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明朝的奇葩皇帝为何那么多?

揭秘:明朝的奇葩皇帝为何那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6:02

明朝的腐朽型奇葩皇帝确实很多,有几个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一世共有十六个帝王,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也算雄才大略的开创型皇帝,但为人刻薄寡恩,凶残戾狠,让一部“明史” 充塞着浓血的腥味;明仁宗朱高炽行仁政,爱护臣下,体恤百姓,也算较正常的一位,只可惜在位仅十个月就一病而亡了。其他的如建文帝朱允炆、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明思宗朱由检也还不错,但最多也只是守成之君。其余的明英宗、明宪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明熹宗,都属于荒谬绝伦的腐朽型皇帝。这几个也就是易老师所说的史上最差劲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视军国大事如儿戏,在蒙古瓦剌部骑兵悍然入侵之时,不谙军事的他在王振的怂恿下竟轻率的御驾亲征,又纵容王振瞎指挥,遂导致“土木之变”,五十万京营主力几乎损失殆尽,只剩十万老弱羸卒。面对兵临北京城下的瓦剌骑兵,要不是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明朝的运数恐怕就要提前终结了。明英宗擅改祖制,重用阉党,将太祖朱元璋“内臣不得干预外事”的警示弃如敝履,而且他是明朝政局走向腐烂的始作俑者。以后“南宫复辟”,再次复位的明英宗又以谋逆罪冤杀了大功臣于谦,并倚重奸佞曹吉祥、石亨,由宦官、奸臣轮流把持朝政,遂使石亨跋扈,曹吉祥谋反,造成难以收拾的内乱。明英宗晚年时痛定思痛,虽有废除宫廷人殉制度等善举,但大明江河日下、积弊丛生的颓势难以逆转。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迷恋上比他年长十九岁的熟妇万贵妃(原为宪宗乳母),终日浑浑噩噩,迷迷糊糊,甚至连自己的儿子朱佑樘(后来的明孝宗)降生很多年后他都浑然不知,更遑论治国理政!终成化一朝,政事荒废,宦官干政,奸佞横行,把个大明庙堂弄得乌烟瘴气,明宪宗却滥施恩泽,致使官吏、豪强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加上骄奢淫逸的靡费之风盛行,导致财政凋敝,国库空虚,自明朝立国以来积累的财富几乎被他消耗殆尽。据《明史》记载,彼时大明的国家机器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大臣们得过且过,混吃等死,有读书人作诗讥笑宪宗时的内阁、六部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明武宗朱厚照是中华历史上著名的荒淫帝王。史载,他刚上位不久就将政事全部委托给巨阉刘瑾等人,自己专心享乐,不理朝政,做了个彻彻底底的“甩手掌柜”。他穷奢极欲,不满足于富丽堂皇的宫室,又在西华门内大兴土木,另筑宫殿,还在两厢修造密室,名曰“豹房”,内藏绝色美女,日夜淫乐。明武宗男女通吃,宠信佞臣钱宁、江彬,使其担任要职,擅权跋扈。武宗还收养义子百多人,全部赐姓朱,纵容他们为非作歹,欺男霸女,抢掠民田,用抢来的田地扩建三百多处皇庄,这些无恶不作的鹰犬肆意横行,激起公愤,引发了刘六、刘七等民变。武宗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空前尖锐,先后爆发过宗藩安化王朱真烺、宁王朱宸濠之乱 。朱厚照的荒淫无道,形成了明中叶愈演愈烈的政治危机。

史载,明世宗朱厚熜笃信道教,整日打坐炼丹,和道士厮混,一心妄想追求长生不老。在位期间,他竟然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乃至有大臣从未目睹过他的龙颜。因他不理朝政,遂使奸相严嵩擅权揽政、独霸朝堂长达十七年之久,造成大明武备废弛,财政匮乏,倭寇肆虐东南沿海,屡剿不灭,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大举兴兵入侵,数次杀至京畿地区,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社会危机愈发严重。明世宗对此置若罔闻,他深居皇宫,日日祭拜太上老君,服食丹药,还听信妖道的鬼话,摧残幼女的身体去熬炼药石。骨鲠忠直的户部尚书海瑞忍无可忍,冒死上书唾骂、规劝朱厚熜道:“百姓讥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从“海瑞骂皇帝”一事,可以想见嘉靖时朝政之昏暗。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刚开始那十年因年幼,由张居正辅政。“江陵(张居正)秉政,综核名实,国家几于富强”。如果他能继承张居正变法的精髓,并持之以恒,明朝的复兴指日可待,他自己也会成为一位鼎革型的有为君主。但他成年亲政后,却不喜临朝视政,还耗费重金营造宫室,供自己享乐。名相张居正死后,被他抄家清算,其卓有成效的改革也被叫停并废止。明神宗以贪婪重利著称。贪财好货的他,公然派遣大批宦官以矿监税使的身份出宫,四处搜刮,堪称敲骨吸髓。这些人狐假虎威,肆意拆毁民居,劫掠家财,盗墓掘坟,以攫取陪葬品,无恶不作。在这些如狼似虎的矿监税使的侵害叨扰下,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天下不宁。有正直大臣田大益压抑不住愤懑之情,在奏疏中说:“皇上嗜利心滋,布满狼虎,飞而食人,使百姓剥肤吸髓,剜肉刺骨,亡家丧身,掘冢剖棺,恒充皇上私藏”。《明史》如此描述万历执政末期是 “萎痹顽钝世界”。《明史·神宗本纪》曰:“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不亡于崇祯,明实亡于万历,已是学界公论。神宗朱翊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腐烂型帝王。

明熹宗即位后,由其奶妈客氏和大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他自己自幼痴迷木工,木匠的手艺无一不精,当傻瓜皇帝后仍乐此不疲,反而将朝政大事抛诸脑后,置之不理。魏忠贤狡黠过人,专捡皇帝埋头引绳削墨、打制家具时前去奏事,熹宗总以不耐烦的口气对魏说:“朕已知悉,汝辈好自为之”。魏忠贤乘机擅作威褔,独断专行,一切全凭他个人之好恶。

朱由校天天沉溺于木匠活,又贪图享乐,荒废朝政,大权自然旁落到魏忠贤阉党集团手中。魏忠贤由是胡作非为,在朝中遍植党羽,打击异己,滥施刑罚,造成了自汉朝以来空前未有的宦官专权局面。彼时,举凡朝中正直的文武大臣,都惨遭迫害,很多人被扣上东林党的帽子惨遭杀戮。魏忠贤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一些谄媚之徒为他在全国大造“生祠”,一时间举国“只知有九千岁,而不知有圣上”。彼时,大明内忧外患一齐袭来,内有此起彼伏的陕北农民大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不断侵扰,积重难返的明王朝风雨飘摇,其房倒屋塌的末日即将到来。

昏君迭出,大厦将倾

明朝的差劲皇帝大都荒淫、懒惰、怠政,他们或沉湎酒色,或不理朝政,祸玩物丧志,或纵容宦官干预政事,结果不是诿政于外家,就是使巨阉尾大不掉, 遂造成大明政治昏暗,国力衰微,民众贫穷的不堪局面。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造成了没有选择余地,皇位的终身制又使腐朽庸碌型帝王的劣迹得以一代代延续,从而造成了明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终致不可收拾,为江山易主,改朝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

假如朱元璋泉下有知,看到自己有如此众多的奇葩子孙,不气的从坟里爬出来才怪。

标签: 古代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第二次车臣战争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发生的 第二次车臣战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车臣战争,俄罗斯,历史解密

    第二次车臣战争,于1999年8月26日起,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重新夺回对车臣的控制权。在莫斯科、布伊纳克斯克等城市接连发生多宗炸弹爆炸案后,俄罗斯政府指责是车臣分离主义分子所为。1999年10月1日俄罗斯部队进入车臣。俄军的行动终结了车臣伊奇克里亚共和国当时实质上的独立,使联邦政府重新控制该地区。

  • 康熙帝六次下江南耗费无数钱财,乾隆下江南没有一点压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都设立在北方,所以皇帝们在历任期间都会南巡,考察南方地区的经济生活,民间称为“下江南”。康熙皇帝在位23年,但是很热衷到南方去看看,一生下了6次江南,其实也有炫耀国力,安抚民心的目的所在,因为皇帝南巡一次,所耗费的钱财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4次都住在江宁织

  • 宋元之后的一个小国皇位,相位竟同步相传,期间还被相位中断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久远,除了部分战乱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以统一的王朝形式存在,皇帝的皇位也往往是由父子相传的步调在走,然而在古代更中原王朝一样的还有一个小王朝他们的皇帝和宰相都是同步相传的。此王朝就是鲜为人知的南方小王国大理。这个南部割据的小王国,存在于五代至宋朝,一直到元朝所灭,享国316年,中间断了两年,

  • 赤壁之战在打的时候,刘备在干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刘备以及东吴的孙权,他们两个人野心也都非常大。孙权当时击败了皇族,并且占领了江西。当时的刘备,则是在积极的拜访荆州,个个有势力的大族,希望能够取得地方的支持。曹操当时也是看中了荆州这块肥肉,于是后来直接就发生了赤壁之战。当时的赤壁之战,主要是由孙权和刘备他们的五万士兵,对抗曹操

  • 为什么太平天国25万士兵打不赢清朝1万士兵?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清朝,历史解密

    从1862年3月开始,曾国荃率领湘军从安庆出发,一路攻下无为、巢县、含山。在含山曾国荃与彭玉麟率领的水师合兵,攻占芜湖。到了5月28日,湘军抢占秣陵关、后又攻占大胜关和三叉河,太平军的粮道被彻底截断。30日,彭玉麟水师攻占天京护城河,深入天京城下。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二十五万大军为何解救不了天京

  •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1735年,雍正皇帝在圆明园驾崩,雍正帝似乎对自己的这一天有所预料,所以早已经安排了后世,留下了四位重臣辅佐新皇乾隆,这四位顾命大臣最后命运究竟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雍正帝在临终前召见了一批亲王和朝廷重臣,并任命他们为顾命大臣,辅佐年轻的乾隆皇帝一同办理军国大事。雍正指定的顾命大

  • 张锡纯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医学理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锡纯,医学家,历史解密

    张锡纯治学虽多创论,然措词婉转,鲜直斥前人之非,与同道多友善,不好贬人贵己,不好大言傲人。中西医论争势若冰炭时,仍本其夙志,撰文论中西医理相通,医界不宜作意气之争,人且以为系中庸之道。但张锡纯对误人至死的庸医却当面斥之为投井下石者,毫不留情。此虽激于义愤,亦可见其忠厚至诚,对患者极端负责。他处世为学

  •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舍利弗,佛教,历史解密

    梵名S/a^riputra ,巴利名Sa^riputt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旧译‘身子’,或系误以 s/a^ri(舍利鸟

  • 隆庆开关是怎么回事?对明代历史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隆庆开关,明朝,历史解密

    隆庆元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史称隆庆开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明代初期海禁政策严厉,“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这样的海禁政策一直到隆庆皇帝即位后,才正式解除。而解除明代海禁政策的代表事件,就是“隆庆开关”。关于隆庆开关,明代文人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

  • 许攸帮曹操赢得官渡之战 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许攸,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曹操和许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许攸帮曹操赢官渡,许攸最后却被曹操所杀?许攸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东汉末年有三场能影响三国走势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的交战方是袁绍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