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亲身扶持后唐全部四帝上位却最终身败名裂的康义诚

亲身扶持后唐全部四帝上位却最终身败名裂的康义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4/3/13 22:13:00

王宗瑶的死虽然蹊跷,但无疾而终也算正常死亡,而康义诚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而且怨不得别人,都是他自己作的。

康义诚的姓是典型的昭武九姓,他也的确是代北三部落的胡人。年轻时,因善骑射,效力于晚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继位,利用后梁的魏博兵变夺取了魏博军,康义诚随行,补突骑使,累迁本军都指挥使,也就见证了李存勖建立后唐,即庄宗。

同光四年(926年),邺都兵变,康义诚随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前去平定,结果这支军队也发生了兵变,要拥戴李嗣源为君主。李嗣源不肯。康义诚说:“主上不虑社稷濒危,不思战士劳苦,沉溺于畋猎、酒色、享乐。如今只能顺从军心,一味坚守臣节就只能被杀死了。”

不管李嗣源是本来就有野心还是胁从,他还不想死是真的。

庄宗的江山没坐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得罪了军界,所以军人们抛弃了他,把李嗣源抬上了龙椅,是为明宗。李嗣源觉得康义诚当初的话有道理,就以为心腹,加检校司空,遥领富州刺史,仍总领突骑军;不久,以左右厢突阵指挥使改任为汾州刺史,转捧圣都指挥使。次年(927年),又改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明宗还去他家做客。又次年(928年),又让他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富州刺史兼遥领江西节度使,又任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又次年(929年),任为河阳节度使,终于让他当上了货真价实的节度使。又次年(930年),任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傅。

长兴三年(932年),为了抵御契丹入侵,明宗命令大臣们推举一人为河东节度使。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明宗的女婿河阳节度使兼六军诸卫副使石敬瑭,另一个就是康义诚。石敬瑭知道后,也表示愿意。但明宗任命石敬瑭出镇的时候,却不知道石敬瑭的真实想法是希望摆脱六军副使一职,不再做明宗受命典六军的在世长子秦王李从荣的直属下属,在任命石敬瑭的时候没有罢免这一职位,石敬瑭不干了,急得明宗用备用方案,把康义诚召了回去。

最后,虽然范延光、赵延寿继续支持康义诚,但明宗还是任命了石敬瑭,而康义诚重新被任命为兼充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再次出镇河阳,加宰相头衔同平章事。

明宗末年,范延光、赵延寿和石敬瑭一样担心李从荣对他们不利,辞官走人了。康义诚虽然是节度使,但辖区离京城洛阳很近。他也想走远一点,却找不到由头,就派儿子效力李从荣,想以此确保自己的明天。李从荣拉拢康义诚,康义诚也满口答应。

明宗病重之际,一直站在C位但始终没有被正式立为太子的李从荣担心有人秘不发丧暗箱操作阻止他继位,决定起兵入宫夺权。枢密使朱弘昭、冯赟因为不配合,担心殃及自己,就去报告了另外两位实权人物王淑妃和宣徽使孟汉琼。王淑妃和孟汉琼都说这事必须康义诚配合。

康义诚推说自己是军人,站队的事不敢胡说,你们叫我做什么我就去做。

朱弘昭以为康义诚只是不便当众表态,晚上请他来家里再问,还是这个答复。

李从荣起兵后立即联络了康义诚,康义诚也表示愿意迎接。但当康义诚和朱弘昭、孟汉琼、三司使孙岳议事时,冯赟骑马来到,骂康义诚观望。康义诚还来不及回答,报告李从荣的军队已经来了。孟汉琼、朱弘昭、冯赟都起身说要入宫护驾,康义诚不敢当众和他们分道扬镳,也只能跟他们一起入宫。

明宗并不知道李从荣以为他死了,只当李从荣是真的等不及逼宫了,指着天哭着召康义诚让他自行处置,不要惊动百姓。

康义诚没有出兵。但宫门已经关闭,李从荣联系不上他了,他也帮不了李从荣了。孟汉琼命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出击,李从荣败亡。

康义诚立马变脸,召孙岳去查抄李从荣的家产。不过这其实是他装的,他记恨孙岳先前对冯赟说李从荣必败,所以趁乱杀了孙岳,病重的明宗也没空细究,还把他认为朴忠可信的康义诚当功臣给予了赏赐。

继承人死了,明宗紧急召李从荣的胞弟宋王李从厚顶缺。李从厚登基为闵帝后,于应顺元年(934年)加康义诚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六军诸卫事。

先前,康义诚曾和朱洪实一起举报李从荣的内应司衣王氏,令其被赐死,但每当朱洪实以反正功臣自居洋洋得意时,他总是想,如果继位的是李从荣,那我的日子该有多好过,你得瑟个什么!显然,他对朱洪实的恨意不可能低于对孙岳。

不久,朱弘昭、冯赟急于削藩,把明宗养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逼反了。康义诚担心自己挂了帅就不能再统领禁军,不肯挂帅。

等朝廷大军屡战屡败,气得闵帝说要让位给潞王。康义诚害怕了,又请求出征了,说官军屡败是因为主将怯弱,我老康这就率京城的军队去守关拦住叛军。

闵帝感动了,不顾明宗还未下葬,府库空虚,亲自去府库给将士们发奖金,还打白条。

然而,这一仗其实已经不用打了——那些将士们不但不感动,还口出狂言,说:“我们到凤翔还能再请求一份赏赐。”这是明摆着要集体投敌啊!

朱洪实看不下去了,觉得康义诚这个带队也靠不住,就说:前后派了那么多官军却没有败逃回来的,怕是都当场投降了。不如让禁军守住各门,徐图进取。

康义诚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报仇的由头,怒斥朱洪实:你要造反吗!

朱洪实也大声回怼:是你自己要反,你还说谁反!

官司打到了闵帝面前,朱洪实又说了自己的谋划,说:康义诚说我谋反,可现在来看,他必反。

闵帝觉得他还得靠康义诚挂帅,就杀了朱洪实,下诏以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带着全部的禁军西征。

保义节度使康思立闻讯,还以为康义诚是自己人,想固守迎接,但他麾下的守军却被叛军喊得争相出迎,他也只能放弃抵抗。

叛军喊的是:“禁军十万已奉新帝,你们数人能做什么!白白连累一城人涂地罢了。”

而康义诚的军队也的确是这样,而且已经不需要康义诚指挥统一行动了,他们一边走,一边逃;等康义诚和李从珂会师的时候,他手下只有几十个人了,邀功的资本已经没了。但康义诚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就解下所佩弓剑交给李从珂的候骑请求投降。

李从珂当面骂他,连不在场的朱弘昭、冯赟也一起骂:我弟弟有今天,都是你们无能造成的!吓得康义诚叩头请死。

李从珂饶恕了他,但这只是暂时的,厌恶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朱弘昭自杀、冯赟被杀,没了军队的闵帝只能出奔投靠石敬瑭。石敬瑭得知连康义诚都叛逃了,就杀光了闵帝的左右。

闵帝被废,李从珂登基,史称末帝,一登基,就斩杀了康义诚,还削夺他的官爵、灭了他的族,诏告天下他和朱弘昭、冯赟都是离间兄弟、败坏国家的一丘之貉,后来下诏准许其归葬,但亲族部属继续流放。

如果当初被选中出镇河东的是康义诚而不是石敬瑭,历史又将被改写。不久,石敬瑭又据河东反抗李从珂,并推翻了他,建立了后晋。

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年),诏复康义诚官爵。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赠康义诚中书令。

这都是政治姿态罢了,康义诚的形象早就被李从珂定论了——

为人奸邪。

用《旧五代史》的话说,康义诚等人就是——

力不能卫社稷,谋不能安国家。

而没有节操,比单纯没有能力严重多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奇葩叛将:天子落难他帅兵勤王,天子赐免死铁券他却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王朱聿键起兵勤王,唐朝十大叛臣人物,唐朝最悲惨的功臣

    免死铁券(免死金牌)所谓“免死铁券”,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其有“免死功能”,而且通常可免三次死罪,有的还可“世袭”,所以史上不少功臣和重臣,做梦都希望皇帝老儿能给一块。然而,唐朝却有一个节度使,因为平叛立了大功,皇帝赐给他一块免死铁券,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勃然大怒,把铁券摔到地下,然后大吼:“这不

  • 历史上真正的六位无敌将军:薛仁贵垫底,韩信第二,项羽未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与薛仁贵谁更猛,中国十大名将薛仁贵,项羽韩信故事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无数的能臣武将,其中能够叫出名字的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有的人是草根出身,也有的人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他们从不论出身只看实力,因此他们互相信任相互协作,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在这些将军中,有六位是榜上有名的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却没有一场败绩,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几位吧! 0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几个男人?在她墓中的发现,揭露了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婉儿一生简介,上官婉儿历史人物图,唐朝历史中的上官婉儿

    在武则天时期,曾重用很多有才能的女官,就包括素有“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在政坛和文坛上,她颇有手段和成就,在情场上她风流不羁,一生男宠众多。那么,她的一生中有多少位男宠呢,直到后来人们在她的墓中,找到了答案。 上官婉儿的生平 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子,在封建社会中,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少之又少却是担

  • 山东一村妇登基称帝,封臣纳宠建立后宫,堪称现代“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谁能想到,这件看起来如此荒诞不羁的事,竟然就发生在当代社会。她究竟是什么来头,能哄得所有村民都为她“疯狂”呢?这位“女皇”来自山东安丘,名做晁正芳,不过她并没有什么权势,甚至都没有多少文化,小学毕业后就没再念书了。原本她经历的就是普通人的人生,不过因为发生了一件事,让她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原来

  • 80岁的张柬之,推翻了武则天,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柬之逼武则天让位,张柬之对武则天的影响,张柬之怎么评价武则天

    公元705年2月,时任宰相的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等大臣一起,率领约五百禁军,诛杀了女皇武则天极得宠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并以此为契机,逼宫武则天,令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几天后,李显登基,武周政权终于告一段落,权柄又一次回到了李氏家族手中。这场政变因发生在神龙元年,故被称作神龙政变。

  • 6层楼深的武则天孙子墓地宫,盗洞精准到专家佩服,为何40吨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之谜,挖掘武则天陵墓内部,历史上谁盗过武则天墓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采取的是“因山为陵”的形式,并且在石墓的缝隙中,铸铁进行加固。所以乾陵至今没有被盗墓成功。但乾陵附近的其它唐朝皇亲贵族的墓就没有那么幸运。基本上都被盗过。1971年,乾陵乡韩家堡村的一个农民在韩家堡北侧,乾陵的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个盗洞。相关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派考古专

  • 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柬之逼武则天让位,张柬之很受武则天信任吗,张柬之对武则天的影响

    于是有一天,以张柬之为首的朝臣便率兵攻入皇宫。一边将武则天重用的那两个男宠斩杀,一边帮李显夺回了皇位。当时,张柬之80岁。那么,80岁的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快来了解一下吧!一、武则天的称帝之路走得相当血腥和无情。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并没有乖乖任凭命运摆布,而是一步步

  • 李白年轻时一首诗,说尽女子的思念,贺知章都欣赏不已,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感谢贺知章一辈子,李白写诗纪念贺知章,李白对贺知章说的话

    说到李白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毫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在所有中国人,甚至乃至世界上都最为出名的一位中国诗人。虽然说他距今已有千年的时光,但是他的作品也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就算是孩童也可以吟上一首。而且因为李白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经历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甚至还有歌词说:"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可

  • 为何武则天不单独给自己建造一座陵墓,却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陵墓为何称为乾陵,武则天之墓乾陵,乾陵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吗

    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武则天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能够爬上那个高位,实属不易,背后自然是数年的筹划与布局。 武则天上位的篡权手段虽然一直被后世诟病,认为其阴险,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武则天在位之时也确实为唐朝的国力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到了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无心朝政,这才给了李显机会,将唐朝给重新

  • 潼关之战注定失败,唐玄宗远程微操作,宰相无节制诬陷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为何出战潼关,唐玄宗手下为什么能守住潼关,潼关之战唐玄宗的操作

    在安禄山率领叛军的强势攻击下,唐朝军队节节溃败,最终潼关之战的以唐朝失败告终,这场战役让唐朝大军损失惨重,二十万军队最后生还者不到一万人,潼关之战失利之后,长安城也暴露在了叛军的视线之下。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如果唐玄宗能够放开手脚,让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自由的发挥,说不定战争的局势可能会出现翻天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