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武则天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能够爬上那个高位,实属不易,背后自然是数年的筹划与布局。
武则天上位的篡权手段虽然一直被后世诟病,认为其阴险,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武则天在位之时也确实为唐朝的国力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到了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无心朝政,这才给了李显机会,将唐朝给重新夺了回来。
据悉,在武则天临终之前,曾留下遗嘱,要求把自己和李治合葬在一起,也就是葬在乾陵。这一度令不少人感到疑惑。
要知道,武则天身为一名女子,能够打破封建桎梏当上九五至尊,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她完全可以给自己单独修建一座陵墓。
但是她又为何要和李治一起合葬在乾陵呢?
其实这里面暗藏了武则天的心机。
武则天合葬乾陵的要求
晚年的武则天似乎已经无力打理朝堂,总将精力放在男宠身上。
于是趁着这个空档,李显一鼓作气,在一帮重臣的拥立下,将被武则天夺走的唐朝政权给夺了回来,重新改武周为唐朝。
同年,年事已高的武则天开始给自己安排后事。
虽然此时的武则天已经将皇位让给了李显,成为了唐朝的太后,但是她生前毕竟是武周尊贵的皇帝,按照历来的皇帝下葬惯例,都应该为武则天重新修建一所豪华的宫殿彰显身份。
可让众大臣震惊的是,武则天竟然提出要和李治合葬在乾陵。
要知道,乾陵的工程耗时长久,且坚固不已,为了李治的陵墓能够保存得更久一点,修建者耗费了巨大的心力修建了乾陵。
现在按照武则天的要求,要和李治合葬就必须要重新动工打开乾陵,这一举动很有可能会破坏乾陵的墓陵工程。
而且掀开死者的陵墓是对李治的不尊敬,李治是唐朝曾经的皇帝,唐朝的上下文武百官们怎么会同意。
再有武则天之前是皇帝,和李治平起平坐,但现在已经退位,武则天的身份只能是皇帝的妻子,此时武则天的等级就比李治低一阶,哪有皇后打开皇帝陵墓的道理,自古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武则天合葬乾陵背后暗藏的心机
武则天曾贵为武周的女皇,临终之前自降身份甘于合葬在乾陵,其实背后是武则天缜密的心思和潜藏的心机。
据悉,武则天之所以不惜派出所有的势力,也要说服皇帝李显同意自己合葬乾陵的心愿,是为了死后能够保全自己的墓陵。
有人说,武则天上位的手段太过残忍,本来就是唐朝的天下,作为李治的皇后,她应该承担辅佐之后唐朝皇帝治理天下的责任,却起了权力的贪婪之心,将唐朝夺取了过来。
并且武则天上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施行严厉无比的酷刑,让众大臣以及天下民众都闻风丧胆,生怕犯一点错。
据悉,武则天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唐朝的血脉开始惨无人道的清算,那些唐朝宗室的后世子孙,不管有没有继承权,都被武则天用酷刑杀死,只留下了自己的几个后代。
可以说,如果武则天再心狠一点,李显就抢不回唐朝的政权了。
由于武则天实行的严政,朝中的大臣们死在武则天手中的不在少数,武则天的雷霆手段是让朝廷人人都夹起尾巴做人。
而如果武则天合葬在李治的乾陵里,就可以避免在她死后那些人报复她的陵墓,折辱武则天的尸体。
毕竟他们虽然对武则天恨之入骨,但还是要考虑乾陵也是李治的陵墓。
值得一提的是,李显即位之后,将武周改回了唐朝,把武则天自封的“圣神皇帝”也尊她意愿变为“则天大圣皇后”。
而对于武则天临终之前想要合葬乾陵的心愿,李显拿捏不准,只好召众大臣一起商议。
唐朝的文武百官们对于这个大动工程打开乾陵的要求都是拒绝的,大臣严善思给出了一个较为妥当的方案,那就是如果武则天的初衷就是想和自己的丈夫李治合葬在一起,那就直接在乾陵旁边重修一个墓陵就好了。这样既达到了合葬的目的,还不用惊扰死去的李治。
可是严善思不知道武则天真正的心思不是想和李治在一起,只是想借乾陵这个陵墓的壳躲避死后的“追杀”,因此动用朝中势力说服李显。
最终李显还是同意了武则天的要求,将武则天合葬在乾陵。所以武则天生前虽没有过安稳日子,在死后却还是拥有了自己想要的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