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京制是什么意思?曾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个制度?

五京制是什么意思?曾有哪些国家使用这个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3/5 14:56:32

五京制,指多个国家首都管理制度,五京制的渊源说法不一,最早有明确的记载为成书于945年的《旧唐书》,即757年所设置的唐朝形式上五京。渤海五京制首见于1044年修的《新唐书》,然而其具体设置年代缺载。五京制对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响深远,前后历经唐(含渤海)、辽、金,自8世纪中叶起至13世纪,长达400多年。但据《战国策·燕策一》“孟轲谓齐宣曰‘今伐燕,此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伐燕”以及《齐策一》“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等记载。战国时齐国也应该有过五都制。

概述

五京制,一般指辽金两代分设多个首都管理国家的制度。除了辽金之外,唐代、渤海国、新罗也曾有类似的或名义上的五京。辽五京置留守,留守行府尹事。金五京留守兼本府尹及本路兵马都总管。

史料记载

《辽史》中五京并称共35次,其中两次是渤海五京,者均为辽代五京;而且其中五京于“二帐”、“十二宫”并称。检索全部二十五史,出现五京这一语汇的有《旧唐书》卷三十八唐“五京”,《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五京”,《金史》卷一的“渤海五京”、卷二四中的“金五京”(“袭辽制,建五京”)。

沿革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实行复都制,周武王灭商后为了控制东方而设立雒邑。五京的设置,最早源于唐朝中期,唐朝于618年以长安为京师,657年以河南府为东都,时为陪都制。690年,以太原府为北都,至742年,以京师为西京,改东都为东京,改北都为北京。757年12月置凤翔府,号为西京,与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合为五京,至此,唐五京正式确立,762年以后,罢凤翔府京名。在东北的渤海国也设立了五京制,但渤海没有给后世留存下自己的文献典籍,渤海纪事始见于中国正史《旧唐书》及《新唐书》,此后,有关渤海国的史实陆续散见于历代的各种文献,其中包括日本与朝鲜的史籍。在《辽史》中记述了渤海国的灭亡。

辽初以龙眉宫为上京临潢府,始建于918年。至928年以东平郡为南京,至938年得燕云十六州,改幽州为南京析津府;改东平郡为东京辽阳府。1009年,在原奚族地区的七金山土河之滨,仿造故唐“神都”洛阳的建制建立都城,号中京大定府。1044年以云州为西京大同府,至此辽同时并设五京,直至1125年覆亡。

金初接受了辽朝的五京建制,沿袭其号,1138年以其兴起之地为上京会宁府,改原来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加上朝都城汴京开封府,这时有七京。不久,削去辽上京临潢府的京号,1153年迁都燕京,又削去上京会宁府的京号;改辽南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即为中京;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大定府;改宋汴京开封府为南京开封府,重新确立了金五京建制,直至1173年又重新恢复会宁府为上京,直到金覆灭,一直有六京之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石达开的声望很高,为何出走后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不同于此前任何农民起义领袖,石达开的一生经历,近乎不存在任何悖论,正因如此,后世誉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尤其是石达开在面对清军死刑时所展现的凛然正气,更是使得当时的清朝大员,都跟随着肃然起敬了起来。不过,当我们后人跟随着石达开一生的脚步,会发现出走后的石达开,身

  • 黄权本是刘备的心腹,为何最后会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黄权,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要是说起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就是诸葛亮、荀彧、陆逊之类的,不过在三国时期,名臣其实有很多,比如袁绍麾下的田丰和沮授就是,有勇有谋还忠心,可惜跟错了主公;而荆州刘表麾下的文聘也算是一代名臣。而最终成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的名臣更多,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他就是刘备麾下的名臣之

  • 揭秘:东察合台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察合台汗国,明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国的古代史。帖木儿确保了他在河中的王位,又前去征伐原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伊犁和裕勒都斯地区—该地区爆发了新的革命,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后来又经过几年的混乱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于1347年拥立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登上了伊犁的王位。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

  • 清朝文字狱简介 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文字狱,历史解密

    清代文字狱或称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

  •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晚些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这是因为,唐朝传承了此前华夏文化的精髓,并且唐朝对于后世的赵宋,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也就有了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并且,在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度形成了万国来贺的景象。并且,唐代文化是极具包容性的,以至于唐朝最初的几位皇帝,都被尊称

  • 蔡姬戏水引得蔡国被灭,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蔡姬,春秋,历史解密

    在春秋时代的历史上有一次莫名其妙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蔡姬戏水亡蔡国”事件。虽然说蔡姬成为了战争的引线,但齐桓公的处理到底是名正言顺,还是小题大做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蔡姬戏水”这件事的起因。历史上蔡姬应该是比齐桓公小不少,在齐桓公执政二十多年之后,整个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齐桓公

  • 宋徽宗被掳至金国,真实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宋徽宗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从金国方面来说,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都是占领宋朝的,为此并不愿意授人以柄,在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即使是有,也是一笔带过、含糊不详,他们肯定不想拉仇恨,毕竟自己还要从这些地方,攫取更多的财富来供自己挥霍,起码虐待皇帝父子,是绝对不可能从他们口里说出

  • 刘邦赏赐一个省的封地,为何张良只要一座小县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就拿朱元璋来说,仅仅一个胡蓝案,基本上将大明功臣屠戮殆尽。那开国功臣为何基本上不得善终呢?因为他们对皇位构成了威胁,加上王朝初期,江山并不稳固,这个时候想要推翻是很简单的。当然了,也有很多开国功臣活了下来。就拿汉朝来说,开国皇帝刘邦

  • 她16岁嫁给嘉庆,生下皇长子,最后却未葬入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就在令贵妃生下十五阿哥永琰的第二年,内务府包衣奴才刘福明的夫人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令刘福明没想到的是,这个女儿会与永琰结下不解之缘,不但生下皇长子,更是被封为大清皇妃。乾隆三十九年,年仅15岁的永琰在紫禁城南三所迎娶了嫡福晋喜塔腊氏,按照清宫规定,除了嫡福晋之外,皇子还可以拥有一到

  • 对大明王朝最忠诚的黔国公沐氏家族,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有这样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为国家兢兢业业守卫西南边陲,直到最后国事艰难,这个家族仍然守住了自己的诺言,为王朝献出了一腔碧血,这就是镇守云南的世代黔国公沐氏家族。(一)战功赫赫的皇帝养子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进入了相当混乱的时期,宋朝末年中国战火连绵,元朝建立后又实行了严苛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