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黄巾余党,曾与袁绍争锋,选择投靠曹操得以善终

此人是黄巾余党,曾与袁绍争锋,选择投靠曹操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66 更新时间:2024/2/18 15:54:58

黄巾军起义,并非是毫无成效。在此之后,本就衰微的东汉王朝彻底的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则是割据各地的一方军阀。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支黄巾军余党却改头换面,成为冀州境内的一股军阀势力。这支贼寇因为出没在黑山附近,所以人称黑山军。其首领张燕,倒也颇有手段,在他的斡旋之下,黑山军牵制住了袁绍的部分力量。尽管张燕此举是为自保,但也间接帮了曹操的一个大忙。由此可见,张燕以及其麾下黑山军,也成为了当时不可小觑的割据势力。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张燕是怎么从黄巾贼变成的黑山军?不妨来看一下张燕的崛起之路。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间转攻,还真定,众万余人。”张燕曾带着一批少年参与过黄巾军,后来起义失败,张燕也就带着数万手下重新回到了老家真定。在这个过程中,张燕利用在山林作战的有利地理位置,成功躲避了官府的追讨。

不过在这个时候,张燕的兵马不过万余人,规模也并不是很大,因而并没有引起朝廷的过多注意。就这样,张燕顺利带着自己的手下改名换姓,投奔到了张牛角麾下。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张(飞)燕,还有张牛角,都是当时山贼的一个传统。而《三国志?张燕传》注引《典略》亦云:“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在张燕的周密筹划之下,他与张牛角联合而来的军队,迅速壮大了起来。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张牛角不幸遇难,张燕也就成为了这支力量的首脑人物。

张燕颇有智谋,在他的带领下,黑山军利用地形优势,活跃在河北诸郡,并逐渐壮大起来。“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可以看到,随着黑山军越来越强大,朝廷终于坐不住了。既然无法彻底剿灭,朝廷只好采取了招降安抚政策,将张燕拜为中郎将。就这样,张燕和他的部下摇身一变,反而成为了朝廷承认的正经军队。

既然黑山军有了合法地位,张燕自然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出路,这也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黑山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之众,但这是其治下所有百姓的人口综合。而真正具有战斗力的成年壮丁,不过也就十余万左右。而且黑山军说白了,也是各路土匪组建而成,所以战斗力也是可想而知。对此,张燕深知黑山军实力的不足,但他想做的,不过也是自保罢了。

随着汉末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原地区先后有韩馥袁术、袁绍、公孙瓒、曹操等势力先后崛起。而张燕也知道黑山军如果只龟缩在一个地方,最终只能坐等灭亡。在此情形之下,他曾积极的与各方势力联合,从中斡旋,以此让黑山军能够走向中原地带。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董卓迁天子于长安,天下兵数起,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张燕曾参与讨伐董卓,便是他着眼于中原的第一步。

或许是张燕和袁绍曾共同组建了关东联军,又或许是袁绍在得到冀州以后,需要及时安抚住附近的黑山军。两人在讨伐董卓之后,曾有过一段来往。这段记载见于《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以及《后汉书?袁术传》,两则史料中,也都有“河北(袁绍)异谋于黑山”的说法。不过袁绍出身于名门世家,他又怎么能瞧得起土匪出身的黑山军?再加上黑山军活动的范围,也正好在袁绍老巢(即河北)的腹地。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快便闹僵了。

袁绍对张燕的反击是,派曹操从兖州出发来围剿黑山军,此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曹操因为听从了老大哥袁绍的命令,所以被后者上奏朝廷,擢升其为东郡太守。不过,随着曹操集团的壮大,曹操与袁绍也逐渐断开了联系。再加上此时雄踞幽州的公孙瓒气势如虹,所以袁绍只能先去与比较强大的公孙瓒决战。

就在这个时候,张燕也不甘示弱。袁绍前脚刚走,他便派人去侵扰河北诸郡。另外,张燕也曾与公孙瓒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袁绍。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结局虽然不太美好,但张燕确实有效的牵制了袁绍的一批力量。此举反倒是让兖州的曹操,稍微轻松了些许。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奠定了北伐霸业的雏形,中原局势也再次发生了变化。“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颇有自知之明的张燕,只能率先投靠了曹操,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

更多文章

  • 刘禅后代结局如何?两次动乱只有一人逃脱,如今后代两千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接受建议准备投降,刘谌不肯,他说:“国家到了这样危急的时候,应该父子君臣一同做最后的努力,怎么可以不战而降?”刘禅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刘谌来到刘备的庙中痛哭,而后将妻、子杀死,随后自杀。在他之前,诸葛亮之子、之孙战死,张飞之孙、赵云次子亦战死。其余的儿子随父亲一同迎来亡国的命

  • 司马懿以速战速决闻名,与公孙渊交战,为何前后花了一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为啥能打败公孙渊,速战速决司马懿,司马懿一生分析

    得知司马懿大军直扑襄平,阳隧守将卑衍与杨祚大惊失色,担心公孙渊有失,连忙拔营起寨,全军撤往襄平,不料却正中司马懿下怀。司马懿令夏侯霸和夏侯威各领一支兵马在辽水之滨设伏,命二人等卑衍与杨祚来到时发动突袭。没过多久,卑衍与杨祚果然进入了夏侯霸和夏侯威的包围圈,二人立即杀出,卑、杨二人,无心恋战,夺路而逃

  • 李严原本默默无闻,为何变成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主要原因有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拿下李严,诸葛亮和李严,李严的历史故事

    在这类很清楚,历史上著名的“白帝托孤”,刘备不仅仅是安排了诸葛亮接管蜀汉,同时也为其配备了副手。可是,李严在此前并不怎么出名,可以说默默无闻。能够在刘备死前一下子成为了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些人认为刘备此举,是为了制衡诸葛亮,以防止其专权。姑且不论刘备是否有此意,即便有此意,刘备为何

  • 秦朝15年而亡的原因:看看得罪了多少阶层,就明白该不该速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强大的真正原因,秦朝灭亡的典型事件,秦朝灭亡的惨烈程度

    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传统文人一直将之归结于“严刑酷法”,导致天下濒临“土崩瓦解”的局面,于是引起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反秦之火,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但考古发现的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等秦代法律文件显示,秦法并非一味严苛,其实存在很多人情味,否则也不可能在秦国维持100多年,后来还被汉代继承。对于陈

  • 曹操虽然用人唯贤,但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完成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曹操为何不能统一天下,曹操的霸业传了几代

    也许从三国演义中曹操对张松的态度可以瞧出一些端倪出来。话说道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那张松了许都馆驿中住定,每日去相府伺候,求见曹操,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那曹操因为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又见得那张松生的人物猥琐,再算上张松出语顶撞,更加不喜,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后

  •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何到死不称帝?原因:务实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哪年挟天下以令诸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实际作用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的有用么

    如果说建安元年(196)前曹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只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铺垫,那么从建安元年起,他就开始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扶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献帝变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愧僵和一张王牌,取得了“扶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后来因

  • 如果曹昂有儿子,曹操还会培养曹丕接班吗?会,但会换一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曹昂去世后,曹操与原配丁夫人彻底决裂,并让卞夫人成为了自己的正室,而卞夫人所生的长子曹丕则成为了曹操的嫡长子,正因为曹丕的身份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才能够从诸位儿子之中脱颖而出,并战胜了自己的弟弟曹植,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不过这都是建立在当年曹昂没有留下子嗣的基础上的,假如曹昂在去世的时候就已经有

  • 刘邦的“三尺神兵”斩蛇剑,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的三尺剑讲的是什么,刘邦真人照片,刘邦打过三尺剑吗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讨伐黥布叛乱,被流箭射中,伤势很严重,吕后请来“良医”给刘邦疗伤。医生看过伤口说:“可治。”刘邦却拒绝医治,并宣称:“我一个平民出身,手提三尺剑夺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又是什么?我的死期已到,就算是扁鹊来了,也没啥用!”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

  • 秦始皇后代子孙被找到,这4个姓氏的人都是他后裔,看是哪四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的后代名单,哪四个姓氏是秦始皇的后人,秦始皇的子孙都有谁

    “姬自匿有身……子楚遂立姬为夫人。”这是《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秦始皇嬴政出身的记载。换言之,当时人们心中的秦始皇嬴政之父乃是秦庄襄王子楚,母亲则是赵姬,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的生父其实是将赵姬送给子楚的商人吕不韦。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逐鹿中原,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中央集权大一

  • 老师不会告诉你,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这件事是孙权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抢孙权的功劳吗,孙权草船借箭记载,孙权草船借箭完整视频

    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该故事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许多人即便没看过《三国演义》,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老师一般不会告诉你,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这件事其实是孙权干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草船借箭有多个版本?实际上,小说三国演义版本的草船借箭是为了抬高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