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晋朝不能长久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晋朝不能长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1 10:52:55

以司马炎称帝后干出的荒唐事为例,浅谈晋氏江山必不长久的原因?司马炎当政时,他的祖父、父亲早已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统一已成必然趋势。咸熙元年(264年)八月,司马昭病逝而我们的主角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的爵位,仅仅过了数月,司马炎就逼迫曹奂退位,改国号为“晋”。晋武帝建立了晋朝,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上台以来做的很多事,都为晋室江山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说到这里就有人疑惑了,这司马炎刚刚建立晋朝,怎么就说晋室江山一定不会长久呢?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条一条的来看一下。

司马炎称帝后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大封同姓的诸侯王,竟多达二十七人,并且将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大权都下放了,还下诏书允许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诸侯国内选任大小官吏。

晋武帝之所以实施这种“假分封制”(我之所以把这叫做“假分封”,是因为晋朝还设有郡县,并不是完全的分封制)。我想是晋武帝看到了曹魏的灭亡,在联想到大秦帝国的覆灭,他认为这都是因为没有使用“分封制”,才使得在皇室危难之时没有分封宗室来屏藩皇室,所以他模仿刘邦当年的经营模式将在实施“郡县制”的同时也设有诸侯王。

我国古代君主一直很纠结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究竟实施哪一种政治体系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呢?

使用郡县制,虽然加大了中央集权减少了藩王作乱的几率,但是一旦全国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国家便无计可施;使用分封制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但是一旦国家发生大规模的叛乱,诸侯王可以出兵勤王,稳定政局。可是分封制有个不能忽略的“硬伤”就是“它是通过血缘来维系的”,当一国之君经历几代人后,皇室和诸侯王之间的血脉之情就会随之减少,此时的诸侯王先不说是否可以发挥“出兵勤王”的作用,只要不“趁火打劫”就算好的了。

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晋武帝毫无悬念的选择了司马衷,为啥说毫无悬念呢?

首先司马衷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光这一项就足以让支持司马衷的势力做一大篇文章了,而支持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势力是真心支持吗?不是,他们看中的就是司马衷的愚钝很好很好控制,就拿贾充来说,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衷当太子妃,可以说就是一个“投资”,在将女儿嫁给司马衷后,就等于说给晋武帝上了一个保险,我贾充怎么会坑自己女婿呢?

其次就是晋武帝个人的原因,司马衷虽然愚钝但是有个聪明的儿子,晋武帝之所以能被贾充直流说动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传位司马衷就是传位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子,晋武帝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将司马衷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了。

晋武帝将司马衷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又是一件荒唐事,他想最终皇位可以到聪明伶俐的孙子手里,但他没想过最后他这个孙子是否能真正如他所愿坐上这个皇位!晋室江山到司马衷手里真的就能准确的传到司马遹手里?一旦没有,晋室江山陷入混乱就是必然的。

平定东吴后,晋武帝沉湎于声色之中,在太康二年下诏选孙皓后宫妃子五千人入宫。其实,晋武帝的骄奢淫逸并非从平定东吴后才开始的,泰始年间就曾命令公卿一下子女在后宫未采择完前 ,任何人不得嫁娶,在平定东吴后晋武帝的这种欲望就更加膨胀了。

一般纵情声色的皇帝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在晋武帝玩乐之时杨皇后的亲族趁机揽权,结交权贵,贬斥旧臣,对于这种欲望我想晋武帝也是知道它的危害的但是就是不想从这温柔乡中出来。等到身体出了问题,他才意识到杨氏一族的危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太康三年以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瓘为司空。太康十年又派太子同母弟司马柬、司马玮、司马允分别镇守要害。但专擅国政的杨骏却把司马亮排挤出京城,把司马柬等徙封以后逼令前往各自封国,晋武帝采取的防范措施,几乎都被杨骏化解了。

现在晋武帝所做的“防范措施”只能算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了,纵情声色可以说是他为日后晋室的灭亡所作的最后一件荒唐事了。

从晋武帝登基开始大封同姓诸侯再到最后的骄奢淫乐,使得打破三国乱世的西晋统一局面昙花一现,真可谓成也武帝,败也武帝。不得不说晋武帝虽然建立晋朝但他所做的荒唐事都是在给日后的晋朝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

标签: 晋朝西晋司马炎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时期,为什么宦官干政会那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唐文宗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时期的宦官干政最为严重,东汉的阉党为祸,唐朝的宦官干政,还有明朝的宦官乱政,这三个时期都是宦官猖狂的时期,但是要说那个时期的太监最可恶,那就数唐朝的宦官最狠毒了,因为他们随意的可以废立皇帝,并且手里还掌握着禁卫军,大明朝的太监为祸到唐朝的太监来看,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明朝太监再怎么样

  • 魏忠贤倒台后,为什么皇帝的权利却不增反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魏忠贤

    说到魏忠贤,相信大部分网友都觉得她是一个大奸大恶之,的确如此,魏忠贤倚仗着皇帝的权力,曾经害死了很多忠臣良将,不过如果将时间放在明朝末年来看,魏忠贤的功与过,还需要仔细来分析,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魏忠贤掌权其间党同伐异,害死了很多忠臣,但是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魏忠贤即便权势再大,他也无法只手遮天,这

  • 考古队挖掘山西古墓,出土“铜龙”文物,揭开姜子牙生前的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铜龙图片大全,姜子牙墓出土文物,姜子牙古墓真实历史

    考古专家挖掘千年古墓,墓中出土一件“铜龙”文物,直接揭晓姜子牙生前的一段佳话。那么,姜子牙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山西省吕梁市的石楼县因为县内的通天石层层叠叠而得名。据悉,县内具有十分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以煤炭、铁矿、天然气为主,占地面积达1808平方千米,素有“红枣之乡”之称。不过,可能很多

  • 中国人为何被称“华夏子孙”,是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华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跟夏朝有关吗,夏朝为什么叫华夏子孙,华夏子孙

    我们号称龙的传人,那是因为龙在我们整个民族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图腾地位,“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我们号称炎黄子孙,那是因为在古老的岁月之前,人族的历史上有着炎帝与黄帝这两位上古先贤,带领人族茁壮生长,为人族的崛起

  • 东夷到底做了什么,商朝为何宁可亡国也要打东夷?考古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东夷是现在的哪里,商朝为啥打东夷呢,东夷部落和商朝

    不过,这些被征伐的方国在甲骨卜辞中存在的时间很多,在武丁之后就很少再见,但“夷”方却是个例外。夷方,是对黄淮下游的泛称,夏朝时称“九夷”,商朝称“夷”或“夷方”,周朝称其为“东夷”。商汤灭夏,一个很重要的盟友便是东夷。但到第11任君主仲丁继位时,商夷关系恶化,商朝的主要用兵方向开始转向东夷诸族。商夷

  • 歌剧《封神榜》节选《妲己幽魂》(二):当初我也是冀州侯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封神榜妲己惊艳合辑,妲己幽魂,90版封神榜苏妲己唱歌

    《妲己幽魂:我妲己当初又何尝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充良家而骗人,老伎俩了!》(妲己,傅艺伟扮演。)天光里阴沉,她以退为进她身上的薄纱,若隐若现穿得那么少,却告诉你寒冷她对你所说,无非缺衣少食--以薄纱而诱惑,又自称贫穷诱惑你的躯体,色之挑逗令你感情怜悯,钱包兑现--每一段她呼唤着你的到来,每一次貌若无

  • 三星堆文明和夏朝文明渊源极深,古蜀文明或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谁更早,三星堆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夏朝和古蜀有什么关系

    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诚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这件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

  • 上千年里姜太公的武圣地位牢不可破,为何最后被关羽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圣姜太公简介,姜太公为何成为武圣,姜太公真实事迹

    对于姜子牙,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一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则是来自于元朝建安虞氏的刊本《武王伐纣平话》,这也能够间接的说明,小说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原历史。姜子牙作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后世里他因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奉为了武圣,同时也成为了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里头的常

  • 一代传奇人物姜子牙,怎样辅佐姬昌成大业,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诗经·大雅·大明》中这样描写姜子牙:“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姜子牙,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兵学的奠基人。姜子牙这姜子牙的一生可谓是色彩斑斓。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立志要辅佐明君建立一番伟

  • 《大秦赋》一对活宝:西周君与东周君,为何周朝同时有两个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周君与西周君,西周君和东周君是什么关系,东周君简历

    (西周君与东周君给周天子请安)西周君的拙劣表演剧中,西周君出现在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立为嫡子不久。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认为秦国到处征伐,破坏了当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于是举天子之旗,联络东方六国,集50万大军合纵攻秦。大军包围秦之伊阙,秦国形势危急。然而,秦昭襄王举重若轻,他根本不救伊阙,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