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立刻判处和珅死刑。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和坤与其党羽福康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实际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罪状公布的当晚,正是元宵。他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这首诗相当真实地表现出和坤此时的处境和心情。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真个是''枉劳神''矣!
在和珅死后的15年,负责史书撰写的官员将评价和珅的史料拿给嘉庆看,里面几乎全是和珅的“黑历史”,包括他怎么怎么受贿呀,还有操纵朝政之类的事。嘉庆看完后,十分生气,将史官骂了出去,然后连下三道谕旨,大概意思就是说,和珅这个人,为官三十余年,是个“精明敏捷”的人,对清朝是有一定贡献的。和珅虽然是个大贪官,但他在当官期间,帮助乾隆捞到了很多钱财。议罪银制度便是和珅搞出来的,贪污的官员只要能交出一定数量的钱财来,便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国库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