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的声望很高,为何出走后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石达开的声望很高,为何出走后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35 更新时间:2024/3/15 3:48:47

石达开,太平天国翼,不同于此前任农民起义领袖,石达开的一生经历,近乎不存在任何悖论,正因如此,后世誉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尤其是石达开在面对清军死刑时所展现的凛然正气,更是使得当时的清朝大员,都跟随着肃然起敬了起来。不过,当我们后人跟随着石达开一生的脚步,会发现出走后的石达开,身上多了些许悲情英雄的色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上“天京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在经历这场变乱后,整个太平天国的内部力量,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为,害怕日后被洪秀全所害,胸怀远大抱负的石达开,最终选择带领自己的旧部出走天京。但是,出走后的石达开却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原先翼殿下的将士,纷纷脱离石达开或解散隐遁,要么率领手下返回太平天国。其中仅1860年,就有傅忠信、扶忠、彭大顺等诸多将领,宣布脱离石达开的远征军,并率领军队回归太平天国。那么,问题来了,太平天国中声望最高的石达开,为何出走后便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

出走仓促,缺少战略部署

根据现存史料记载,石达开出走的时候,显然是十分仓促的,因为仅率了数骑离开天京。这样的情况下,就说明石达开对于出走后怎么办,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尤其是在战略部署上,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出走后的石达开先是进援江西地区的诸军,在者便是率领军队进军浙江地区,以至于最后又转战回老根据地广西。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当时的太平军,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流动式作战中。

如果,这样流动式作战的方法能够胜多败少的话,石达开手下的军心尚可以维持。可是,出走后的石达开近乎屡战屡败,这使得当时的军中士气低到不前所未有的境地,并且因为石达开的军队,经得不到补给,也导致了当时军中疫病流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石达开能够依仗的也只有自己的威望了,但仅靠威望是不可能挽救众叛亲离的境况的。

石达开难撑危局

在石达开出走之后,能够有很多人追随,很大程度上都在于人们给予石达开的厚望,希望他能够带领手下的将士,重新打下一片江山。但是,接连不断的失败,似乎让所有人都看不到任何希望。并且恰在这个时候,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奋发图强,起用了众多的青年才俊,一举攻克了当时的江南、江北大营,这就使得当时的太平天国展现出了一派中兴的气象。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开始认为石达开难撑危局,内部的分化也迅速的蔓延了开来。最终,到石达开血洒大渡河的时候,军中也仅剩下一干忠心耿耿的老弱。

石达开的独断

石达开的败局,其实早在他刚出走后不久,就已经显现出了些许的端倪,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出走之初,要石达开回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当太平天国中兴气象显现出来之后,劝石达开回到太平天国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起来。但是,这些全部被石达开拒绝。其实,现在看来,石达开的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所有人回到太平天国可能都没有事,但是他要是回去的话,则很有可能是大祸临头。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于石达开自己有好处,但是对于看不到前景的手下来说,显然是一种折磨。石达开部队最大的分化,余扶忠的率部东归,便是余扶忠劝说石达开未果后的结果。

石达开出走后的命运,就如同已经被注定好了一样。其出走后,长达数年的征战,使得他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这所有的一切,最终使得石达开血洒大渡河。不过,石达开的远征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侠肝义胆,凛然正气,却值得所有人敬佩。

更多文章

  • 黄权本是刘备的心腹,为何最后会投降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黄权,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要是说起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就是诸葛亮、荀彧、陆逊之类的,不过在三国时期,名臣其实有很多,比如袁绍麾下的田丰和沮授就是,有勇有谋还忠心,可惜跟错了主公;而荆州刘表麾下的文聘也算是一代名臣。而最终成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的名臣更多,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他就是刘备麾下的名臣之

  • 揭秘:东察合台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察合台汗国,明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中国的古代史。帖木儿确保了他在河中的王位,又前去征伐原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伊犁和裕勒都斯地区—该地区爆发了新的革命,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后来又经过几年的混乱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于1347年拥立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登上了伊犁的王位。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

  • 清朝文字狱简介 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文字狱,历史解密

    清代文字狱或称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

  •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晚些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这是因为,唐朝传承了此前华夏文化的精髓,并且唐朝对于后世的赵宋,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也就有了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并且,在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度形成了万国来贺的景象。并且,唐代文化是极具包容性的,以至于唐朝最初的几位皇帝,都被尊称

  • 蔡姬戏水引得蔡国被灭,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蔡姬,春秋,历史解密

    在春秋时代的历史上有一次莫名其妙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蔡姬戏水亡蔡国”事件。虽然说蔡姬成为了战争的引线,但齐桓公的处理到底是名正言顺,还是小题大做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蔡姬戏水”这件事的起因。历史上蔡姬应该是比齐桓公小不少,在齐桓公执政二十多年之后,整个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齐桓公

  • 宋徽宗被掳至金国,真实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宋徽宗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从金国方面来说,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都是占领宋朝的,为此并不愿意授人以柄,在史书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即使是有,也是一笔带过、含糊不详,他们肯定不想拉仇恨,毕竟自己还要从这些地方,攫取更多的财富来供自己挥霍,起码虐待皇帝父子,是绝对不可能从他们口里说出

  • 刘邦赏赐一个省的封地,为何张良只要一座小县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就拿朱元璋来说,仅仅一个胡蓝案,基本上将大明功臣屠戮殆尽。那开国功臣为何基本上不得善终呢?因为他们对皇位构成了威胁,加上王朝初期,江山并不稳固,这个时候想要推翻是很简单的。当然了,也有很多开国功臣活了下来。就拿汉朝来说,开国皇帝刘邦

  • 她16岁嫁给嘉庆,生下皇长子,最后却未葬入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就在令贵妃生下十五阿哥永琰的第二年,内务府包衣奴才刘福明的夫人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令刘福明没想到的是,这个女儿会与永琰结下不解之缘,不但生下皇长子,更是被封为大清皇妃。乾隆三十九年,年仅15岁的永琰在紫禁城南三所迎娶了嫡福晋喜塔腊氏,按照清宫规定,除了嫡福晋之外,皇子还可以拥有一到

  • 对大明王朝最忠诚的黔国公沐氏家族,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大明有这样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为国家兢兢业业守卫西南边陲,直到最后国事艰难,这个家族仍然守住了自己的诺言,为王朝献出了一腔碧血,这就是镇守云南的世代黔国公沐氏家族。(一)战功赫赫的皇帝养子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中国历史已经进入了相当混乱的时期,宋朝末年中国战火连绵,元朝建立后又实行了严苛的民族政策,

  • 奴隶制社会有着什么特征?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历史解密

    释义 (1)(名)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叫社会形态。释义(2)(名)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深入~。(作宾语)解释 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