令言所说的朱太尉名叫朱泚,幽州留守朱滔的哥哥,曾当过幽州节度使,781年进封为太尉,当时已经因犯事而被罢职,住在长安晋昌里。

得到同意后,姚令言便派人接来朱泚,像迎接皇上那样把他拥入含元殿。

早就野心勃勃的朱泚,对这个天下掉下来的“美差”,自然是欣然笑纳,很快在宣政殿自立为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

04

再说唐德宗,泾原军哗变之前,他就“反应迅速”,带着皇妃、太子、诸王逃到了奉天,也就是陕西的乾县。

逃到奉天的唐德宗,仅有宦官霍仙鸣及窦文场护驾,随时有被叛军吃掉的危险,而且朱泚派去的三千骑兵,已经在前往奉天的路上,名义上是去迎接皇上,实际上是想趁机把唐德宗干掉。

当时坚守奉天的,只有左金吾卫大将军浑瑊,他虽然率领数千守军凿地道、烧云梯,打退了数万叛军的围攻,但奉天仍朝不保夕。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便成了唐德宗抓住的救命稻草。

接到勤王命令后,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也率军赶到奉天,奉天从此“固若金汤”,叛军围攻一个多月也没拿下,朱泚只好率军退回长安。

据《旧唐书》,李怀光本姓茹,渤海国人,靺鞨族,其父茹常当过朔方的将领,因战功赐姓李。

李怀光很小的时候就从军了,武艺高强、强壮勇敢的他,得到当时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器重,因功累迁御史大夫、军都虞候、邠宁节度使,唐德宗即位后任检校刑部尚书,邠、泾、庆三州都将,转朔方节度使,曾“据原首,临泾水,以扼吐蕃空道,自是不敢南侵”。

守住了奉天,“赶”跑了叛军,“保”住了皇帝,李怀光的功劳有多大,不言而喻。

所以除了加封他为太尉,唐德宗还特地赐给他铁券,赦免他三次死罪。

谁也没想到,这个别人做梦都得不到的玩意儿,惹得李怀光大怒,朝廷派去的使者刚宣读完诏书,他就把铁券扔到地上说:

“皇上这是怀疑我吗?我听说天子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在赐给我这玩意儿,不是逼我反叛么?”

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李怀光画像

几天后,李怀光果然反了,给在奉天的部下韩游瑰写信,命令他也反了,还与他约定谋反时间。

谁知韩游瑰不但没听,还向上面作了汇报。

第二天李怀光又派人去催,韩游瑰又向上面报告。

几天后李怀光再次派人去催,派去的人干脆被守城门的士兵抓了。

紧接着,李怀光又与朱泚结盟,并且公开宣称:“我现在和朱泚联合,请皇帝大人有多远躲多远!”

唐德宗知道后,吓得急忙向梁州(今陕西汉中)逃跑......

05

公元785年秋,逃到河中(今山西永济)的李怀光,被朔方军将领牛名俊砍了脑袋。

唐德宗还不错,下诏立李怀光的一个儿子做继承人,还赐给他一处庄园和一处住宅,又命人送还他老子的头,让他安葬。

李怀光的妻子,则被流放到今湖南常德。

老王:中晚唐,李家人天天就忙着削藩了。终于耗死了自己,说到底,还是没钱。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六位无敌将军:薛仁贵垫底,韩信第二,项羽未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与薛仁贵谁更猛,中国十大名将薛仁贵,项羽韩信故事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无数的能臣武将,其中能够叫出名字的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有的人是草根出身,也有的人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他们从不论出身只看实力,因此他们互相信任相互协作,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在这些将军中,有六位是榜上有名的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却没有一场败绩,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几位吧! 0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几个男人?在她墓中的发现,揭露了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婉儿一生简介,上官婉儿历史人物图,唐朝历史中的上官婉儿

    在武则天时期,曾重用很多有才能的女官,就包括素有“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在政坛和文坛上,她颇有手段和成就,在情场上她风流不羁,一生男宠众多。那么,她的一生中有多少位男宠呢,直到后来人们在她的墓中,找到了答案。 上官婉儿的生平 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子,在封建社会中,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少之又少却是担

  • 山东一村妇登基称帝,封臣纳宠建立后宫,堪称现代“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谁能想到,这件看起来如此荒诞不羁的事,竟然就发生在当代社会。她究竟是什么来头,能哄得所有村民都为她“疯狂”呢?这位“女皇”来自山东安丘,名做晁正芳,不过她并没有什么权势,甚至都没有多少文化,小学毕业后就没再念书了。原本她经历的就是普通人的人生,不过因为发生了一件事,让她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原来

  • 80岁的张柬之,推翻了武则天,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柬之逼武则天让位,张柬之对武则天的影响,张柬之怎么评价武则天

    公元705年2月,时任宰相的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大臣一起,率领约五百禁军,诛杀了女皇武则天极得宠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并以此为契机,逼宫武则天,令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几天后,李显登基,武周政权终于告一段落,权柄又一次回到了李氏家族手中。这场政变因发生在神龙元年,故被称作神龙政变。

  • 6层楼深的武则天孙子墓地宫,盗洞精准到专家佩服,为何40吨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之谜,挖掘武则天陵墓内部,历史上谁盗过武则天墓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采取的是“因山为陵”的形式,并且在石墓的缝隙中,铸铁进行加固。所以乾陵至今没有被盗墓成功。但乾陵附近的其它唐朝皇亲贵族的墓就没有那么幸运。基本上都被盗过。1971年,乾陵乡韩家堡村的一个农民在韩家堡北侧,乾陵的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个盗洞。相关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派考古专

  • 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柬之逼武则天让位,张柬之很受武则天信任吗,张柬之对武则天的影响

    于是有一天,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便率兵攻入皇宫。一边将武则天重用的那两个男宠斩杀,一边帮李显夺回了皇位。当时,张柬之80岁。那么,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快来了解一下吧!一、武则天的称帝之路走得相当血腥和无情。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并没有乖乖任凭命运摆布,而是一步步

  • 李白年轻时一首诗,说尽女子的思念,贺知章都欣赏不已,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感谢贺知章一辈子,李白写诗纪念贺知章,李白对贺知章说的话

    说到李白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毫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在所有中国人,甚至乃至世界上都最为出名的一位中国诗人。虽然说他距今已有千年的时光,但是他的作品也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就算是孩童也可以吟上一首。而且因为李白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经历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甚至还有歌词说:"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可

  • 为何武则天不单独给自己建造一座陵墓,却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陵墓为何称为乾陵,武则天之墓乾陵,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吗

    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武则天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能够爬上那个高位,实属不易,背后自然是数年的筹划与布局。 武则天上位的篡权手段虽然一直被后世诟病,认为其阴险,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武则天在位之时也确实为唐朝的国力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到了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无心朝政,这才给了李显机会,将唐朝给重新

  • 潼关之战注定失败,唐玄宗远程微操作,宰相无节制诬陷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为何出战潼关,唐玄宗手下为什么能守住潼关,潼关之战唐玄宗的操作

    在安禄山率领叛军的强势攻击下,唐朝军队节节溃败,最终潼关之战的以唐朝失败告终,这场战役让唐朝大军损失惨重,二十万军队最后生还者不到一万人,潼关之战失利之后,长安城也暴露在了叛军的视线之下。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如果唐玄宗能够放开手脚,让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自由的发挥,说不定战争的局势可能会出现翻天覆

  • 80年代,山东一女子效仿武则天称帝,建立“后宫”,专招幼龄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80年代山东一女子自封皇帝,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山东村妇效仿武则天称帝

    为此,晁正坤以历史人物武则天为效仿对象,将自己当成了武则天,还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洗脑,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奉她为女帝。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女性,晁正坤为何想要以封建迷信思想控制他人?而为此,她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从普通人到传播封建迷信思想的"巫婆"晁正坤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曾读过小学,具有基本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