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和魏延都曾违抗军令,为何没被斩杀呢?

关羽和魏延都曾违抗军令,为何没被斩杀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1/21 4:01:44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不仅能治国理政,还善于打仗,可以说是罗贯中笔下的全能型人物。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后期作为蜀汉丞相,握有生杀大权。他斩杀过一些违抗他军令的将领,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将领违抗他军令反而放过了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下面我们先来细数一下诸葛亮掌握军政大权之后那些违抗他命令的将领哪些?经过统计,演义中违抗军令的一共有四人,分别为:关羽魏延马谡、陈式。其中关羽和魏延虽然违抗诸葛亮军令但没有被杀,马谡和陈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毫不犹豫斩杀。

诸葛亮在对待这四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下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诸葛亮不杀关羽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关羽在赤壁之战后违抗过诸葛亮的军令,诸葛亮在曹操逃生的路上设置了三道障碍。第一道和第二道由赵云张飞守关,都有所斩获,第三道障碍由关羽把手,关羽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在华容道把曹操放走了,但是诸葛亮没有将关羽杀了,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守华容道,想借此让关羽还了昔日对曹操的恩情,让他以后面对曹操不再那么愧疚。因为关羽熟读《春秋》,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刘备落难之际,曹操对其可谓百般讨好。但是关羽还是忘不了大哥刘备,得知刘备下落后,远离而去。他闯关斩了曹操六员战将,即使如此,曹操都能释然并放行让关羽离开。在曹操如此大恩之下,关羽岂能在曹操落难之时,乘机要了他的性命。《三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辽近前言曰:“奉丞相钧旨: 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

诸葛亮让关羽立下军令状真实的目的是做给东吴看,让东吴觉得放走曹操不是刘备的意思,而是关羽自己的主意。诸葛亮用关羽重情义的特点“利用”了一把关羽的同时又让关羽还了人情,是一箭双雕的计策,所以关羽即使违抗了军令诸葛亮一直没有杀他的想法。关羽为报恩违抗军令,情有可原。

诸葛亮为什么不杀魏延反而杀了陈式

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对诸葛亮没有采纳他的子午谷奇谋不满,但是迫于诸葛亮的权威,他一直不敢公然叫板诸葛亮。在北伐期间魏延也违抗过诸葛亮的军令,在一次魏延和陈式率领二万人马去箕谷,诸葛亮在他们出兵前嘱咐不要轻易冒进,以防被埋伏。但是在魏延的怂恿下,陈式和魏延大意轻敌,出兵箕谷最终中了埋伏两万兵马折损了。

魏延作为主将,陈式为副将,魏延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诸葛亮下令斩了陈式却没有杀魏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还是有的,而且非常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诸葛亮不能斩魏延,因为在北伐期间魏延是蜀汉大将的中流砥柱,在军中威望甚高的同时武艺又非常强,诸葛亮北伐完全还需要依靠魏延这样的人才,所以魏延犯了任何错误只要有人替他背锅,诸葛亮不会让他死的。

作为魏延的副将陈式就显得没有那么幸运了,在《三国演义》中陈式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第一次出场就被夏侯渊俘虏了,后来因为人质交换才平安回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陈式依旧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仅仅出场一次出兵箕谷就犯了军令被杀。

陈式被杀主要还是他没有魏延那么有用,且违抗军令需要有人承担才能树立军规,诸葛亮只不过是用了现在大多数领导常用的手段“杀鸡儆猴”,用陈式的下场来警告魏延。

其次,违抗诸葛亮军令的主角是陈式,魏延只是跟着陈式嘲讽诸葛亮,并非主谋。因此,诸葛亮杀陈式,不杀魏延。魏延违抗军令情有可原。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为什么要杀他

《三国演义》相关内容: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 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 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

马谡守街亭是立下了军令状的,如果丢失街亭,是会被军法处置的。诸葛亮为了万无一失,还给马谡配上了一员上将王平,可以看得出街亭这块地方对于这场战役是非常关键的。马谡到达街亭之后不仅自作主张驻守山头,而且还不听王平苦苦相劝,导致街亭最终失守。

街亭失守之后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意味着这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之前所占领的地盘要全吐出来还回去,同时还威胁了汉中要塞阳平关,这个责任非常大。所以马谡需要为这次失败负主要责任。

马谡既然立下了军令状同时又给军队带来巨大损失,诸葛亮没有不追究他责任的理由。这次和魏延免罪不一样,王平不是陈式,且王平也苦劝马谡驻守山下以待魏兵并没有什么错。所以诸葛亮为了整肃军纪给大家一个交代,只能斩了马谡来宽慰军队,同时又自己贬了丞相之位,做到了军法严明,有过必罚。

结语

整体来说,诸葛亮通过对四个违抗他军令的人有着不同的处置,让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显得更加全面。放关羽是计,斩陈式吓魏延是威,杀马谡是明法,这样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主角光环显现得更加明显。

对于马谡和陈式,违抗诸葛亮军令,被诸葛亮果断杀死,而关羽和魏延违抗诸葛亮军令,事出有因。关羽为报曹操活命之恩,魏延跟着陈式犯的错,并非他主观犯错,两人都情有可原。

标签: 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当时夫差和杀掉勾践的 最后为何会放虎归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夫差,勾践,历史解密

    夫差为何没杀了勾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的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杀死勾践,而是给了他一条生路,这就为以后自己被“卧薪尝胆”的勾践复仇且灭国埋下了祸根。那么当时夫差为何没杀了勾践呢?按照先秦史书

  • 西汉文学有哪些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文学,历史解密

    西汉文学多种多样,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文学除了辞赋诗歌外,还有政论文和传记,它们承前启后,比如汉赋上承楚辞余绪,统治汉代文坛四百年;而富有生命力的乐府民歌,为后世五言诗、七言诗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以司马迁为代表的传记文学家,其著作更是涉及多

  • 洪仁玕有什么本事?洪秀全为何打破决心封他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洪秀全决定不再立王,但洪仁玕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决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完全可以用衰败来形容,因为同此前太平军的大举进攻不同,在“天京事变”产生的连锁反应影响之下,太平军在各大战线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以至于,在经历了那场内讧之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食是什么?当时的饮食文化有何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晋南北朝,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特别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将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带到南方,并与当地习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些新的地方饮食特色,对后世起到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水平

  •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重要的发明及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英国,蒸汽时代,历史解密

    历史进程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虽然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

  • 探索隐士产生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他们为什么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隐士,历史解密

    隐士,即隐居不仕之士,他们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却追求思想自由,不愿委曲求全,不肯依附权势,不肯入仕做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隐士,他们孤独、高傲、超脱,他们对当世有着冷静的思考,超凡的大见解,看淡入仕为官后的繁华富贵,而是甘愿隐居于山林田野之间,进行人格上的自

  • 此人坑赵云,害关羽,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糜芳,三国,历史解密

    一、坑赵云刘备自起兵讨伐黄巾起义开始,直至开创蜀汉,堪称九死一生,屡败屡战,最终依靠自己的顽强坚韧和命运的垂青,这才翻了身。所谓大浪淘沙,能追随刘备最终开国蜀汉的人,也都堪称是蜀汉的“金子们”。按理说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对不起刘备的,但哪料却真就出现了位叛徒,差一点就让刘备亡了国,此人便是刘备的小舅子

  • 吕布大骂刘备为大耳贼 为什么关羽两兄弟吭声都没有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吕布,历史解密

    在三国中,刘备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誓同生死,终成蜀汉大业,被民间传为佳话。关羽张飞也是极其注重情义的人,对刘备极其家眷非常尊重,在明人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里,三人结义时,关羽、张飞就曾向刘备下拜磕头,待兄长如君如父。在后来斩黄巾时救了董卓,当刘备说出自己是“白身”身份后,董卓就表现出极为轻蔑的

  • 古代儿子中了状元,母亲可以封诰命夫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持续了一千三多年左右,期间总共产生了649名状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个国家若想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大量人才,历朝历代为了让自己国家强大开创无数取士制度,这些当中较为出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科举制历经一千三百年,该项制度让平民百姓有机会进入朝廷成为天子近臣,所以如果

  • 汉武帝的那些皇后们,为什么下场都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一、“金屋藏娇”的废后陈阿娇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就是那位有名的“金屋藏娇”的皇后陈阿娇,她是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馆陶公主刘嫖之女。汉武帝得以封为皇太子,有一半得功劳得自馆陶公主,陈阿娇也就是此时和刘彻联姻得。汉武帝继位后没多久(前140年)就封陈阿娇为皇后,其母窦太主刘嫖自恃有功于武帝,就无穷尽的索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