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廷为什么要先后拿掉怡亲王爵位 怡亲王究竟传了多少世

朝廷为什么要先后拿掉怡亲王爵位 怡亲王究竟传了多少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1/20 10:10:09

对清代铁帽子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铁帽子王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权,雍正为什么将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废掉?他犯了什么错误?

在清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12位“铁帽子王”,这12位世袭罔替的封爵,可以世袭,配享太庙。

和硕怡亲王是雍正皇帝在位时,因康熙皇十三子胤祥对雍正朝的贡献比较大,深得雍正信任和肯定,所以得到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第九个“铁帽子王”。

但先后有三次清廷拿掉了怡亲王爵位的世袭罔替权利,到底是什么原因?“铁帽子王”都有谁?有什么特权?怡亲王到底传了几世?

一、清代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都有谁?

清代历史上共封了12位“铁帽子王”,其中有十位和硕亲王,两位多罗郡王

和硕亲王分别是:

1)努尔哈赤次子和硕礼亲王代善;

2)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3)努尔哈赤十四子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4)努尔哈赤十五子和硕豫亲王多铎;

5)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

6)皇太极五子和硕庄亲王硕塞;

7)康熙帝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

8)道光帝六子和硕恭亲王奕訢;

9)道光帝七子和硕醇亲王奕譞;

10)乾隆帝四世孙硕庆亲王奕劻。

多罗郡王分别是:

1)礼亲王代善长子多罗克勤郡王岳托;

2)礼亲王代善之孙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二、“铁帽子王”有什么特权?

在清代,等级制度森严,“铁帽子王”有三项特权:

1、在清代,皇族爵位共有十二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等十二个等级。

普通亲王继承爵位是降等承袭,即老子原来是和硕亲王,到下一代(一般为嫡长子)继承爵位时,就降为多罗郡王,以此类推,直到辅国将军这一级,不再递降。

而“铁帽子王”有世袭罔替的权利,就是说一旦被封为“铁帽子王”,其后代就直接袭封原爵位,隔代也不会降低爵位(当然,特殊情况例外,比如和硕怡亲王到了在同治元年就因祸被废袭了两年半)。这是“铁帽子王”第一项特权。

清代的“铁帽子王”有三项特殊权利:

2、“铁帽子王”第二项特权是待遇比较好,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在清顺治帝时,亲王的俸禄是一年10000两白银,大米10000石。

3、第二项特权就是皇帝赐予的王府也是世袭罔替的,比如怡亲王的府第一直就叫怡亲王府,这也被称为叫铁帽子王府"。

三、怡亲王传了几世?

第一代:怡贤亲王胤祥,雍正元年封为怡亲王,雍正八年胤祥去世。

第二代:胤祥第七子怡僖亲王弘晓,雍正八年承袭怡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弘晓去世。

第三代:弘晓次子怡恭亲王永琅,乾隆四十三年承袭怡亲王,嘉庆四年永琅去世。

第四代:永琅次子怡亲王绵标,乾隆五十五年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嘉庆四年绵标去世,次年嘉庆追 封绵标为怡亲王。

第五代:绵标长子怡恪亲王奕勋,嘉庆四年承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三年奕勋去世,谥曰“恪”。

第六代:奕勋长子怡亲王载坊,嘉庆二十四年承袭怡亲王,嘉庆二十五年载坊去世。

第七代:奕勋二儿子怡亲王载垣,道光五年承袭怡亲王,咸丰十一年被慈禧赐死;爵位降为不入八分 辅国公,由弘晓玄孙载泰承袭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追封胤祥孙子永福、永福四子绵誉、绵誉三子奕格为怡亲王;同治三年恢复怡亲王世爵,载敦承袭,光绪十六年载敦去世。

第八代:载敦长子怡亲王溥静,光绪十七年承袭怡亲王,光绪二十六年溥静去世,后被夺爵;光绪二十 八年。载敦孙子毓麒承袭怡亲王,1948年毓麒去世。

由此可见,怡亲王这个“铁帽子王”爵位传了八代,共有九位怡亲王在世时享受了怡亲王爵位的特权

四、怡亲王几次被废原因是什么?

1、乾隆后期,怡恭亲王永琅死后,其儿子被降级封为入八分辅国公,主要原因是胤祥的2个儿子弘昌、弘晈都有弘晳案件的同党嫌疑,与弘历有矛盾,所以,乾隆当政后,暂停了其“铁帽子王”封爵。

2、同治时期,怡亲王载垣因为是咸丰的顾命大臣,与慈禧是死敌,慈禧等政变成功,拿了他们家族的

“铁帽子王”封爵,后来又进行了追封。

3、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在北京迅猛发展,怡亲王溥静与庄亲王载勋等响应和利用义和团抗击洋人,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后,清廷把责任推到他们身上,溥静被慈禧革爵。

标签: 清朝铁帽子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没有娶妻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霍去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没有娶妻生子?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说匈奴不灭就不成家吗?霍去病是西汉最著名的青年将领,他十七岁时就被汉武帝刘彻任命为骠姚校尉,两次随其舅舅、大将军

  • 刘邦为什么定国号为“汉”?传承秦制却改了国号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萧何,历史解密

    说到汉传承秦制其实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既然有这个说法,那这个汉传承秦制肯定是有的,所以说也比较正常,但是后来话说这个汉传承秦制好是好,但是为什么却又改了国号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汉书·萧何传》记载了一句话“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是有天汉的说法吗?这是一个

  • 红楼梦成书后成为清廷禁书 为何到了乾隆年间就成为畅销书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红楼梦,历史解密

    红楼梦被禁为何后来会成为畅销书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红楼梦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

  • 刘备非常礼贤下士,为何却错过了陈群这个人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胸怀大志,礼贤下士的形象。为了请诸葛孔明出山,他三顾茅庐而不入。而在逃离徐州城时,刘备还对张飞说了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差点将妻子甘夫人抛弃给敌军。不得不说,刘备在拉拢人心这块相当有水平。而后来的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不惜冒着生命风险,救出刘备夫人和儿

  • 戚夫人的下场悲哀,为何薄姬一点事也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雉,汉朝,历史解密

    吕雉不针对薄姬动手,而是让她到其他地方居住,这不是她的能力。因为薄姬完全没有得到刘邦的宠爱,属于可以无视的存在,虽然她为皇上生了儿子,但是却没有对吕雉有什么大威胁。而且薄姬的社会阅历很深,她在魏王宫里也生活了有些年,知道宫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而且年龄也和吕雉差不多,不过她还是有很多比不上吕雉的,因

  • 孙策为何传位于兄弟?孙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孙策,历史解密

    孙策为何传位于兄弟?孙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流行的一直都是世袭制,特别是各个时代中的达官贵族更是一直奉行着这一制度。但在三国时代中不少帝王都纷纷放弃了世袭制。因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杀戮在发生。因此世袭制在三国时代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今天小

  • 令狐之战是秦国和晋国再次较量,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令狐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秦国和晋国都是当时的大国。就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来说,因为崤之战而正式走向破裂和对立。在崤之战中,晋国先轸等将领认为秦国是晋国争霸中原潜在的对手之一,双方战争在所难免。为挫败秦东进中原之战略企图,消除隐患,晋国大军于崤山(今河南陕县东)设伏,全歼秦军(参见崤之战)。至此之后,秦晋争霸

  • 爱新觉罗·永瑆:清朝历史上杰出的皇族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爱新觉罗·永瑆,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皇帝十分重视书法艺术,特别是从康熙帝开始,几乎所有的帝、后及王室成员都擅长书画。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乾隆的第十一个儿子,乾隆54年封成亲王。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清朝268年历史中最杰出的的皇族书法皇帝

  • 晋国四强相争,一骑绝尘的智伯为何落得族灭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谈起先秦时期,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这韩赵魏三国,原本都属于春秋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晋国,而韩赵魏三国国君的先人,也是在非常艰险的情况下,筚路蓝缕。春秋末年,晋国虽然实力非常强劲,但晋公的统治并不稳固,反而卿族势力越发厉害,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争斗,晋公无力制止。下军佐智宣子

  • 萧楚女的名字怎么来的?他的后人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楚女,民国,历史解密

    萧楚女,1891年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原名树烈,又名萧秋,学名楚汝,乳名朝富,后来人们一般称其为萧楚女。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位用自己知识和手中的笔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共产党人,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下面做一下萧楚女简介。萧楚女简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