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六国促使秦国统一的功臣,谁的功劳是最大的?

灭六国促使秦国统一的功臣,谁的功劳是最大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3/12/7 21:42:28

在秦朝统一之前,秦国也曾几度强大到令周围的国家都有所忌惮,再加上后有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才让秦国有了不断壮大的资本,那么在秦国壮大的这一过程中商鞅、魏冉、范雎谁才是最大的功臣。

想起那篇荡气回肠的《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在秦国的崛起过程中,连续出现了六任贤明的帝王,任用商鞅、魏冉、范雎等人,才有了秦始皇鲸吞天下的资本。

秦国百年崛起过程中,秦孝公之后的六任秦王都能知人善任,秦国人才辈出,若论功行赏,当以商鞅、魏冉、范雎三人功劳最大。他们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了秦国的战略方向,决定了后来百余年的天下大势。

商鞅入秦前,秦魏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百年河西之战。魏国国力强盛,秦国在前两次河西之战中节节败退,还丢了赖以自守的函谷关,魏军的堡垒一直修建到临渭一带,距离秦都栎阳不过一百五十里,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商鞅入秦后,秦国的被动局面终于有所改变。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先后进行了两次彻底的变法,通过改革户籍制、实行什伍连坐法,拿到了那个时代的大数据,基层变得透明了,秦国的动员力大大加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军功授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把秦国打造成一台高效又精确的战争机器。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大加强,打赢了最后一次河西之战,取代魏国成为新一代霸权强国。

秦昭襄王执政时是秦国正式崛起的时期。他有个很厉害的妈——秦宣太后,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芈月,还有个很厉害的舅舅魏冉,魏冉又举荐了一个很厉害的大将叫白起。魏冉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不甘心窝在偏僻的雍州,向往中原的富饶之地,因而在执政期间频频率军东出,兵围大梁,威逼三晋、齐楚,因功封为穰侯,功劳之大封无可封,更不用说他还有个很厉害的小弟白起。故而有一种说法,秦灭六国,其功七八在昭襄王;昭襄王之功,其功七八在魏冉。

魏冉执政后期忙于扩充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频频向东方六国开战,主要目标是当时的齐国和赵国。秦军越过韩魏攻打齐赵,打下再多的土地也是飞地,范雎就因这件事公然讥笑魏冉。范雎入秦后,向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并撺掇昭襄王收回宣太后和魏冉的权力。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废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

范雎主政后,及时调整了魏冉时代的“远攻近交”策略,避免了秦国重蹈魏国覆辙。接着又巧设离间计瓦解合纵联盟,结好齐赵,进攻韩魏。秦军进攻韩国上党,赵国被拖下水,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廉颇自知不敌秦军,于是龟缩不出,修建营垒与秦军对峙两年。范雎又献上离间计,迫使赵国换将赵括,帮助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扫平了秦灭六国的最大障碍。

秦昭襄王死后,后任的秦王嬴政继续执行范雎留下来的“远交近攻”,用了十年时间,终于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商鞅、魏冉、范雎各有功劳,功劳最大者首推商鞅。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变法成功的人,可谓是秦国的第一功臣。

正因为有商鞅的变法的成功才让落后的秦国有了真正利国利民的法度,这才是秦国经久不衰的原因,更有变法之后获得的强大国力的为支撑,才能不断吸引人才广纳贤才,更让每一场重要的战役又有精明强将和军备作为补充,这样的实力不是他胜利还会有谁?

标签: 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的人际交往是怎么样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人际交往,历史解密

    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各种交往,或是相互谋利,或是惺惺相惜。社交并不是清朝才有的一种社会关系。相反,自有人之后,就有了人情往来。最初的时候,人们或许只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彼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会用语言交流。交往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人多之后,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及至清朝,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

  • 汉和帝刘肇生平故事简介,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汉和帝,历史解密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

  • 清军如此强大,为何平定三藩之乱花了这么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1673年,爆发三藩之乱。这时的清军远离战场只不过才十多年时间,却已无早年入关时的那般英勇之气了。平定三藩之乱,兵力主要还是以汉人为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是什么让清军丧失了战斗力?安逸的生活。入关后,清兵丢掉了原有的马上作业习惯,生活的安逸、享受一点点的将八旗兵给腐化了。入关

  • 朱祁镇返京途中的举动,暴露了夺位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祁镇,明朝,历史解密

    “一抬轿子,两匹马,接他回来!”这是某本畅销书描写“绝情”的景泰帝朱祁钰如此冷落羞辱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可是看了朱祁镇驾前大臣和“北狩”随从写的《否泰录》《正统北狩事迹》《正统临戎录》的记载,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于谦和朱祁钰都亲自迎接,朱家兄弟相见后抱头痛哭。朱祁镇返京的途中,还不断召见大臣,并且

  • 张郃作战失利,曹操为什么不惩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郃,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刘备率精兵猛攻张郃,张郃作战失利,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张郃,结果被刘备军突袭杀死。值得注意的是,事后,张郃不但没有被曹操惩罚,反而因此升级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曹操为何不惩罚张郃?当时,夏侯渊是主帅,派张郃守护东围,夏侯渊亲自守护南围,刘备猛攻张郃部,张郃作战失

  • 如果荆州没丢蜀国能统一吗 刘备有没有这个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荆州,历史解密

    对蜀汉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当年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那么蜀汉到底能不能一统天下?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记得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吧,蜀汉前期所有事情都如当初刘备三顾茅庐时隆中对那样一一实现,要不是孙权的背叛和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将会一统天下。那么

  • 良妃:第一个被封妃的奴婢,死后康熙还为其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后宫好看的女子一大把,但若说特殊的就要说一说良妃卫氏了。大家可别小瞧她,历史上并未记载她准确的出生日期,不过她的出身倒是记载的很详细,她是包衣女子,地位比较低。按那时朝廷规定,包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纪便可参加选秀,幸运者可改变自己的地位,良妃卫氏便是选秀时被康熙看中的。康熙看中卫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咸丰后宫的姐妹花,玉嫔与璹嫔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玉嫔,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后宫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好几任皇帝的后宫中都会存在姐妹花,比如说皇太极后宫中的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布木布泰,顺治后宫中的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后宫中更是有四对姐妹花,光绪后宫中也有瑾妃和珍妃他他拉氏。而咸丰皇帝的后宫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姐妹花,她们便是璹嫔和玉嫔叶赫那拉氏。说起这璹嫔和玉

  • 春秋和战国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怎么区分这两个历史时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春秋和战国怎么区分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时期。很多人也许都知道,但相信大家也可能都和我一样,并不清楚春秋和战国到底有什么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么就请花5分钟的时间,和我一起来了解春秋和战国到底

  • 在赤壁之战中,火烧赤壁是谁提出来的?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赤壁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赤壁之战来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另外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