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辅佐两个幼帝时为何权倾朝野?

孝庄辅佐两个幼帝时为何权倾朝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41 更新时间:2023/12/9 14:59:06

孝庄出生于蒙古贵族,是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且美貌过人,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皇太极。她所处的时代是满清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要面临宫廷的争斗,还有明朝和李自成这样的外在对手。但是孝庄却极其的沉稳和果敢,辅佐了两个幼帝,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是真正能担得起“国母”这个称号的。

康熙雍正两个皇帝都对这个太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她德才兼备,但是大权在握的她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其一,孝庄的思想境界较高,心里想的是整个天下。孝庄是个很懂分寸的人,在她服侍皇太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慧,最著名的就是劝降洪承畴这件事。在洪承畴被俘之后,坚决不降,一心绝食求死,但是皇太极很希望能够将他招降,一是为了打击明朝的士气,二则也是为了将来入主中原做考虑。这个时候孝庄就自荐去劝降这位大将,在她的劝说下,洪承畴居然真的答应投降了,可以说是帮了皇太极一个大忙。

在皇太极突然去世之后,皇位的争夺十分激烈,眼看国家将要毁于内乱,她再次表现出她惊人的才华和智慧,周旋于各方之间,最终给自己的儿子夺来了皇位,也免于让满清陷入内乱。这个时候才三十一岁的她就成为了太后,虽然权力日盛,但是依旧尽心做到身为母亲的责任,一个祖母的责任。

顺治撂挑子之后,年幼的康熙无法控制局面,这个时候的她是有机会独揽大权的。一则是皇帝年幼,而且对于祖母的感情深厚,朝政大事都要依赖她;二则几个大臣之间也是风波诡谲,不会成为她的威胁,三则他辅佐先帝多年,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不少大臣都上书建议她听政。

但是她依旧安于做一个祖母,辅佐年幼的皇帝,对于几个孩子她的感情是很深厚的。当然她也没有称帝的外在条件,没有外戚支持皇室子孙也不少,没有必要去费尽心机。

更多文章

  • 古人没有洗头水 那么古人洗头到底用什么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洗头,历史解密

    提及古人,也许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肤若凝脂的姑娘斜倚墙站在半开的门前,风吹过来,她宽大的衣袂似蝴蝶翻飞,风渐渐变大时,三千青丝也随风而舞。这样的画面一定很美,可若是画面里的头发油腻成一团,还隐约能嗅见一些不太美妙的气味,似乎就有些不雅了。这就不由让人思考,古人也是人,也会和我们一样有洗头的需求

  • 薛举三个月攻陷长安,为何却中途病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薛举,唐朝,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一时间群雄并起,英雄辈出,一大批英雄、奸雄、枭雄先后建立了政权,开始割据一方,意图谋取天子之位。这其中就有过一位枭雄,建立起一块属于地盘,还曾轻松地击败了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击败李世民,在进攻大唐的路上突然病故了,他病故以后手下的士兵自然抵挡

  • 婆罗门:印度最高级种姓,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祭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婆罗门,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印度社会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婆罗门”源于“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祷”或“增大的东西”。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因此执行祈祷的祭官被称为“婆罗门”。其实婆罗门教到中国后,隋以前并非昙花一现。来自婆罗门教的音乐、绘画、雕塑、医

  • 东晋名将祖逖的一生,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略定河南忧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他力主北伐,击楫中流,为实现统一作了积极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传颂。一、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祖逖家是北方大姓,祖上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祖逖兄弟六人,兄长祖该、祖纳等都开朗爽直而有才

  • 刘邦为什么非杀韩信?韩信之死的真正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韩信,历史解密

    韩信的功劳确实大,在刘邦与项羽对峙期间,韩信一口气扫平了赵国、魏国和燕国,成功的摧毁了项羽的后方。在垓下大决战中,韩信又将项羽死死的困在了这片地区之内,最后项羽走投无路,只能在乌江边自刎。客观的说,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缺一不可,刘邦的成功全仰仗这三个人。其中萧何和张良属于间接指挥者,而韩信是直接指挥

  • 鞑靼族是蒙古族吗?他们与成吉思汗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古,历史解密

    俄罗斯有194个民族,俄罗斯族人口要占到77%以上。第二大民族就是鞑靼族,人口500多万,占俄罗斯总人口的3.83%。那么,鞑靼族为啥会成为俄罗斯的第二大民族呢?要感谢成吉思汗,让他们饱受苦难!鞑靼这个词要早于蒙古,出现在史书中。根据资料记载,鞑靼属于柔然的一个余部,生活在蒙古草原。不过,那个时候的

  • 温国:夏朝、周朝时期在温邑(今河南省温县)建立的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温国,周朝,历史解密

    温国,夏朝、周朝时期在温邑(今河南省温县)建立的诸侯国。温邑因(今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坡下)有温泉,得名温邑。夏朝太康失国后,有平因辅佐夏朝君主姒少康灭有穷国有功,受封于温邑,建立温国,史称“温平公”。夏桀二十六年,商国在伐夏的时候灭掉了温国,温邑成为商朝之邑。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将温邑、州邑、原邑等十

  • 王莽篡汉后如何实现权力不流血过渡?具体实施了哪些方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莽篡汉,汉朝,历史解密

    话说王莽制造了“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的古代太平盛世之后,公元 6 年才 14 岁的汉平帝又适时地死了(病死或被王莽毒死),当时尽管有年长的汉宣帝曾孙,但王莽却别有用心地出台了一个“兄弟不能相互继承”的皇权承继规定,目的也就是防止成年皇孙误了他操纵帝国权柄的好事

  • 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功勋卓著,最后为什么会被顺治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济格,清朝,历史解密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同时,他还是大清开国功臣多尔衮和多铎的哥哥,功勋卓著,为何会被顺治处死?阿济格是一个天生神将,不但身材魁梧,而且骁勇善战,在努尔哈赤时期,他就参加了对蒙古巴林部、扎鲁特部的战事,建立了赫赫战功,还被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努尔哈赤驾崩后,四大贝勒以努尔哈赤的遗命为名,逼迫他的母

  • 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为什么没有争皇位反而拥戴皇太极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代善,清朝,历史解密

    代善,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嫡次子,努尔哈赤去世后,拥戴皇太极继承皇位,他为什么没有争夺皇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努尔哈赤一生有16个儿子,经过激烈的斗争,最后是老八皇太极成功继位。虽然当时的后金并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也没说年纪最大的皇子就一定没有机会,况且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