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国的实力怎么样?齐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它?

鲁国的实力怎么样?齐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3/12/24 8:30:38

山东省号称“齐鲁大地”,这是因为历史上该地区存在齐国和鲁国这两个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在齐桓公在位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在战国中期击败魏国,成为和秦国并称的两大强国。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鲁国的君主是周公姬旦的后人,但是,在整体实力,鲁国却是比较弱小,不能称之为一个强国。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弱小的鲁国,齐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它呢?

首先,对于齐国和鲁国这两个诸侯国,都受封于西周初期。就齐国来说,开国君主是姜太公,而鲁国则是周公姬旦的儿子代父就封。在西周时期,因为周天子的权威和实力仍在,齐国自然不敢对鲁国有什么想法。不过,自周平王东迁洛邑,也即历史进入到东周时期,因为周王室的衰微,所以强大的诸侯国开始陆续消灭周边的小国,比如晋国、秦国、楚国等诸侯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强大。而当时的齐国,确实都鲁国展开了进攻,而且是多次出兵。

不过,在春秋时期,对于鲁国来说,基本上抵挡了齐国的进攻。比如就长勺之战来说,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此外,长勺之战也让曹刿一战成名,留下了“一鼓作气”的成语典故。并且,在齐桓公、管仲在世时,虽然齐国的不断实力增强,但是,因为齐桓公想要成为春秋霸主,打着尊奉周王室的旗号,自然也不好继续攻打姬姓诸侯国鲁国了。

在齐桓公去世后,齐国经历了内乱等问题。后来,虽然齐国又有进攻鲁国的想法。但是,鲁国主动和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搞好关系。由此,对于齐国来说,显然为了吞并鲁国而和强大的晋国结怨。到了春秋末期,齐国的姜氏衰微,田氏逐渐崛起,也希望讨伐鲁国。不过,对于鲁国的子贡,也即孔子的徒弟之一,却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吴国救鲁国打败齐国。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齐国的田氏,也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篡夺君主之位上,自然暂时放松了对鲁国的注意力。

最后,到了战国初期,越国一度北上中原,将其势力扩大到今山东省一带。而之后的魏国,通过变法强大起来,成为齐国的重要威胁。到了战国中后期,特别是齐湣王(齐闵王)在位时,齐国击败魏国,成为春秋霸主。但是,齐国第一个消灭的大国,不是鲁国,而是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宋国。不过,齐国灭宋之后,遭到了五国伐齐,差一点就被灭亡了。由此,齐国最终错失了消灭鲁国的时机。根据史料记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最终,齐国没有成功消灭身边的鲁国,反倒让楚国获得了这一片土地。

标签: 鲁国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十二支猛军,燕云十八骑为什么是最厉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有十二支勇猛的军队,这些军队在后人的眼中也是耳熟能详的。众所周知的有曹操的虎豹骑,这支军队让曹魏如虎添翼。那么古代的十二支猛军都有谁呢?总的来说,这十二支军队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在历史上很多没有名气。秦国虎狼之师肯定是有人听说过的,那么这支军队叫做秦国新军。商鞅变法之后,也改变了军事之法

  • 秦国宗室贵族到底有多恨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前几天,朋友推荐我看看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的《战国七雄》,我看了商鞅变法的部分。李教授认为商鞅功劳大了以后,有点得意忘形,埋下了最后被车裂的祸根。他引述了商鞅的熟人赵良的话,说商鞅自恃变法有功,称孤道寡,出门的时候,随从几十辆车,车上都是顶盔贯甲的卫士,持矛操戟的人紧跟车子奔

  • 赵元佐本来是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会突然发狂焚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元佐,明朝,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长大成人,即二儿子赵德昭和四儿子赵德芳。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老大原名赵德崇,后来改名赵元佐,被封为楚王。老二原名赵德明,后来改名为赵元佑,被封为陈王。老三原名赵德昌,后来改为赵元休,封为韩王,他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一直有“斧声烛影”之疑,

  • 宋氏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宋子安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子安,民国,历史解密

    宋子安(1906-1969),海南省文昌市人,父亲是上海传教士及富商宋嘉树,母亲倪桂珍。他是宋氏家族六兄弟姊妹中的幼弟,兄宋子文、宋子良,姊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安曾先后就任中国国货公司董事、广州银行董事会主席、西南运输公司总经理等职,与兄姊不同,较少涉足政治。宋子安,1928年于美国哈佛大学

  • 揭秘古代富二代都是怎么玩的 最嚣张的炫富敢怼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晋,富二代,历史解密

    有富人就有富二代,跟现在富二代们炫富清一色豪车嫩模的标配不同,古代的富二代们玩的可都是心跳,高调炫富!最简单暴力的方法是啥?最嚣张的炫富:怼皇室那就是跟皇帝家的人比,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儿子石崇就是这样,一个极品官富二代,最大的爱好是跟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比钱多。按《世说新语》写的,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

  • 慈禧写过一首诗,最后一句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清朝,历史解密

    刚过完的春节里,想必大家都没有少被家长念叨。虽然我们都烦不胜烦,但是家长的苦心其实我们都能够理解,不禁想起了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只是这句话被提起来时,大概只会说一句“老话说得好”,但其实这句话还真的没有那么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这句话的由来。如果说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最

  • 张鷟为什么不停的参加考试?他在文学方面成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鷟,唐朝,历史解密

    张鷟,字文成,道号浮休子,唐朝时期大臣、小说家,深州陆泽县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鷟(约660—740),其名鷟(zhuó),源于幼时梦中见一只飞舞的大彩鸟,他爷爷认为是五凤之一的鸑鷟,就以此为名,“吾儿当以文章瑞于明廷。”望孙成凤(凤为雄性,古龙笔下陆小凤就用对了)之意

  • 隋朝官制中的御史台是个什么职位?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官制,隋朝,历史解密

    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增设了谒者、司隶二台,合称三台。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1人,次官为治书侍御史2人。属官有侍御史8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12人,录事2人。御史职掌纠察弹劾。如《隋书·李孝贞传》载:隋初李孝贞为内史侍郎,不称职,文帝欲免其官,就先“敕御史劾其事,由是出为金州刺

  • 门阀士族为什么在唐宋时期被平民阶层所取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以东晋时期王、谢两大门阀士族的凋零,来比较中唐后平民阶层的崛起,感慨物是人非。那么,从东汉到初唐,长达近千年的门阀士族制度,为何在唐宋时期会被平民阶层所取代呢?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唐之前,封建王朝长期依赖于土地和人头来收税,

  • 古代皇帝的饮食有多丰富?看了让你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皇帝肯定是对衣食住行非常讲究的,不然怎么会有满汉全席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是,皇帝肯定每天都吃鲍参翅肚,全国的美味佳肴尽在宫中,可以说皇帝对吃还是非常奢侈的。但是呢,这只是我们这种星斗市民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历史上有众多皇帝的伙食还是非常“俭约”的,但是此“俭约”非彼“俭约”。明太祖朱元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