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强敌环绕,商品经济为什么还那么繁荣?

北宋强敌环绕,商品经济为什么还那么繁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10 更新时间:2023/12/6 13:25:07

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之后先后征服南平,后蜀,后汉,南唐,吴越,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传九位皇帝,建国167年。而对于北宋的观念,大部分定义为“弱宋”,不仅取决于对外战争的失败,澶渊之盟的缔结,方腊起义的影响,靖康之耻的发生,对于宋朝的理解多为官吏腐败,政治无能,兵弱国小衰败的王朝 。然而确确实实在这样子王朝中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等等的重要改革和运用都是发生在宋朝,这样一个强敌环绕的北宋,在燕云十六州收复不回来,门户大开得宋朝国民生产总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集市“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具体是什么原因缔造了这样的宋朝?

我曾见过很多夸赞宋朝的经济发达,说年收入达到八千万两,乃至一亿六千万贯的财政收入等等,然而怎么说呢。在宋代的《食货志》记载钱有铜、铁二等,而折二、折三、当五、折十,则随时立制。宋朝一般都是用铜铁铸造钱,后期的交子等纸币的流行,当时中原的白银大多从异国贸易流入,当时中原纯粹的银矿很少,当时的人工技术对于银的提取技术根本无法从大量的伴生矿石中提出。到了明清时期白银才开始大量的流通使用。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年收入一亿六千万贯就是一亿六千万两,相当于几百年后的提取技术较为先进占据世界一半银产量的波托西银矿二十多年的产量,宋朝虽然发达,但不至于强大如斯。

我们继续说说宋朝为什么可以在如此境地之下,还可以如此发展。

宋朝的大环境

我们先定一个大的环境,就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大环境,赵匡胤当了北宋之主之后,杯酒释兵权,把兵权和财政大权基本牢牢掌握在了中央手里,避免了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的发生,同时留下了著名的勒石三戒: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基本奠定了北宋的重文轻武的基调,包括后期直接喊出“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之后的赵匡义的“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宋神宗的“政事之先,理财为急”,把理财致富提到了国家政策和官员考核制度,包括后期王安石提出的贷款银行制度的青苗法,自中唐以来松动的重农抑商政策都在为这个稳定的宋朝提供着前所未有的商业潮。

王朝的基底,农业的发展

北宋形成了租佃制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保障农民权力。既没有土地的客户向拥有土地的主户,租种土地,鼓励精耕精种,完成固定的份额或者分成,同时保障客户拥有脱离主户的权力,拥有自己成为主户的能力。实现产权和经营权的独立,可以保障租户多劳多得,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耕种积极性,同时增加了对于农具改造的创造性。

对于开垦荒地给予免税,降低税收和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力。宋太宗常常说到朕每念耕稼之勤,苟非兵食所资,固当尽复其租税。加上开垦荒地对于之后的财政收入和稳定流民拥有独特作用。所以北宋政府会租借农具,种子,耕牛,给予流民开垦荒地的优惠。同时会把部分屯田给予百姓耕种,让各地官员鼓励百姓开荒,纳入考核官员政绩的考核,这种上下同时使力的制度,在短短二十年增加了了212万顷耕地。

推广新的品种,改进农具,发行农书,提供最新的耕种技术。推广水稻新的品种,包括形成早中晚稻,在河北沿边屯田引种江东水稻,然后河南等地区相继使用。包括真宗对占城稻的研究观察推广。后期为了应对大旱大灾,发放种子和提供稻子种植经验时间的诏书。同时推广北方的粟,豆往江南地区使用。同时通过大量的知识分子,传播更多的种植经验,而不是靠自己摸索经验,出现了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

土地政策的改变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自开元时期船舶使得建立,到了中唐时期,重农抑商制度就有了很大的松动。北宋时期,在赵匡胤的集权之后。采取的田制不立,不抑兼并顺应土地私有制度,允许土地买卖,朝廷不加与干涉,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样解放了一部分农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就会转向了手工业和工商业,出现了小商小贩的诞生,五行八作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这个时候剩余的劳动力就会偏向手工业,纺织业,采矿业,和瓷器制造业,海上贸易进一步增加了社会的富裕,刺激了消费,包括盐钞法,开放了私盐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坊市制度。划分商业区,住宅区,规定做生意的时间打破了坊市封闭,走向坊市合一,之后取消的宵禁制度,大量兴起的夜市,勾栏,瓦舍各种夜晚消遣娱乐中心的开放,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的消费力。之后向城外发展的草市和镇市,形成了很多小型城市,之后累计公2000多个,联系城市农村,提高商品的交换能力,提高商业能力,使更多的百姓城镇化,从事商业,促进经济繁荣。

经济思想的空前繁荣,动摇士农工商观念。

先不说宋神宗的理财为先,包括在北宋举足轻重的李觏,范仲淹,王安石都对于经济思想提出了看法。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李觏的“利欲论”夫礼之初,顺人之性欲,而为之节文者也,认为人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是自然的,只有满足这些欲望才能进行礼义,满足财富欲望是礼仪的基础,主张先富民固国。提倡商业,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借助商人的经营活动,改善封建国家的工商业管理。

范仲淹主张行通商之法,否认商业是末流,他反对对通商的各种禁制,主张从积极方面发挥通商对改善国家管理的作用。

王安石的“轻重敛散之术”,反对贵义贫利之说,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从其他领域开辟财富之法,放宽专卖产品,提出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给予商人更多的资本,给予更多的资助鼓舞人民创造财富。

这样子大量的农民从商,打破了之前的士农工商贫贱的等级观念,鼓励从商,加上之前完善的坊市制度,市场管理体系和被打破的宵禁制度,开放的夜市,促进了更多的人从事商业。

总结。

北宋的商业兴盛与国内相对安定的社会,较为宽松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统治者的重视密切相关。虽然这些政策随之也带来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但是我们今天只讨论商品经济。没有讨论北宋谁富裕,税收杂而高,士大夫无耻,阶级狂欢等等问题。

标签: 北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原因曝光,真是皇帝手太软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宋朝建立后,尤其是赵匡胤死后,北汉灭亡,这个时候也算是实现了统一。随着统一的来临,保持国内平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宋朝建立之初,就实行了文人治国这一原则。这条治国策略的实施,在那个时候,有它必须执行的原因,但是随着王朝发展,文人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热衷于文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弊病,因为在选择文

  • 匈奴那么强大,汉武帝就杀了10多万人,为什么匈奴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匈奴,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搞定匈奴问题,并不是全靠征战;事实上,就算对于草原民族,十几万人也伤不了它的根本,要知道当年战国时期李牧曾一战斩首匈奴十万,但只能暂时遏制住匈奴,没过几十年,匈奴又重新崛起了,而且很快称霸了亚洲。事实上,汉朝不仅对匈奴实施了常规战争,还对其实施了经济战、掠夺战、与封锁战!!在这一点上,宋与明做

  • 明朝濒临灭亡时,明朝专属装备锦衣卫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不论是在小说集還是影视剧中,要是是出現有关明代的剧情,必定就会提及锦衣卫。它是1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官衔,自成一脉,直归属于皇上,有着巨大的权利,针对那时候的高官而言,沒有不畏惧她们的。与其相对的是,锦衣卫针对皇上非常忠实。在锦衣卫发展趋势的初期,她们被称作拱卫司,并不是有着权利,之后在明代开创以后才逐

  • 诸葛亮和刘伯温病死,为什么古代谋士大多病秧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从史书上看,自古以来,伴随着帝王们南征北战,不断出谋划策的大谋士通常多病。比如汉高祖帐下的张良,《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因为体弱多病,因此刘邦没有让他独自带兵,一直跟在刘邦身边。因为身体虚弱,张良经常需要行“引导之术”,在家辟谷,闭门不出。而与张良情况最类似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操帐下大谋士郭嘉,《

  • 明代藩王能得到哪些赏赐?藩王赏赐对国家财政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藩王,历史解密

    藩王在明朝是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明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先后册封子侄二十多人为藩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朱棣削藩过后藩王的政治权利开始逐渐地削弱,明代的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藩王的生活来源全靠朝廷的供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藩王的赏赐越来越多,从原本的土地开始赏赐甚至到

  • 古代刽子手是高薪职业,为何无人愿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刽子手在古代是高薪职业,为何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没有妻妾成群,反而一直无人愿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行刑过程太过血腥暴力,使娇嫩柔弱的女子敬而远之我们知道,古时候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向来没有什么话语权,婚后更是对丈夫言听计从。在当时,只要手里有点钱财几乎不愁缺

  • 童渊和司马徽都是奇才,为何没参与三国之争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司马徽,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出现过许多英雄豪杰。比如谋士诸葛亮,司马懿;将领周瑜,张飞,关羽,赵子龙。但是在这之中,还有两位英雄有勇有谋。一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另一位是枪术大师童渊。他俩一个擅长谋略,另一个拥有百箭穿杨的枪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徽这个名字在大众耳中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当你提

  • 她15岁从丫鬟逆袭成皇后,掌权25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太后,北魏,历史解密

    作为历史上唯一掌权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统治一个帝国达到15年时间,创造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不过,除了她之外,还有不少的女性,同样凭借出众的才能,脱颖而出,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说的这位女子,就是一位堪比武则天的人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间,曾是北燕皇子的冯朗,因受拓跋焘猜忌,

  • 袁绍:从偏居一隅到坐拥四州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三国,历史解密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作战不利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关东群雄逐鹿,其中一人的表现最为耀眼,他从偏居一隅之地的渤海太守强势崛起,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扫平河北成为北方实力最强横的诸侯,即便是日后汉献帝东归定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不得不向他低头,把大将军之位拱手相让于他,此人就是袁绍袁本初。那么

  • 秦国灭六国为何齐国会袖手旁观 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国,秦国,历史解密

    齐国之所以袖手旁观,是因为其历代国君的不作为,没有抓住自身富强的机会,没有抓住削弱秦国的机会,没有看清天下形势,公然灭了宋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齐国为何袖手旁观?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秦国国力逐渐增强。秦孝公时期,列国从鄙视秦国,到畏惧秦国。此时齐国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已经位居大国行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