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曹操为什么选典韦和许褚当保镖?

揭秘:曹操为什么选典韦和许褚当保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3/12/12 4:50:21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身边有过两个顶级的保镖,虎痴许褚和古之恶来典韦。那么手下精兵强将无数的曹操又为什么会选他俩作为自己的保镖呢?

这是因为他俩是天生的保镖,不仅在三国历史上,在整个古代史上他们两个都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保镖。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除了自身力大无穷,武力高强外,他们两人身上还具有一个保镖应该具有的品性。

一、忠于职责

曹操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典韦和许褚呢?是因为他们只忠于自己的职守——保护好主公。其他的一概不理不睬也不闻不问。

对于曹操的命令,典韦一向是不问原因,只需遵守执行,只要保护好主公就行,其他的和自己无关,所以曹操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典韦,还让他守门。因为他明白,典韦即使知道了也会装作不知道的,除了自己没人能指挥得了他。

许褚也是只遵循曹操的命令。作为曹氏最有名的宗室,曹仁也在许褚手下吃过瘪。但是他从荆州回来拜见曹操的时候,因为曹操还没出来就邀请许褚到偏殿坐探,但是却被许褚一句“魏王快出来了”给噎了回去,说完转头就回到殿内恭候曹操了。

二、背景清白

曹操的多疑恐怕是历代君王中知名度最高的了,所以能让曹操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心托付的人并不好找。只有武力,忠心不高的人安排在身边也是一个定时炸弹。董卓和保镖吕布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摆在面前啊,所以怎么选保镖也是一件必须要慎重的事情。

而典韦和许褚的背景都很清白,典韦是一个游侠儿,因为打抱不平杀了人而流浪在外,后来辗转重重到了夏侯惇的帐下,在濮阳之战后因为作战勇猛才进入曹操的视野,最后收为保镖的。

典韦的经历没有什么声誉上的污点,并且还义薄云天,为了朋友不惜杀人流浪,对于这种背景清白,心有侠义的豪杰,曹操自然也就很喜欢了。

许褚是庄户家的儿子,父亲也算一个小地主,许褚从小就力大无穷,并且也没有什么不良经历,可以说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良家子,所以曹操用起来也就放心了。

三、反应灵敏

典韦在杀人四处流浪的时候有过“跳涧逐虎”的经历,这不仅说明他武力高强,还能说明他的反应不俗。能够和森林之王老虎玩捉迷藏的人,他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必然也是高于常人的。

许褚虽然憨直,号称虎痴,却心细如发。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收买徐他等人来杀曹操,但是因为许褚时常伴随曹操左右,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直到许褚下班休息的时候才打算动手,结果许褚回去后感觉不对,就立马返回去,碰到了想要行刺的徐他等人,将他们斩杀,保护了曹操。可见其反应灵敏性。

四、悍不畏死

作为保镖,最重要的就是在主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敢死敢拼,解决困境。

曹操在宛城之战的时候战胜了张绣,于是张绣就趁势归降。取得胜利的曹操高兴的昏过了头,没有做好防备就将张绣的婶婶收入房中。而张绣一直将过世的叔叔张济当作父亲来尊敬的,所以曹操的行为极大的侮辱了张绣,于是他趁机作乱。

在这场叛乱中,为了保护曹操,典韦在双戟被偷的情况下以身体为门,身上无片甲,却在曹军的营寨口扛住了西凉骑兵的冲击,最后以人为武器,奋勇抵挡住了张绣,为曹操的逃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典韦的死,也一直让大家所遗憾,一代猛将,还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这样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许褚的悍不畏死更加出名,只是可能大家不太能联想到。一提到许褚,大家首先想到的——裸衣。许褚在关键的时候总是喜欢脱衣服,其实这个理解也不太准确,他只是将沉重的铠甲给脱了。少了铠甲的束缚,就打的更开也更为持久。

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没有铠甲保护自己了,这还是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那么这也就是到了该拼命的时候了,以无甲战有甲,危险直线上升,正是这种以命搏命的打法,才让他成功的击退了马超,也为成功的保护了曹操。

正是因为他俩身上的种种品性,才得到了主公曹操的认可,两人也因为自己的忠义和勇猛,而得到了后人的尊敬。

标签: 典韦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为什么不能在其他国家推行?只能在秦国实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变法,秦朝,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的结果是使秦国变强大,从此之后,雄踞天下,征服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为什么商鞅变法这么成功,而六国却不肯跟进呢?为什么六国宁可被秦灭亡,也不采用秦的制度呢?先看看商鞅何许人也。商鞅是卫国人,出身高贵,是卫国国君的孙子,原名公孙鞅或卫鞅

  • 朝廷为什么要先后拿掉怡亲王爵位 怡亲王究竟传了多少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铁帽子王,历史解密

    对清代铁帽子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铁帽子王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权,雍正为什么将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废掉?他犯了什么错误?在清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12位“铁帽子王”,这12位世袭罔替的封爵,可以世袭,配享太庙。和硕怡亲王是雍正皇帝在位时,因康熙皇十三子胤祥对雍正朝的贡献

  • 揭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没有娶妻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霍去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没有娶妻生子?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说匈奴不灭就不成家吗?霍去病是西汉最著名的青年将领,他十七岁时就被汉武帝刘彻任命为骠姚校尉,两次随其舅舅、大将军

  •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传承秦制却改了国号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萧何,历史解密

    说到汉传承秦制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既然有这个说法,那这个汉传承秦制肯定是有的,所以说也比较正常,但是后来话说这个汉传承秦制好是好,但是为什么却又改了国号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汉书·萧何传》记载了一句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有天汉的说法吗?这是一个

  • 红楼梦成书后成为清廷禁书 为何到了乾隆年间就成为畅销书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红楼梦,历史解密

    红楼梦被禁为何后来会成为畅销书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红楼梦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

  • 刘备非常礼贤下士,为何却错过了陈群这个人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胸怀大志,礼贤下士的形象。为了请诸葛孔明出山,他三顾茅庐而不入。而在逃离徐州城时,刘备还对张飞说了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差点将妻子甘夫人抛弃给敌军。不得不说,刘备在拉拢人心这块相当有水平。而后来的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不惜冒着生命风险,救出刘备夫人和儿

  • 戚夫人的下场悲哀,为何薄姬一点事也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雉,汉朝,历史解密

    吕雉不针对薄姬动手,而是让她到其他地方居住,这不是她的能力。因为薄姬完全没有得到刘邦的宠爱,属于可以无视的存在,虽然她为皇上生了儿子,但是却没有对吕雉有什么大威胁。而且薄姬的社会阅历很深,她在魏王宫里也生活了有些年,知道宫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而且年龄也和吕雉差不多,不过她还是有很多比不上吕雉的,因

  • 孙策为何传位于兄弟?孙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孙策为何传位于兄弟?孙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流行的一直都是世袭制,特别是各个时代中的达官贵族更是一直奉行着这一制度。但在三国时代中不少帝王都纷纷放弃了世袭制。因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杀戮在发生。因此世袭制在三国时代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今天小

  • 令狐之战是秦国和晋国再次较量,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令狐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秦国和晋国都是当时的大国。就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来说,因为崤之战而正式走向破裂和对立。在崤之战中,晋国先轸等将领认为秦国是晋国争霸中原潜在的对手之一,双方战争在所难免。为挫败秦东进中原之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国大军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参见崤之战)。至此之后,秦晋争霸

  • 爱新觉罗·永瑆:清朝历史上杰出的皇族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爱新觉罗·永瑆,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帝十分重视书法艺术,特别是从康熙帝开始,几乎所有的帝、后及王室成员都擅长书画。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乾隆54年封成亲王。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清朝268年历史中最杰出的的皇族书法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