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镇返京途中的举动,暴露了夺位的野心

朱祁镇返京途中的举动,暴露了夺位的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3/4 20:56:13

“一抬轿子,两匹马,接他回来!”这是某本畅销书描写“绝情”的景泰帝朱祁钰如此冷落羞辱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可是看了朱祁镇驾前大臣和“北狩”随从写的《否泰录》《正统北狩事迹》《正统临戎录》的记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于谦和朱祁钰都亲自迎接,朱家兄弟相见后抱头痛哭。

朱祁镇返京的途中,还不断召见大臣,并且赐给了自己弟弟儿子从北边带回来的好马。但就在朱祁镇分马和召见大臣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不但一点愧疚之心都没有,而且一举一动都暗藏杀机。朱祁镇返京途中的这两个举动,已经暴露了他重夺皇位的野心和对于谦的仇恨。

为了证明本文采用史料翔实可信,咱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这三本书的作者。

《否泰录》的作者刘定之,是朱祁镇正统元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三名探花,而且考试后马上分配到翰林院任编修。此人在朱祁镇复辟成功改元天顺后,平步青云,由朱祁钰时期的右春坊右庶子(太子的家庭教师兼秘书,当时太子还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升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翰林侍讲,不久又升翰林学士。朱祁镇的儿子继位改元成化,刘定之再进一步,成了内阁辅臣(《明史·列传第六十四》)。由此可见,刘定之是朱祁镇的坚定拥护者,想让他抹黑朱祁镇,势必登天还难。

《正统临戎录》和《正统北狩事迹》虽然署名都是杨铭,但是前者应该是杨铭口述,文人实录,后者应该是经过了专业文人的润色修改——杨铭虽然懂外语,但却不识字:“有哈铭者,蒙古人。幼从其父为通事,至是亦侍帝(朱祁镇)……哈铭从帝还,赐姓名杨铭,历官锦衣指挥使。”杨铭是朱祁镇贴身保镖,与朱祁镇出生入死同甘共苦,忠诚毋庸置疑。至于他识不识字,咱们看看他署名的《正统临戎录》就知道了——只有这本书的文字不用翻译,如果真要翻译,那也是因为有些典型的明朝俚语白话太过直白了。

咱们还是先来看不用翻译的《正统临戎录》关于朱祁镇返京路上的待遇:“爷爷(杨铭称朱祁镇)行数里,听得后马响,官军惊疑。奉圣旨:‘着哈铭看什么人?’”杨铭一看,原来是那个刚刚哭着拜别的伯颜帖木儿(大明顺宁王马哈木之孙、瓦剌太师也先之弟),又派人追着给朱祁镇送刚打到的野味来了,于是杨铭回报:“锁那俺带领达(鞑)子数十人,紧走马前来。”在同样署名为杨铭《正统北狩事迹》中,这段记载就很文雅了:“乃帖木儿归逐得野兽,使人来献也。”

吃着伯颜帖木儿送来的新鲜野味,朱祁镇开始琢磨着给京城里的亲人送点礼物了,于是吩咐杨铭:“哈铭,选达(鞑)子的数内好的头样五匹马编成天字号,进与娘娘(《正统北狩事迹》为太后);选四匹马编成地字号,与景泰皇帝(朱祁钰年号景泰);选三匹与东宫(当时的太子还是朱祁镇之子朱见深)。”

不知道读者诸君看了朱祁镇这样分马,是否发现了一点什么别样的意思?

如果说朱祁镇重娘娘轻皇帝,已经不合常理(太后太子要马何用?送太后用“进”,送皇帝与太子都用“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大有深意了。杨铭这样记录:“奉圣旨(即朱祁镇说,下同):‘哈铭(当时还没赐姓杨),你来,我有一件事和你计较。今张四征南回来在家,我赏匹马与他中不中?’铭回奏:‘爷爷,好,一发赏与他一对。’奉圣旨:‘谁带去与他?’铭回奏:‘今有原跟他的头目米六,见(现在)做使臣来这里,就着他带去,到家与(给)他。’奉圣旨:‘是。就选青白马二匹与米六带去。’ ”

这个张四是谁呢?仔细查阅史料才知道,原来此人就是靖难首功之臣张玉之子,平定安南名将张辅的弟弟,朱祁镇夺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前军都督府右都督、总管京营兵的张軏。所谓“张四征南”,指的是张軏在朱祁镇正统十三年苗疆平叛。之所以说张四是张軏而不是张辅之子英国公张懋,是因为张懋是老二,并没有南征经历,张軏的哥哥张輗也没去南边打过仗。

放下张軏不提,咱们回到朱祁镇的行程上来。

从八月十四日进入怀来,朝臣就开始沿途迎接了:“见搭帐殿、膳房,尚膳监、光禄寺,参将杨信率领人马迎接。”“起马到居庸关,巡关御史王拱等迎接到馆驿。”“至唐家岭,学士商辂等见,又赐辂等马各一。”“至德胜门土城,总兵石亨、张四、杨洪,少保于谦朝见。”“总兵官石亨、张四、杨洪,少保于谦朝见叩头。”这些文字,哪段出自《正统北狩事迹》,哪段出自《正统临戎录》,读者诸君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按照刘定之《否泰录》的记载,朱祁钰已经尽到了一个弟弟和继任者的本分:“十六日,自东安门入。上迎拜,太上答拜。拜毕,相抱持而哭。 各述授受之意,推逊良久,乃送到南內,群臣就见而退。大赦天下,有生咸欣欣焉。”

看见了吧,兄弟相见,都是动了真感情的,满朝文武也都是倾巢而出迎接的。朱祁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皇权正式移交给朱祁钰,朱祁钰也按照礼仪规矩推辞了很久——当时朱祁镇刚刚断送大明数十万将士性命,也实在没有脸面马上回到皇帝宝座上去,但是在“谦让”之余,朱祁镇的两个举动,已经为“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这个伏笔就是京城卫戍司令(之一)张軏,除了格外赏赐两匹好马,朱祁镇还“宣张四马上同语。”朱祁镇跟张軏到底说了啥,一同拜见朱祁镇的石亨和于谦都没有听到,因为“太上皇朱祁镇”并没有给予他们上马的待遇,他们只能跟着步行。

由此可见,朱祁镇对京城保卫战的两大功臣根本就不屑一顾,甚至可能对下令发炮夜袭也先大营的于谦恨之入骨——当时带路党朱祁镇还在瓦剌军中好吃好喝享受着呢。

分马的时候压低现任皇帝弟弟朱祁钰的地位,冷落于谦礼遇张軏,这时候要是有人说朱祁镇没有重夺皇位并报复于谦的意思,读者诸君会相信吗?赐马、密谈,已经当过十三四年皇帝的朱祁镇,这两个举动绝非无心之举。

笔者认为,朱祁钰这个弟弟是比较称职的,但是作为皇帝是比较不称职的——太过心慈手软,这才有了后来的英宗复辟,死太监王振被建庙祭祀,于谦被抄家斩首。

现在还有人扯着嗓子喊:“废除了殉葬制度的朱祁镇是个仁君!”可是这里我们要问一句:朱祁镇那是舍不得自己的妻妾同死,跟老百姓有啥关系?朱祁镇为王振树碑立庙的时候,想到过要抚恤在土木堡被他断送的数十万大明将士吗?

标签: 朱祁镇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郃作战失利,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郃,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刘备率精兵猛攻张郃,张郃作战失利,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郃,结果被刘备军突袭杀死。值得注意的是,事后,张郃不但没有被曹操惩罚,反而因此升级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曹操为何不惩罚张郃?当时,夏侯渊是主帅,派张郃守护东围,夏侯渊亲自守护南围,刘备猛攻张郃部,张郃作战失

  • 如果荆州没丢蜀国能统一吗 刘备有没有这个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荆州,历史解密

    对蜀汉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当年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那么蜀汉到底能不能一统天下?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记得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吧,蜀汉前期所有事情都如当初刘备三顾茅庐时隆中对那样一一实现,要不是孙权的背叛和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将会一统天下。那么

  • 良妃:第一个被封妃的奴婢,死后康熙还为其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后宫好看的女子一大把,但若说特殊的就要说一说良妃卫氏了。大家可别小瞧她,历史上并未记载她准确的出生日期,不过她的出身倒是记载的很详细,她是包衣女子,地位比较低。按那时朝廷规定,包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便可参加选秀,幸运者可改变自己的地位,良妃卫氏便是选秀时被康熙看中的。康熙看中卫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咸丰后宫的姐妹花,玉嫔与璹嫔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玉嫔,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后宫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好几任皇帝的后宫中都会存在姐妹花,比如说皇太极后宫中的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布木布泰,顺治后宫中的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后宫中更是有四对姐妹花,光绪后宫中也有瑾妃和珍妃他他拉氏。而咸丰皇帝的后宫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姐妹花,她们便是璹嫔和玉嫔叶赫那拉氏。说起这璹嫔和玉

  • 春秋和战国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怎么区分这两个历史时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和战国怎么区分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时期。很多人也许都知道,但相信大家也可能都和我一样,并不清楚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么就请花5分钟的时间,和我一起来了解春秋和战国到底

  • 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赤壁是谁提出来的?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赤壁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赤壁之战来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另外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

  • 李存勖建国后是如何处置前朝势力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李存勖,历史解密

    李存勖与后梁抗衡,打得是“为唐复仇”的旗号,故此在灭梁后便拆毁朱氏宗庙,追贬后梁二帝朱温、朱友贞为庶人。他还打算掘开朱温的陵墓,劈棺戮尸,但因张全义力劝而作罢,最终只铲除了墓地阙室。此外,李存勖以诛杀逆臣的名义,族灭后梁宰相敬翔、李振以及权贵赵岩、张希逸、张汉杰等人,又以“助梁篡唐”的罪名,贬窜唐朝

  • 鲁国的实力怎么样?齐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国,周朝,历史解密

    山东省号称“齐鲁大地”,这是因为历史上该地区存在齐国和鲁国这两个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在齐桓公在位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在战国中期击败魏国,成为和秦国并称的两大强国。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鲁国的君主是周公姬旦的后人,但是,在整体实力,鲁国却是比较弱小

  • 盘点古代十二支猛军,燕云十八骑为什么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有十二支勇猛的军队,这些军队在后人的眼中也是耳熟能详的。众所周知的有曹操的虎豹骑,这支军队让曹魏如虎添翼。那么古代的十二支猛军都有谁呢?总的来说,这十二支军队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在历史上很多没有名气。秦国虎狼之师肯定是有人听说过的,那么这支军队叫做秦国新军。商鞅变法之后,也改变了军事之法

  • 秦国宗室贵族到底有多恨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前几天,朋友推荐我看看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的《战国七雄》,我看了商鞅变法的部分。李教授认为商鞅功劳大了以后,有点得意忘形,埋下了最后被车裂的祸根。他引述了商鞅的熟人赵良的话,说商鞅自恃变法有功,称孤道寡,出门的时候,随从几十辆车,车上都是顶盔贯甲的卫士,持矛操戟的人紧跟车子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