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第一又是谁?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第一又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4/1/6 9:29:23

那么,秦琼究竟干了啥,导致他的地位如此尴尬呢?

秦琼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祖父和父亲先后出仕北魏、北齐和北周,属于士族中的中等偏上的家族,是个书香门第。

不过,在隋末农民战争中,秦琼的父辈退隐山林,在家乡观望局势,但秦琼并没有继承家族传统成为一个读书人,而是热衷于习武,他在隋大业年间投奔来护儿麾下,成为了一名颇受来护儿喜爱的武将。

由于在平定农民起义的战争中立下战功,秦琼在大业十年做到了正六品的建节尉,发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但他运气很不好,在跟随张须陀征讨瓦岗军的时候被俘,由此成为了叛军的一员。

不过,李密十分喜欢秦琼,让他与程咬金一起统领八千内军,而且待遇十分优厚,秦琼因此不再效忠隋朝,而是准备跟李密一起打下一片基业。

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在弑杀杨广之后,出兵十余万攻打瓦岗军,瓦岗军溃败,李密也差点被杀死,好在秦琼及时赶到将其救出来,这才保住了瓦岗军的命脉。

在经历了这一次大战之后,瓦岗军元气大伤,王世充趁机攻打,瓦岗军再次溃败。

当时李密因为频繁战败而猜忌心加重,对将士不怎么体恤,秦琼与程咬金等人对此意见很大,于是在王世充于邙山大破瓦岗军的时候,二人趁机脱离李密,投奔到了王世充麾下。

秦琼本以为王世充是一位明主,后来却发现他心胸狭窄,为人奸诈,因此逐渐有了反叛之心。

刚好那时候唐朝建立了,唐高祖李渊派遣秦王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秦琼便与程咬金一起脱离王世充,投奔到了李唐阵营,时间是在武德二年二月。

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秦琼和程咬金投奔李唐之后,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李世民,而是先投奔李渊,再由李渊分配到李世民的秦王府效力。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结果不都是效力李世民嘛,有什么差别呢?

当时确实看不出什么差别,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差别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同样是从别的阵营投奔过来的,李渊对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人就很一般,但对秦琼却极力拉拢。

秦琼来到秦王府之后,李世民很欣赏他的勇猛,便任命他为马军总管,而程咬金则被任命为左三统军。

武德二年十一月到武德三年四月,秦琼跟随李世民征讨宋金刚,他先是在美良川大破尉迟敬德(当时还没有投靠李世民),斩首二千余级,而后又在介休与宋金刚的决战中表现出色,战后论功排名第一。

美良川一战结束后,李渊感到十分高兴,派人到军中犒赏秦琼,赏赐他金瓶一只,并在圣旨中对他说,你不顾妻儿来投奔我,我十分感动,现在又立下战功,我恨不得把身上的肉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一些钱财和奴婢呢?

等到宋金刚被击败之后,秦琼因为战功第一,而被李渊封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加封为上柱国,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而参与战争的程咬金等人,虽然也立下了战功,但得到的封赏都没有秦琼多。

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又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录前后勋,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

我们可以发现,李渊对秦琼简直是偏爱,他对秦琼加官进爵、赏赐无数也就算了,甚至以皇帝之尊说愿意把自己的肉给秦琼吃,这种讨好人的话,怎么看都显得十分肉麻。

这还没完,武德四年李世民征讨窦建德和王世充,当时参与战争的名将有很多,除了秦琼之外,还有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

这场战争中最经典的战役当属虎牢关之战了,李世民以少胜多,秦琼在此战中的表现十分亮眼,率领数十骑冲破了窦建德的战阵,为李世民主力击败窦建德创在了有利条件。

不过,在整个战争当中,秦琼虽然每次都担任前锋,但他的战功也不是第一,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等人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尤其是尉迟敬德,他与李世民一起面对窦建德主力时临危不惧,最终成功将窦建德主力引诱到了埋伏圈,李勣、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人趁机杀出,这才大败窦建德。

但是,在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李渊再次显示了对秦琼的偏爱,将其封为翼国公,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至于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等人,当时都没有被封为公爵,也没有得到格外赏赐。

而在秦琼之后,最早被封为公爵的降将是程咬金,他被秦琼受封后不久,在李世民的要求下才被李渊封为宿国公,而尉迟敬德更是在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才被封李世民封为吴国公的。

平定王世充之后,秦琼又跟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战后又被李渊赏赐珍宝无数。

那么,李渊为何对秦琼这么上心,他意欲何为呢?

这事还得从李渊和李世民的约定说起,当初晋阳起兵的时候,李世民作为主谋,李渊许诺他事成之后封其为太子。

但是,李唐建立之后,李渊却食言了,将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并处处维护他,李世民对此很不满,但并未表露出来。

对于李渊而言,他当然知道李世民会心存不满,但必须依靠李世民帮自己打天下,但同时也要对其有所限制,而拉拢他麾下的一部分武将,从而限制他的军权,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秦琼作为当时武将中的佼佼者,李渊对他很欣赏,将他投入李世民麾下,让其发挥应有价值的同时,再对他进行极力拉拢,从而达到限制李世民的目的,这正是李渊想要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秦琼之外,李渊拉拢的武将不在少数,最典型的一个人是李勣,他在武德二年投降李唐的时候,不但被李渊赐姓为李,名字录入宗室成员目录,还被李渊封为莱国公,后改封曹国公。

而在平定窦建德和王世充之后,李渊封李世民为上将,李勣则被封为下将,二人一同身穿黄金甲到太庙去报捷,可谓荣耀之极。

而李渊对李勣的拉拢,在随后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作用,李勣虽然只是保持中立而已,但至少是没有支持李世民,这也算是报答李渊对他的礼遇吧。

同样的,李渊对秦琼的拉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秦琼虽然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表现只能说很一般,与出谋划策的长孙无忌等人,以及浴血奋战的尉迟敬德等人,根本就没法比。

之所以会如此,不是因为秦琼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李渊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不想在造反这件事上当出头鸟。

那么,有人可能还要问了,被李渊拉拢的人不止秦琼一人,为何李世民单单对他有看法呢?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秦琼的表现虽然很好,但与其他降将的忠诚度相比,就很让李世民不爽了。

就拿程咬金来说吧,他是与秦琼一同投靠李唐的,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常常作为先锋,冲锋陷阵的不顾生死,功劳不亚于秦琼,但他对李世民就要忠诚得多,可以说是李世民的死党。

之所以这么说,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武德七年的时候,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斗争逐渐进入白热化,李建成忌惮程咬金,便向李渊进谗言,要将程咬金调到外地担任刺史。

程咬金知道自己只是去外地任职,性命虽然无忧,但他要是离开了京城,李世民就少了个帮手,于是在上任前对李世民说,大王的左膀右臂被折断了,那可就危险了,我还是不要去外地了,哪怕是死也在所不惜,只为了让你得以保全。

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程咬金对李世民是多么忠心耿耿,为此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琼,他在接受李渊封赏的时候毫不犹豫,还对李渊感恩戴德,而且在玄武门之变前后的表现也比较消极,李世民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爽。

还有李勣,他虽然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但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李世民对他的要求自然低一些;而且他会做人,向来不参与朝廷纷争,是个相对单纯的武将,李世民对此深有认识,所以也不会对他有什么意见。

另一个降将尉迟敬德就更不用说了,他从一开始就是李世民的死党,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他更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优异,不但斩杀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一命,还在关键时刻急中生智,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吓退了攻打玄武门的冯立所部。

所以说,什么东西就是怕比较,秦琼虽然最终选择站在李世民一边,但并没有拿出百分百的诚心,与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等人比不了。

因为这一缘故,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虽然封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食邑实封七百户,但很快就将其雪藏起来,在秦琼人生最后十二年时间里,李世民既没有让他再带兵出征,也没有再升他的官,甚至连见他的次数也极其有限。

当然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能秦琼的性格不无关系,我举个例子来说。

李世民称帝之后,秦琼经常生病,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自己自幼就开始戎马生涯,打了两百多场仗,前前后后流的血有好几斛,怎么能不生病呢?

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其实,秦琼哪里是生病了,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再活十二年,其实李世民只是以生病为由将其雪藏起来罢了,而他说这话的真实意图,一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功,二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是在用自己生病这事来讽刺李世民。

因此,秦琼性格中有孤傲的一面,他认为自己战功卓越,就应该得到李世民重用,但他忽略了为人臣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忠诚度。

事实上,皇帝在用人的时候,往往把忠诚度看得比能力更重要,秦琼能力是有,但忠诚度却遭到李世民怀疑,李世民不重用他,就可以理解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在对凌烟阁功臣进行排序的时候,将秦琼排在了最末,虽然他当时已经去世了,但这并不能让李世民对其格外关照。

而排在凌烟阁功臣第一位的人物是长孙无忌,那他为何排第一呢?

长孙无忌之所以排名凌烟阁功臣第一,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挚友,还是李世民妻子长孙皇后的哥哥,从李世民起兵开始就跟随他了,绝对忠诚可靠,李世民对他也十足信任,其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第二,长孙无忌文武双全,他在帮助李世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劳苦功高,且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更是在李世民登基后,帮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功不可没;

第三,凌烟阁功臣排名是按最高官职来排的,长孙无忌当时担任司徒,官职最高,因此排名第一;

当然了,通常而言,官职大小是根据功劳来定的,因此长孙无忌以最高功劳得到最高官职是可以理解了,而秦琼的官职当时并无变化,其他人官职则都有提升,因此他排名最末也是合乎情理的。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凌烟阁功臣的排序,其实是跟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有莫大关系的,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的功劳都很大,因此排名也比较靠前。

这里要说多说一下尉迟敬德,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就说他功劳应该排第一,后来他虽然屡有不法行为,还遭到李世民猜忌猜忌,甚至怀疑他谋反,但并不妨碍他在凌烟阁功臣中排名第七,他当时的职务是开府仪同三司,爵位是鄂国公。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由于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功劳小,所以在凌烟阁排名中比较靠后。

事实上,李世民能将秦琼放在凌烟阁功臣名单中,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一个被冷藏了十几年的人,还能被李世民想起来,证明李世民还是认可他的战功的。

而秦琼之所以在历史上名气那么大,还成为了落实民的门神,这其实是演义对他的过分夸大,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而已。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对姐姐痛下杀手,并非心狠手辣,只因发现了姐姐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杀姐姐视频,武则天惊艳片段完整,武则天全肉出装

    她的姐姐在成婚生下两个孩子之后,姐姐的丈夫就去世了。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武氏一族也就被特殊优待。尤其是她的姐姐,武则天不仅让姐姐随意的出入皇宫,甚至还可以居住在皇宫之中,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监视皇帝的动向。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姐姐竟然有着一些瞒着自己的秘密。她的姐姐在进入皇宫之后,不知道怎么

  • 刘裕为何要弑杀禅让的晋帝,并且将司马氏屠戮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裕为什么篡晋,刘裕为什么要杀司马氏皇族,刘裕为什么灭司马氏

    那么,刘裕为何要弑杀禅让的晋帝,并且将司马氏屠戮殆尽?第一个原因:司马氏得国不正一提到司马氏,大家想到的都是司马懿祖孙三代吃曹家的,用曹家的,最后还把曹家的皇位给篡夺了,虽然曹家也篡夺了刘家的皇位,但是人家好歹是真刀真枪的拼出来的,而司马氏则是靠着玩阴谋诡计上位的,自然不讨人喜欢。再加上,司马炎建国

  • 大唐公主名声这么差,看过李渊的女儿永嘉公主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女儿永嘉公主,永嘉公主朱善清,李渊最宠爱的公主

    宋朝公主永嘉公主是李渊的第六个女儿,李世民的妹妹,因为是李渊登基后生的第一个女儿,所以李渊十分宠爱这个女儿,才四岁就封为了永嘉公主。李渊在平定秦川的时候,把得到的书法墨宝都赏赐给了小公主,小公主就在父皇的溺爱中长大,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个性。影视剧李渊永嘉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在选择驸马上,李世民因为李渊

  • 因为嫉妒,他打开了“五胡”的猛兽笼门!八王之乱中的他最该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胡之乱八王关系图,八王之乱谁最厉害,八王之乱谁的实力最强

    编者按:《三国:全面战争》首个章节DLC“八王之乱”已经推出,虽然遭遇了很多差评,但起码也为大家特别是老外科普了一下八王之乱的历史。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乂字怎么读?这个司马家王爷拥有最强戟骑兵,还差点阻止五胡乱华》中,我们介绍了西晋八王中智勇双全却壮志难酬的长沙王司马乂,我们再来讲讲司马乂的主

  • 杨贵妃有一天生生理问题,一般人避而不谈,唐玄宗却十分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起,杨贵妃为啥得到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怎么怀念

    杨玉环,生于719年,家中是官宦世家,但是在她10岁左右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就此被寄养在三叔家生活。家庭原因,她自幼就学习乐律、歌舞等,尤其擅长弹琵琶,再加上天生丽质,着实是一不可多得的美人儿。开元22年,咸阳公主结婚,杨玉环前去参加,这时公主的弟弟寿王李瑁她一见钟情,最后武惠妃出面要求,唐轩中

  • 南北大分裂时代,是这些英雄在守卫华夏,才有隋文帝的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统一南北,南北朝十六国风云人物,隋文帝统一南北历史事件

    首先要感谢孙权、贺齐、陆逊、诸葛恪等东吴明君贤臣,是他们经过长达近百年的对山越战争,将秦汉时期尚是被山越重重包围,一个个汉人聚集区星罗棋布的江南,真正变成了华夏牢不可分的本土,为东晋永嘉南渡后华夏文明的火种得以延续,留下了一大块肥沃丰饶的生存空间;一如东罗马帝国与君士坦丁堡之于欧洲文明的巨大延续意义

  • 亲身扶持后唐全部四帝上位却最终身败名裂的康义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王宗瑶的死虽然蹊跷,但无疾而终也算正常死亡,而康义诚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而且怨不得别人,都是他自己作的。康义诚的姓是典型的昭武九姓,他也的确是代北三部落的胡人。年轻时,因善骑射,效力于晚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后来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继位,利用后梁的魏博兵变夺取了魏博军,康义诚随行,补突骑使,累迁本军

  • 唐朝奇葩叛将:天子落难他帅兵勤王,天子赐免死铁券他却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王朱聿键起兵勤王,唐朝十大叛臣人物,唐朝最悲惨的功臣

    免死铁券(免死金牌)所谓“免死铁券”,权威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其有“免死功能”,而且通常可免三次死罪,有的还可“世袭”,所以史上不少功臣和重臣,做梦都希望皇帝老儿能给一块。然而,唐朝却有一个节度使,因为平叛立了大功,皇帝赐给他一块免死铁券,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勃然大怒,把铁券摔到地下,然后大吼:“这不

  • 历史上真正的六位无敌将军:薛仁贵垫底,韩信第二,项羽未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与薛仁贵谁更猛,中国十大名将薛仁贵,项羽韩信故事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无数的能臣武将,其中能够叫出名字的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有的人是草根出身,也有的人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他们从不论出身只看实力,因此他们互相信任相互协作,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在这些将军中,有六位是榜上有名的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却没有一场败绩,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几位吧! 0

  • 上官婉儿一生有过几个男人?在她墓中的发现,揭露了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婉儿一生简介,上官婉儿历史人物图,唐朝历史中的上官婉儿

    在武则天时期,曾重用很多有才能的女官,就包括素有“巾帼宰相”之称的上官婉儿。在政坛和文坛上,她颇有手段和成就,在情场上她风流不羁,一生男宠众多。那么,她的一生中有多少位男宠呢,直到后来人们在她的墓中,找到了答案。 上官婉儿的生平 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子,在封建社会中,虽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少之又少却是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