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陵中有水银吗?

秦始皇陵中有水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64 更新时间:2024/1/8 20:49:28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下具地理”,这描写的是秦始皇陵内部结构的特点。意思就是秦始皇陵中含有大量的水银,这些水银还代表着山河江川,分布在秦始皇陵的各个角落。不止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在《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那么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没有水银呢?跟随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看看有什么独特的寓意吧。

秦始皇陵

自从陆续发现了秦始皇陵的陪葬墓之后,大众们对秦始皇陵墓中心有太多的疑问和兴趣了,但是从1974年春季发现了秦始皇陵墓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对此墓进行挖掘,所以墓中到底有什么,是否有很多的历史秘密,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够对秦始皇陵墓展开一定的测量和考察。

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据说有几十个故宫那么大,可以想象得到这种大小吗?而考古学家们经过勘察得出,秦始皇陵是一个竖穴式的墓,也就是说秦始皇墓是比较深的。地质学专家勇、同先生先后两次对秦始皇陵进行了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后,他们发现秦始皇陵的封土土壤样品出现了“汞异常”。而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中就几乎没有汞含量。由此,他们推测《史记》中描写的秦始皇陵墓中含有水银一事可能是真实的。

然后他们又继续用仪器对地下的金属物质进行勘察的时候,发现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几乎惊人的相似,而且墓中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这又为我们解开秦始皇陵的秘密增添了一条消息。

为什么要在秦始皇陵中埋入水银呢?北魏学者郦道元认为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其实就是印证了《史记》上面所说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句话。用水银来代表着江河流水。而水银分布于秦朝疆域中的几个重要的河流地区,说不定是为了纪念和歌颂秦始皇一统中原的伟大功绩,所以才将秦始皇收纳进秦国国土的地区灌以水银。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水银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我们知道水银是有毒的金属液态,而且吸入过多的汞蒸气之后也会中毒。在墓中,水银能够起到隔热隔细菌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盗墓者进入墓中,也就是说它可以防腐防湿防盗贼的。可是在秦始皇以前的时代,人们根本就不知道水银还有这些作用,那时候黄金不足,水银只是用来镀金镀银的重要的材料。所以,往墓里面灌入水银也有可能是代表秦始皇拥有无限的财富。

听起来很酷炫,看起来也很扎眼,这可是5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墓,得灌入多少水银才能形成江河流水的规模啊!保守的估计至少有100吨的水银。

秦始皇陵地宫里面的水银的含量似乎过于庞大了,这其中又有什么渊源呢?

对水银如此执着,恐怕要源于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这件事上面了。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确有一段时间很迷信长生不老,到处寻求能人术士炼制仙丹。而这水银就是炼丹所需要的一味基本材料。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肯定在全国上下寻找过水银这种资源。秦朝地域辽阔,水银的渠道也肯定不止一条,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一定是找到了几个水银开采地,然后对水银进行了大量的开采,所以才足够达到秦始皇陵地宫里那么大规模的水银量。

而陕西南部有名的“太极城”旬阳正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在这里,考古学家找到了一些古矿洞,有古代开采矿产的痕迹。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在秦朝之前,旬阳就是一个重要的城镇,而且水银也已经有人开始使用了。

水银的出处和布置水银的原因大概就如同全文所推述的这样。秦始皇能够做到将自己的陵寝安置得这么精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更多文章

  • 和尚为何能成为北朝帝王的标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慕容,佛教,大师,君主,和尚,佛寺,成为,高僧

    汉明帝遂引佛教入中土,是为佛教在我国之萌芽。至五胡十六国佛教大行其道,呈北佛南渐之势,随钟山风雨渡江,遍地开花,做到了连苻坚挟百万之众也没有做到的难事。尽管北魏太武帝在名臣崔浩怂恿下,不顾道教宗师寇谦之极谏,启动灭佛,佛教仍如燎原星火,踩不灭扑不绝,成为两晋南北朝最为强盛的宗教。北朝高僧,行事大率是

  • 清朝到底有没有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乾隆,一个,大臣,清朝,但是,因为,康熙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以往各个朝代最终走向灭亡往往与昏庸皇帝脱不了干系,那么清朝十二帝中有昏君吗?根据历史故事,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清朝皇帝什么叫昏君?历史上能达到夏桀商纣隋炀帝的,本就没几个。是不是昏君,大多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品行是否有明显的缺失。另一方面是执政成果。按照第一种

  • 千年的绝色红颜潘玉儿是不是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君主,历史,市井,玉儿,南朝,妮子,一个,生活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连续定都于此,统称六朝。六朝金粉无疑是对当时纸醉金迷的最好诠释,让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给大家讲讲绝色红颜潘玉儿的故事。自古君主爱红颜,而红颜却多祸水、多薄命。在中国的历史上,荒唐的君主多、淫荡的君主多、而能被一个小脚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唯有这一个。而这个可以

  •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议,法学,实行,李斯,原因,秦始皇,思想,他们

    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下,有一起着名的事件,是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浩劫,这就是“焚书坑儒”。这起事件成为秦始皇暴政的一项有力的证据。后世尊崇儒学,秦朝之后的汉朝还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更是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的评价贬到了低谷。那么,当时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颁布这一命令呢?什么原因竟让他对

  • 清官穿裘皮大衣有讲究: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裘皮,服饰,清代,清朝,大衣,马褂,大臣,官员

    清朝入关后,把满族的很多习俗搞了次普及,这其中也包括服饰着装。清朝官员的正式服饰包括花翎、礼帽、帽顶、袍褂、补服、皮裘、朝珠、靴子等等,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相应的服饰,法律上不允许自行更改。清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提到“黄马褂”。在清代,黄马褂分为明黄色和金黄色。跟随皇帝巡行的扈从大臣都准许穿黄马褂,其颜

  • 历史上被弟弟凌迟千刀处死的大清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计划,古尔,公主,弟弟,处死,非常,皇太,凌迟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知道凌迟处死,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凌迟也称陵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那么大清的莽古济公主就是被他弟弟给凌迟处死的,而这

  • 丁宝桢为何能除掉慈禧太后的红人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安德,太后,不许,军机,皇帝,太监,亲王

    安德海何许人也?他是慈禧太后最宠幸的心腹太监,此人自幼净身入宫,长相俊俏,又聪明伶俐。咸丰帝驾崩后,他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大功。咸丰死前任命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实际上是八位重臣联合摄政,而两位太后慈安和慈禧,以及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被冷落一旁。不甘心的慈禧和慈安太后商量后,拟一道密诏,盖了两

  • 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他曾重用的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意见,建议,自己,皇帝,成为,李世民,没有,历史

    千百年来,李世民和魏征这二个明君与诤臣之典范的响亮名字,一直在中国大地上久应不息。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为今人所称道,成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可是历史上,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什么呢?小编根据史料中对李世民的生平事迹及为人处世的记载,以及

  • 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要求,加急,紧急,驿站,百里,文书,规定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

  • 为何清王朝最后的三位皇帝都无法生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自己,儿子,光绪,同治,皇族,没有,一个

    泱泱大清朝统治了中国近代近300年的时间,到了最后三个皇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绝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爱新觉罗皇族在最后的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妾成群的皇帝怎么就连一个孩子也生不出来呢?让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为何无子