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宋朝和明朝都是被游牧民族灭亡的?

为什么宋朝和明朝都是被游牧民族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30 更新时间:2024/2/20 22:06:45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能治国武能安邦。唐之前确实出了很多上马将军下马治国的牛人,但是从唐之后科举正式兴起,文臣武将分工明确,责任细化,但是统治者士大夫不能正确的处理军政两届,以至于朝提倡刑不上大夫,东华门唱响方为真英雄,明朝提倡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把文人的地步抬得很高,武功相对反而受到了轻视。宋明两朝都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人相轻相斗,耗损国家实力,一旦国家真正遇到外敌,军人受限制太多,加上满朝文臣不切实际的武功梦。

为什么无论当年是多么强悍而所无敌的族群,一旦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战斗力迅速削弱,直至不堪一击。因为任一个民族会削弱,不管融不融到汉族里,比加匈奴,突厥,柔然其实质只有一点。那就是孙子兵法中说的获取胜利的第一基础,既上下同欲者胜。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搞好政治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但什么是政治,怎么样才能上下同欲呢。其实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一样,那就是两条。一是利益均沾,没好处谁跟着的干啊!

二就是意识形态,就是极强的思想意识认同。如有人自焚,有人加入极端组织等等等。蒙古满洲之前都是原始部落社会,处在极差的自然环境中,成吉斯汗努尔哈赤之流都能够给对其忠诚者跟随着给于物质或权力利益,要么他们都要不停的抢劫,以便能给于跟随着利益。二是当时蒙古满洲的原始部落社会现实,使人民无文化文明之类的。有利于搞邪教似的迷信。搞个人崇拜,使人民提着脑袋跟随他们。而这一切,随着他们入主了中原。最大最富裕的汉人被打劫的无可再劫。另外也没有新目标时。只有分配现有利益。其内部矛盾就无法调节了。另一方面其人民受先进文化影响。才弱化了对什么黄金家族的崇拜。知道了自我利息。这一切当然都必然使其战斗力消失了。并且其腐化程度胜于汉族贵族。

冰期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我记得看到过一个科普类的节目,就是说到有一条纬线,是关于植物生长的,纬线以北的植物生长就十分困难,稀疏,然后到了冰期的时候这条线的纬度就会向南移,然后就会出现北方的牧民纷纷饿死,然后大举进攻南方的城市。

宋明两代灭亡的根本还是在于阶级固化带来的整体水平下降。第一.以宋禁军为例,开国太祖时期,禁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几乎横扫全国,北伐虽然失败,但是三万禁军打得辽国宫帐军满头是血,辽国自此留下了宋军列阵不战的祖训,但是之后数十年,禁军的勋贵都当成了哈士奇养还不如猪,到了宋帝二代目死后,别说实中虚外了,都门,拱卫禁军像样的野战机动都费力。整个大宋,能打的只有西军,中央的禁军几乎就成了禁军公司,除了打仗什么都好干,几十万的编制都是老婆孩子还有要饭的灾民,有几个青壮年痞子流氓就不错了。

殿前司,金枪值,两大皇帝近卫还能勉强一战,但是能指挥他们的勋贵却是一个都没有,成了保镖集团。皇族子弟也从原来的国之羽翼统统成了废物国足,后世把这些问题归罪在制度上,统统都是放屁。这些废物皇族子弟的诞生其实就和现代减负时代下的废物学生一个样。他们比国足和老百姓可有钱多了,一旦开始玩乐享受起来,还会什么?除了斗斗心机争争宠还会干什么?念诗能救命吗?上了战场女真子弟一个能砍他们1000,砍死一个剩下999能把自己哭死。吃不得苦,耐不得烦,舍不得命,还看不起保命的武人,当然,养出这种子弟的女人和传播这种文化的无能文人阶层,要付首要责任。

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上下就没有不腐化的阶层。第二.生活太有钱,太会享受,宋代汴京一个富豪平时一顿饭能吃掉五百两交子,不是饺子,是说的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五万人民币,明代富裕的省份,一个地主一顿吃100只鸡,只吃掌中宝,其他都丢掉。文人,士紳无一不堕落声色犬马,没钱堕落的,也就没了心思干正事儿。第三.国事上太穷,明卫所兵到了中期,一个士兵的装备算一起不足20两的配额,因为还要面对贪婪腐化的军官层,实际到人均有五两就不错了,结果就是刀都配不起,人手一杆破枪,弓都是一代传一代,自然就没了操练,箭也要钱啊。然后就出现了正规军家丁化,一万人的名册,只养500能打的做家丁,其他统统凑数,平时都是劳工。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之一:后梁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

  • 曹髦被杀真的是失手错杀的吗?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司马昭,历史解密

    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大将军司马昭消灭了征东大将军诸葛诞,魏高贵乡公曹髦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并封他晋公。但司马昭全都推辞了。第二年正月,传说宁陵的井里两次出现黄龙。在此之前,顿丘、-冠军、阳夏等地的井里也多次有龙出没。大臣们都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曹髦却说:“龙代表君主之德。它上不在天

  • 北魏为什么要推行汉化?迁都是逼不得已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所以,北魏孝文

  • 永嘉之乱是怎么回事?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永嘉之乱司马炽,历史解密

    永嘉之乱法正在西晋晋怀帝司马炽统治时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匈奴贵族刘渊反晋,在两次进攻洛阳无果后,最终由刘渊之子刘聪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破了西晋的都城洛阳,并大肆烧杀抢掠,俘虏了晋怀帝以及一干王公大臣。这又是一场类似于靖康之耻的悲剧,虽然永嘉

  • 李渊犯了3个错误,埋下玄武门之变的因,成为了李世民手足相残的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渊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允许两个儿子都开设府衙,太子李建成住在东宫,身边簇集着出谋划策的幕僚门客。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秦王李世民人才济济的秦王府,谋臣武将数不胜数,个个都是驰骋疆场的一把好手。李渊的错误决定是形成两大集团的催化剂,他对两个儿子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让他们各自管理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

  • 汉武帝用什么方法便轻松解决了诸侯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短时间内还是没法摆脱分封制带来的影响,刘邦登基称帝时,由于志得意满,一口气封了17个诸侯王、143个列侯,其中列侯还好,影响不大,但诸侯王可是实实在在拥有土地和军队的,能对汉王室形成极大的威胁;虽然之后陆续消灭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并在“白马之盟”上立下了“非刘氏而王,天下

  • 冷宫是后宫妃子避之不及的地方 为什么太监却抢着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冷宫,太监,历史解密

    皇宫是飞上枝头变凤凰最快的捷径,但也是万千少女荒废青春的噩梦。有的人为了皇上的临幸,那可是煞费苦心,假如你要好运被宠幸,那就享福了。但是皇上后宫佳丽三千,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宠呢?进来皇宫一般只有两个选择,要不然飞黄腾达,但是皇上怎么可能做到雨露均沾呢?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少女,直到死去都没有见过皇上一面

  • 赤壁之战中,最大的赢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如果说赤壁之战谁是最大的输家,那毫无疑问,绝对是曹操。赤壁之战前的曹操,早已统一北方,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曹操无论是是在实力上还是在威望上,都是要远远超过其他诸侯的。当时的曹操,已经废除三公,自任丞相,将汉朝的诸多权力纳入囊中。在那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的年代,曹操不论是在哪个方面,都肯定

  •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驰骋沙场,为什么最后病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世民,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驰骋沙场,为什么最后病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太宗李世民,驰骋疆场,文治武功,按理身体应该杠杠的,怎么刚过50岁就一命呜呼了?死前还亲征高句丽,斗志昂扬,看来身体没什么毛病,不然也不会长途跋涉亲征,奇怪的是从高句丽回来之后就一病不起,没几年就死了,可以肯定的是李

  • 历史上“尚方宝剑”能干什么?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节,贪官污吏仰仗背后的靠山,嚣张跋扈,不把执法官员放在眼里。而当官员拿出一把尚方宝剑喊出一句“尚方宝剑在此,如朕亲临”时,在场的贪官污吏无不吓得双腿发软,跪地求饶。这样的剧情总是大快人心,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尚方宝剑真的像剧中那么厉害吗?尚方宝剑最早出现在汉代,那时的它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