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茶陵诗派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代表人物?

茶陵诗派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代表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1/21 10:57:30

茶陵诗派是明初成化至弘治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其领袖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因此形成了以籍贯命名的诗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茶陵诗派在中国是个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明朝已经从最初刚刚建国时期的开拓进取的状态逐渐安逸萎靡转变,加之当时社会上层崇尚奢靡的“台阁体”,所以大明朝整个社会发展进度也逐渐开始由对外转向了对内。与之相对则呼之欲出一个新的诗歌派别就是茶陵诗派,由于该诗派的领袖与核心人物是李东阳,湖南茶陵人,由此该诗派也被称之为茶陵诗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茶陵诗派就是为回应台阁体诗派而出现的诗歌团体,他们主张感情真挚流露,抛弃台阁体平正醇实、卑冗委琐的文风,复兴汉唐以来的诗歌创作原则。

兴起的过程及主要代表人物

“茶陵诗派”是明朝成化、正德年间影响巨大的诗歌文学团体,无论是诗歌的影响力还是人数都在当时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囿于文章篇幅有限,不能将所有人物一一列出,只能在代表性人物中简述其中一部分。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是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与核心人物,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自幼好读诗书,八岁时候就已神童身份进入顺天府进行系统学习,1465年开始参与编写《英宗实录》,此后逐渐被朝廷重用,屡被升迁,最后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号为文正。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加之在文坛的积极影响力对于改进文风起到巨大作用。李东阳主张将文风复古、言由心生与文主于气,这也成为茶陵诗派所追崇的原则。

邵宝。字国贤,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与学者,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主要有《简端二余》、《慧山记》、《定性记说》、《漕政举要》、《大儒奏议》、《学史》、《春容堂全集》、《春容堂后集》、《春容堂续集》等等,所作诗歌流畅易懂,蕴含哲理,真实表达作者所感所想,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极高。

何孟春,生于明朝中期,为官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对于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与政治腐败问题也大胆提出个人主张,体现出传统中国文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的担当。例如明世宗嘉靖皇帝继位之后即由于法统问题与皇帝发生争执,由此被贬。何孟春主张“以文论政”著有《何文简疏议》、《余冬序录》等。

此外还有代表人物如石珤、顾清、罗玘、鲁铎等等。

茶陵诗派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茶陵诗派在我国是个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兴起时间大致在成化年间开始,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轶宋窥唐”的主张,积极吸取汉唐时期诗歌音乐美感,摆脱当时台阁体的“胭脂俗粉”,实际上是对汉唐文风的积极回应。这样一来才能真实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感情流露与诗歌之中,对于此后中国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标签: 茶陵诗派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战国猛将,一生做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侯皆有争霸之心,都养兵买马,意图问鼎天下,而乱世之中,最易脱颖而出的是四处征战的将领。战国时将领虽然不少,但被人熟知的却不多,廉颇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他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是公认的四大名将之一。唐朝时曾追封古代名将,共六十四人,春秋战国名将上榜者仅六人,廉颇赫然在其列,后来宋朝又设七

  • 户部尚书: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户部尚书,汉朝,历史解密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 青岛惨案简介 青岛惨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抗日战争,民国,历史解密

    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遭到日本军舰和北洋政府血腥镇压,镇压共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75人被捕,数百人被通缉,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史称“青岛惨案”。简述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10日罢工胜利,各纱厂复工。这时,

  • 少康中兴:稳固夏朝统治,奠定了世袭制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少康中兴,夏朝,历史解密

    启建立了夏朝后,虽然成功地开启了“家天下”时代,但是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也是世袭制一直以来的弊端,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启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兄弟阋墙、反目成仇。启的幼子武观被放逐之后,选择了反叛,启派彭伯寿出兵平乱。在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而太康喜欢打猎,不理朝政,这就使原本就不太稳固

  • 李陵李广利都被招为驸马,为何两个人结局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陵,汉朝,历史解密

    虽说这两人都在匈奴成为了驸马,但是因为他们成为驸马的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先说李陵,他出身军事世家,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某次随军出征时他岁渴望着当个马上将军上阵杀敌却没有机会,只能憋屈着去押送粮草。后来大军并未在匈奴身上占得什么便宜,于是李陵主动请缨带领5000人打算对匈奴来

  • 律诗由他奠基,后来孙子发扬光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唐诗,我们都会想到律诗和绝句。其实,这两种诗体都是格律诗,是唐诗宝库中最为鲜艳的花。然而,律诗的发展,却是一个突然爆发式的过程,它由一种相对严格,甚至有些死板的诗体,在众多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展现出最为耀眼的一面。在这些诗人中,都为它添砖加瓦,但其中有两爷孙,却是让律诗大放异彩。这两人,一个是

  • 韩丁的作品有哪些?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丁,美国记者,历史解密

    1966年,韩丁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出版。继《翻身》之后,韩丁先后创作了6部作品,包括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内容的纪实文学《铁牛》和《翻身》的续集、反映50到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等。韩丁写这些书的目的是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韩丁共有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史克,育有女儿卡玛·辛顿(Carm

  • 辛弃疾为一个侍女写的词,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辛弃疾,南宋,历史解密

    在古代,侍女这样的身份一般是上不得台面的,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群体。她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也基本上不会有文人为她们作诗作词。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号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就曾为自己的同僚侍女作了一首词,而且句句里面有对方的名字,令人拍案叫绝。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词。《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 三国时期曹魏的五大“都督区”分别在哪里?是如何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三国,历史解密

    魏国(220年—266年)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名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支大军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曹操在一统北方的过程中

  • 孙权是怎么立足江东而不败的?孙权的君臣相处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孙权,历史解密

    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以后,一心要为前将军关羽复仇。尽管翊军将军赵云等大臣反复劝谏,他仍然一意孤行。不久,车骑将军张飞因为虐待部下,被帐下将张达、范疆两人杀害。随后,两人拿着张飞的头颅去投奔孙权。这无疑是给刘备火上浇油。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决定亲率各路军队进攻吴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